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一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命题:邢旭梅 校对:邵吉青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擘画/擎天 抹煞/铩羽而归 手谕/熠熠生光
B.枕藉/脊骨 耐烦/按捺不住 袍/面有愠色
C.嗔目/喧阗 坍圮/杞人忧天 桀骜/命途多舛
D.横祸/恒久 犄角/掎角之势 委蛇/甘之如饴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表示,相对于薪酬而言,他们更加看中的是自己日后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往往被用人单位先看重。

B.“金色年华”文学社“五四”专刊的征文启示中明确规定,投稿日期不得晚于4月18日。

C.中国航天战略兰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既而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D.突然去世的谢晋导演用一生演绎了艺术家真正的定义。

艺术家就是要把全部生命放在艺术里,而不是还留一些放在艺术外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众望所归)
B.2008年8月15日,在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佟文不负众望,在比赛进行到最后14秒时,以一个一本战胜日本选手田真希,夺得奥运金牌。

(不孚众望)
C.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一挥而就)
D.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鲜有传世,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寥若晨星。

(屈指可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清除不健康信息,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2月6日的那个夜晚,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大保险巨头在春节晚会上的拜年字幕此起彼伏,远远超过同样在春晚砸下重金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业兄弟的商业广告。

D.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加剧,使全世界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各国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干预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县志不仅在概述、大事记和古镇概貌等篇章中突出古建筑,而且专设“古建筑群”一章,
,犹如一部凝固的音乐,让人陶醉。

①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
②还有古建筑图片,其数量之多,排列之集中
③再现古公共建筑、古民居及其他古建筑的风貌
④那风格各异、颇具特色的建筑造型,精雕细刻、极为精湛的木雕工艺
⑤画面之精美,风格之独特,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答:
6.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在蹦床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下面的图片是何雯娜在蹦床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对画面作形象说明,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

(5分)
答:
7.下面是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的言论。

(4分)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

”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

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

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

“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

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

“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

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

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

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

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

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

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

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

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

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

“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

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8.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9.下列各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10.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指腕之间(有删节) 朱以撒
又一次坐下来,在青山秀水之间,看整个泡茶的过程。

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茶具,只是时间过去了好几年,泡茶的动作又增加了不少。

说起来这些动作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是好看而已。

上一次是春天,这一次已是冬天了,服饰要朴素一些,而表演的气味却无端地浓厚起来了。

一个人每天都要进行几场表演,每一个动作都熟练得不行,稍不留意就显露了出来,就连回到家里真要喝茶,也要来一番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动作过完了才坐下,喝。

表演完毕,端到面前,一啜,才知寡淡无味。

重点还是那些动作。

真想喝茶时,我还是跑到一位詹姓的朋友那里。

他卖着茶,终日喝茶,见我来了,接着煮水,洗茶盏,取一泡茶,扯开,倒在掌心,拨弄一下这些像蜷缩着睡觉的颗粒,闻闻,自言自语地说:不错。

他两只手的十个粗大手指简明而又敏捷地摆弄着眼前的茶具,很快,他斟茶了,一人一小盏,啜完再添。

味道出奇好。

相比于表演茶艺的小姐们那些婉曲的动作,他的手势更为直接了当,是生活中必须的,让人感到真实,同时,还有可以接近、仿效的亲切。

表演,因为在台上,就不免多了一些装饰。

过日子需要动作的,原先可能只需要一下或者两下就能达到目的,现在远远不止,多了一下附加、粉饰的,似乎不如此,不足以体现生活的复杂。

这和语言的表达很相似,早年十分简约又很中肯,就像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么一个道理,用今日话语估计要写一本书了。

话语的冗长缘由在于里边水分多,又不愿在启动前自行甩干,结果下边的人被太阳晒得不行,或者被雨淋得不行,台上的人还是没有收口的迹象,遇上这种情况,我早早就开溜了,后来也觉得,次数多了,根本没有影响自己对于俗常生活的判断。

