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财务与会计2002
财务管理专业编码

财务管理专业编码(原创实用版)目录1.财务管理专业简介2.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意义3.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构成4.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应用5.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发展趋势正文1.财务管理专业简介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财务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学科。
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任务是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财务策划、投资分析等工作。
2.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意义财务管理专业编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分类和标识的一种编码体系。
它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方便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准确识别和合理使用。
3.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构成财务管理专业编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专业代码:用数字表示,如 120204,代表财务管理专业。
(2)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3)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分为多个方向,如财务管理、资产评估、金融管理等。
4.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应用财务管理专业编码在教育、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机构:教育机构可以根据专业编码开设相应的课程,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质量。
(2)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专业编码招聘合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专业编码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信贷评估和风险控制。
(4)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专业编码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资格认证和职称评定。
5.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不断壮大,财务管理专业编码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编码体系将更加完善,覆盖更多的专业方向。
(2)编码体系将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编码体系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编码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高级财务会计》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2002春)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期末练兵综合测试题(2002春)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名词解释:1.控股合并:也称取得控制股权,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支付现金、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有表决权的股份。
取得控制股权后,原来的企业仍然以各自独立的法律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报表。
3.少数股东权益:如果母公司只持有子公司部分股权,则母公司未持有的那部分称为少数股东权益。
4.所有权理论:所有权理论是一种着眼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
采用所有权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要将其拥有所有权的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及利润,均按母公司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会计报表中。
5.购买法:是假定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取得其它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项交易,与企业购置普通资产的交易基本相同。
6.合营:合营是指双方或若干方从事共同控制的某项经济活动的合同规定。
7.共同控制资产:涉及合营者而且往往是共同拥有为合营提供或购置并且为合营所专用的一项或若干项资产。
8.比例合并法:是指将共同控制实体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按合营者所占有或承担的份额计入合营者合并会计报表中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合并方法。
9.外币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规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10.外币兑换:外币兑换是指把外币换成本国货币,把本国货币换成外币,或不同外币之间互换。
外币兑换一般由外汇经纪银行办理。
11.现行汇率法:也称单一汇率法,在这种方法下,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按照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期末汇率)进行折算,只有所有者权益项目按收到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则为轧算的平衡数。
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应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为了简化核算,也可以采用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三、银行存款
(一)定义:指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 货币资金。 (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1、账户的开设和使用 央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基本存款账户(日常转账和现金收付,唯一) 一般存款账户(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 算单位,不可现金支付) 临时存款账户(临时经营需要) 专用存款账户(特定用途)
下列可以用现金结算的有() A、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B、企业职工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 C、购买办公用品280元 D、向农村合作社收购物资20,000元 E、零星支出
二、库存现金
2、库存现金限额(影响流通和出现差错, 3~5天零星开支,边远地区最多不超过 15天)与送存银行期限 3、不准坐支现金 4、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采购(外埠存款) 5、现金管理的其他规定
二、库存现金
课堂练习 巨龙公司为方便销售部日常零星开支的需 要,设立定额备用金金额为1,500元,每半月 报销一次。该公司不单独设立“备用金”账户。 半月后,销售部凭有关发票报销700元,计入 销售费用。一年后,该账户因有关原因取消。 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若使用“随借随用、用后报销”制度?
