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26T10:28:39.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曙霞陈峰[导读] 成人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所需的冷沉淀剂量大,容易导致循环超负荷。

王曙霞陈峰(青岛市中心血站 266071)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327-01【摘要】本文通过对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的详细介绍,使临床输血更加明确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作用。

【关键词】冷沉淀制备方法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副作用
冷沉淀凝血因子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小时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

1、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
1.1我站现采用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全血采集后6 h内分离制备为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4±2℃水浴装置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1.2血浆融化后,随时被虹吸至空袋中,当融化至剩下40-50ml血浆与沉淀物时,闭合导管、阻断虹吸。

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

将冰冻血浆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袋热合隔断。

1.3质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容量为40ml-50ml/袋,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袋,Ⅷ因子含量≥80IU/袋。

2、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临床应用
2.1用于治疗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HA)
主要用于儿童及轻型成人HA出血的预防、治疗。

冷沉淀的应用剂量为以1袋/10kg体重,每2—3周1次即可,外科手术需大量输血或有出血倾向时,可输注冷沉淀l0—20袋/次,连输2—3 d,也可根据需要同时补充血小板和抗凝血酶制剂。

2.2用于治疗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缺乏或异常,临床表现为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

推荐的冷沉淀剂量是1袋/10kg体重。

2.3用于治疗获得性Fg缺乏症
常用适应证是:①Fg水平≤0.8—1.0 g/L,同时存在严重微血管出血的DIC、外伤和拟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②纠正严重的微血管内出血,且水平不能及时测量的大量输血患者;③先天性Fg缺乏,Fg在1.0—1.5g/L,存在潜在的出血危险或者进行性出血的患者。

2.4用于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失血过多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需大量输血,若单纯输入库存血,不仅起不到止血作用,而且会使凝血因子消耗或稀释导致凝血功能紊乱。

用冷沉淀,FFP和血小板配合输注,可提高血循环中Fg、FⅧ等凝血因子含量,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2.5用于深度烧伤的治疗
二度烧伤时,在创面喷洒冷沉淀,通过纤维结合蛋白很强的生物活性,可大大缩短修复时间。

2.6用于肿瘤手术
在肿瘤手术患者中使用冷沉淀,能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般使用剂量为:术前静脉输注冷沉淀6~8 袋 ,以预防和减少手术中出血;手术中根据出血情况再输注6~10 袋 ;术后1~2天常规输注4~8 袋。

2.7用于皮肤、粘膜疾病的修复
纤维结合蛋白可在细胞表面形成坚固的网状结构,具有促进创口修复、维持渗透压、减少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功能。

2.8用于角膜疾病
用冷沉淀制备的点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角膜烧伤、眼外伤、泪液减少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3、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注意事项
3.1在37 ℃水浴中快速融化,融化后冷沉淀要尽快输用;
3.2因故未能及时输用的冷沉淀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不宜放4℃冰箱,也不宜再冰冻,因为因子Ⅷ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
3.3融化后的冷沉淀建议选择输血器输注,不主张静脉推注;还可将数袋冷沉淀逐一汇总,并通过冷沉淀的出口部位加入少量生理盐水(10-15ml)稀释后滴注。

3.4原则上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4、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副作用
4.1血友病A患者,反复输注冷沉淀可产生抗凝血因子Ⅷ的抗体,导致输注无效。

4.2少数输注冷沉淀的患者可发生过敏反应,但症状轻微。

4.3成人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所需的冷沉淀剂量大,容易导致循环超负荷。

4.4极少数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对症处理可很快消失。

5、小结
在国外,冷沉淀正在被逐渐淘汰,代之的是单一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剂或者基因重组产品,这些产品效果普遍好于冷沉淀,但是成本较高,在发展中国家并不能被广泛的应用,而在发达中国家被广泛应用。

冷沉淀往往需要多人份、大剂量使用,这也增大了经血传播疾病和白细胞系统同种免疫的发生频率,因此,加强血液检测、病毒灭活和滤除白细胞就相当重要。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纯度、高质量的单一凝血因子浓缩制剂和重组产品必将逐步代替冷沉淀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何子毅.田兆嵩冷沉淀的临床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12月第21卷第12期. [2]田兆嵩.临床输血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