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监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质量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质量治理
1、民用建筑按要求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施工工程数量达100%。

严格操纵材料检测,进场材料全部实施抽样复检,合格后才同意使用。

2、严格贯彻执行建设部第659号公告,我市20*年新建建筑工程已全部使用符合要求的节能材料。

3、按照新的GJ标准的规定,我市20*年新建工程增加了窗的节能指标检测。

(二)、全面开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工作
1、3月在全市质量安全工作会止就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2、4月组织全站职工到参加全省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标准宣贯会并现场参观验收工作。

3、5月初组织全市建设、施工、监理相关人员学习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标准。

4、目前符合条件的工程已展开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

(三)、加强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
从今年开始,所有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已由过去的施工单位自行观测改进到由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观测,保证了观没数据的准确性。

(四)、加强商品混凝土的治理
按照我站对市区商砼的治理文件要求,今年一、二季度我站对市区四家商砼公司进行了例行检查并随机抽取现场材料进行质量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全市通报。

(五)、加台监理企业人员质量行为监管
今年4月份,开展了全市的监理质量行为大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全市通报。

(六)、开展“5.12”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
1、组织大量人员、机械、设备赶赴灾区进行抢救工作。

2、组织专家展开全市房屋应急评估工作,5月13日开始组织200余名全国各地和本市专家开展应急评估工作,时间长达1个月,日前仍在进行一后续工作,评估面积达2100多万平方米。

(七)、开展在建工程复工监督检查工作
对申请复工的工程按照省建设厅和市规划和建设局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部位严格处理,目前已有部份工程复工。

(八)、下一步要计划开展的工作
1、开展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工作。

2、开展房屋加固监督治理工作。

3、开展监理质量行为治理工作,制作相应治理制度和治理手册。

4、积极倡导企业争创省结构优质工程和“天府杯”。

5、为“质量月”的到来作好准备工作并开展好“质量月”活动。

二、安全方面:
(一)、安全评价
上半年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了81次安全评价,综合评价合格率为84%。

同时,针对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塔机、临边防护、土方坍塌等重点隐患部位和环节加强监控。

评价检查过程ZG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37份,查出并消除安全隐患180余条。

通过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现场监督治理标准,加大隐患整治力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塔机治理
今年1-6月份共检查塔机66台,发出“隐患查处整改通知书”7份,责令拆除隐患塔机2台,停用到期报废塔机40台。

(三)、专项检查:
20*年开展“两节、三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工作。

与市交通局、水利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区和五县(市)一区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明察暗访和实地抽查,抽查在建工程24个,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2份,查出并消除安全隐患50余条。

(四)、参加抗震救灾活动:
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派出各型机械设备50余台次,组织300余人成立抢险救灾突击队参加救援行动。

依据建设部《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对全市受损房屋开展应急评估工作。

到目前为止,共评估3171个建筑工作项目。

(五)、安全生产月活动:
为加强对地震安全防范知识和建筑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力度。

制作建筑安全电视专题讲座节目4档,在报纸开发专版3次,在XX络上公布加强震后房屋安全使用和治理的通知,印发宣传资料近万份。

在建筑施工现场张贴抗震救灾安全宣传标语600条,宣传图(画)300幅,营造出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及时向各县(市、区)规划和建设局、局机关相关各科室、局属相关各单位和市区各施工企业转发省并下发关于加强建筑安全治理通知。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下半年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

2、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动态安全治理的监管,加强日常安全监督和巡查力度。

3、继续加强对塔机、外用施工电梯和龙门架等大型建筑机械的监督治理,进一步规范了施工现场安全治理行为。

4、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督促与指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素养。

5、加强对监理安全行为的监管,促进“监理管安全”工作的开展。

6、加强对各县(市、区)安全治理工作的指导,帮助各地
逐渐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各地安全生产工作平衡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