二、库存现金
一、货币资金概述
4、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流动性最强、最易发生意外。 主要包括: (1)授权审批制度 (2)职务分离控制(申请、审批、收付、审核、 检查) (3)清查盘点控制(日清月结) (4)监督检查控制
二、库存现金
(一)定义:指库存的、用于日常零星开 支的人民币和外币。 (二)库存现金的管理 1、规定现金使用范围(书P17)
经济学专业必看科目

第一章会计系统概论参考书目:1.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版2.熊振华编著《会计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版3.财政部会计司编《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4.潘飞、陈冬华著《会计理念》,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年版5.张文贤主编《会计制度设计案例》,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版参考文章:1.刘玉廷《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研究2000.122.冯淑萍《谈新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五个严厉禁止》,商业会计2001.93.廖洪《会计改革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会月刊2001.164.《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中华财会网2003.3.11.885.裘宗舜、艾健明《试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当代财经2001.5第二章财务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参考书目:1.王平《主管会计操作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彭玉锦《图解会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盖地《诚信会计与会计诚信》,财务与会计2002.102.谢涛《中国的会计制度离国际化还有多远》,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113.《信息、产权与博弈:会计监督的经济学》,WWW. 2002.1.30.298 4.《如何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中华财会网2003.3.17.805.管新成《会计分录中的括号要慎用》,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0.4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参考书目: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3.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于玉林《基础会计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章:1.《购销行为的会计账务处理》, 2002.1.29.3052.《一般纳税人企业采用存货的记账方法》中华财会网,2003.5.8.623.孙璐《对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几点看法》,财会月刊2002 .74.王素荣《视同销售货物会计与税务处理分析》,财会月刊2002 .3(会计)5.莫云《谈在途材料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03.A1第四章财务信息的收集系统:会计凭证参考书目:1.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2.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3.胡扬赞《初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5.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会计法对会计凭证有哪些要求》, 2003.7.30.14 2.《利用EXCEL检索记账凭证和核对账证一致》,中华财会网2002.1.28.313 3.沈唯三《浅谈会计软件中凭证输入和摘要输入的处理方法》,上海会计2001.2 4.《会计凭证制订前怎样排序、粘贴和折叠》中华财会网,2003.7.3.26 5.黄德祥《“十查”原始凭证辩其真假》,财会通讯2003.6第五章财务信息的整理与储存系统:会计账簿参考书目:1.葛家澍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2.胡扬赞《初级财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3.《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4.《企业会计制度百问百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王显伟《加强会计账簿管理的若干建议》,财会月刊2002.92.李洪义《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财务与会计2002.8 3.顾飞《试议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的构成》,财会通讯2003.2 4.张博《对巨额假账丑闻的反思》,财会月刊2003.A45.黄全权《财会人员惊爆企业“做假”账内幕》,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12 6.俞辉《识查假账的主要方法》,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年8月第六章财务信息的输出系统:财务报告参考书目:1.杨纪琬等著《怎样阅读会计报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葛家澍、刘锋主编《会计导论》(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3.张新民主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陈希圣著《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5.赵平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参考文章:1 《让会计报表更稳健》, 2003.8.5.132.曾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辨别》,财会月刊 2001.14 (会计)3.李若山《PT郑百文2001年年报会计创新解读》,财务与会计2002.4.张启《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财会月刊2003.A55.潘爱、杨佩礼《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四川会计2001.6第七章财务会计系统运行方式参考书目:1.王平《主管会计操作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彭玉锦《图解会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张乃驹《会计入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4.袁小勇《如何作好会计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武涛《初级会计实用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文章:1.孙国光《后安然时代我国会计发展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62.张丕宏《会计电算化教学新尝试—利用EXCEL演示账务处理与报表系统》,上海会计 2002.43.《从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特点看电算化会计发展趋势》,WWW. 2003.7.30.144.徐坚《信息数据库在会计管理中的运用与建议》,广西会计2003.65.项琼《表格处理软件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财会通讯2003.1第八章财务会计信息运行:模拟练习参考书目:1.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岗位模拟实验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吴竞成《会计实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3.许长华《会计模拟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董惠良《会计学基础教程实训练习》,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5.张富堂《会计模拟实验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参考文章:1.黄世忠《世通舞弊案的警示》,财务与会计2003.82.《会计模拟实务教学的探讨》, WWW. 2002.1.29.3053.