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河长巡查工作制度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河长制度的实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而河长巡河工作作为河长制度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河流保持良好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以及维护沿河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1. 定期巡河河长应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巡河工作。
巡河的频次可以根据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至少应每季度巡河一次。
巡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河流水质:河长应当检测河水的化学氧需求量、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等指标,确保河流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查看河道状况:河长需检查河道的淤积情况、堆放垃圾的情况、河岸坍塌等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3)观察水生生物:河长要留意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处理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具体方法包括:(1)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置,例如清理堆积的垃圾、修复坍塌的河岸等。
(2)及时上报问题并跟踪解决进展,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加强对问题责任单位的督查,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3. 沟通与协调河长应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共同协调河流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包括:(1)定期召开河道管理会议,就河流治理工作进行讨论和协调。
(2)商议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推进河流管理工作。
(3)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三、工作要求1. 尊重河流生态环境河长要深刻认识到河流是珍贵的生态资源,必须尊重并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在巡河工作中,应严禁采取破坏性行为,如乱丢垃圾、非法排放污水等。
2. 依法行使职责河长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职责。
在巡河工作中,应与相关执法部门合作,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确保河流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 公开透明河长巡河工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河长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巡河结果和处理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与评价,以确保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

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河道的管理,维护河道环境的良好状态,保障河道安全,提高对河道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巡查目的1. 确保河道的安全运行,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防止发生险情事故。
2. 监督河道使用单位依法管理和维护河道,促使其规范操作,加强自律。
3. 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保障水质清洁,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章巡查频次1.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包括现场巡查和档案资料审核。
2. 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巡查频次。
第四章巡查内容1. 河道及岸边设施的完好情况。
2. 河道水质和水量情况。
3. 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情况。
4. 河道使用单位的管理情况。
5. 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上报,督促整改。
第五章巡查程序1. 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2. 巡查人员应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器材,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3. 巡查人员与河道使用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其管理情况。
4. 巡查结束后,填写巡查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第六章巡查记录1. 巡查记录应包括巡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隐患情况等。
2. 巡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
第七章巡查考核1. 对巡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巡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 对河道使用单位进行巡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整改追踪。
第八章法律责任1.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巡查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
2. 对于发现问题隐患不及时上报的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九章补充条款1. 本制度经制定后,应进行宣传,确保各相关人员的知晓和遵守。
2. 对于制度的具体实施事项,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以上就是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共同维护我们的河道环境,让我们的河道更加美丽和安全。
河长制巡查制度

河长制巡查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河长制巡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促进长效巡查检查工作,确保各级河长履职到位,特制订本制度。
1、巡查范围:全场所有河道及河道管理范围。
2、巡查频率:各级河长要加大对包干河道的巡查力度,监管河道污染情况。
乡级河长一周一巡查,村级河长一日一巡查。
除日常巡查外,河长可以结合河道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此外,河长要督促河道保洁员每天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巡查内容:
⑴河道截污纳管、日常保洁是否到位;
⑵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行业企业等是否存在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⑶是否存在各类污水直排口、涉水违建(构)筑物、弃土弃渣、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等;
⑷生活垃圾是否有效收集处理,是否出现反弹现象等
⑸河道整治工程质量进展情况;
⑹河道两岸30米范围内的各类堆积物及违章建筑;
4、巡查处置。
河长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置:
⑴处置权限属于河长,马上进行处置;
⑵处置权限属于分场,河长应第一时间联系或督促有关分场进行查处。
⑶若发现责任部门对问题查处不力的,应第一时间以督办函形式转交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查处,并进行跟踪落实,督促反馈结果,确保整改到位。
5、巡查记录
河长要做好每次巡查的记录工作,并把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处置情况,准确详细的在河长巡查记录中做好记录。
河道巡逻管理制度

