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
【历史】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材料题(含解析)

【历史】部编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材料题(含解析)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①文中的“房子”指什么?“半奴隶”和“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经济?②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么?内战爆发后,颁布哪部文件解决此矛盾?③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答案】①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奴隶制的废存问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详解】①依据材料“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的信息可知,文中的“房子”指的是美国,当时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日益尖锐,即南方的使用黑奴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种植园主集团发动了叛乱,企图分裂国家。
因此“半奴隶”和“半自由”分别是指南方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②当时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内战爆发后,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制,调动了广大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支持北方平叛,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解决了矛盾。
③南北战争是继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的结果是平定了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2021届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汇编: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

九年级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特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951年获得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击美国侵略者。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被烈火吞噬。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1952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土地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2)意义: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农业,商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课件

意义 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⑧独立自主的 国家,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对应本主国题际意“义:教壮大学了世活界动和平建民主议和社1会.1主”义的,见力量P66 “研活动·行易”栏目)
土地改革 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位伟人、三次巨变
人物 事件
意义
第一次巨变
第二次巨变
第三次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 实行改革开放 民共和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真正成为独 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研考点·学易
渗透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通过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理解中国共 产党人从成立之初就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考点1 新中国的成立(识记、理解) 「3年1考」
新中 国的 成立
筹备 会议 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考点2 抗美援朝(识记、理解)
抗美 援朝
背景 目的
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过程
1950年10月,以①彭德怀为司令员的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 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赞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 朝鲜前线。这次战役的司令员是 ( A ) A.彭德怀 B.贺龙 C.朱德 D.黄继光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主题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这一“伟大转折”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后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全面地作出了具有重大 意义的战略转变,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1949年9月召开,B项是1956年召开,D项是1987年召开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 增强企业活力
节
意义
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 崭新局面
重点详解 考点3.2: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50— 1952年
1953— 1956年
1958— 1978年
1978年 至今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 程度。强调“一大二
公”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 上,集体所有的土地
包给农民使用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 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 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会议
1978年
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3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D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
开展,因而①不符合题意。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课内练习
第13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土地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 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 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建设
准备了条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评价:土地改革一方面是在落实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又是在继续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因此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改革性 质。但土地改革后建立的土地制度依然还是一种农村土地私
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C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解析]根据题干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可知
这指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A、B、D符合题
意。C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课内练习
第13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角度二 巩固政权 巩固政权一 抗美援朝(1950—1953)
1.抗美援朝基本史实 (1)原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
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美军飞机入侵中国
领空;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其行为已严重威胁中 国安全。 (2)目的:保家卫国。(透过原因去理解目的的正义性) (3)性质: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2.下列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 反抗外来侵略B. 进行三大改造 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政权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
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A. 保家卫国B. 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C. 解放朝鲜 D. 打倒帝国主义4.2016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5.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土地改革的胜利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今年(2016年)有()A. 60周年B. 64周年 C. 65周年 D. 66周年10.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C.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D. 采用公元纪年1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A. 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 人民不在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D. 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12.“我们长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十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考查重点)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主要内容: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
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 义勇军进行曲 》为代
④确
解析:结合所学综合分析各条件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 表不是由选举产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举产生。排除含②的A、 B、C三项,由此可知选D。
高频考点三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
[素养提升]
4.(史料实证)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
[素养提升]
6.(唯物史观)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吴斌同学整理的一张表格。你认为
这个表格的主题是( D )
事件
时间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三大改造
1953—19始
人民公社 化运动
1958年开始
结果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成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国家受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高频考点二 比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文件名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制定时间
1949年9月
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职能或地位
临时宪法
规定的社 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第二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召开 1956年在北京召开
在探 索中 曲折
中共八大
主要 内容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前进
作用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 建设
续表
社会主义建设总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
路线
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续表 探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利条件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国际
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比较异同
比较一:“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区别 “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 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为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 要而开展的
续表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赎买政策,而不 是公私合营。 (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不是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而是在1958年中共八大 二次会议上提出的。 (9)“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左”的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 (10)林彪不属于“四人帮”的成员,他和江青分别属于不同的反革命集团。
公私合营后的天津 盛锡福帽厂
不足 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考点三 中共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教材页码:八下P27-P32】
课标要求: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 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了解“文化大革命”的 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试题(解析版)