郭会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冲红处理》,财会月刊 2003.A64.唐肖鲁《财务软件“反记账”功能的危害》,财务与会计2001.65.范明《电算会计的表格输入法》,财会通讯 2003.4第九章财产清查参考书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划教材《会计学基础》(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2.于玉林《基础会计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版3.张世体《会计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4.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5.李海波工作室《会计学原理》(修订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参考文章:1.吴鑫《会计档案自动备份浅析》,上海会计2001.22.李琪《会计核算常见弊端及原因》,《财会研究》2003.43.李祥义《修订惯例的应用与会计职业判断》,财会月刊2003.A4(10)4.《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2003.7.4.42 5.颜剩勇《自然损耗导致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01.14(会计)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文件1999年10月2.《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文件1996年6月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文件1999年1月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财政部文件1998年1月参考文章:1.盖地《从公司会计欺诈案件反思会计和MBA教育》,财务与会计2003.5 2.张卫国《如何处理财会人员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关系》,财务与会计2003.6 3.李明辉《浅谈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财会月刊2003.A34.高玫沁《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初探》,上海会计2001.95.《会计人员的劳动保护机制》, 2002.1.29.1.305。
财务会计试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P4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也一定是会计主体2 、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D ) P11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C.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D.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 、对于银行已经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当( C ) P11A.根据“银行对账单”记录的金额入账B.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入账C.等有关单据到达时再进行账务处理D.根据“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自制原始凭证入账4 、某企业与 4 月 10 日销售商品收到带息票据一张,面值 50 000 元,年利率 8%, 6 个月期,于 6 月 10 日贴现,贴现率为 10%,该企业实际收到的贴现金额应为( A )元 P11A. 50267 B. 49763 C. 52000 D. 500005 、在会计实务中,预付账款业务不多时,企业可以通过( C )科目来核算预付账款业务。
P12A.应收账款 B. 其他应收款 C. 应付账款 D. 预收账款6 、企业对某项存货是否加以确认,应以企业对该项存货是否( C )为依据。
P25A.实际收到B.支付货款C.具有法定所有权D.支付订金或签订合同7 、企业购入存货时,在允许折扣的期限内取得的现金折扣应( D ) P25A.作为营业外收入 B. 作为其他收入 C.冲减存货账面成本 D.冲减当期财务费用8 、某企业赊购某商品,商品报价为 10000 元,商业折扣为 20%,现金折扣为 2%,企业在折扣期间付款时,应 ( D )P25A.借记“应付账款” 10000 B.贷记“银行存款” 10000 C. 借记“应付账款” 7840 D. 贷记“银行存款” 78409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在( B )科目反映。
财务管理学2002,2002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财务管理学共1页,共4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资金运动2.固定资产3.资本结构4.利润5.财务报告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阐述公司理财的基本原则。
2.阐述公司营运能力分析的概念、常用的指标及其表达式。
三、计算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15分,共计40分)1.假设某公司发行面额为2000元,期限为20年,票面利息率为10%的债券,发行费率4%,发行价格为2200元,所得税率为40%,求该债券的资金成本。
2.某公司生产A产品,固定成本80万元,变动成本率40%,当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800万元、600万元、200万元时,营业杠杆系数分别为多少?3.某公司年需要A种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元,一次订货成本40元,年储存成本l%,求经济订货量、最佳订货次数、年度存货总成本、最佳订货周期、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数。
四、论述题:(20分)结合公司:(企业)实际情况论述公司理财及公司理财工作环节。
参考答案: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财务管理学共1页,共4大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资金运动:指企业资金的一系列活动。
包括企业初始状态下的资金筹集、企业对资金进行运作的投资活动和企业取得收益后所进行的分配活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企业的再生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实现过程。
实物商品不断运动,有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形成了资金运动。
企业资金运动具有规律性,从总体上考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资金形态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
(2)资金的收支要求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协调平衡。
3)不同性质的资金支出各具特点,并与相应的收入来源相匹配。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全文及要点

萨班斯法案简介200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以17票赞成对4票反对通过由奥克斯利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联合提出的会计改革法案——《2002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
为了吸引受重挫的投资信心,2002年7月25日美国众议院以423票赞成、3票反对,参议院以99票全票赞成的高效率迅速通过此议案。
这一议案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投票表决通过后,由布什总统在2002年7月30日签署成为正式法律,称作《200 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管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特别加强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特别强化了公司治理结构并明确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及大幅增强了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大幅加重了对公司管理层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增加经费拨款,强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预算以及职能。
