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14单元 小英雄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小英雄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多音字“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3.激发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的情感。
教学建议: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北方山区,对于当今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解放区”、“扫荡”、“埋伏圈”、“后方机关”、等都是生疏的事物,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会有一定的障碍。
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看电影、电视片、采访年长的亲人。
使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一些感性认识。
至少能明白中国人民。
王二小的行为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行为,再来学习课文。
教学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牺牲时的场面。
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和音乐课结合起来。
本课以儿歌的形式编写了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颖,读起来琅琅上口。
诗歌的瘟病开头是悲剧性的,以悬念引出主要人物王二小。
主体部分给王二小着色不多,而是从敌人的凶残、狠毒方面下笔,和这样凶残、狠毒的敌人做斗争,王二小表现出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
从面引导学生理解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
在教学生字时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采用学生间的互帮互学,采用小组之内或同位之间借助后面的生字条学习。
老师一定要做好检查。
在指导书写时着重指导:“耍”、“急”、“昏”。
“耍”写字时注意要和“要”区别开来,下边的“女”字横要拉长,托住上边的“而”字才好看。
“急”中的“彐”写在中间,里边的横要压横中线。
“昏”第三笔横稍向上翘,第四笔“”要拉长,拉到横中线位置再出现。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组词语。
耍()坡()扬()
要()披()场()
二、想一想词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昏头昏脑
三、照样子连一连,先组字再组词。
皮而氏扌今
爪日口女土
()()()()(坡)
()()()()(山坡)
相关资料:
精品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
这是歌唱谁的歌曲?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小英雄,师板书课题:王二小放牛郞。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
电脑出示自读要求:⑴自读课文标出小节。
⑵圈出生字词。
2.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3.同位之间合作识记生字。
4.检查识字情况。
电脑出示:玩耍危急含着染红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
每一个人都含着悲愤。
(采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本课中感受最深的部分。
3.汇报交流情况。
结合汇报情况,相机引导。
理解:残忍、掩护、危急等词语。
引导学生谈谈:敌人是多么残忍?二小面对敌人的凶残是怎样做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是怎样想的?
4.让我们带着对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一起读最后两小节。
四、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1.王二小英勇地牺牲了,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呢?在小组内讨论并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学生朗读并进行自评与互评。
3.课文学完了,现在你们有什么话想对王二小说吗?(学生举手发言)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电脑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学生书空,找出自己不会写的字。
2.老师及时指导。
六、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课下搜集一下。
2.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郞》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二)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
2.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了解抗日战争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课前知道了多少英雄人物?(生答)
2.师:同学们知道的英雄人物可真不少,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英雄人物,大家请听歌曲,你们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
(师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郞》)
3.大家知道这位英雄是谁了吗?对,是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是六十多年前的一个放牛的孩子,那时候,日本鬼子来侵略我们中国,杀害了很多很多的中国人,侵占了中国大片土地。
当时,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抗日,很多老百姓组成了游击队,小孩子组成了儿童团,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决地同日本鬼子作斗争。
经过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在战争中有许多许多中国人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牺牲的。
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作者写了一首诗歌颂王二小,后来还被谱成了曲,就是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
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歌唱二小放牛郞》)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
要求:生边听边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认识认读字,了解课文内容。
3.同位之间互读课文,纠正字的读音。
4.检查识字情况。
大屏幕出示:贪玩玩耍敌人扫荡掩护危急昏头昏脑迷失方向顺从埋伏圈乒乒乓乓受骗枪炮牺牲传扬含笑染红(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5.学习多音字“挑”。
大屏幕出示:读一读加点字的读音。
①我每天放学后要帮助妈妈挑水、做饭。
②敌人把王二小挑在枪尖上。
③请挑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④我要向你挑战。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1.生默读。
2.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指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4.为什么称王二小为小英雄?为什么王二小死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微笑?
