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2课《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近义词差别。
2、过程与方法:以散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入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故事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论文章中的主人公,理解伟大往往就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2、教学难点:评论寓言主人公,理解文章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要努力,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但是是不是每一种坚持不懈都能成功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这个城里人有没有采到白芷花。
二、分析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读后教师提问:
这个城里人采到白芷花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寓言的特点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小故事里,给人以影响和教育。
那么要让
大家了解这个故事,一般可以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呢?(记叙)让大家明白这个故事,就必须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请同学自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话归纳
3、这个城里人很执着地跑到山上去采白芷花,可是这种名贵的白芷花却给他自己每天上山
下山踏得稀烂,你如何理解这种写法?
文章结尾以主观愿望(采白芷花)和实际结果(踏得稀烂)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4、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故事里蕴含的道理。
这个城里人想法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于是他的努力,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不懈,反而使名贵的白芷花遭到践踏,正所谓南辕北辙。
可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讽刺这个城里人吗?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理解文章的象征手法:以白芷花象征平凡而伟大的事物。
点明了寓意――伟大出于平凡。
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5、这个城里人很执着地连续四天上山去采白芷花,他的心情怎么样呢,教师范读课文,要
求学生画出表达这个城里人情感和心理活动的词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一天自言自语非常不甘心
第二天自己勉励自己依然不甘心
第三、四天坚决地说自认失败
这个城里人固执、盲目、想法荒唐又有着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6、这个城里人连续4天上山采白芷花,每天都没有采到,这么执着的人,他的内心世界一
定是很丰富的,他会想些什么或自言自语说些什么。
同桌为一小组,讨论补充城里人没有采到白芷花时的心理活动并准备表演课本剧。
要求表演的同学用语言、表情能表演出城里人的心理活动,或为原文加一个结尾,用简洁的话表明寓意:美,常常存在于平凡的事物中,用心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的世界其实很美好。
7、请同学思考:如果你是那棵被踩碎的白芷花,你会对城里人说些什么?要求能说出你理
解的寓意。
伟大往往就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之中
批评那些看问题主观片面,不了解伟大出于平凡这一生活真理的人。
9、请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的评价”,注意答题格式:
我认为……(观点),因为……(紧扣文章)
10、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象这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一样的人呢?
母爱、友谊、成绩
11、从这则故事里,你受到了什么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先提出你的看法,再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然后联系现实生活,从中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1、要求结合课文,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题目自拟。
2、请运用“自言自语”、“甘心”、“垂头丧气”组织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表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