其中,萨班斯法案中有两个条款需要在美上市的公司或准备赴美上市的企业特别留意:其一,302条款——公司对于财务报告的责任:萨班斯法案302条款2002年9月生效,规定美国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和财务总监(CFO)在其年度和中期财务报表中必须签名并认证,其财务报表完全符合萨班斯法案中有关规定,并不含有任何不真实的并导致其财务报表误导公众的重大错误或遗漏。
如果将来发现有问题,CEO或CFO个人将对公司财务报表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这个302条款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同样适用。
然而,实际操作上如何把握,国有控股的在美上市的大企业老总如何面对由萨班斯法案带来的大量法律诉讼,将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其二,404条款——公司管理层及外部审计师对于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责任: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层和公共审计师,每年在年报中就公司产生财务报告的内控系统分别作出评价和报告,还要求外部公共审计师对于公司管理层评估过程以及内控系统结论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出具正式意见。
2023年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考研书目1. 《会计学原理》(第四版)朱光亚,李媛,徐源著2. 《财务管理》(第十四版)贾康,夏斌著3. 《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第四版)王玉芬,周布依,王建华著4. 《财务会计学》(第二版)堆成晨,栾文波,田广军著5. 《会计学》(第二版)周燕芳,刘玉珂著6. 《财务管理》(第八版)谢志刚,吴良兴,张大伟著7. 《财务报表分析》(第三版)陈黎明著8. 《财务管理》(第十三版)周建光著9. 《财务会计实务》吴继武,汪梅,林郁莹,谭晓英著10. 《中级财务管理》章兆宏著11. 《管理会计》(第六版)王玉芬,周布依著12. 《金融会计》(第二版)王佼,陈鸣江,胡超著13. 《会计制度与账务处理》(第五版)林华著14. 《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版)邢志凯,许宝华,尹峰著15. 《成本会计》林晓晴,崔晓燕著16. 《管理会计学》霍国强,王彦著17. 《财务会计》(第三版)张英,樊莉著18.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吕增武著19. 《经济法与财务规划》刘海娟,展超著20. 《财务分析与决策》(第二版)任健华,张虹影,杨小飞著21.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第二版)赖伟新,黎明,陈群著22. 《管理会计手册》王玉芬,赵中岳,周布依著23. 《公司法律实务及财务分析》(第二版)黄阵忠,曾睿于著24. 《中级财务报告分析》吴继武著25. 《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第二版)戴理民,江健,张可华著26. 《会计信息化与ERP系统》(第二版)池型伟,苏锋华著27. 《金融理论基础》曹滨著28. 《财务报告编制原则》徐文贞,郭小宁,张淑玲著29. 《内部审计》刘华峰,赵杰,梅旭东著30. 《财务会计学教程》(第二版)许利娜,张玲著31. 《企业估值与投资决策》耿军,杜琪琳著32. 《中级财务报表分析》高成方著33. 《国际财务管理》邢恒志,陈旭东著34.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周建光著35. 《会计与审计》何永康,陈国忠著36.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胡飞,齐道明,唐建新著37. 《战略财务管理》刘志祥,李媛著38. 《财务管理》(实务教程)殷建文著39. 《公司财务管理》张爱文,陆海著40. 《审计学》徐国强,梁伟著41. 《合并财务报表》(第二版)杨丹,刘少华,高振雄著42.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范敏著43. 《管理会计案例与应用》汪宏斌,丁宽伟,崔卓,丁桂香著44. 《会计学原理案例研究》申耀宇,闫俊,王芳芳著45. 《中级财务管理案例与分析》邓立康,王建宇,邹林森,傅铭昌著46. 《公司法律实务和财务分析(案例分析)》陈美蓝,彭瑶,孙伟楠著47.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分析)谢总聪,杨峥著48.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吴继武著49. 《财务分析与决策(案例分析)》邓晓芬,王建华,戴伟明著50. 《战略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杨建,林靖朋,叶荣枝著。
经典例题--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二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二章讲义2经典例题经典例题-4【基础知识题】甲公司决定为企业的部门经理每人租赁住房一套,并提供轿车一辆,免费使用,所有轿车的月折旧为1万元,所有外租住房的月租金为1.5万元,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答疑编号6312120105](1)计提轿车折旧时:借:管理费用1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10000贷:累计折旧10000(2)确认租金费用借:管理费用1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5000借:应付职工薪酬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③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①如果合同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务后至少应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成本间的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②如果合同没有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务后至少应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直接计入向职工出售商品或服务当期的损益。
经典例题-5【基础知识题】2011年初甲公司为稳定管理队伍,与10名中层管理人员签订如下协议:(1)以每套50万元的价格售予每位管理人员一套公寓;(2)每位管理人员必须自协议签订之日起服务10年,如违约则由公司无偿收回公寓。
此协议于2011年初生效并当即执行。
甲公司在2010年11月以每套80万元的价格购入10套公寓,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答疑编号6312120106]『答案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①2010年11月购入公寓时:借:固定资产800贷:银行存款800②2011年初执行协议时:借:银行存款500长期待摊费用300贷:固定资产800③2011年分摊长期待摊费用时:借:管理费用 30贷:长期待摊费用 30④假如协议并未要求服务年限及其他附加条件,则2011年初执行协议时:借:银行存款500管理费用300贷:固定资产800。
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51013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微积分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生产与分配理论,市场结构和政府对校正“市场失败”的作用。
教材名称:《微观经济学》教材主编:费剑平出版社:首都经贸主要参考书目: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上册)(第6版)[美]凯斯/菲尔/ 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主编)课程编号:051014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就业与委托人、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流派及论战。
教材名称:宏观经济学教材主编:梁东黎出版日期:2003-05-01 出版社:南京大学主要参考书目: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大大卫·罗默2002-10-01 / 高级宏观经济学(影印本)上海财大David Romer课程编号:051021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及专业概论:MIS专业的发展史及其特点,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知识及能力结构;MIS原理初步:MIS的概论、结构开发方法论等;MIS开发初步:主要是系统规划和分析;国家信息化形势及任务。