全国版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试题一、选择题1.[2019·深圳]右图中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A.重庆谈判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成立新中国2.[2019·福建]“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2019·山西]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
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2019·安徽]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5.[2019·长春]右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
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6.下图是某史书第一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D.西藏和平解放7.201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19·桂林]“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
201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 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鸦片战争开始
----毛泽东
思考? ?
中国历史有那三次巨变
12、(2009年襄樊) 【歌颂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 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 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 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请回答: (1)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两次著名战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 结束了 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 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4)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 感想?
【单元特征】
本单元涉及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 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通过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 革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明新中国在建 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 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 我们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2010 湖北十堰,36.)(8分)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 分关注农村问题,在农村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探索。其 中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的农村改革是三次非常重要的探索。 请回答: (1)三次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3 分)
2023年中考考点-第十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地__主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农__民__耕种;同 措施
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结果 _1_9_5_2_年底,除部分_民__族__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封__建__土__地__制__度__,消灭了_地__主__阶__级__,_农__民__成为 土地的主人。 (2)使_人__民__政__权__更加巩固,_农__业__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工__业__化__建设 准备了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主干·脉络清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会议在_北__平__召开,讨论_成__立__新__中__国__的问题。 (2)内容。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共__同__纲__领__》。纲领规定: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起_临__时__宪__法__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毛__泽__东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_北__京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五__星__红__旗__为国旗,以《_义__勇__军__进__行__曲__》为代国歌, 采用_公__元__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人__民__英__雄__纪__念__碑__。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多__党__合__作__和__政__治__协__商__ 制度正式确立。
3.西藏和平解放:_1_9_5_1_年,以__阿_沛__·_阿_旺__晋__美___为首席代表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 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 _和__平__解_放___。
中考历史 教材梳理基础决胜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制讲本课件

考点5 三大改造 新课标:了解“三大改造”。
1953
1956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1956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
初级
易错易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 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中国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6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8.“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该
民谣中关于公私合营的创举是( A.赎买政策
A) B.农业“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
D.政企分开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
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
毛泽东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公元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 新纪元
社会主义
独立自主
1951
阿沛·阿旺晋美 和平解放
☞温馨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 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 易错易混: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因为香港、澳门
新课标: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 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工业国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林彪
四人帮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转变
1.(2020·大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第一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易错易混
3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但并不 是完全胜利。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但不是宪 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的举行,而不是第一届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续表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取得 胜利的战争。 (6)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不是发生 在这次战役中。 (7)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标志是辛亥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历史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 度的标志是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续表
最可爱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
的人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抗
美
人物
战役
事迹
援 朝
战斗英 黄继光 雄
上甘岭战役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 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战 争
邱少云
—
建立时间 1912年
1949年
经历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社会性质
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 政府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半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
比较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续表
“中华民国” 领导者 孙中山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
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目 的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确立社会主 义的经济基础
2019年中考北师大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现代史分为哪四个阶段?(1)1949 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一直到1956 年为过渡时期(2)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1966年是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3)1966—1976 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4)1978年以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1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工作。
(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正式成立(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考点2西藏和平解放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统一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港澳台未统一)考点3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考点4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_年底。
2.目的: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3.颁布文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结果:到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实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考点51954 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为“54宪法”1.制定会议:1954 年9 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山东枣庄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真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枣庄真题演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命题角度《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2017·枣庄中考)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
国歌是指( )A.《黄河大合唱》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D.《英雄赞歌》2.(2018·枣庄中考节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考点二“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命题角度“一五”计划的时间、特点、成就与意义,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与意义3.(2018·枣庄中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它的中心是( )A.沈阳第一机床厂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飞机制造厂考点三三大改造命题角度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4.(2016·枣庄中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一五”计划完成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参考答案【枣庄真题演练】1.C 【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认识。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初中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3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湖南怀化)下图是我国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
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A2.(2022·新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
这一时期出现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口号。
材料反映的精神内涵是()A.乐于助人B.严守纪律C.忘我奉献D.生命至上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体现这一时期人们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奉献精神,C项正确;乐于助人、严守纪律、生命至上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D三项。
3.〔2021·新疆(改编)〕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故A 项符合题意。
4.(2021·湖南常德)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
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A.《千年巨变》B.《峥嵘岁月》C.《中国新生》D.《伟大转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道路探索
潍坊真题演练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命题角度《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2018·潍坊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
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提高了人民地位
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
D.建成了社会主义
2.(2017·潍坊中考)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考点二“一五”计划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命题角度“一五”计划的时间、特点、成就与意义,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与意义
3.(2016·潍坊中考节选)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伟大成就。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考点三三大改造
命题角度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
4.(2018·潍坊中考)“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
5.(2017·潍坊中考)观察下面表格。
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A.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考点四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命题角度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 6.(2017·潍坊中考)下列图片出现在大跃进时期,主要反映的是( )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7.(2016·潍坊中考节选)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
……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参考答案
【潍坊真题演练】
1.C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由题干材料“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民族独立,故选C。
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2.A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故A项正确。
3.(1)依法治国。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关内容。
第(1)问,“观点”依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法的统治”“人民当家做主”等即可得出;“举措”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4.B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
由题干材料“把厂交给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可知这反映的是公私合营,A、C、D与题干所述无关,故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由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大幅下降,而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则大幅提高,这主要是由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结果,故选D项。
6.C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
由题干图片信息“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肥猪赛大象……足够吃半年”可知,是“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现象。
7.(2)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治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任答两点即可)依法治国。
【解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策治国”等可以分析出“原因”;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判断出“策略”应是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