河道巡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河道巡逻工作的管理,有效维护河道环境秩序和水域安全,规范巡逻工作,提高巡逻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任务和职责1. 建立和健全河道巡逻管理制度,明确巡逻工作的主体责任,保障巡逻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对巡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河道巡逻工作的效果。
4. 定期组织对巡逻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工作成绩给予奖励或者惩罚。
三、巡逻人员的选拔和管理1. 巡逻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具备一定的水上技能和执法能力。
2. 巡逻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服从指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纪律。
3. 巡逻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水上技能和执法水平。
4. 巡逻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违法违纪、滥用职权。
四、巡逻装备和工具1. 巡逻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巡逻装备和工具,保证巡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巡逻装备和工具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3. 巡逻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巡逻装备和工具,不得私自挪用或者损坏。
五、巡逻任务的安排和执行1. 巡逻任务的安排应当合理科学,充分考虑河道环境和安全情况,确保巡逻工作的全面覆盖。
2. 巡逻任务应当按照计划和时段进行执行,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巡逻。
3. 巡逻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注意人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得私自冒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巡逻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上级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六、巡逻工作的考核和评估1. 巡逻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应当定期进行,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
2. 考核和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巡逻工作的覆盖范围、效果和工作质量等方面。
3. 对考核和评估的结果,根据情况对巡逻人员给予奖励或者惩罚,以激励其提高工作效率。
七、巡逻工作的奖惩制度1. 对在巡逻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等形式。
河长制巡查保洁制度

河长制巡查保洁制度
一、巡查内容
河道水质情况:检查河道水体颜色、气味及悬浮物等情况,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排污口情况:检查河道沿线排污口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污水直排、偷排等现象。
垃圾清理情况:检查河道两岸垃圾清理是否及时,是否有垃圾堆积现象。
保洁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河道保洁工作是否到位,保洁人员是否在岗,保洁设备是否齐全等。
二、保洁措施
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各级河长应督促保洁人员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保持河道环境整洁。
加强水质监测:各级河长应对河道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规范排污口管理:各级河长应加强对河道排污口的管理,禁止污水直排、偷排等现象。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河长应加强河道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河道保护工作。
三、工作要求
各级河长应高度重视河道巡查保洁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河长应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河道环境治理工作。
各级河长应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各级河长应建立健全河道巡查保洁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和总结报告。
通过以上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河道环境卫生,改善水体质量,提升公众对河道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部门对河道管理工作的协同合作,加强监管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工程执法巡查制度

水利工程执法巡查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最大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巡查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执法巡查活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相关活动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规政策要求。
二、组织机构1. 设立专门的巡查小组,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执法人员组成,负责日常的巡查工作。
2. 巡查小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
3.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建立举报机制,对举报信息及时处理。
三、巡查内容1. 工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
2.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如维护保养、安全监测等。
3. 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以及水环境保护状况。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巡查的内容。
四、巡查方式1. 定期巡查: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设定不同的巡查频次。
2. 不定期巡查: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突击检查或针对性巡查。
3. 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辅助巡查。
五、巡查程序1. 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包括时间、地点、重点内容等。
2. 实施巡查时,应携带必要的检查工具和法律文书。
3. 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并依据权限采取相应措施。
4. 巡查结束后,编写巡查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六、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2. 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
七、附则本巡查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巡河常态巡逻工作方案

巡河常态巡逻工作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流水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河流水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巡河常态巡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巡河常态巡逻工作方案,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二、工作目标。
1. 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河流水质达标;2. 加强对河流环境的巡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保护河流生态环境;3. 健全巡河常态巡逻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持续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工作内容。
1. 制定巡河常态巡逻工作计划。
根据河流的具体情况,制定每月、每季度的巡河常态巡逻工作计划,明确巡逻的时间、地点、人员和任务等内容。
2. 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
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建立水质监测站,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河流水质达标。
3. 加强对河流环境的巡查。
定期对河流环境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如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4. 建立巡河常态巡逻工作台账。
对巡河常态巡逻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建立台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河流保护的意识,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巡河常态巡逻工作中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河流。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巡河常态巡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对巡河常态巡逻工作的组织领导。
2. 加强人员培训。
对参与巡河常态巡逻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加强装备保障。
配备必要的巡河常态巡逻工作装备,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巡河常态巡逻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保障。
1. 落实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巡河常态巡逻工作的资金保障。
河湖长巡查工作制度

