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etri网的面向方面的用例建模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面向方面的Petri网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面向方面的Petri网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

^ ¥*
■ ■■ tH 一
图 4 编织 网 三 、总 结
( 接第 14页 ) 上 9 语义 的基 础 上进 一步约 束而 成 的 ,因而 C应 为 C的 子类 。在进 行 具 体转换 时 , 过对 象属 性 b或 b关 联 的两个类 实例 可 以通 过元 通 组在 相应 属 性上 的取 值来 判定 。只 所 以需要 另外 定义 两个 数据 类 型属 性 ,主 要是 希望将 元 组在相 应属 性 上的取 值保 留下 来 。
本文 通过基 于 面 向方面 的时 间 P t i网为火 车进 入站 台的控 er 制系 统建 立理 想状 态模 型 ,但 并没有 对其 失 败模 型及 更为 复 杂的 情况 进行 分析 , 同时 ,并没 有运 用 时间 P ti网来 为复杂 的控制 er 做可 达性 及一 致性 分析 。 本文 的工 作如 下 :( )介绍 了面 向方 面 、时 间 P t i网和实 1 er 时 系统 的一些 概念 ;( ) 出 了面 向方 面 时间 P t i 2引 er 网相 关概 念 ; ( )总 结 出建模 过程及 建立 起实 例模 型 并进 行 了简单 的介 绍 。 3 进一 步 的工 作有 :( )将 火车控 制 系统 及模 型更 深入 结合 起 1 来研 究 ,建立 更 为精确 的模 型 ;( )把 方面 网 的冲突 及冲 撞等 问 2 题 考虑进 去 ,并 进行 归并 处理 ; ( )对 可达 性及 一致 性进 行 分析 3 研究。 参考 文 献 :
An ls a i y s
图 3 方 面网 N 2 整 合方 面 网到基 本 网中 的分下 面几 步 : ( )由图 2可 知 , 通知 网 中的通 知属 于后 置通 知 , 方面 1 此 而 网的切 入位 置 是 (1t , 1p )N N .4N .4 , 1中 t 的输 出弧应 指 向方 面 网 4 中变迁 t 的输 出位 置 , 而方 面 网中的 输入 弧 P 指 向基 本 网 中 p 。 应 4 ( )删 除方 面 网中的 第一个 变迁 t 2 、输 出弧 和方 面 网中 的最 后一 个库所 P 。 最后 得到 的模 型如 下 图所示 :

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建模

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建模
的大 势所 趋 。
作 的分类 、 聚集 、 分组 和 特化来 定义 对象 结构 【】 3。对 象 3
的行 为是通 过状 态 、 件 、 态 变迁 、 则 、 束 、 息 、 事 状 规 约 消 方 法 等 来 描 述 的 。 在 D DB 中 . 个 对 象 都 由 惟 一 OO 每 的 对 象 标 识 符 来 表 示 , 个 对 象 标 识 符 通 常 由 三 元 组 一 ( 局对 象标识 , 据 库标 识。 地 标识 ) 成 。 全 数 场 组
2 2 事件 模型 .
事件模 型对 系统 中发 生 的不 同事 件 进 行 处 理 , 体
中 图分类号 : 3 1 12 4 TP 1 .3 .
文献标 识 码: A
1 D DB及 其体 系结构 OO
如 今 , 算 机 技 术 和 网 络 技 术 突 飞 猛 进 , 得 以 网 计 使 络 为 中 心 的 计 算 日益 得 到 重 视 。 ww w 系 统 和 数 据 库 是 网络化 信息 服 务 的基 础 。 e W b能 用 一 种 及 时 和 友 好 的 方 式 向 人 们 提 供 大 量 有 用 的 信 息 。 伴 随 着 信 息 量 的 增加 , 数 据库有 了更 高 的要 求 。We 对 b和 数 据 库 的 结 合 是 w ww 信 息 服 务 技 术 和 分 布 式 数 据 库 技 术 发 展
维 护 数 据 , 向应 用 的 网 络 环 境 系 统 提 供 分 布 式 数 据 并
概 念 , 出 了 以 对 象 模 型 、 件 模 型 、 务 模 型 三 个 正 交 维 来 提 事 事
进 行 建 模 的 思 想 , 利 用 面 向 对 象 ( O) 术 及 P ti 理 论 并 O 技 er 网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中图分类号
软件 动态演化 软件体 系结构
T 3 15 P 1 . 文献 标 识 码
Pt 构件 er i网

