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一诊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考历史⼀诊试卷(含答案解析)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考历史⼀诊试卷
⼀、单选题(本⼤题共12⼩题,共48.0分)
1.楚国都城郢集中反映了楚⽂化的精华,与中原列国都城相⽐有其独特性,但楚国郢
都⼜是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的最典型的都城之⼀。

这⼀现象反映当时()
A. 确⽴了天⼦⾄⾼⽆上的意识
B. 形成了共同的⽂化⼼理认同
C. 中原⽂化征服了长江中下游
D. 儒家⽂化主导各国都城修建
2.古罗马曾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
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意思⼀致为契约基础。

这说明,罗马法()
A. 在法官学者的推动下不断⾰新
B. 特别重视个⼈的权利义务
C.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D. 继承了古希腊的⼈⽂主义
3.美国在内战后的“南⽅重建”过程中,国会曾⼀度取得压倒总统的优势地位,但克
利夫兰在第⼀次任总统期间(1885-1889年)就否决国会法案314项,⽽在1789-1885年的近100年间,总统⼀共才⾏使否决权131次。

这说明()
A. 总统的权势呈增强趋势
B. 三权分⽴体制不断完善
C. ⼯业⾰命排动政治变⾰
D. 政府⾏政效率⽇趋低下
4.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中写到:“(共产党⼈)的⽬的只有
⽤暴⼒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争⽅法,今天在⼀切⽅⾯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表明()
A. 恩格斯坚持采⽤暴⼒⽃争的形式
B.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发展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向低潮
D. 议会⽃争得到各国⼯⼈政党的赞同
5.1954年10⽉,在会见⽇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
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于全亚洲,甚⾄全世界各国。

”“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

”这反映了中国()
A. 开始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关家正常化
6.清朝,在江苏、浙江、直⾪、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由雇⼯制。

雇⼯“⽆资充
佃⽽佣⼒⾃活”,“计岁⽽受直者⽈长⼯,计时⽽受直者⽈短⼯,计⽇⽽受直者⽈忙⼯”。

雇⼯与⽥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

这⼀现象表明()
A. 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 农业的经营⽅式发⽣了根本改变
C. 南⽅农业⽐北⽅更具优势
D. 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削
7.阅读下表:1927-1936年中国轻⼯业与重⼯业部门的相对⽐重。

数据的变化可以说
明()
中国产业结构发⽣了根本改变国民政府对反侵略有所准备
C. 官僚资本掌控了国家经济命脉
D. 内战政策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8.如图是2006年美国⾦融危机爆发后反映西⽅经济社会的⼀幅漫画。

该漫画说明
()
A. 世界各国完全抛弃了新⾃由主义
B. 西⽅原有发展模式⾯临重⼤挑战
C. 美国⾦融危机引发了各国的“逆全球化“
D. 只有实⾏紧缩性财政政策才能根除危机
9.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
了;由于⼴⼤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收购危机。

由此可以推知()
A. 新政妨碍国家⼯业化
B. 斯⼤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
C. 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
D. 苏联的⼩农经济根深蒂固
10.产⽣于战国时期的游侠,继承了儒、墨两家的⼀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精神。

西汉初期,游侠对乡⾥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且受到平民的欢迎。

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

游侠精神衰弱
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经济的稳定
C. 儒墨思想的没落
D. ⼤⼀统政府体制的影响
11.诗的⾸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爱情的民歌。

后世儒家认为,雎
鸠是⼀种“⽣有定偶⽽不相乱”“偶常并游⽽不相狎”的⽔鸟,孔⼦之所以列其为⾸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和严肃。

这种解读()
A. 维护了民间⽂学的正统地位
B. 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 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彩
D. 具有浪漫主义⽂学的符号性
12.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第三世界产油国,为维
护本国⽯油利益,成⽴了⽯油输出国组织。

1974年,美英德法等⽯油消费国组建国际能源机构,展开能源合作,降低⽯油依赖,分享⽯油消费。

这表明20世纪后期()
A. 经济领域出现“冷战”状态
B. .区域集团化有利于利益维护
C.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D. .⽣产与消费的⽭盾⽇益尖锐
⼆、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题,共50.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古代⾃⼤⼀统专制统治形成以后,历朝都实⾏“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思想家⼀般都认为,发展商业将会动摇“农本”,因为商业不⽣产物质财富,反⽽会导致财政收⼊的流失。

