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冰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与冰作文
水与冰作文(精选2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与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与冰作文篇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只要留心去观察,便会发现许多奥秘。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虽然我已经是将电扇开到了最大的挡,鹅毛扇也在旁边“助阵”但仍不能将热魔赶走。
这时,我想到了喝冰水驱热,于是我拿出矿泉水瓶,装了满满一瓶水,放进冰箱,心想:今天先多坚持一会儿,等到了明天早上就能喝凉爽的冰水了。
晚上,我怀着一种对喝冰水的期待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匆忙的穿上衣服,飞快的跑到了冰箱前,准备拿出我盼望许久的冰水。
可谁知,当我打开冰箱拿冰水时,发现昨天还完好无损的水瓶,今天却破裂了,这让我大吃一惊。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妈妈从睡梦中醒过来了,我忙喊:“妈!我昨天冰的冰水今天怎么把水瓶给涨破了!”妈妈因为刚醒没什么精神,无精打采的说:“嗯……你去网上查一下就知道了。
”当我打开电脑查了资料后才知道这是因为水与冰的密度不同而造成的——科学研究表明,冰在变成水时密度会变大。
相反,水在变成冰后密度会变小。
因而,同样质量的水和冰,在体积上冰的体积要大于水的体积,这就是为什么我装一满瓶水,变成冰后能装塑料矿泉水瓶涨破的原因了。
哦!这真太奇妙了。
通过了这一件事,我感受到科学的奇妙和探索答案的乐趣,让我获益匪浅。
水与冰作文篇2
冰和水本来是一对好兄弟,然而他们却为了争个本领的高低,整天吵吵闹闹的,闹得不可开交。
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湖面上结起厚厚的冰块,这时,坚冰可得意了,他傲慢地对水说:“胆小鬼,你看我,多结实呀!厚厚实实的,不像你,一有风吹草动,就摇摇晃晃,躲在我的下面,简直弱不禁风”。
水被冰说得委曲地哭了,他心里暗暗地想:“总有一天,我会比你更强,你走着瞧好了”。
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了,冰熬不住火一般的太阳,渐渐地融化了,变得越来越博了,直在水中翻跟头,漂浮不定了。
这时水可高兴了,他朝笑着冰说:“冰老兄,怎么顶不住了,你的坚厚到哪里去呢?,看我的吧,多柔和呀,就是用刀劈,也无法劈开我呀”。
冰听致电水的嘲笑,想起以前对水的态度,感到又怒又恼,脸变得通红通红的。
这时,春风轻轻地吹拂过来,仿佛在说:“你们本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各有各的优势,相辅相承的”。
听了春风的话,冰和水却沉默了……,后来,他们果真成了一对好朋友,相互鼓励,相互激励对方前进,真正的成为一家人了。
水与冰作文篇3
在物理学中,水与冰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但在某种程度上,水亦是冰,冰亦是水,当我们不知该如何选择时,也不妨试试冰水混合物,体验一下“零度”人生。
在我所走的人生旅途中,枯燥与乏味似乎是水,而激烈与精彩似乎是冰,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便是冰与水的混合物。
您瞧!其实水与冰的差别不过两点之遥,可意义却大不相同啊。
水成冰
当我正在度过那似水的日子时,我是那样的期盼冰的到来。
它裹夹着那份热情与激动,凝固时光的飞速流逝,冻结无味的日子,让生活变的如冬天般清凉。
在冰的围绕下,呼吸着伴有湿度的空气,体会着冰的魅力,于是我在初三时努力学习。
因为我知道冰冻之前必是水,我知道只有我不断努力,我的生活氛围才能有所改变。
我抑制住内心的狂野与躁动,在水中继续潜行,任凭它刷冲着我。
七月的阳光已悄
悄降临,它释放出无法抗拒的能量,终于把水冻成冰——我进入了理想的高中。
那一刻,我收获的喜悦是以往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
回过头,想想以前走过的路,我才发现,原来水与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如俗语所说“一份耕耘,一收收获”。
我想这水与冰就是耕耘,冰便是收获吧。
冰化水
也许自然规律就是如此:飞得越高,跌得越狠。
上天赐予哥哥一张帅气的脸颊,和那近乎与完美的身材与性格。
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他的心太善良——也许这是他唯一的缺点。
也是因为这一点,他受了很多苦。
一年前,他被“朋友”骗去了英国。
以他的条件,在国内会有更好的发展,可因为走错了这一步,哥哥不得不在英国独自漂泊。
他忍受着不该有的痛苦,忍受着寂寞,忍受着……每当我在电话的另一端听到哥哥的叹息声时,我不仅为他而惋惜,也为他而心痛,因为我是那样的爱他。
一念之间,冰却已化成水。
原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再此奉劝一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他的珍贵。
世界上买不到的是后悔药,小心走好每一步,不要等到冰已化为水后才后悔莫及。
冰水混合物
要想保证冰水混合物的完整,实在太困难了。
可能我们多一份草率,多一次退缩,都会破坏这完美的状态。
可话又说回来,这混合物虽稳定,但我们绝不能停止不前,因为目标永远在前方。
无论我们拥有什么,都不能满足于现状。
既然活在世上,我们就有理由,有义务去奋斗。
人生的起点毕竟还很多,可人生未必是有意义的哦!