连 接件
D I 1 . 9 9 j i n 10 —8 x 2 1 . 0 0 O :0 3 6 / .s . 0 03 6 . 0 2 1 . 1 s 1
M oDELLI NG DYNAM I EVOLUTI C oN. RI o ENTED o FTW ARE S ARCHI TECTURE BAS ED oN PETRINET
XeZ o g e L o g' D i e ' Q nJ nl g Z a gX a MoQ Z uR i i hnwn・ i n T a Fi i i g n ' hn un ' a o i h u
(colfSfw r,Y na nvrt, u mn 5 0 1 u nn hn ) Sh o o otae u nn U i sy K n ig6 0 9 ,Y na ,C ia ei ( e aoaoyi o w r E gnen un nP oic, u mi 5 0 1 u n n C ia K yL brtr nSf ae n ier go Yn a rv e K n n 60 9 ,Y na , hn ) t i f n g
谢仲文 , 李 彤 ' 代 飞 秦江龙 , 张 璇
云南 昆 明 6 09 ) 50 1 云南 昆明 60 9 ) 50 1
莫 启 朱 锐
(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 云南省软件3 程重点实验室 2

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了应对软件动态演化面临 的挑 战, 应提 高所建 立的软件体 系结构模 型 的动态演化 性。以扩展 的 Pt 网为形 式化工 er i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在我们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即扩展Petri网在软件服务模型设计中的重要性。

探讨了本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我们详细介绍了扩展Petri 网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流程。

然后,讨论了扩展Petri网在软件服务模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在总结了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和该方法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从而提高软件服务模型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基于扩展Petri网、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概述、基本概念、设计流程、应用、案例分析、总结、展望、意义、影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扩展Petri网是一种用于描述并行系统行为的数学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服务模型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模型表达能力受限,难以处理非确定性和并发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扩展Petri网不仅可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还可以捕捉系统中的并发和同步关系,提供了一种直观、形式化的建模方式。

通过引入扩展Petri网,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软件服务模型的特性,从而提高系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可以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为软件服务模型设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建模与仿真(petri网部分)案例分析

建模与仿真(petri网部分)案例分析

建模与仿真(petri网部分)案例分析建模与仿真是一种将现实世界的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分析系统行为和性能的方法。

Petri网是一种常用的建模工具,它能够描述并发系统的行为和状态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银行取款系统的Petri网建模与仿真案例分析: 1. 系统描述:假设有一个银行取款系统,包括一个ATM机和多个用户。

ATM机有两个状态:空闲和忙碌。

用户可以进行取款操作,当ATM机空闲时可以直接进行取款,当ATM机忙碌时需要等待。

2. 建模:首先,我们需要定义Petri网的元素。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有以下元素:- 位置(Place):ATM空闲、ATM忙碌、用户等待队列- 变迁(Transition):用户取款、ATM机空闲、ATM机忙碌、用户离开然后,我们需要定义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有以下关系:- 用户取款前需要ATM机空闲- 用户取款后ATM机变为忙碌状态- 用户等待队列中有用户时,ATM机空闲时用户可以取款- 用户取款后可以选择离开或继续等待3. 仿真:通过定义好Petri网的元素和关系,我们可以使用仿真工具来模拟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调整系统参数(如用户到达速率、ATM机服务时间等)来观察系统的响应和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仿真来回答以下问题:- 用户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 ATM机的利用率是多少?- 用户离开的平均时间是多少?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和观察仿真结果,我们可以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总结: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重要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Petri网是一种常用的建模工具,可以描述并发系统的行为和状态变化。