再者,商业发展也可能破坏⼩农经济的稳定性,威胁国本。

与之同时,商业发达也可能使道德倒退,因为⼯商之民善于欺诈,形成社会上的重利风⽓和拜⾦风尚。

史家王家范认为,以上未见得是朝廷“抑商”的真实动机。

在列国纷争的先秦,商⼈也曾风光⽆限,出现了范蠡、计然、⽩圭等⼤商⼈。

但到秦汉以后,史书上难再找到有名有姓的⼤商⼈。

这种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为了防⽌任何有可能构成对专制集权统治具威胁的集团性社会势⼒形成。

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有重农抑商主张,这种思想主要来⾃基督教会。

他们宣扬物质财富将危害精神幸福,因此竭⼒反对以盈利为本的商业⾏为。

基督教的重农抑商思想,除了精神层⾯的因素,再有,就是商⼈以末致富,甚⾄达到权倾王侯、富
可敌国的地步,显然威胁到了教会权威。

教皇具有超越⼀切世俗政权的权⼒,但欧洲⼤⼤⼩⼩的封建政权却常⾯临内外双重威胁。

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欧洲长期⼩国林⽴,相互征伐,教皇与世俗封建主之间明争暗⽃,⼤⼩君主必须通过发展⼯商业壮⼤⼒量。

⼀些⽇常⽤品、奢侈品及战略物资须借助于国际贸易才能互通有⽆。

各个王国内部的封建贵族也得仰赖商业发展壮⼤⾃⾝⼒量。

看看中世纪以来各类集市在领主们保护下遍布欧洲⼤陆,就可知世俗政权对待商业的态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丁骋骋《重农抑商:何以东西⽅结局⼤不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实⾏重农抑商政策⽬的异同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世纪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在东西⽅的不同⾛向及其原因。

14.材料:中国探索建⽴排污许可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辈的环
保⼈努⼒推动将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要求写进了《环境保护法》中。

⾃80年代末以来,各地开展了试点⼯作。

2015年,⼤⾯积的雾霾牵动着⼈们的神经,9⽉11⽇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态⽂明体制改⾰总体⽅案》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随后,改⾰领导⼩组成⽴,并达成了建⽴统⼀环境管理平台的基本共识。

2016年11⽉,国务院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案》,排污许可制度改⾰全⾯启动,到2020年,就要完成所有⾏业的排污许可证发放。

2018年1⽉,《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核发程序等内容,细化了环保部门、排污单位和第三⽅机构的法律责任。

⽬前,多个地⽅试点已经
从⽴法、监督、实施、流域治理、⾏业改⾰等⾓度先⾏先试,积极探索建⽴排污许可制度的中国特⾊道路。

--摘编⾃《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历史、现实和未来》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排污许可制度建⽴的背景,并概括该制度改⾰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的意义。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底,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取得了伟⼤胜利,彻底破坏了希特勒的闪电战。

同年12⽉7⽇,⽇本偷袭珍珠港,对英、美、荷在东南亚的属地发起进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美英共同作战协定在德、意、⽇三国之间签订,被迫之下英美开始对⽇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次世界⼤战。

1941年12⽉22⽇,美英两国⾸脑对两国整个作战计划进⾏商讨,会议期间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项共同宣⾔,英国和苏联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宣⾔草案进⾏磋商并加以修改后,⽤急电发给各同盟国政府。

《联合国家宣⾔》的签订,表明反法西斯同盟发展到了⼀个新阶段,它标志着该组织的进⼀步壮⼤,同时也为联合国的建⽴奠定了初步基础。

对于这个宣⾔的发表,美国国务卿热烈欢呼,他说,《联合国家宣⾔》把代表六⼤洲绝⼤多数居民的26个⾃由国家的决⼼
和意志充分联合起来了,说明遵守法律、爱好和平的国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团结起来,使⽤武⼒去维护⾃由正义和⼈类的基本准则。

--摘编⾃《⼆战全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能够签署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的历史作⽤。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管⼦》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部伟⼤经典著作。

其经济思想代表着贵族和新兴商⼈利益,认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则知荣辱。

”《管⼦》⽤⼈类的⾃利观念去解释⼈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他说:善于把握利益之所在,⼈民必然赞美⽽安定,不⽤指挥就会去,不⽤招引就会来,既不烦劳也不⼲扰,⽽⼈民⾃然富裕,就像鸟雀孵卵。

⽆形⽆声,只见其成功。

管仲这⼀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有什么差别吗?在消费问题上,管仲主张崇俭却⼜⿎励奢侈,这是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不是⼀种⽭盾,两者应⽤的场合和所要达到的⽬的迥然不同。

奢侈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定⽬的所采⽤的⼿段。

⼀摘编⾃李琳、杨柳《<管⼦>与<国富论>的经济思想⽐较》材料⼆:关于消费,阔绰和鄙吝是两个应当避免的过失,认为害怕失去⾦钱⽽不敢使⽤⾦钱的守财奴,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贡献。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财富是⼈们关注的中⼼,发展贸易⾃由,⽣产⼒就会发展,财富才能增加。