当然,像我这样讲求表达简洁的人来说,对于阅读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的文字,耐心就达到了极限。

不少人给我说此书好啊,是不是看中了其中无休止的描述啊。

“阿尔贝蒂娜小姐走了,”这句话一出来我就以为临近结束了,谁知后边还拖了一千多页的描述,就像她潜伏在字里行间没有离去一般———这样的描述,恕我不能推荐给学生了,似乎没有必要为它腾出这么大块的时间。

记得有人问唐人刘知几,“年老,口中无齿”这句话是否有毛病?刘说,毛病大呢,完全可以改为“老,无齿”。

把多余的字去掉,意思反而更突出了。

我照例在书房里静静地翻读魏晋之际的名家墨迹、民间写经。

它们是多么地稚拙、潇散、超逸,过人之处很多。

这是一个繁体的社会,繁体的白日和黑夜,繁体的情怀和欲求。

那么,面对魏晋笔迹中的简约、简净、简静的动作,我觉得自己会在这里边停留很长的时间了。

每一根线条都很有分寸地控制着,运用着,刚刚好,甚至还有不及的地方。

可以推断动作不大,春风拂柳一般不动声色。

如果看不懂,或者嫌不好看,那就没有办法了。

它就像一口深井,里边储满期待,欣赏人的心像一把钩子,探进去钩出那些隐含在深处的韵致。

这的确像村妇酿下的米酒,有一种后发震慑人的力量和思之不已的情调。

管平湖》是我必须反复倾听的曲子,一个归隐的文士,远离宫阙,友山水麋鹿,行走于江湖,内心被天籁充满。

月上中天时,想言说又无以言,于是扣动船舷,仰对空明。

管平湖擅长这一类清寒之作,琴音流出来的时候,听者像是让澄澈之水浴过,四周无边地静寂。

后来才得知,管弹奏时的吟猱是绝不妄动的,对绰、注的运用尤为简练明快,多取短而少用长。

手势简劲、自然,没有附加成分,并非易事。

常常,有人就不自觉地要多来一下,或两下,结果都被毁了。

当清风明月,幽兰修篁,摆出来,尤其是左手,先在空中做几个吟猱的动作,像是袅袅地由岫中流出的一片云。

没有表演的气味———哪门行当的高手,都是如此。

和简洁地泡茶、简洁地抚琴一样,简洁地写。

我一直觉得这个朴实的动作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了。

它是属于室内的,私有的,一个人爱写字是与他人没有太多关系的。

一个人不去按动键盘跟上这个迅疾的社会步调,依然持有这种旧日的书写之姿,心底理应波澜不兴、风云不起。

忽然,我看到一位老者上台表演了,左右手各执一杆羊毫,在主持人煽动的解说中挥霍起来。

在我看来,这是他后半生写得最糟的一幅字了。

他想表演得好一些,多了不少虚张声势的动作老者左右开弓毕下台,掌声只是稀稀落落。

写字这样的动作,本身是不具备表演条件的。

今晚回家,要是老者还要夜课,碰巧读到八大、弘一的笔迹,一定会生出一堆愧意来。

人一提起笔来,右手的五个指头就都张开了,像是马上出发,奔赴远方。

那个遥远的方向静谧安宁,在典雅的一点一线中蔓延,人就有一些老旧感,动作缓慢、平易;像绸缎一般轻柔。

若说,心灵的隐秘是无法洞见的,那么,只要存在动作,内心的指向就无可藏匿。

里边储满期待,欣赏人的心像一把钩子,探进去钩出那些隐含在深处的韵致。

这的确像村妇酿下的米酒,有一种后发震慑人的力量和思之不已的情调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

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

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

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

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

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

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

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

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

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

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

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

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

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

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

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

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死生穷达
,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

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

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

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

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

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

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而行乎利害之涂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死生穷达,不易其操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此公之所有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乃泣而书之将使任天下之重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据报道,日前,苏州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门口,一条新型斑马线,该斑马线整体看起来如同一条古典卷轴。