教材名称: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教材主编:薛华成出版社:清华大学主要参考书目:管理信息系统(附光盘1片)(第二版)高教黄梯云主编高教司组编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第六版影印版)高教Kenneth udon课程编号:051015 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介绍管理学特别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为广大同学继续学习管理类课程及解决现实管理问题服务。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教材主编:周建临出版社:上海财大主要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陈传明邹宜民)2003-03-01 / 管理学原理高教刘松柏主编课程编号:051016 课程名称:《财政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即公共部门或政府部门经济学研究政府部门如何履行职能和高效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为。
中级财务会计二试题及答案2

中级财务会计二第1题: 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是( B 赊销 )。
第2题: D公司接受A公司投入设备一台,原价50000元,账面净值30000元,评估价为35000元。
则D公司接受设备投资时,“实收资本”账户的入账金额为( C 35000元 )。
第3题: 提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情况的报表是( A 资产负债表 )。
第4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存货的是( A 工程物质 )。
第5题: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应收账款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此要求体现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D 谨慎性原则 )。
第6题: 当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企业以后会计期间受益时,应当将尚未摊销的价值转入 ( A 当期损益 )。
第7题: 下列属于法定公益金用途的是( D 改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
第8题: 企业对短期投资持有期内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分期付息债券利息,除该项短期投资发生时已计人应收项目的外,会计上应( B 冲减短期投资成本 )。
第9题: 将一台不需用的机床出售,售价为8600元,原值为10000元,已提折IH 2600元,支付清理费用700元。
处置该机床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中应填列的金额为( B 7900元)。
第10题: 年未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其填列依据是( A “利润分配”账户年末余额)。
第11题: 工业企业出租包装物,出租期内摊销的包装物成本应计人( B 其他业务支出 )。
第12题: 2002年7月1 R A公司以每张900元的价格购人B公司2002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3%,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50张。
不考虑所支付的相关税费,该项债券投资的折价金额应为( C 5750元 )。
第13题: 本期末,企业对持有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债券,编制会计报表时应( A视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 )。
第14题: 备抵法下,企业应采用专门方法估计坏账损失。
下列不属于坏账损失估计方法的是 ( D净价法 )。
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大纲

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大纲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大纲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大纲一、财务成本管理总论(一)财务管理的目标1、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3、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冲突与协调(二)财务管理的内容1、财务管理的对象2、财务管理的内容3、财务管理的职能(三)财务管理的环境1、法律环境2、金融市场环境3、经济环境(四)成本管理1、成本概念2、成本管理3、成本会计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1、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2、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3、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4、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步骤5、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6、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二)基本的财务比率1、变现能力比率2、资产管理比率3、负债比率4、盈利能力比率(三)财务分析的应用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2、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4、现金流量分析三、财务预测与计划(一)财务预测1、财务预测的意义和目的2、财务预测的步骤3、财务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4、可持续增长率5、财务预测的其他方法(二)利润规划1、本量利的相互关系2、盈亏临界分析3、各因素变动分析4、敏感分析(三)财务预算1、全面预算体系2、现金预算的编制3、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四)弹性预算1、弹性预算的特点2、弹性预算的编制3、弹性预算的运用四、投资管理(一)货币的时间价值1、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2、时间价值的计算(二)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1、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2、投资项目评价的一般方法(三)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应用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所得税和折旧对投资的影响(四)风险和收益1、风险及其衡量2、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五)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1、风险调整贴现率法2、肯定当量法五、证券评价(一)债券评价1、债券的概念2、债券的分类3、债券投资的收益评价4、债券投资的风险(二)股票评价1、股票投资的有关概念2、股票价值的评估3、市盈率分析4、股票投资的风险分析六、流动资金管理(一)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1、现金管理的目标2、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3、现金收支管理4、最佳资金持有量(二)应收账款管理1、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2、信用政策的确定3、应收账款的收账(三)存货管理1、存货管理的目标2、储存存货的有关成本3、存货决策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大纲相关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2002)

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产第一节: 流动资产第二节: 长期投资第三节: 固定资产第四节: 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第五节: 资产减值第三章负债第一节: 流动负债第二节: 长期负债第四章所有者权益第五章收入第一节: 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入第二节: 建造合同收入第六章成本和费用第七章利润及利润分配第八章非货币性交易第九章外币业务第十章会计调整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第三节: 会计差错更正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一章或有事项第十二章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第十三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十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它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下同),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企业应当根据有关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
