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回母校”活动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张而又充实的军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潇潇秋雨打断,我们就只好改变计划,进行“院士回母校”的线上学习,原本想草草完成任务的我,在看完院士们的成就与其青年时期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场学习带给我的有以下收获:
一·感恩
不论是哪位院士,无论他们现今的成就有多么巨大,在采访时都不曾遗忘自己的
校,对母校的栽培表达感恩,对母校的发展密切关注,对母校的学生给予鼓舞。

无论自己走得多远,知识有多渊博,我们都要记住是母校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是我们成才路上的基石。

感恩母校对我们知识与人格的塑造,感恩老师们的知遇之恩与无私教导,感恩同学之间的真诚相助,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二·爱国
“年轻的学生要爱国、民主,有远大的责任理想,要对社会有责任感。

”段院士的寄
语传达了对我们的希望,爱国报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我们铭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戚发韧院士小时候亲眼看见中国被列强侵略,意识到中国因落后而保受屈辱,他毅然选择了航空专业,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我们国家太穷了、太弱了,没有有力的国防,因此受人宰割、受人欺凌。

学医当然能治病救人,可是我觉得救得了人,救不了国。

我改变了思想,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为什么是航空、造船?学造飞机,保卫我们祖国的蓝天;学造船,我可以造军舰,抵御外国人的侵略,保卫我们的海疆。

”黄旭华院士的一番话虽然朴实,但却令我泪目,是爱国之心让他坚守岗位几十年,无怨无悔地献身于核潜艇事业;还有其他院士的满腔爱国热血,都深深打动了我。

爱国,是中华儿女不竭的精神动力,是支持我们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三·奋斗
无奋斗,不青春。

无论何种事业,都需要我们的付出与奋斗。

每位院士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离不开一点一滴的实验积累,离不开数不清的失败。

几十年的奋斗,才可能换来一个说不定是小小的进步,但不奋斗,就不可能触及成功。

然而当今的大学生却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肆意挥霍自己的宝贵青春,虚度
光阴,一点儿累便叫天叫地,这怎么不让我们警惕呢?“钢铁未成强国,同学仍需努力。

我们现在是钢铁大国,但不是强国,成为强国还需要同学们努力。

”徐院士的殷殷教诲我们需时刻牢记于心,奋斗,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

“院士回母校”的线上学习带给我的收获不止这些,这次活动让我对大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对未来有了更多展望,我会以院士们为榜样,接好时代重任,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