画卷上错落有致地印有5组醒目的行楷黑字,每组字的下方还贴有大红印章。

有市民认为,这被称为全国首创的文化斑马线,典雅、醒目,体现了苏州传统文化内涵还有作为沈周、唐伯虎、文徵明等这样的文化大家,他们的作品和印章被用在马路上被人每天踩、车轮碾,是否是一种不尊重?一位书法家认为,毕竟斑马线首要承载的是安全,而非文化。

17181920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4分)
(2)(2分)
22.(3分)
23.(3分)
24.(1)(1分)
(2)(3分)
25.(6分)
(1)
(2)
(3)
(4)
(5)
2009学年金华一中高三语文9月月考卷参考答案:
1.C(A .bò/qíng shā yù/yì B.jiè/jí nài/nà yùn C.chēn/tián pǐ/qǐ jié/chuǎn D.hèng/héng jī/jǐ yí)
2.D(A“看中”与“看重”互换,B“启示”改为“启事”,C“兰图”改为“蓝图”“既而”改为“继而”)
3.D
4.C(A偷换主语。

B“发展”和“重视”语序不当,应调换;“重要组成部分”搭配不当,应改为“重要措施”。

D主语残缺)
5.③④①②⑤
6.答题示例:一次次美妙的反转,一个个矫健的飞翔,在体育馆的舞台上,如天使下凡,似在天边,又宛若人间,随着观众的一声声喝彩,何雯娜在力与美的空间驰骋,在轻盈与柔美间变换。

今天,中国记住了一个婉约的名字——何雯娜。

7.示例: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或: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8.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

A项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

B、D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9.A(“……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文意不符。

正确意是“……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

”)
10.C
11.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①表演茶艺的小姐们那些婉曲的动作和卖茶的朋友直截接了当的动作。

②魏晋书法笔迹中的简约、简净、简静的动作。

③管平湖弹奏音乐时简劲自然的动作。

④书写时或挥霍,或缓慢、平易的动作。

13.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魏晋书法力与美的韵致,并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与回味悠长的情调。

14.点明题意,升华文章主旨。

指出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往往会通过人的外在动作的直接表露出来,而难以掩饰。

15.本文的取材与语言独具特色。

取材上,选取泡茶茶艺、写字书法、弹奏音乐几类富有代表性的动作,表明由动作传达出人的个性、思想,表现了任何动作都是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外化这一主旨。

语言上,简约而富有意蕴。

如写朋友茶艺的过程,通过煮、洗、扯、倒、拨弄等一连串动词,刻画了朋友简明敏捷的动作,从而折射出他的鲜明个性。

16.字面上看,“简洁”是指泡茶简洁敏捷,抚琴简劲自然,书写简约朴实;实际上,是指为人要真实自然、简静朴实,内心要静谧安宁,而绝不伪饰、哗众取宠。

17.A(同“途”,路途)
18.B(都是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19.A(重,形容词作名词,其它三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0.C
21.(1)然而以乐天平生的业绩去比照韩公,考较他们成就的大小,谁有谁无,那么后世的评论,是不容含混的。

(2)崔浩自认为张良,然而世人终究没有赞成的。

22.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2分)。

23.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1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1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1分)。

24.(1)克己复礼为仁。

(2)“仁”“礼”在孔子心目中是“准则”与“品行”的关系。

“礼”为准则,“仁”是品行。

孔子认为“仁
”这种品性就是“克己复礼”,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换言之,“非礼”就是不“仁”。

“仁”更合“礼”。

孔子还强调一个人的优良品行要靠自身努力才能实现(“为仁由己”),人应该不断约束自己而去回归“礼”,从而明确了“归仁”的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25.(1)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2)昨夜西风凋碧树 山长水阔知何处
(3)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4)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往者不可谏 今之从政者殆而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考号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