第四条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七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第八条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财务与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网址:中国人民大学 200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财务与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详解 招生专业:会计学 考试科目:财务与管理会计 考试时间:1 月 28 日上午 考试编号:550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 15 分,每题 3 分) 1. 直接筹资 2. 投资基金 3. 概率预算 4. 敏感系数 5. 机会成本 二、简述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本原理。
(本题 7 分) 三、简述公司股票上市的优缺点。
(本题 7 分) 四、试论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
(本题 12 分) 五、试论企业内部长期投资决策指标。
(本题 12 分) 六、分析题(本题 12 分) 东方公司 1995 年有关财务比率如下:项目 月份1 2.2 0.7 52% 4% 7%2 2.3 0.8 55% 6% 8%3 2.4 0.9 60% 8% 8%4 2.2 1.0 55% 13% 9%5 2.0 1.1 53% 15% 10%6 1.9 1.15 50% 16% 11%7 1.8 1.2 42% 18% 12%8 1.9 1.15 45% 16% 11%9 2.0 1.1 46% 10% 10%10 2.1 1.0 48% 6% 8%11 2.2 0.9 50% 4% 8%12 2.2 0.8 52% 2% 7%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资产报酬率 销售净利率要求:结合上述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1. 该企业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变动趋势为什么会产生差异?怎样减少这种差异? 3. 资产负债率的变动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 月份资产负债率最高? 4. 资产报酬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动程序为什么不一致? 5. 该企业筹资、投资应注意什么问题? 七、计算题(本题 11 分) 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产品,有 A、B、C 三个不同的加工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方案 A B C 联合成本 500 500 500 固定成本 专属成本 700 500 900 4 6 3 单位变动成本要求: (1)确定 A、B、C 三个方案各自的最优产量区间; (2)如果预计甲产品生产 160 件,哪个加工方案为最优方案。
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九章讲义5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九章讲义5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9.3.3 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1.需设置的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2.会计分录(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2)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时:相反分录9.3.4 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1.单项比较法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经典例题-19【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
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
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
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0.5B.0.5C.2D.5[答疑编号631209030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4)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9.3.5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方法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
经典例题-20【单选题】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
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
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
2002年会计中级考试报名条件

2002年会计中级考试报名条件
2002年会计中级考试报名条件包括: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 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4. 学历要求: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具备博士学位;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上述有关学历或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
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截止日期为当年的12月31日;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8年会计实务经历

一、误入会计行业当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报的专业是"理财学"(现在叫财务管理),那时候这个专业是第一年招生,连老师也不知道是学什么的,当时金融热,以为是金融什么的学科,就报了,结果收到录取通知单一看本帖隐藏的内容属于会计系,顿时很失望。
那时候对会计的理解还是电视上的带着眼镜拨弄算盘的古板的账房先生。
上了大学以后,学了四年的借方和贷方,渐渐的感觉会计还是挺有意思,会计不光能做帐,还会参与企业的管理,不是以前理解的那么枯燥,但是到底会计怎么参与企业的管理,不知道。
2000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一家财务软件公司做财务和软件技术支持,做了大约1年半的时间。
因为做软件技术支持,所以有机会到企业去作软件的培训及初始化的设置。
这段时间,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时间,都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但是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二、两年成本会计工作2002年3月,我通过应聘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我觉得有必要大体介绍一下这个单位的结构,母公司是台湾跟法国两家公司在英属威尔京群岛成立的一个投资公司,在大陆投资食品加工跟零售业务,当时在青岛有两个子公司,一个食品加工公司跟一个刚成立的零售公司,我是以成本会计的职位应聘到食品加工公司的。
当时财务部有6人,包括我一共两个成本会计,我从成本会计做起一直做到成本主管,直到2003年12月被派到北京。
我刚开始做成本会计的时候,我们企业用的是实际成本法,并且成本分摊方法很不合理,就是每月通过月底盘点倒算出耗用的原料为本月实际成本,根据产品估算的售价分摊到当月生产的每一类产品上估算出每一类产品的成本。
这种核算方法无法确定每一种产品的实际成本,更无法确定哪一种产品赚钱,哪一种产品不赚钱,完全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
我通过日常了解咨询我们的面包师和其它工作人员并查阅资料,在做成本工作半年后向财务经理提出了面包成本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的方案,得到了财务经理及总经理的支持。