通过定义Petri网的元素和关系,并使用仿真工具进行模拟,我们可以分析系统的行为和性能,并优化系统设计。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 p e t r i 网的 E R 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祁 凯
( 哈 尔滨 师 范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1 5 0 0 2 5 )

要: 制 造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 争力 的关键 因素 , 而E R P系统在制 造业信 息化 中发挥着 重要
作用 。鉴于 目前 E R P系统在 动态环境下缺乏柔性等 问题 , 建立通用 的动态 的企业过程模 型将成 为系统 开发的基础 。针对制造业过程多层次复杂性等特 点 , 本文基 于面 向对象 P e t r i 网及 C I M —O S A的思想对 其动态过程进行建模 , 这不仅为软件设计 及开发 方法提 供 了一 种新思 路 , 同时对 支持 柔性 E R P的快速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me n t . Th e r e f o r e, wi t h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e ma nu f a c t u r i n g p r o c e s s, s u c h a s mul t i — l e v e l a n d c o mp l e x
Q I K a i
(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H a r b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a r b i n 1 5 0 0 2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i s a k e y f a c t o r t o e n h a n c e t he c o r e c o mp e t i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a n d ERP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Petri网模型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扩展Petri网的方法,如有色Petri网、时延Petri网等。

这些扩展Petri网在描述系统行为和性能方面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能更好地应用于软件服务模型的设计。

本文将从Petri网及其扩展、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概述、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原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案例分析和实验结果分析为支撑,最终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软件服务模型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软件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基于扩展Petri网提出了一种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旨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模型设计和分析工具。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软件服务模型设计的效率和精度:利用扩展Petri网能够对复杂的软件服务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有利于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和优化方案,从而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2. 改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协同工作和沟通:通过扩展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软件服务模型的设计思路,减少开发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和误解,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3. 推动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扩展Petri 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建立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以解决传统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Petri网及其扩展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一套能够更好地反映软件服务模型特性的设计方法,提高软件服务模型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验证,验证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祁凯【摘要】制造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ERP系统在制造业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目前ERP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缺乏柔性等问题,建立通用的动态的企业过程模型将成为系统开发的基础.针对制造业过程多层次复杂性等特点,本文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及CIM-OSA的思想对其动态过程进行建模,这不仅为软件设计及开发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对支持柔性ERP的快速开发及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年(卷),期】2014(016)004【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制造业ERP;过程建模;面向对象petri网【作者】祁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3;TP311.52面对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将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有机融合,以此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制造企业中成功应用ERP 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同时集成化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工作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为了满足企业在管理上对环境的动态性及敏捷性能够快速适应等需求,制造企业需要柔性的ERP 系统作为支持。

如何设计、开发并有效实施柔性ERP 系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制造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共同关注的问题。

即使在ERP开发过程中已经应用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ERP 的灵活性,但是由于在开发ERP 系统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运作过程及运行规律并没有真正掌握,导致ERP 系统的柔性仍然存在局限性。

企业过程建模理论可以准确描述企业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是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企业建模方法体系,以及企业诊断及模型仿真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也深入研究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1]。

基于Petri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

基于Petri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

基于Petri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共3篇基于Petri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1企业信息化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EI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涉及企业在所有方面的信息技术化建设、管理和运营。

EIS 旨在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业务流程自动化和管理决策支持等目标,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发展。

Petri 网(Petri Net)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化建模工具,近年来已成为EIS 建模与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 Petri 网角度,对 EIS 建模及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一、Petri 网及其在 EIS 建模中的应用Petri 网最初是德国数学家 Carl Adam Petri 在 1962 年提出的,是一种描述并发、并行、同步和异步过程的图形化数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中。

Petri 网由三要素组成,即库所(Place)、变迁(Transition)和标识(Marking),用于描述某个系统中的状态和行为。

在 EIS 建模中,Petri 网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企业工作流程、业务流程、信息传递等过程,以及各种资源(人员、设备、物料等)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使用 Petri 网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复杂的流程和多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发现问题、优化流程,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二、Petri 网在 EIS 建模中的应用案例下面以工作流程为例,说明 Petri 网在 EIS 建模中的应用。