河湖长巡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落实河湖长制,确保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河湖长巡查工作,是指河湖长对责任河湖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问题,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的落实。
第三条河湖长巡查工作应遵循依法治理、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河湖长巡查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河湖长巡查工作制度,确保河湖长巡查工作落到实处。
二、巡查主体和职责第五条河湖长巡查工作的主体为河湖长。
河湖长包括国家级河湖长、省级河湖长、市级河湖长、县级河湖长、乡级河湖长和村级河湖长。
第六条河湖长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河湖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第七条河湖长巡查工作内容包括:(一)河湖水质状况;(二)河湖环境卫生状况;(三)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状况;(四)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五)河湖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六)其他影响河湖管理保护的问题。
第八条河湖长应当定期组织巡查,国家级河湖长每半年不少于1次,省级河湖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市级河湖长每月不少于1次,县级河湖长每半月不少于1次,乡级河湖长每周不少于1次,村级河湖长每日不少于1次。
三、巡查程序和方式第九条河湖长巡查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制定巡查计划;(二)开展巡查;(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或上报;(四)汇总巡查情况,报送上级河湖长。
第十条河湖长巡查工作可采取徒步、骑行、乘船、无人机等方式进行,也可组织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参与。
第十一条河湖长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河湖管理保护问题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或者报告上级河湖长及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河湖长应当将巡查情况记录在案,定期汇总,报送上级河湖长。
四、巡查保障和考核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应当为河湖长巡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巡查交通工具、设备、经费等。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任务日益艰巨。
为了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特制定本河长巡河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通过河长定期巡河,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流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河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三、巡河主体及职责(一)河长设置设立总河长、副总河长和各级河长。
总河长、副总河长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域内河流管理保护工作,各级河长负责相应河流的管理保护工作。
(二)河长职责1、掌握所负责河流的基本情况,包括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水质状况等。
2、组织制定并实施所负责河流的管理保护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3、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如跨区域河流治理、水污染事件等。
4、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行职责情况,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四、巡河范围及频次(一)巡河范围河长负责的河流及其支流、湖泊等水域。
(二)巡河频次1、总河长、副总河长每季度至少巡河一次。
2、市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一次。
3、县级河长每半月至少巡河一次。
4、乡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
5、村级河长每天至少巡河一次。
五、巡河内容(一)水资源保护1、检查河流取用水情况,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取水、超许可取水等问题。
2、查看入河排污口设置及排放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排污现象。
(二)水域岸线管理1、检查河流岸线是否存在乱占、乱建、乱堆、乱采等“四乱”问题。
2、查看是否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等违法行为。
(三)水污染防治1、观察河流水质状况,是否有发黑、发臭等异常情况。
2、检查河流周边企业、养殖场等污染源排放情况,是否达标排放。
(四)水环境治理1、查看河流周边垃圾清理情况,是否存在垃圾堆积现象。
2、了解河流生态修复情况,如湿地建设、水生植物种植等。
(五)水生态修复1、观察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情况,是否存在过度开发导致河流生态基流不足的问题。
2、检查水生生物保护情况,是否存在非法捕捞、电鱼等行为。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为了加强对河流水质和环境的监管,保障河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市决定制定河长巡查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河长制度,加强对河流的巡查监管工作。
二、巡查范围。
本次河长巡查的范围包括本市境内的所有河流、湖泊和水库,重点关注城市内的主要河流和重点水域。
三、巡查内容。
1.水质监测,对河流水质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河道清理,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清除垃圾和杂草,保持河道畅通。
3.水生态保护,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湿地、水草等水生态资源。
4.河流治理,针对河流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加强河流整治工作。
四、巡查频次。
1.常规巡查,每周对所辖河流进行一次常规巡查,了解河流情况。
2.重点巡查,每月对重点关注的水域进行一次重点巡查,重点关注水质、水生态等情况。
五、巡查方式。
1.实地巡查,河长和相关工作人员每次巡查均需实地走访,了解河流情况。
2.科技辅助,利用无人机、监测设备等科技手段,加强对河流的监测和巡查工作。
六、巡查记录。
每次巡查结束后,河长和相关工作人员需对巡查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形成巡查记录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七、巡查效果评估。
每季度对河长巡查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改进巡查方案,提高巡查工作的效果。
八、工作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河长巡查工作的责任,加强对河长巡查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河长巡查工作的落实。
九、总结。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河流水质和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落实好巡查方案,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河流和水域环境。
以上就是本次河长巡查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河长们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河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