社会富裕⽔平不同,取决于农业和⼯业的兴盛情况,特别是⼯业的兴盛情况。

罗马帝国的没落和经济的衰退,起因于它的⼟地制度,⽽城市经济的兴起,则由于⼯商所享有的⾃由不受限制所致。

--据亚当?斯密《国富论》等整理(l)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与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经济思想产⽜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三、开放性试题(本⼤题共1⼩题,共1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

⼀些学者认为这⼀时期的中国社会⼏乎陷于停滞状态。

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状态”了。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液循环已经停⽌,犹如冬眠的动物⼀般”。

⽽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
另⼀⽅⾯,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个新的阶段。

--摘编⾃罗⽂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评价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

(要求:围绕观点辩证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楚国都城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说明楚国与周存在共同的⽂化⼼理认同,故B正确;
材料信息⽆法体现天⼦⾄⾼⽆上的信息,排除A;
材料信息⽆法体现“征服”,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儒家⽂化,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明的传承与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楚国都城郢集中反映了楚⽂化的精华,与中原列国都城相⽐有其独特性,但楚国郢都⼜是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的最典型的都城之⼀”。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华⽂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华⽂化是中华民族的⽣命命脉,中华⽂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和创造⼒的不竭源泉。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意思⼀致为契约基础”可知,罗马法涉及经济交往内容,说明罗马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新,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重视个⼈的权利义务和古希腊的⼈⽂主义,故BD两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

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意思⼀致为契约基础”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

3.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总统频繁的使⽤,否决国会法案的权⼒,体现了总统的权势有所增强的趋势。

B.材料没有体现出三权分⽴体制的完善,就是这⼀体制的表现。

C.材料看不出⼯业⾰命的影响。

D.材料体现不出⾏政效率的低下。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代议制,要求学⽣结合美国政体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美国共和政体的特征,学⽣要有⼀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

4.答案:B
解析:A.依据材料“1848年的⽃争⽅法,今天在⼀切⽅⾯都已经陈旧了”,坚持采⽤采⽤暴⼒⽃争的形式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B.根据题⽬中1848年采取暴⼒⾰命的⽅式到1895年“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可以得出在社会主义运动⽃争⽅式上发⽣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故B项正确;
C.只是转变了⽃争⽅式,并⾮陷⼊低潮,故C项错误;
D.议会⽃争得到各国⼯⼈政党的赞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要求学⽣结合共产党宣⾔的内容影响来分析材料。

《共产党宣⾔》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先,《共产党宣⾔》是国际⽆产阶级第⼀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的第⼀个⽆产阶级政党,该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

其次,《共产党宣⾔》第⼀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科学地阐明了⽆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的发表,使⼯⼈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此,国际⼯⼈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5.答案:B
解析:“1954年10⽉”“它也可适⽤于全亚洲,甚⾄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周恩来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结合“⼀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故B正确;
新中国参加⽇内⽡会议,标志着中国开始步⼊世界外交舞台,故A错误;
新中国参加⽇内⽡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包围封锁政策,故C错误;
D与材料⽆关,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是在建⽴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6.答案:D
解析:“⽆资充佃⽽佣⼒⾃活”“计岁⽽受直者⽈长⼯,计时⽽受直者⽈短⼯,计⽇⽽受直者⽈忙⼯”表明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削弱,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与缓慢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资充佃⽽佣⼒⾃活”“计岁⽽受直者⽈长⼯,计时⽽受直者⽈短⼯,计⽇⽽受直者⽈忙⼯”。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与缓慢发展,“机⼯出资,机户出⼒”、“按⽇计酬”,清朝发展缓慢,部门增多,地域更⼴,规模扩⼤。

7.答案:B
解析:依据图⽚信息可知,1936年和1927年相⽐,中国轻⼯业与重⼯业部门的相对⽐重增⼤,说明当时国民政府对于反侵略有所准备,B正确。

A中发⽣根本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官僚资本表格不能体现,C错误。

内战对于经济破坏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2008年美国⾦融危机爆发后西⽅新⾃由主义⾯临沉没的危险,这
反映了西⽅原有发展模式⾯临重⼤挑战,故B正确;
A太过绝对,排除;
C材料未体现,排除;
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定程度上适应了⽣产⼒进⼀步发展的要
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