1.企业工作流程建模假设一个企业的采购流程如下:采购部门填写采购申请单,提交给财务部审批,财务部审核完毕后,提交给总经理审批,总经理通过后,将审批结果返回给采购部门,并向供应商下订单。

采购流程可用Petri 网进行建模,如下图:各元素对应的含义:P1:采购申请单库所T1:采购申请单提交变迁P2:财务部审批库所T2:财务部审批变迁P3:总经理审批库所T3:总经理审批变迁P4:审批结果库所T4:下订单变迁P5:订单库所2.关键技术研究除了 Petri 网外,在 EIS 建模中还需要掌握和应用如下关键技术:(1)业务流程建模技术业务流程建模主要涉及业务流程管理、系统集成和服务化等方面,需要熟悉 BPMN2.0、EPC、UML、CMMN 等建模标准和工具,以及 SOA、ESB、BPEL、BPMS 等技术和平台。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机械产品装配质量数据链建模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机械产品装配质量数据链建模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机械产品装配质量数据链建模刘明周;赵志彪;葛茂根;王强【摘要】To solve the logic modeling problem for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omplex mechanical products' assembly quality, assembly area wa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works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assembly quality, and every workstation was taken as the basic assembly unit to abstract and encapsulate.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workstations, the message transmission network of the whole assembly system was determined, and an Assembly Quality Data Chain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s (AQDC-OPN) was built to describe the transition and fusion of various kinds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autonomy and decision-making, the knowledge rules were adopted. Based on the accumulation law of assembly error, the current quality control points were optimized dynamically which considering of the upstream instantiated quality data, thus the online former feed-forward control of assembly quality and dynamic compensation of error accumulation were achieved.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final drive wa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为解决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质量形成过程的逻辑建模问题,从装配质量形成过程角度出发,将装配区域划分为若干工作站,将工作站作为基本装配作业单元进行抽象和封装,根据每个工作站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整个系统的消息传递网络,最终建立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装配质量数据链模型,用以表征装配过程中各类质量特征的变迁和融合.知识规则的引入使模型具有自治性和决策能力,能够结合上游工序质量控制点实例化数据,根据装配误差传递、累积规律对当前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动态优化,实现装配质量的前馈控制与误差累积的动态补偿.以主减速器装配过程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6页(P714-719)【关键词】装配质量;面向对像Petri网;知识规则;机械产品【作者】刘明周;赵志彪;葛茂根;王强【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860 引言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属于多工序装配过程,最终产品的装配质量属性由不同工序中具有内在耦合关系的各类型质量控制点共同决定,质量控制点之间存在复杂、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以在制品为载体向下游装配环节传播,最终形成产品的相关质量属性[1]。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的软件服务模型对于软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一、扩展Petri网简介Petri网是由德国学者Carl Adam Petr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模型,用于描述并发系统中的并发行为。

Petri网由一组库所(Place)和一组变迁(Transition)组成,通过有向边连接库所和变迁以表示系统中的状态转换。

在标准的Petri网模型中,每个库所中仅包含一个标记(Token),变迁的触发取决于库所中是否有足够的标记。

扩展Petri 网是在标准Petri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入了时间、数据等概念,使得Petri网可以描述更加复杂的系统行为。

在软件系统中,服务模型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基于扩展Petri网的软件服务模型设计方法通过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和组件抽象成库所和变迁,描述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状态转换,从而形成一个全局的系统行为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引入了时间、数据等因素,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1. 识别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和组件,并将它们抽象成库所和变迁。

这一步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确定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2. 构建扩展Petri网模型。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扩展Petri网模型,将库所和变迁组织起来,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触发条件。

3. 分析系统行为。

通过对扩展Petri网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行为特性,如并发性、同步性、死锁等,并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4. 设计服务模型。