河长巡河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河长定期巡河,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流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以解决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巡河工作。
2、实事求是原则如实记录巡河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不夸大。
3、协同推进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巡河主体及范围1、巡河主体各级河长为巡河工作的主体,包括县级河长、乡级河长和村级河长。
2、巡河范围涵盖所负责河流的干流、支流及相关水域。
四、巡河频次1、县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 1 次。
2、乡级河长每旬巡河不少于 1 次。
3、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 1 次。
五、巡河内容1、水资源保护(1)检查河流沿线取用水情况,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取水、超许可取水等问题。
(2)查看入河排污口设置及污水排放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排放污水现象。
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1)巡查河岸是否存在侵占、破坏河道岸线的行为,如违法建设、非法采砂等。
(2)检查河道管理范围内是否存在堆放垃圾、废弃物等影响行洪安全的情况。
3、水污染防治(1)观察水面是否有漂浮物、油污等污染物。
(2)了解河流周边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是否达标排放。
4、水环境治理(1)评估河流水质状况,是否存在黑臭水体。
(2)检查河流周边环境卫生,是否有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现象。
5、水生态修复(1)查看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情况,是否存在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流量不足的问题。
(2)观察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是否有珍稀物种减少等情况。
六、巡河方式1、实地巡查河长亲自到河流现场,沿河岸进行徒步巡查,全面了解河流情况。
2、乘船巡查对于河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段,可乘船进行巡查,便于更直观地查看水面及河岸情况。
3、无人机巡查利用无人机对难以到达的区域或视野盲区进行巡查,提高巡查效率和覆盖面。
4、群众监督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
河流日常巡查制度范本

河流日常巡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流管理,保障河流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河流的日常巡查与管理,确保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第三条河流日常巡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覆盖、无缝隙管理,确保河流生态环境安全。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河流日常巡查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巡查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应当设立河流日常巡查机构,配备相应的巡查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日常巡查工作。
第六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路线、内容等,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河流日常巡查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巡查内容第八条河流日常巡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河流水质情况:水色、气味、悬浮物等,以及是否存在黑臭水体。
(二)河流生态环境:河岸植被、湿地状况、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等。
(三)河流岸线利用情况:是否存在非法侵占、开发、污染等现象。
(四)河流设施状况:堤坝、桥梁、排水设施等是否存在破损、堵塞等问题。
(五)其他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因素:如垃圾堆积、养殖污染等。
四、巡查流程与处理第九条河流日常巡查人员应当按照巡查计划进行巡查,并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第十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巡查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河流日常巡查机构。
第十二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巡查资料与信息管理第十三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建立巡查档案,妥善保存巡查记录、处理结果等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定期对巡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河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五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巡查工作效率,实现巡查信息共享。
滨州 河长 实施方案

滨州河长实施方案为了保护和改善滨州地区的河流水质,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滨州市制定了河长制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加强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河流水质,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一、河长制的基本原则。
1. 依法治理,依法加强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全民参与,倡导全社会参与河流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河流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3.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污染治理、河道整治、生态恢复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河流水质。
4. 责任到人,明确河长的责任范围和管理权限,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河长制的具体措施。
1. 河长制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2. 河长制工作网络建设,建立河长制工作网络,加强各级河长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3.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估,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河流水质状况。
4. 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加大对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的投入力度,修复受损河道,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5. 水污染治理和防治,加强对水污染源的治理和防治工作,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6.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开展河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河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河长制的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加大对河长制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河流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法律保障,提高违法成本。
3. 技术保障,加强对河流管理和保护技术手段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河流管理和保护的技术水平。
4. 人才保障,加强对河长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河长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河长制的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滨州市的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XX区河长巡查制度

