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旋律学(十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用 旋 律 学 ( 七) 十
口 杨瑞 庆
知 音
1G 鲁 =
王
酩 曲
曼 3 _ 2
i … } ・ 2 了2 _
f… I 9
这段旋律只出现 7 ,而未 出现 1 ,应看作是 5 宫形态 ,实际上这是一段 商调式的旋律 ,由于调号 IG = ,所 以宫音 D,调性为 E商调 。 从理论上讲 ,还有其他一些宫音音 阶。如 : 2宫五声音阶 :23 6 72 ( 4 2#大三度) 6 宫五 声音 阶 :67 6 ( 大三 度) 13 6 l 宫五 声 音阶 :h 124 5 b 7 7 2 大三 度 ) 这些音 阶由于出现较多变化音而不常运用 ,不在此一一举例了 。 民族风格的旋律中,如要确定宫音位置 ,特别要留意偏音 的运用。 如果偏音存在于级进 中,~般可看作音阶 中的经过音 ,如果偏音存在 于跳进 中,那么再看看是否是移宫音?特别要观察移宫时 4 3 和 、7和
人 民海 军 向前 方
1 c 2 :
A段 :
绿
克 曲
5 I i 业 l一. 5 ii §主 i 1… 5 . L 7f .
8疑 :
主i } f Io
6 J. l 7 6 _
I
l . } 76 § 垒 i f o
这是 C大调 和 A小 调 的关 系大 小 调交 替 。 民族调式中的同宫调式交替也是常用 的 ,如宫羽调式交替 ,宫徵 调式 交替 ,商徵 调式 交替 也 是最 常 见 的 。如 : 太 阳最 红 ,毛 主席 最 亲
这里的第二乐句中,4和 3同时存在 ,且 4为级进 ,因此这个偏音 为调式音阶音 ;第三乐句 中 7出现后 1 不出现 ,所 以这个偏音为移宫 音 ,宫音 应 在 G音 的上 纯 五度 上 。 宫音的隐伏和变换 ,是民族风格旋律写作 中的重要手段。 三 、转调 转调是改变调性 的统称 。调性包 括主音类别 ( 调式)和主音高度 ( 调高) ,那么转调就是改变调式 ,或改变调高,或调式和调高都改变。 转 调是 旋律 对 比中 的重 要手 法 。较 明显 的是 乐 段 之 间 的转调 形 态 , 不太 明显 的是乐 段 内部 短 时 间的转 调 ,也 称 离调 。 最 简单 的转 调 方法 是 不改 变 调高 ,只改 变调 式 的转 调 。 西 洋 大小 调 式 中的 关 系 大小 调 互 转 是 常 用 的 。 ( 改 变 音 列 ,只 不 改变 调式 音 阶) 。如 :
( 前 后 6 )
/—、
.
6 .
6 1 2
3 2 3 2 1 2 1
6 . 6 . f … …
这种改变调号的同主音大小调转换是常用的。 另一 种是 不 改变 调 号 ,采用 移宫 转 调 的方法 。如 :
小 草
lG 詈 =
这 两个 乐 段是 宫 、微调 式 的对 比。 t 改变调高的转调对比惑较为鲜明。—种是直接改变调号形成转调。如:
情深谊长
1c 詈 =
,
… …
臧 东升 曲
士 、
/ —、
i 6 §
一
6
一
3 6 i 主 。 空 § 主
1
.
1
Hale Waihona Puke . 1 :/ — 、
1G 詈 =
A段 :
王 锡仁曲
—
— —
l l B
I ・
一
I ——
——
一
I I 业I ’ 5一 l
I l —一 — — I— — I一
—— =
l J I 2
。
}
I
I
I一 业I 3 l 5 i
2 / 乐 教 育 . 勃 f/ o l l音 f  ̄ 2 l 6
2/ 乐 教 育 与 创 /' o I o音  ̄2 l. / 6
1 不会 同 时 出现 。如 : 永远 是 朋友
1G = 4
刘
青曲
5 里 I … . 8 5
I 5
I
, 一 一I
2 曼 一 2— 9 J 2 曼一 — l … l . f — ‘ I 曼 — 一 I2 争 _ 一2 — 兰 一 _ — 一 I 2 H
I一 一
B陵 :
鲁 : ! !
3 6
3 5 3 . 1 . 5 2 1
拿 兰 2 _ I 拿2 争 l_ -. 2 1 鱼 一 一鱼 _ _ 旦L 鱼5 . 曼: 堕 曼 3 } 3 l 25 一 6
A段 :
… …
王 祖皆、 卓 张 娅曲
———— _ l ・
6 1 7 6一 0I 6 I 6 l 2 .一 _
: —— —
_ 3 l 3.一l 0 j _ 7 l .一l 9 0
构成 鲜 明 的对 比。 谱例 的第一小节属于前面部分 ,第-:节开始过渡 ,第三小节进 -b 入高潮区,音乐由前面的轻快 、活泼 ,转为抒情 、奔放 。此处 “ 过渡” 的写法与前面两个例子近似 ,采用音阶级进上行及通通鼓反向下行 ,
造成一渐强的动势 ,把音乐推 向高潮 ,这中间采用通通鼓来加强过渡 的推进动势 ,已成为高潮处理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第三小节进入高潮 区 ,音乐织体有很大改变 ,由合成器第一轨模拟 口哨声与小提琴声部 演奏主旋律 ,合成器第二轨圆号声部与大提琴声部演奏复调副旋律 , 使音乐更加丰满 ,而 电倍司在此处已不是 以一般常见的低音进行 ,而 是主旋律 的支声装饰 。进入高潮后 ,架子鼓也换成新的节奏型 , 合成 器第二轨小号音色的号角之音 ,使音乐更为奔放 ,钢琴也 由中声部节 奏伴奏织体 ,转为高潮区的一泻而下的琶音分解和弦,所有这些都加 深了高潮 区的音乐情绪 ,与前面形成强烈对 比。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