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管理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管理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企业绩效差异以及战略选择不断归因,探索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秘方”。

从波特的产业定位的结构学派,到资源基础学派,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这些研究却也存在重要的缺陷——将组织抽象为理性个体,因而不能为企业战略选择和成功提供微观解释。

Hambrick和Mason提出的高层理论(Upper echelon)是对此的一个弥补。

他们认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影响者,主张从这些人的心理结构、特征去找寻企业绩效差异以及战略选择的微观逻辑,开创了研究的新思路、新学派。

但遗憾的是,由于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该学派存在一种社会化不足(Under-socialization)的倾向——过于执著于个体内在心理机能而忽视人的外在社会属性。

事实上,高层管理者都是镶嵌在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些社会关系网络所蕴含的社会资本无疑也是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选择战略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就被认为是一个“关系”导向的国家。

正如梁漱溟先生(1949)指出的,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

没有关系,个人生活、生意就有诸多不便,而有了关系则让能让人游刃有余。

而转轨经济的特殊性,则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社会“关系导向”程度。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情景之下,试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来回答如下问题:中国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团体层面(Group Level)所拥有的,由关系网络、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所蕴含的社会资本是否会对企业组织层面(OrganizationalLevel)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以及企业绩效带来影响?如果是,那么这种影响背后的运作机理是什么?本文融合理论演绎分析、经验归纳探索与实证数据检验三种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现有理论学派的综述与演绎,获得相应的理论启发。

其次,借助小样本问卷调查来进行理论的探索、印证与归纳,并结合前人研究提出理论假说。

最后,基于中国沪市210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公开数据,利用SPSS、STATA等统计学软件对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不同地区企业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TMT)社会资本存在结构上的差异。

本文发现,在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TMT社会资本总量显著高于经济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的中西部地区企业。

而且在结构上也存在差异,蕴含在经
营网络和校友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东部企业TMT都显著比中西部企业TMT要高。

2、中国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Diversified Strategy)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

本文发现,无论国有或是民营控股企业,企业无论实施地域多元化战略和业务多元化战略,都对企业绩效带来显著不利的影响,表现出“多元化不经济”(Diversified diseconomies)现象。

这说明中国企业正处于成长扩张初级阶段,经理人才、职业道德以及管理经验的缺乏使得大型企业的管控不利,尚未能实现钱德勒所说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多元化不经济”或许是中国企业成长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3、中国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影响。

本文发现,由TMT政治网络(Political Networks)、经营网络(BusinessNetworks)以及校友网络(Alumni Networks)构成的总社会资本对于企业业务多元化战略和地域多元化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此外,研究发现,TMT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的影响会因为企业总部所在区域、所有制性质以及规模的差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4、中国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社会资本除了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直接影响效应,而且会通过与多元化战略的交互作用来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本文发现,TMT社会资本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由于选择多元化战略带来的绩效破坏作用,这说明TMT社会资本对于战略的有效实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