XX区河长巡查制度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水利部《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进一步细化各级河长职责任务,规范各级河长履职行为,发挥各级河长履职作用,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地落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巡查制度。
第二条巡查主体。
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为巡查主体,要定期开展巡查活动。
第三条巡查内容。
(一)乱建行为:重点检查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无影响河势稳定和水生态安全的生产建设活动,如擅自修建临河、穿河建筑物、构筑物,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在河滩和护岸开垦种植等现象。
(二)乱倒行为:重点检查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无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动物尸体、废土弃渣、工业固废危废等现象。
(三)乱排行为:重点检查临河排口水体有无异味、异色、混浊、絮状沉淀物等异常现象。
(四)乱采行为:重点检查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内采挖和筛选砂石、矿藏等现象。
(五)乱捕行为:重点检查河道有无非法设置渔网、地笼,非法电鱼、毒鱼、炸鱼等乱捕现象。
(六)其他:重点检查洪水过后河道有无垃圾漂浮聚积和悬挂树枝,有无护岸塌方等险情。
优秋季节有无浮萍水草大肆生长等影响水生态的现象。
(七)下级河长履职情况。
第四条巡查频次。
总河长每年不少于1次,区级河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镇(街道)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村(社区)级河长每周不少于1次。
针对问题较多的河段,有关河长应当加密巡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协调督促解决问题。
第五条巡查要求。
各级河长在各自担任的河流巡河时间不少于5分钟,巡河距离不少于200米。
区级河长开展河道巡查调研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办公,协调统一各方意见,研究问题整治措施,明确问题整治要求。
巡查调研前,可安排河长制办公室、有关部门(单位)先行明查暗访,掌握河道存在的突出问题,征询有关地方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了解基层干部职工和群众意见。
镇(街道)、村(社区)级河长开展河道巡查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吹哨人''的作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劝阻和制止,对发现的问题自已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上级河长或河长制办公室、有关部门(单位)。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是指由相关部门建立的定期或不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的一项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河道的环境质量,防止河道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
河道巡查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巡查频次和时间:制定巡查的频次和时间,根据河道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巡查的周期,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
2.巡查内容:明确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河道的水质、水量、水生态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包括对河道周边环境的巡查。
3.巡查人员:确定巡查的责任人和组织机构,通常由环保、水利和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也可以委托给专业的巡查机构。
4.巡查方式:确定巡查的方式,可以是实地巡查、航空巡查、水下巡查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巡查手段。
5.巡查记录和报告:对巡查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制定巡查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6.问题处理和改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巡查制
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巡查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河道巡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监测和管理河道的环境状况,避免潜在的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护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通过巡查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长效性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河道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在滨城实施中的成效与问题

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在滨城实施中的成效与问题
郑明辉;贾春亮;崔利斌
【期刊名称】《治黄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黄河河道管理巡查报告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的实施,是进一步加强黄河河道管理,依法保护黄河工程面貌和完整,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及时发现、制止侵犯黄河河务部门合法权益水事案件的重要措施。
把河道巡查工作落到实处,对维护河务部门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此,滨城河务局认真贯彻该《制度》,规范巡查程序,落实巡查责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巡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总页数】4页(P7-10)
【作者】郑明辉;贾春亮;崔利斌
【作者单位】滨城黄河河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5
【相关文献】
1.河道巡查巡视管理系统手机端在天津市河道巡检中的作用
2.《水法》实施后评估——水资源论证制度、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占用河道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评估
3.新昌落实制度加强河道水域巡查
4.滨城局加强巡查保河道畅通
5.黄河河道管理巡查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安全,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河道巡查,是指对河道工程设施、河道生态环境、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活动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控的行为。
第三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遵循全面覆盖、预防为主、动态管理、及时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河道巡查工作,并对河道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河道巡查的组织与实施第五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根据河道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内容、标准和责任人员。
第六条河道巡查内容包括:(一)河道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二)河道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水量、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三)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活动,包括施工、经营、游玩等;(四)其他需要巡查的内容。
第七条河道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遵守巡查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
第八条河道巡查发现问题的处理:(一)对一般性问题,巡查人员应当及时处理或报请相关部门处理;(二)对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巡查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河道安全。
三、河道巡查的保障与监督第九条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保障河道巡查工作的资金、物资和人力需求,确保河道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纳入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对河道巡查工作不力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鼓励公众参与河道巡查工作,对河道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可以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反映。
四、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旨在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安全,维护河道生态环境,通过对河道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河道安全运行。
本制度明确了河道巡查的组织与实施、保障与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为河道巡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流水体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水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河长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河长制度是指由政府部门或者社会组织选派的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河流进行巡查、监管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而河长巡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河流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长巡查实施方案的内容。
1.巡查范围。
河长巡查的范围应包括城市内外的各类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特别是城市内的黑臭水体、污水排放口等重点部位。
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一些易受污染的区域,如工业区、化工园区等。
2.巡查频次。
河长巡查的频次应根据不同河流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重点河流的巡查频次应该是每周至少一次,而一般河流的巡查频次可以是每月一次。
在重大节假日、气象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巡查频次也应相应增加。
3.巡查内容。
河长巡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水质监测、河道清淤、沿岸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等。
同时,还要重点关注一些可能导致水质恶化的违法行为,如乱排污、非法采砂等。
4.巡查工具。
河长巡查应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如水质监测仪器、清淤设备、生态保护用具等。
同时,还应加强对河长巡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巡查能力和水质监测技术。
5.巡查记录。
河长巡查人员应当对每次巡查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巡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等。
同时,还要及时上报巡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6.巡查责任。
河长巡查人员应当严格履行巡查职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对于恶意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加强对其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总结。
河长巡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河长巡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河长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河长制日常巡查内容

