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
1. (1分) (2018高一上·孝感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
B .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不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C . 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D . 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 (1分) (2018高一上·汪清月考)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符合题意的叙述是()
A . 最后溶液变蓝色
B . 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
C . 溶液仍为紫色
D . 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
3. (1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 . 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 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 . 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
D . 液氨、石灰水、水银
4. (1分) (2018高一上·定海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 CaO
B . Ca(OH)2
C . CaCO3
D . CH4
5. (1分) (2016高一上·沭阳期中)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 . 任何情况下体积比均为1:1
C . 含有的O2、O3两分子数之比为1:1
D . SO2、SO3两分子数之比为1:1
6. (1分)用CCl4把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的方法是()
A . 萃取
B . 过滤
C . 蒸发
D . 蒸馏
7. (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氨可用作制冷剂
B . 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盐酸
C . 硅是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D . 铁红常用于制红色油漆和涂料
8. (1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铝和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B . 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前者多
C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点都高
D . 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钒
9. (1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中)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28 g 14CO和N2的混合物所含的质子数为14NA
B . 常温下,100mL 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 . 将NA个NH3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
D . 将标况下22.4L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是2NA
10. (1分) (2015高一上·北京月考) 与50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 . 5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
B . 10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
C . 25 m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
D . 10 mL 0.5 mol•L﹣1的Na2CO3溶液
11. (1分) (2018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
A . 浓盐酸
B . 稀硫酸
C . 浓硝酸
D . 硫酸铜溶液
12. (1分) (2018高三上·郑州期中)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向含a mol NaOH的溶液中通入b mol CO2,当0.5a时,溶液中HCO3-与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2b-a)
B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2HCO3-+ Ca2+ +2OH- = CaCO3 +2H2O + CO32-
C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碘水:2Fe2++I2 =2Fe3+ + 2I-
D . 将硫化氢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H2S+2OH-=S2-+2H2O
13. (1分)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Fe2O3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
D . 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
14. (1分) (2015高二下·临川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5. (1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B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C .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D . 将钝化后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性弱于铜
16. (1分) (2019高三上·安平月考) 将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 ℃,溶液的pH不变的是()
A . 氯化钠
B . 硫酸
C . 氢氧化钾
D . 硫酸铵
17. (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SO2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 . 常温下实验室可以用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NO气体
C .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常鼓入热空气,其目的是氧化Br﹣
D . SiO2不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
18. (1分) (2018高一上·伊春期中)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稀豆浆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9. (1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
B .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
C .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D . 氯气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20. (1分)在下列转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 CaCO3→CO2
B . CuSO4→Cu
C . H2O→H2
D . C→CO2
21. (1分)“嫦娥二号”的制造使用了铝—锂、铝—镁等多种合金材料,火箭推进剂中发生反应:N2O4+2N2H4=3N2+4H2O。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锂、铝、镁都属于金属单质
B . 火箭推进剂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 16 g N2H4中含有的H原子数为1.204×1023
D . N2O4属于氧化物
22. (1分) (2016高三上·日喀则期中)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 能使广泛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Ba2+、Cl﹣、Br﹣
B . 常温下 =12的溶液:Fe2+、Mg2+、NO3﹣、Cl﹣
C .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Cl﹣、AlO2﹣、OH﹣
D .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42﹣、S2﹣、SO32﹣
23. (1分) 0.5L 1mol/L Fe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3 mol/L
B . 1.5 mol/L
C . 1 mol/L
D . 0.5 mol/L
24. (1分) (2019高三上·衡水期中) 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我国科学家用下列实验研究其成因:反应室底部盛有不同吸收液,将SO2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以N2或空气为载气通入反应室,相同时间后,检测吸收液中SO42-的含量,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B . 反应室①中可能发生反应:SO2+2NO2+2H2O=H2SO4+2HNO2
C . 本研究表明: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空气中O2有关
D .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可能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25. (1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体现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体现氧化性
B . 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C .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 .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
26. (1分)下列矿物的主要成分中,既含铁元素,又含铜元素的是()
A . 赤铁矿
B . 孔雀石
C . 黄铜矿
D . 石灰石
27. (1分) (2017高一下·鞍山期中) 以下集气装置中不正确的是()
A . CO2的收集
B . NO的收集
C . NH3的收集
D . Cl2的收集
28. (1分)(2018·葫芦岛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B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29. (1分) (2017高二下·株洲期中)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 将乙烯和乙炔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两者都褪色
B . 甲烷和氯气在室温下的光照环境中可以稳定存在
C . 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溴苯
D . 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纯净的乙烷,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30. (1分)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A . 偏铝酸钠溶液
B . 苯酚钠溶液
C . 硅酸钠溶液
D . 硫代硫酸钠溶液
二、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31. (5分) (2016高一上·武汉期中) 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三酸”分别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稀硫酸、稀盐酸溶解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①________;②Na2CO3;
③________;④NaHCO3.
若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792L,则得到固体的组成的化学式和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将该固体全部溶于水,A、当向其中加入含0.02mol Ca(OH)2的石灰水,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 g;写出该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B、当向其中加入含0.07mol Ca(OH)2的石灰水,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 g,写出该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2题;共9分)
32.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3. (4分) (2016高一下·城中期中)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实验员得到下面的结果: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仔细观察A~F的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得到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结论,用此结论,计算:55℃时,2g锌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________ s.
(3)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那么快的原因: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34. (3分)根据要求填空: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
(2)用H2O2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请写出表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在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污水及自来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Fe2(SO4)3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
使用时发现Fe2(SO4)3 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
在酸性环境下,向含重铬酸根的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然后调节pH,使生成的Cr3+转化为Cr(OH)3,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则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氨水②偏铝酸钠和稀盐酸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④硫酸锌和氨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31-1、
31-2、
31-3、
31-4、
三、实验题 (共2题;共9分) 32-1、
32-2、
32-3、
33-1、
33-2、
33-3、
四、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34-1、
34-2、
34-3、
34-4、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