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十五个特殊主题15 科学探究精讲(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
特殊主题15 科学探究(精讲)
一、科学探究概述
在本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
科学探究的要素应灵活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裸程内的各个方面.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中考真题及其解析
【例题1】(2019湖南郴州)我市风能资源丰富,现各地陆续安装了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利
用自然风吹动发电机风叶转动,带动内部发电机组发电。
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大小可能与风速大小有关
猜想二: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大小可能与风叶长度有关
猜想三: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大小可能与风叶个数有关
猜想四:……
针对以上猜想一和猜想二,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方案,准备了以下主要实验器材:小型风力发电机(含形状相同长度分别为10cm、15cm、20cm的风叶共三组)、电吹风、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中,先将电压表连接在小型发电机输出电路两端,电压表示数可反映发电机的发电情况.用电吹风吹出的风模拟自然风,正对发电机风叶吹风,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来反映发电机发电功率大小的;
(2)比较实验序号为(填上表中实验序号)三次实验所得数据,可验证猜想(选填“一”或“二”),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越大。
(3)比较实验序号为2、4、5三次实验所得数据,可验证猜想(选填“一"或“二”),结论是:。
【答案】(1)电压表示数;
(2)1、2、3;一;
(3)二;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风叶长度越大,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越大。
【解析】(1)由“将电压表连接在小型发电机输出电路两端,电压表示数可反映发电机的发电情况”知,本实验是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来反映发电机发电功率大小的:示数越大,发电功率越大;
(2)从实验结论可以看出,实验探究的是发电功率大小与风速的关系,所以要保持风叶长度和风叶个数相同,改变风速,因此选择的是实验序号的1、2、3;
(3)在2、4、5三次实验过程中,电吹风档位相同,也就是风速相同,风叶个数相同,但风叶长度不同,并且发现:风叶长度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说明发电功率与风叶长度有关.所以结论为: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风叶长度越大,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越大。
【例题2】(2020四川达州)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
5N)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的物体G挂在A点,两只钩码挂在B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将物体G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将物体G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
(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
(331.010kg/m ρ=⨯水,g =10N/kg )
【答案】 (1)右 分析与论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1。
0×10-4 1.125×103
【解析】(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 物-F 浮)⋅4L =1N ⋅4L ,(2N-F 浮)⋅4L =1N ⋅4L
所以F 浮=1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
43331N 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 ρ-====⨯⨯浮物排水 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 —F 浮')⋅4L =1N ⋅3.5L
所以F 浮'=1.125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
3343
1.125N 1.12510kg/m 10N/kg 10m F gV ρ-===⨯⨯浮盐水物' 【例题3】(2020山东青岛)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______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两电表指针的位置不变电路中有一处故障,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电流表短路 ②电压表短路 ③导线a 断路 ④导线b 断路
(3)排除电路故障后,小明先后用5Ω、1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实验中,通过______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小明据此得出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请指出实验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右 (2)2.9 ③ (3)调节滑动变阻器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多次实验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接在0——3V上,示数为2。
9V。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两电表指针的位置不变,故障可能为电阻R或导线a断路。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那么定值电阻R的电压就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串联分压,因此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实验的次数至少3次,或多次实验,因此本实验还需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多次测量,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