根据扩展Petri网模型的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服务模型,包括服务的接口、交互方式和状态转换规则等。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电子情报处理系统建模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电子情报处理系统建模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电子情报处理系统建模
周春雷;蔡敏;袁朝晖
【期刊名称】《舰船电子工程》
【年(卷),期】2009(029)009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电子情报处理过程以及Petri网建模的优点,采用面向对象Petri网构建了电子情报处理系统相关子模型,并对每一个子模型进行详细介绍,综合成电子情报处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电子情报处理系统中情报处理过程.为下一步的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4页(P135-138)
【作者】周春雷;蔡敏;袁朝晖
【作者单位】海军指挥学院信息战研究系,南京,211800;海军指挥学院信息战研究系,南京,211800;91715部队,广州,5104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ERP动态过程建模研究 [J], 祁凯
2.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企业业务流程建模及其软件实现 [J], 马冰洁
3.基于面向对象时间Petri网的智能电商物流服务系统建模 [J], 朱正月;陈增强
4.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冷链物流追溯系统建模研究 [J], 王娟;秦江涛
5.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煤矿CPS建模 [J], 张梅;张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谢仲文;李彤;代飞;秦江龙;张璇;莫启;朱锐【摘要】10.3969/j.issn.1000-386x.2012.10.011% 为了应对软件动态演化面临的挑战,应提高所建立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动态演化性。

以扩展的Petri网为形式化工具,对面向动态演化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建模。

首先,将Petri网扩展成为构件网结构,并设计有效支持软件动态演化的构件模型和连接件模型;其次,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静态视图和动态视图,为软件动态演化的分析和实施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可显著提高所建立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动态演化性。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5页(P36-39,127)【关键词】软件动态演化;软件体系结构;Petri网;构件;连接件【作者】谢仲文;李彤;代飞;秦江龙;张璇;莫启;朱锐【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0 引言构造性和演化性是软件的两个基本特性[1]。

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飞速发展,软件演化的重要性和普适性越来越强[2]。

软件演化包括静态演化和动态演化:对于静态演化,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和可行的技术;与它相比,动态演化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3]。

面向对象Petri网建模技术综述

面向对象Petri网建模技术综述

Petri网的优点,提高了模型的模块性和柔性,能够满足一些复 杂系统的建模要求。整个系统的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 建模步骤如下: (1)明确用户需求。系统建模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知道系统 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尽可能完整地获取用户需求; (2)确立对象,建立对象模型。这一步采用面向对象的建 模方法,即根据系统构成的特点,要列出对象的名称、属性、方 法、消息(1llJ操作); (3)标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对象内部的行为及与其 它对象问的联系,主要用于指明对象之间的交互; (4)建立系统初始模型。根据初步分析后,利用面向对象 Pe仃i网的语法进行说明、表示,建立起系统的初始OOPN模型; (5)优化OOPN初始模型。并与(2)、(3)、“)步构成一个迭 代过程; (6)集成模型,建立整个系统的OOPN模型。根据最终所 标识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整个系统的OOPN模型; (7)分析模型并确定模型的完整性。Petri网最突出的优点 就是可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语法分析,有利于将出错的损失 降到最低,因此接下来就是进行模型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判 断模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等一些特性; (8)系统的详细设计。如果对(7)的结果满意则进行系统的 详细设计,否则转到(2),重复后面的过程,直到模型正确、完整。
Survey
SHU Yuan—zhong,
on
obj ect-oriented Petri
net
modeling
LIU Yah・pei,
PENG Xiao-hong,
C耻N Zhi—yong
330063,Chin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Petri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模型,它常常用于描述并发系统、工作流、基于事件的系统等等。

Petri网在可靠性、并发性、拓扑结构等方面的特性使其成为了软件工程领域中流行的建模工具。

然而,Petri网的描述方式通常是基于数学符号和数学方程式的,这使得它难以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和使用。

基于这个问题,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新型建模方式。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使得一般程序员也能够轻松使用它来进行建模。

本种描述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数学符号与方程式描述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Petri网的特性、结构和工作流程,在提高建模的效率的同时能够提高建模结果的可理解性和可信度。

目前还没有人对这种建模方式做出过详细描述和分析。

三、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的内容包括:1.研究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

2.开发一款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建模工具,以此为实验平台对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进行解决问题的实验分析。