该成本核算方法是将每一种面包通过合理的方面测算出其标准的原材料成本,作为其标准成本,然后将每月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做成本分析,了解其差异原因,并通过合理的办法将其分摊到产品成本里面去。
财务管理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参考文献财务管理参考文献(一)《企业财务会计学》全课程的参考书如下: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陆陵赵选民:《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及并轨操作指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5月版。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历年版。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历年版。
第一章总论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4-8)。
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会计法》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实施《会计法》依法整顿财经秩序,《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2)。
胡奕明:WTO与我国会计市场的开放,《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53)。
魏林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会计发展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5-(18-19)。
赵爱玲:财务报告目标革新与现行会计一般原则的冲突,《财务与会计》2003-5-(20-21)。
冯淑萍: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事业,《财务与会计》2003-1-(4-7)。
罗飞唐国平: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会计研究 2000-7- (33)。
刘郁礼:论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12)。
盖地:我国海峡两岸会计法比较会计研究 2000-7 (56)。
黄震:实证会计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19)。
张丰伟: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挑战,当代经济2001-3。
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0-8-(2-7)。
陈正林:试析《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几个特点,财务与会计2003-1-(等31-33)。
唐予华:知识经济与会计目标,上海会计2000-8-(2)。
第二章货币资金中注协:制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注册会计师执业将有章可循,财务与会计导报,2002-4-(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财务与会计适用专业:企业管理、会计学一、调整账户的意义与主要特点。
(10分)二、你认为会计本质可从哪几个方面予以认识?(10分)三、β系数、q指数与P/E三个指标的含义、功能及其联系。
(10分)四、中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是逐步演变的,这种变化的背景是什么?(10分)五、就一般要求而言,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遵循哪些原则?(10分)六、以例证明兼并的协同效应。
(15分)七、已知资料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生产加工周期(天)20 70 110 200 单位材料费用发生动态(元)40 30 60 80 100 20 50 70 40 60 550 单位加工费用发生动态(元)60 30 130 80 100 130 50 70 40 60 750 合计(元)若已知2001年12月底本期累计材料费用750万元,加工费用1000万元。
本期完工甲产品150件,期末在产品实物数量70件。
请计算甲产品完工单位成本(金额计算精确至元)。
(15分)八、甲公司于2000年元月1日发行公司债券1000万元(非用于工程项目),实际发行价1060万元,发行手续费2万元,期限三年,年利率6%,分别由A、B、C三家公司按50%、40%、10%比例购进。
三年后,因甲公司资金紧张,无力还本付息,经与A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协议规定用设备和股票还债,(1)用一台设备还债,账面原价5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评估价值400万元;(2)用股票还债,股票账面价值80万元,评估价值100万元。
(20分)要求:1、编制甲公司从发行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从购买债券到债券到期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和A公司的债务重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财务与会计适用专业:企业管理、会计学一、调整账户的意义与主要特点。
(10分)答:调整某些账户的计价结果以计算出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账户。
在会计核算中,基于特定目的的需要,某些账户的计价并为揭示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而通过设置调整账户,即可将特定账户的计价结果调整为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
作为调整对象的账户,称为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的主要特点是其和被调整账户之间的关系,即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结合地提供有关经营管理与决策需要的信息。
按调整方式不同,该调整账户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
(1)备抵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没有处于同一方向时,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备抵账户,如“累计折旧”账户用来抵减“固定资产”账户;“坏帐准备”账户用来抵减“应收帐款”账户;“利润分配”账户用来抵减“本年利润”账户。
(2)附加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处于同一方向时,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附加账户。
(3)备抵附加账户。
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有着处于同一方向或不同方向的可能性,这时的调整账户即为被调整账户的备抵附加账户。
如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情况下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二、你认为会计本质可从哪几个方面予以认识?(10分)答:会计本质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代表性观点。
其中有关会计本质的主要代表观点有:(1)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论将整个会计程序分解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环节,认为确认是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按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记入会计系统,它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将各具体经济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按其货币单位予以量化,就是计量。
在具体价值量时,存在历史成本、公允市价等不同选择;记录是运用复式簿记方法对各经济活动进行具体的反映,按操作手段的不同,分为手工操作系统和电算化操作系统;会计系统最终的信息输出,就是报告。
(2)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观经济中,会计管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资金的运动,会计管理就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会计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长期流行的“工具论”即把会计看作是经济管理工具的否定,其目的在于提高会计和会计人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