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的风险。

9.答案:D
解析:“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业品涨价的损失
抵消了;由于⼴⼤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泛流
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收购危机”表明苏联的
⼩农经济根深蒂固,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是“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泛流
传,1928年初国
家出现了粮⾷收购危机”。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考查学⽣准确解读材料及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0.答案:D
解析: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统思想,加强了专制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因此出现“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的现象,故D正确;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缓慢,排除A项;
“游侠对乡⾥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且受到平民的欢迎”说明游侠精神有利于⼩农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农经济的稳定不是其衰弱的原因,排除B项;
汉武帝时期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汉武帝确⽴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产⽣于战国时期的游侠,继承了儒、墨两家的⼀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精神。

西汉初期,游侠对乡⾥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且受到平民的欢迎。

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汉武帝确⽴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答案:C
解析:《关雎》本是男⼥情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诗的教化⾊彩,故选C。

民间⽂学在中国古代并⽆正统地位之说,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B 。

儒家讲究⼊世观念,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学,排除D 。

故选:C 。

本题主要考查《诗经》和楚辞,试题难度⼀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诗经》和楚辞的准确把握。

12.答案:C
解析:“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第三世界产油国,为维护本国⽯油利益,成⽴了⽯油输出国组织”“美英德法等⽯油消费国组建国际能源机构,展开能源合作,降低⽯油依赖,分享⽯油消费”表明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故C 正确;
“冷战”、区域集团化、⽣产与消费的⽭盾材料未体现,故ABD 错误。

故选:C 。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它使以往的国别关系、地区关系发展成为多极关系和全球关系,推动了处理这些关系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和区域统⼀,使国际分⼯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优势。

13.答案:
【⼩题1】(1)结合所学知识,相同点:⽴⾜维护⾃⾝统治;维系封建道德规范。

不同点:中国维护专制皇权的需要;西⽅维护教会权威的需要。

(2)第⼀⼩问,结合所学知识,东⽅:中国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西⽅:西欧国家奉⾏重商主义政策。

第⼆⼩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给⾃⾜的⼩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得到强化;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推⾏;儒家思想的影响。

西⽅: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近代民族国家的建⽴;⼈⽂主义的发展,⽂艺复兴、宗教改⾰运动的推动;特殊地理环境。

故答案为:(1)相同点:⽴⾜维护⾃⾝统治;维系封建道德规范。

不同点:中国维护专制皇权的需要;西⽅维护教会权威的需要。

(2)⾛向:东⽅:中国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西⽅:西欧国家奉⾏重商主义政策。

原因:中国:⾃给⾃⾜的⼩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得到强化;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推⾏;儒家思想的影响。

西⽅: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近代民族国家的建⽴;⼈⽂主义的发展,⽂艺复兴、宗教改⾰运动的推动;特殊地理环境。

【⼩题2】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实⾏重农抑商政策⽬的异同点、16世纪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在东西⽅的不同⾛向及其原因,需结合东西⽅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的以及影响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重农抑商政策,考查学⽣准确解读材料及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4.答案:
【⼩题1】(1)第⼀⼩问,“⽼⼀辈的环保⼈努⼒推动将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要
求写进了《环境保护法》中。

⾃80年代末以来,各地开展了试点⼯作。

2015年,⼤⾯积的雾霾牵动着⼈们的神经”“2016年11⽉,国务院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案》,排污许可制度改⾰全⾯启动,到2020年,就要完成所有
【⼩题2】
⾏业的排污许可证发放。

2018年1⽉,《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
核发程序等内容,细化了环保部门、排污单位和第三⽅机构的法律责任”⼗⼀届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改⾰开放政策;党和政府⾼度重视⽣态⽂明和排污许可
⼯作;⼯业化带来污染排放问题⽐较突出,引发社会关注;⽼⼀辈环保⼈的努⼒
推动。

第⼆⼩问,“《⽣态⽂明体制改⾰总体⽅案》”“《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
制实施⽅案》”“细化了环保部门、排污单位和第三⽅机构的法律责任”“多个
地⽅试点已经从⽴法、监督、实施、流域治理、⾏业改⾰等⾓度先⾏先试,积极
探索建⽴排污许可制度的中国特⾊道路”重视法律法规建设;成⽴专门机构推
动;⽬标和任务明确;先试点后推⼴;具有渐进性。

(2)结合所学知识,有利于明确各⽅环保责任和任务;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探索建⽴排污许可制
度的中国特⾊道路;有利于建设⽣态⽂明,实现⼈与⾃然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
(1)背景:⼗⼀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改⾰开放政策;党和政府⾼度重视
⽣态⽂明和排污许可⼯作;⼯业化带来污染排放问题⽐较突出,引发社会关注;
⽼⼀辈环保⼈的努⼒推动。

特点:重视法律法规建设;成⽴专门机构推动;⽬标和任务明确;先试点后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