河长制日常巡查内容河长制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河道管理机构,负责对所辖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
河长制的日常巡查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既包括对河道水质、水位、水流等自然要素的监测,也包括对河道沿岸环境、河道设施等人为因素的检查。
下面将详细介绍河长制日常巡查的内容。
一、水质监测河长制的日常巡查首先要关注的是河道的水质情况。
河道的水质直接关系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因此,河长要定期对河道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浊度、PH值、氨氮、总磷等指标,并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二、水位监测水位是河道水文信息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河道的防洪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河长制的日常巡查包括对河道水位的实时监测和记录,通过测量水位高度和流速,了解河道的水流情况和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洪和调水措施。
三、河道环境巡查河道环境巡查是河长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长要巡查河道两岸的环境卫生情况,包括垃圾清理、河岸植被覆盖情况、河岸坡度等。
此外,河长还要关注河道周边的建筑物、桥梁、堤坝等设施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河道的安全和畅通。
四、水生态巡查水生态巡查是河长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长要巡查河道中的水生态环境,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河道底质的状况等。
通过对水生态的巡查和监测,可以了解河道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河道设施巡查河长制的巡查还要包括对河道设施的检查。
河道设施包括河道堤坝、水闸、桥梁、岸边护栏等,这些设施的安全和完好性对于防洪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河长要定期巡查这些设施的状况,检查是否存在损坏、老化、漏水等问题,并及时修复和维护,确保河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六、河道水土流失巡查河道水土流失是指河道周边的土壤被水流冲刷走的现象,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和水质的恶化。
河长制的巡查还包括对河道水土流失情况的检查,包括河道两岸的裸露土地、溜滑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城区河长巡查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规范各级河长巡查工作,有效落实河长职责,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城区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滨区办字〔2017〕15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巡查范围
各级河长通过对责任河湖管护范围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处理。
二、职责分工
各级河长是责任河道巡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乡镇(街道)河长办公室应当制定基层河长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基层河长巡查履职能力。
应积极推进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广使用河长制APP或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及时、方便、高效巡查。
积极引导公众使用河长制APP或微信公众平台参与治水监督。
河湖保洁员、监管员要结合保洁、监管等日常工作,积极协助基层河长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报告河长。
三、巡查频次
各级河长应加大对责任河道的巡查力度,区级河长每季度至少一次,乡镇(街道)级河长每月至少3次,村级河长每周至
—1—
少2次。
对水质不达标、问题较多的河道应加密巡查频次。
四、巡查重点
1.河道保洁。
河道是否存在黑臭、脏乱差情况。
河道内及沿岸垃圾是否及时保洁清运。
2.河道水质。
了解河道水质现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截污纳管。
了解沿河生活污水、工业企业废水截污纳管情况,推进流域内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工作。
4.沿河企业排污。
沿岸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服务业等是否存在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沿岸是否有各类污水直排口。
5.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了解沿岸畜禽养殖关停拆除情况和保留畜禽养殖场整治规范工作,严查养殖场(户)偷排行为。
6.涉河违法整治。
摸清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情况,是否有涉水违法建(构)筑物,是否有乱倒弃土弃渣、工业固废、危险废物、非法捕鱼、非法采砂取土、设置阻水障碍物等现象,依法进行整治。
7.公示牌。
河长制公示牌是否设置规范、干净整洁,是否存在倾斜、破损、变形、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
8.以前巡查发现的问题是否解决到位。
五、巡查处置
河长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置:
1.处置权限属于河长,马上进行处置。
—2—
2.处置权限属于部门,河长应第一时间联系或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3.若发现责任部门对问题查处不力的,应第一时间以督办函形式转交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查处,并进行跟踪落实,督促反馈结果,确保整改到位。
六、记录巡查日志
各级河长每次巡查,都要记录好巡查日志。
要对巡查人员、时间、情况、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基本内容准确记录。
河长联系部门应当协助河长做好巡查记录,认真登记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意见和后续整改落实情况。
区河长制办公室将不定期对河长巡查日志进行抽查,并对记录情况纳入河长制考核范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