四、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指名读,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要求书写的字。
2.老师针对难点字进行指导。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
歌声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认识13个生字,正确地书写9个字。
激发学生主动识
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探究阅读,了解课文大意,感悟小姑娘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感受小姑娘的无畏和乐观。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本交编写做了不少修改,加强了形象性、可读性,希望在教学时能让学生多读,启发他们自己设问、置疑、讨论。
老师不要逐渐细致地分析讲解。
讨论课后问题时,不应局限于小姑娘的歌声使大家坚持下去这一点,也不要简单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航船遇险是偶发事件,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小姑娘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这篇课文的生字容易出错,例如:“幸、游、昂、聚拢、添”以外,“礁”易写成上下结构,“罩”上面易写成“曰”、“脆”右面“危”的横笔易写成横钩。
在教学这课的生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在采用同位之间检查、老师集体检查等方式。
在教学书写生字时,可采用学生自己先书空,然后在提出不会的共同解决的方式。
拓展习题:
一、多音字组词。
liang()zha() tiao()
量扎挑
liang()za ()tiao()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隐隐约约(AABB)
三、读了课文,你感动吗?什么地方最感动?写几句话说说吧!
精品教案:
歌声(一)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
1、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并提出问题:落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动?(生举手回答)⒉板书课题:歌声。
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⒈默读课文,标出小节,标出生字词。
⒉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⒊小组之间学习生字。
⒋电脑出示生字、词:不幸游泳激昂聚拢增添挣扎筋疲力尽隐隐约约(有用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方式)
⒌同位之间打开一本课本,进行互相检查。
三、联系实际,品读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讲了谁的故事?(读完课文之后,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⒉小组内自读课文,并交流:当时的情况怎样?马金纳和小姑娘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
并且引导难懂的词语及问题。
⒋指名朗读课文,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在有评价)
⒌课文最后怎么样了呢?人们为什么感谢小姑娘?学完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先指名回答再举手回答。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你会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集体汇报)
五、自主识字,学写汉字
⒈大屏幕出示要求书写的九个汉字,学生自己书空,找出自己不会的字。
⒉汇报给老师,集体讲解。
⒊学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
歌声(二)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英雄(课件出示海滩中的
小姑娘)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你看到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
⒉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歌声”吧!教师并板书课题:歌声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⒈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①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并想方法认会它。
②标出课文的段落。
⒉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的读音。
⒊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更流利、更通顺。
⒋检查自学情况。
大屏幕出示要:不幸触礁挣扎继续隐约笼罩妇女清脆聚拢增添等词语采用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⒌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并说一说你有了哪些了解。
三、品读课文,感悟升华。
⒈你认为小姑娘是一位英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读课文,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
⒉学生汇报,并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①创设情景,体会课文。
假如是你在漆黑的夜晚落在冰冷的水中,孤立无援,又冷又饿,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
②遇难的人又会怎样?他们又会怎样做呢?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有关词语进行理解。
③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呢?结合第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她一次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抺一抺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④人们为什么会感谢这位小姑娘姑娘?想一想,小姑娘的歌声除了为大家引来了救生艇?还有什么作用?
⒊师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自主识字,学写生字。
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字的书写,找出不会写的字。
⒉老师指导书写。
江凡
教学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学写10个字。
2.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慌乱中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建议:
《江凡》一课是“小英雄”这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讲叙了10岁的江凡面对火灾不公能冷静地想办法自救,还救出了奶奶的邻居。
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教材。
在教学本课时要要求学生认真品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在讨论课后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江凡行为的理解,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如果学生认为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也能像江凡一样镇定、机智,老师应予以肯定,表示相信他们也会那样做。
但要注意,江凡当时不只回想起学校学的自救知识。
如果学生说,江凡的英雄行为源自爸爸的教导,学校的培养,老师也应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表现,设想如果自己在现场,会如何做......