3.与传统的Petri网模型建模比较,讨论使用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四、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研究计划如下:阶段一:文献综述,此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当前Petri网的建模状况,查找、分析前人对于Petri网建模方法的探究和实践,并引出论文未解决的问题。

阶段二:理论探究,此阶段的目标是对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进行理论探究和分析,梳理其优点,确定方案的实现途径等。

阶段三:实验研究,此阶段的目标是在设计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基础上,开发支持面向对象Petri网建模的工具,并根据实验数据深度分析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阶段四:论文撰写,此阶段的目标是撰写一篇关于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用户界面描述方法的研究论文。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任爱华;牛锦中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24)004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系统建模方法。

该方法把面向对象技术与Petri网理论相结合,构成一种面向对象Petri网,可以解决用Petri网建立并发程序模型所遇到的状态爆炸问题,又使得建模系统具有可重用性且易于维护,是一种具有数学和图形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化描述。

【总页数】4页(P491-494)
【作者】任爱华;牛锦中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的业务组件建模方法 [J], 原欣伟;覃正;卢致杰;宋敏
2.一种基于LTL性质的面向对象并发程序切片方法 [J], 戎玫;何志学;张广泉
3.一种面向对象模糊Petri网建模方法的研究 [J], 刘心;印桂生;张磊
4.基于面向对象层次Petri网的BSS建模方法研究 [J], 陈娜
5.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J], 任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的业务组件建模方法

一种基于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的业务组件建模方法

一种基于扩展面向对象Petri网的业务组件建模方法
原欣伟;覃正;卢致杰;宋敏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3(039)035
【摘要】文章在面向对象Petri网的基础上,引入元数据(metadata),构成一种扩展的面向对象Petri网(EOPN),并以企业中的材料需求计划的制定过程为实例建立了描述这一业务过程的EOPN模型.基于这个业务过程模型实例,给出了业务组件建模的步骤和规则.
【总页数】5页(P20-23,44)
【作者】原欣伟;覃正;卢致杰;宋敏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
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
【相关文献】
1.基于增强型扩展的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建模 [J], 张涛;郭波;谭跃进;武小悦
2.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 [J], 石国玲;李一军;马维忠
3.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J], 任爱华
4.一种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并发程序建模方法 [J], 任爱华;牛锦中
5.基于DAML-S和扩展Petri网的Web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J], 朱益琼;蔡鸿明;徐博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知识库模型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知识库模型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知识库模型
陈曦;林涛;唐贤瑛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年(卷),期】2004(025)006
【摘要】根据Petri网能够对知识的细节进行抽象的特点及对知识库系统应用的需求,利用VC++对Petri网进行了类的封装,建立了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知识库模型,实现了对知识库的动态维护,并增加了单步推理和反向执行的功能,同时也改进了规则维护算法.
【总页数】3页(P1029-1031)
【作者】陈曦;林涛;唐贤瑛
【作者单位】长沙交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原理与应用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6;长沙交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原理与应用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6;长沙交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原理与应用教研室,湖南,长沙,41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
【相关文献】
1.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代数Petri网模型的研究 [J], 李金友;纪洪波
2.基于面向对象智能体Petri网的电子商务模型的设计 [J], 方小铁
3.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侦察配系评估模型 [J], 宋朝河;戴羽
4.基于面向对象智能体Petri网的电子商务模型的设计 [J], 方小铁
5.基于面向对象模糊Petri网的信息物理系统能耗模型 [J], 余嘉伟;胡海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对象Petri网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

