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三9.3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结构
(30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 ( 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未体
现下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生产者
C.消费者
D. 分解者
【解析】选 D。

“水暖”体现温度和水,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竹”和“桃花”等体现
生产者,“鸭”和“河豚”体现消费者,没有体现出分解者。

2.(2019 ·银川模拟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沿着食物链流动
C.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所有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选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也是生
产者, A 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 20%沿着食物链流动到下一营养级, B 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有关, C 错误;负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D错误。

3.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B.蓝藻无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选 B。

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氨氧化为硝酸或亚硝
酸,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为自养生物, A 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 错误;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C正确;酵母菌等真菌都是分解者, D 正确。

4. 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 c 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 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B.a 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 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 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过度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题指南】
(1) 准确识图:由于 b 的箭头既指向 a,也指向 c, a 的箭头指向c,所以 b 是生产者, a 是
消费者, c 代表的是分解者。

(2)抓住关键: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
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真菌。

【解析】选A。

由题图分析可知,b 是生产者,有真核生物,如绿色植物,也有原核生物,
如蓝藻,但都是自养型, A 正确; a 是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真核生物,
如寄生细菌为原核生物, B 错误; c 是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及蚯蚓等腐生动物, C 错误; b 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D错误。

【方法技巧】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1)“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 ( 如绿色植物和蓝藻等 ) 和化能自养生物( 如
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 ) 。

(2)“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 =“消费者”,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
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3)“腐生异养型生物” = “分解者”,其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
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 ( 如蚯蚓等 ) 。

5.(2018 ·东北育才中学模拟) 如图表示a、b、c 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
的分解速度()
A.a>b>c
B.c>b>a
C.c=b>a
D.a>c=b
【解析】选 A。

从图中分析,落叶供给量大,土壤有机物的含量少,说明残枝落叶中的有机
物被分解者的分解速度快;反之,落叶供给量小,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说明残枝落叶中的
有机物被分解者的分解速度慢。

图中所示a、 b、 c 三地区森林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a<b<c,落叶供给量a>b>c,所以分解者的分解速度a>b>c。

【易错提醒】注意图解中落叶供给量和土壤有机物量之间的关系,若弄不清二者的关系,易错选B。

6.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有关分析错误的
是()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选 B。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图示中的细菌可以作
为消费者线虫的食物;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以捕食链划分,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虫、
线虫和海螺都是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蜘蛛;若大米草死亡,则细菌数量
增加,以细菌为食物的线虫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
蜘蛛的食物减少,引起蜘蛛数量减少。

7.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
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解析】选 B。

在该食物网中,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食虫鸟、蜘蛛、蟾蜍、猫头鹰属于次级消费者;猫头鹰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蜘蛛和蟾蜍之间既存
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从草中获取的能量变多,所以数目会增多。

【方法技巧】食物网分析基本原则
(1)计数食物链的规则:从生产者开始,最高营养级结束,不中断、不遗漏;一般仅考虑捕
食关系,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在食物链( 网 ) 中。

(2)分析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变动:遵循就近原则,且以捕食关系进行判断。

8.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 )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被捕食者
鸟昆虫鼠狐狸草
捕食者
鸟√
昆虫鼠√√
狐狸
鹰√√√
A. 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
B. 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
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
D.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养级
【解析】选 C。

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
由图分析知,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鹰占有第三、四两个营
养级;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会减少,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 ( 共 22 分 )
9.( 金榜原创预测 )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动植物,其中由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划分,_______ 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 _______。

(2)图中共有 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第 _______营养级。

(3)若某种原因导致兔子全部死亡,则蚯蚓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上述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否说上述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为什
么?______________ _。

【解析】(1) 题图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蚯蚓属于分解者,其他生物属于消费者。

(2) 题图中共有 3 条食物链,鹰占有第三、五营养级。

(3) 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
导致蚯蚓的数量增加,随后由于反馈调节使蚯蚓的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 题图中的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答案:(1) 绿色植物分解者(2)3 三、五
(3)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兔子全部死亡,鹰捕食相思鸟的比例变大,相思鸟的数
量减少,从而引起蚯蚓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4)不能,因为这些生物只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群落应包括这个区域的所有生物
1.(5分)下列四项中的圆a、b、c、 d、 e 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原核生物、蓝藻、腐生
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解析】选 A。

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腐生
真菌、腐生动物,而原核生物包括各种细菌和蓝藻,据图仔细分析比较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
可推知 A 正确。

2.(5分)(2019·深圳模拟)a、b、c分别表示某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
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 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

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 a、 b、 c 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图中 a 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 b 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 c 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
【解题指南】
(1)题干信息:“ a、b、 c 分别表示某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和“每一柱条代表
一个物种”。

(2)关键知识:物种和生物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解析】选 C。

食物链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能组成生物群落, A 错误;第一营养级主
要是植物,它们共同竞争着阳光、空气、水等, B 错误;从题图中看,虽然某些物种的数量
发生了变化,但种类数不变,所以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C 正确;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的规律,可知 a 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 c 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

3.(20分)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 2 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
图回答:
(1) 据图 1 回答,按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 B._______ 、 C._____________ 。

B 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 。

(2)据图 2 回答,该生态系统共有 _______条食物链。

鹰占有 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
为最高营养级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图 2 中,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

(4) 图 2 中,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 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 1 中A 是消费者, B 是分解者, C 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 图 2 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 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 4 个营养级,其中鹰占第六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

(3) 图 2 所示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
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 因为食虫昆虫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因此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数量会锐减。

答案: (1)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84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3)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食虫昆虫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