学生在这个学期已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在教学本课的生字时可继续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但老师一定注意对个别的字进行指导。
如:焰、迅速、嗽、慌、商、烧等字很容易写错。
学生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可以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查找资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拓展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挤)来(挤)去
()来()去()来()去()来()去
()来()去()来()去()来()去
二、写出同偏旁的字再组词。
()()()
火()扌()辶()
()()()
三、读句子,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
1.小鸟飞了整整一天,终于
2.奶奶走了半天,终于
3. 终于
相关知识:
大多数的同学没有自救知识,在教学时可以有组织的让同学们观看一些火灾、地震等相关的影片,给同学们讲一些这此方面的知识。
精品教案:
(一)
课前预习
1.通过查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2.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火灾中的自救常识。
教学过程:
江凡(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让同学们说一说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中的自救知识。
2.同学们,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我们身边的小伙伴江凡(板书:江凡)看看他在火灾发生时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①圈出生字、词②标出小节。
2.师范读,学生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3.同位之间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4.大屏幕出示词语:火焰、迅速、咳嗽、惊慌、商、摸、终(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说说你认为江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谈对江凡的初步认识。
3.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江凡是一个镇定机智的人?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指导。
⑴引导学生从火灾的严重来体会江凡镇定:①当时的火势怎样呢?仔细看图(出示课件),再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火情。
②从课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火势庞大,情况紧急?(体会“惊慌”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③假如你看到这样紧急的火情,你会想些什么?江凡又是怎么做的?(老师引读,学生齐读)
⑵引导学生从江凡的做法来体会江凡的机智镇定。
①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小组讨论:从这些段中写了江凡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现江凡的冷静机智,请把这些词语画出来。
(进行相关的朗读)②江凡为什么拿衣服包住口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③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楼道里,江凡为什么能把这么多的人从火中救出来,想一想我们应该向江凡学习什么?
4.你认为江凡是英雄吗?你对江凡说的话有什么看法?
5.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五、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组织小组讨论: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组织汇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3.学生练习扩词。
江凡(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是写小英雄的故事的,咱们前面以学习了两篇,无论是王二小还是小姑娘,他们的坚强勇敢使我们深受感动。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我们身边的小英雄,他是
和我们同龄的一位小伙伴,他的名字叫江凡。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发言)我们来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自主识字。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⑴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⑵标出小节。
2.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文,同位之间合作识字。
4.检查识字情况。
⑴小组内采用字卡的形式⑵大屏幕出示采用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三、联系实际,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发言)
2.自读课文,在小组内交流:当时情况怎样?在火灾中江凡是怎么做的?
3.组织交流汇报。
老师相机引导。
4.讨论:我们应该向江凡学习什么?
四、拓展延伸
火灾扑灭了,人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被救人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会用一句怎样的话来称赞这位年纪小小的少先队员?你会对江凡说此什么呢?
五、学习汉字,体会汉字之美。
1.学生自学生字,找出笔顺不会的字。
2.老师把同学们不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共同解决。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语文天地
第十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天地包括写字、实践活动、学唱歌、阅读、金钥匙等内容。
写字训练练习,写这个单元中容易写错的字。
学习生词和重点词语,让学生从课文中挑选出来,帮助他们在课文中学习词语的意识,可以配合学习课文进行教学。
做英雄册,这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己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英雄册与同学交流。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与学课文结合。
阅读部分包括,自读《比利时的于连》和背诵古诗《塞下曲》。
金钥匙,让学生在阅读中联想。
教学建议:
写加点的字时应注意什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散难点,学完一篇课文后即做这项练习。
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想办法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地方,然后彼此听写、巩固。
三篇课文学完后,再集中听写,再纠正,如此反复几回,基本能掌握。
三是坚持正面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出错,就不要灌输错的东西。
四是以词语为单位记忆。
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这些词语的学习要配合学习课文进行,注意不要用注释的办法进行词语教学,还要抓住每组中的重点词语,结合做英雄册,让学生把带这些词语的句子抄一下。
做英雄册,最好自己做。
可以选出学生代表设计英雄册,请家长帮助做好;或者买一个比较好的本子,请人题名,写几句希望的话。
发动学生搜集英雄的资料时,可选出一位同学负责保存,谁准备好了资料,谁就往本子上抄写、粘贴、画画。
教师要抓住时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对“青春偶像”和“英雄楷模”的比较。
编英雄册之前,可组织学生讨论本单元三篇课文中出现的三个孩子,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学唱歌曲,要与学课文结合,歌曲第五段最后一句原来是“可怜他死得这样惨”,现在是“英勇的牺牲在山间”,第六段第二句原来是“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现在是“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
老师可以把原来的抄下来让学生比一比,想一想教材的编写者为什么这样改?
自读《比利时的于连》,许多学生都知道于连的传说,这篇课文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交给学生自读,老师检查独立识字情况,辅导差生。
《塞下曲》这首诗,赞美了边塞战士的勇猛善战,诗的后两句是李广的故事,可以讲给学生听。
个别字的意思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了解。
金钥匙,目的在于让老师们帮助孩子建立联想,配合课文组织看VCD,看电视,讲故事等,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些感性认识,激发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