基于对象Petri网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

基于对象Petri网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
文静华;张梅;李祥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4(040)025
【摘要】针对复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困难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和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给出了对象Petri网系统OPN的形式化定义,具体介绍了用OPN进行信息系统建模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通过一个典型的租赁管理系统建模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
【总页数】2页(P208-209)
【作者】文静华;张梅;李祥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信息学院,贵阳,550004;贵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贵阳,550025;贵州财经学院信息学院,贵阳,550004;贵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和Petri网的FMS系统建模 [J], 舒海生;孟宪松;李庆芬
2.基于面向对象技术与有色Petri网的FMS建模 [J], 艾矫燕;吴振彪;陈冬珍;杨敏
3.基于着色Petri网和面向对象技术的FMS中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J], 邢金桦;汤军社
4.基于对象Petri网的BPEL建模技术 [J], 林强;胡昊;吕建
5.基于面向对象着色Petri网的FMS对象类划分及建模 [J], 饶冬青;李晓鸥;徐心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6No.22010204收稿日期:2009203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73055,60773094);上海市曙光计划(07SG32)作者简介:孙晓星(19812),女,河南人,博士生,研究方向: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

E 2mail :sunxiaoxing @ 通讯联系人:虞慧群,E 2mail :yhq @ 文章编号:100623080(2010)022*******一种基于Petri 网的面向方面的用例建模方法孙晓星1,2, 虞慧群1,2, 范贵生1(1.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237;2.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上海201112) 摘要:对传统的用例建模方法进行扩展,并针对用例描述的文本语言中经常出现的二义性、冲突以及遗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et ri 网的面向方面的用例建模方法。

构建了从面向方面用例模型到面向方面Pet ri 网模型的映射规则,引入面向方面的形式化的建模与分析技术,并利用时态逻辑检验织入时机的正确性。

最后给出实例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面向方面;用例;Pet ri 网;时态逻辑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A Petri N et 2B ased Approach to Aspect 2Oriented UseC ase ModelingS U N X i ao 2x i ng1,2, YU H ui 2qun1,2, FA N Gui 2shen g1(1.Dep artment of Com p uter S cience an d Engi neeri ng ,East Chi na U ni versit y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S hang hai 200237,Chi na;2.S hang hai Key L aboratory of Com p uter S of tw areEv al uati ng and Testi n g ,S hang hai 201112,Chi na )Abstract :Aspect 2oriented modeling technique can identify and validate cro sscutting concerns in t he early stages of t he software develop ment.This paper p resent s an Petri net 2based approach for aspect 2oriented modeling so as to solve t he problems of ambiguity ,cont radiction ,omissio n usually found in t he text ual form of use case descriptions.In addition ,t he mapping rules to derive an aspect 2oriented Pet ri net f rom t he use case diagram ,which is analyzed by temporal logic ,are proposed to formalize t 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app roach.Finally ,a case is provided to demonst rate and analyze t he modeling met hod.K ey w ords :aspect 2oriented ;use case ;Pet ri net ;temporal logic 面向方面建模(Aspect 2Oriented Modeling ,AOM )提供了在软件开发初期对横切关注点进行识别、表示和组合的方法,对开发后期的工作起到了驱动和指导作用,因此需要有能验证其正确性的形式化方法。

UML 是面向对象建模中广泛采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因此对UML 进行扩展的AOM 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用例从用户的角度描述一个系统的功能,使用最终用户代表的语言(通常就是自然语言)。

在表述用例的文本语言中,经常会出现二义性、矛盾以及遗漏掉的表述与信息,所以需要有验证其正确性的形式化方法。

Pet ri 网是具有严格数学基础、用来对软件进行建模和验证的工具,它有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义,并且已存在许多工具支持它的分析、模拟与执行,适合对方面织入后系统的静态性质及动态行为进行分析与验证。

J acobson [1]提出了使对等用例和扩展用例同方面保持分离的方法,引入了扩展切入点的概念来捕获基本用例中的扩展点。

但是扩展点需要同时在基842本用例中明确指出,从而增加了扩展用例与基本用例之间的依赖性。

文献[2]提出横切用例来建模横切关注点,但也需要同时在基本用例和横切用例中显式声明扩展点,灵活性受到了限制,而且缺乏形式化的分析与验证。

文献[3]引入了一种新的语言结构Aspect U,在用例层面上进行面向方面的建模扩展,并且构造了方面语言Aspect SD用于序列图的建模。

但新元素的引入造成建模与模型性质分析的复杂性。

文献[4]引入<<asepct>>关系对UML 进行扩展,通过映射到Pet ri网来支持方面织入的形式化,但基本用例的描述基于严格的语法描述,增加了建模的复杂性,而且到Pet ri网的转换规则不够清晰。