对于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性质的交易或事项,可以自由选取某种方式并按货币(金额)表示予以记录、分类和汇总并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
1929-1933年的世界性性经济大危机,迫使会计职业界重新认识自身的职业形象和会计的本质特征。
另外,会计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还有信息论、管理工具论等等。
这些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
会计的本质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三、β系数、q 指数与P/E 三个指标的含义、功能及其联系。
(10分)答:(1)β系数指一种测定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敏感程度的指标,用来测算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大小。
它被定义为M im i 2/σσβ=,其中iMσ表示证券i 与市场组合M 之间的协方差,M σ表示市场组合M 的标准差。
β系数的值代表证券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当i β大于0时,证券i 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同向变化,β系数越大证券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越高;当i β小于0时,证券i 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反向变化,β系数越小,证券所承担的系统风险越高。
其功能主要是:一般来说,①市场证券组合的β系数等于1;②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也为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相当;③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大于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高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④如果某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β系数小于1,那么,则说明该种证券或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低于整个市场的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非常重要的经济含义在于,投资的期望收益仅仅取决于所投资的系统风险。
无论一项资产面临的总风险如何,对该项资产投资期望收益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只与其中系统风险部分有关。
(2)q 指数亦称为托宾Q ,是指股票价格与它所代表的资产重置价值的比率,当托宾Q 较高时,企业资产的资本市场价值超过其重置价值,企业将扩大投资,就像股市繁荣时一样,发行新股票对厂商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前景。
如果托宾Q 较低,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
如果公司想获得资本,它将购买其他较便宜的企业而获得旧的资本品,这样投资支出将会降低。
q 指数可用于企业并购的分析,当被并购企业的q 指数比较小的时候,也就是说,企业的收购价格与企业的实际资产的价值比较接近,这对收购企业将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如果被收购企业的q 指数比较高,这说明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这时企业进行并购,企业可能就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对并购企业来说往往是不利的。
(3)P/E 亦称为市盈率,是指指普通股的市价与每股盈余的比率。
其中,每股盈余=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优先股股息净利−。
以P 表示普通股的市价,E 表示每股盈余,D 表示普通股每股股利,则市盈率=P/E=D/E ÷D/P ,其中D/E 即为股利支付率(dividend pay out ratio ),D/P 即为股利价格比(dividend-price ratio )。
市盈率是衡量公司普通股市价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发行人确定发行价格的重要参照指标,同时该指标衡量了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
它股价与每股收益进行比较反映投资者对每1元净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
这一比率越高,意味着公司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
一般说来,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看好。
在市价确定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资风险越小;反之,每股收益越低,市盈率越高,投资风险也就越大。
在每股收益确定的情况下,市价越高,市盈率越高,风险越大;反之,市价越低,市盈率越低,风险也就越小。
(4)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反映了公司股票的价格风险,且风险同三指标大小成正比,风险越大,三指标的算术值越大。
通常来说,β系数是通过测定某一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敏感程度来反映某项证券的风险,某项证券的均衡收益率对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越敏感,说明该项证券风险越大,相应的β系数就越大。
q 指数是通过测定股票价格与它所代表的资产价值之间的关系来衡量风险。
资产的市价越高,q 指数越大,企业的价值被高估的风险也就越高。
P/E 是通过揭示市价与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公司的风险,P/E越大,通常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某项股票的收益预期非常高,同时也隐含着这项股票的风险也越大。
四、中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是逐步演变的,这种变化的背景是什么?(10分)答:我国原来的会计制度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这一定义,忽略了作为企业资产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未来经济利益”。
按照这一定义,在实务工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即使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从而造成了企业产不实,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实性。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新的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在三个方面作了修正:一是新的定义把资产的内涵真正揭示了出来,强调资产的实质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原定义却忽视了这一点。
二是新定义中删去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定语。
主要原因是,货币计量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不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只需要在关于资产的确认标准中规定,不必在资产的定义中进行提及。
三是新定义中把“经济资源”修正为“资源”。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不仅仅是经济资源,也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的、具体的某一资产。
目前会计上没有确认和计量但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其它项目,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商誉等也应该是企业的资源,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
这种变化背景是我国会计工作正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
目前国际上关于资产最流行的观点是未来经济利益观。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
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