本文基于用例模型现有的构造,引入方面用例,定义其描述形式,再将基本用例和方面用例分别转换为基本网和方面网,给出了具体的转换规则。

将方面网与基本网合成得到面向方面的Pet ri网模型,并用时态逻辑检验方面织入时机的正确性。

1 面向方面的用例建模1.1 用例建模基本概念在传统的用例方法[5]中,一个系统的预期行为被刻画为一系列用例的集合。

用例模型包括用例、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是对用例模型的图形描述。

用例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有包含(<< 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 generalizatio n>>)。

每一个用例至少包括一个系统要提供给角色的功能,称为关注点。

用例规约用文本方式对每一个用例进行详细描述,主要包含基本事件流、备选事件流、扩展点以及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1.2 方面用例建模本文引入方面用例(Aspect U se Case,AUC)来描述横切关注点。

新的用例模型由基本用例(Base U se Case,BUC)和方面用例组成。

基本用例规约保持不变,包含与扩展关系的原始用法保留。

方面用例包括了面向方面编程(Aspect2Orien2 ted Programming,AOP)[6]实现中的基本特性。

AO P将那些横切多个模块的行为封装到方面(Aspect)中,然后织入基本模块。

除了方面的概念,基本的概念还有连接点(Join point)、切入点(Point2 cut)、建议(Advice)以及引入(Int roductio n)。

Join point是程序执行中的一个精确执行点;Pointcut定义了一个捕获连接点的结构,根据定义的规则选择连接点执行Advice;Int roduction向基本模块中引入新成员。

Advice定义了匹配切入点定义的一个连接点处要执行的附加代码。

根据织入的时机, Aspect[7]中有3种类型的Advice:(1)Before advice:在连接点之前执行代码;(2)After advice:在连接点的操作完成后执行代码;(3)Around advice:在到达连接点且建议中定义的条件满足时代替连接点执行代码。

一个方面用例规约包括名称、切入点(Point cut)、建议流(Advice flow)(可包括基本事件流和备选事件流)、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图1为一个方面用例的描述形式。

将建议流映射为上述AOP中3种类型的Advice。

其中备选事件流为可选项,在必要时添加。

Aspect Use Case Name:AUC_namePrecondition:preconditionPostcondition:postconditionAdvice Flows:before/after/around advice flowsBasic Flows:1.Step12.Step2……[Alternative Flows:]1.Step12.Step2……Pointcut Designation:pointcutexpression图1 方面用例描述Fig.1 Aspect use case description 定义1 一个切入点表达式用BN F语法定义为:pointcut_designation∷=〈jp〉[","〈pointcut_desig2 nation〉]jp∷=〈BUC_name〉.〈step〉step∷=〈bas|alt|ep〉.〈step_num〉step_num∷=1|2|3…|n其中:jp表示一个连接点,具体映射到基本用例BUC中基本事件流(bas)、备选事件流(alt)、扩展事件流(ep)的一个步骤;pointcut可包含多个连接点jp,中间用“,”隔开。

一个切入点是一个连接点的集合,每一个连接点引用基本用例中的基本事件流和备选事件流的步骤。

基本用例无需知道在哪些位置应用了方面用942第2期孙晓星,等:一种基于Petri网的面向方面的用例建模方法例。

图2为基于用例描述的面向方面的用例图表示,在此引入<<crosscut >>关系表示方面用例对基本用例的横切关系。

方面用例将在基本用例中匹配pointcut _designation 定义的连接点处插入建议流,插入的时机分别为Before ,After ,Around。

图2 面向方面的用例图Fig.2 Aspect 2oriented use case diagram2 用例模型到Pet ri 网转换2.1 相关定义与概念定义2 满足下列条件的三元组P N =(P ,T ,F )称作一个Pet ri 网[8]:(1)P 是一个非空有限的库所集合;(2)T 是一个非空有限的变迁集合;(3)F <(P ×T )∪(T ×P )是库所和变迁的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