水也好,冰也好,都只不过是构成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生命中只有绚丽的冰,人生也未必如此珍贵。
同样,生命中如果只有枯燥无味的水,那人生也太过平淡无奇。
无论是水,还是冰,适量才是最好。
我想在水的衬托下,冰才会更迷人。
在冰的相比下,水才会愈加苦涩。
无论怎样,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的目标还在前方。
我相信,在冰与水的融合中,人生才会更加丰盈,充实。
水与冰作文篇4
数学课上,我们学了关于容量和体积的问题。
星期天下午,爸爸神秘地和我说:“既然你们学了容量的加减问题,那我们今天来做个小实验,把一个装着100毫升水的量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呢?”“变成冰呗”我撇了撇嘴,心里有点小不屑,又有点小期待。
到了晚上,爸爸终于让我取出了冰箱里的量杯,我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我把杯子举过眼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爸爸,好奇怪!我明明倒了100毫升的水,现在这个冰面却已经超出了100毫升了,是你偷偷往里加水了吗?”爸爸哈哈大笑:“这个呀是爸爸变的小戏法。
”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爸爸终于告诉了我水变成冰量杯刻度变高的原因。
原来这是个科普小常识:物体都是由一种叫分子的东西组成的,分子结构的大小就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水的分子小,密度大,体积就小;冰的分子大,密度小,体积就大,所以原来100毫升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就变大了。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冰总是浮于水面上也是这个原因。
“爸爸,一个小小的实验就有这么多的知识呀。
”我若有所思地对爸爸说。
第二天早上,我再去看放在桌上的量杯时,里面的冰已经化成了水,水面回到了100毫升刻度,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但是我知道我的的心里已经发生了变化。
水与冰作文篇5
水拖着沉重的书包走进教室,边叹气边坐在座位上,上课铃那欢快的声音穿过城市混浊的空气在水的耳边缓缓流淌,已终止了好一会,那已无数次迟到的同桌冰在已端坐好的同学们刺眼的目光中羞愧地走进教室,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书包落在桌边地上的声响。
冰的尚未在椅子上坐稳之时,水急促的声音在冰耳边响起:“借你的书呢?”“呀—,又忘带了!”,冰说出了和以前无数次说过的相同的话,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地露出了僵直的笑容,水长叹一声,对冰的话语无可奈何,扭头望向窗外,天微微发阴,似艺人在那雪白的云层下轻轻勾勒几笔淡淡的墨痕,渐渐天空上出现了几层灰黑色的,
使水的心里只剩下了。
水悲哀的发现了自己与冰相伴的微妙关系,界无情的安排下,自己为什么就会碰到这样的同桌。
老师在台上千篇一律地讲述着大家早已弄懂的数学公式,冰又在桌下看着他那无趣的小说,脸上的表情好似忧愁,又好似快乐,那一缕轻纱般的雾气带着寒意飘进喧嚣的教室,使水不自觉地放下了笔,茫然的环顾四周,思索着茫茫人海中,哪一个是朋友,哪一个是知音。
那无可替代的笔尖摩擦着纸张的声音回响在水的耳边,就像一曲哀伤委婉的曲子,使人悲伤,而传到水耳中的细小的说话声似有似无,像苍蝇,你打它就跑,永远打不完,水想自己的同桌真是一个奇怪的人,为什么上课就是不呢?那熟悉的再度响起,水按照毫无例外的下课流程图:上洗手间—喝水—画画—业。
冰的手机却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教室里爱玩的同学吸引过来,那结实的课桌也开始承受不住围来学生的重量,开始向一边倾斜,水无奈地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教室。
水望向灰黑色的天空,那布满可拍的,不一会闪电天际,随即倾盆大雨接踵而至,使水的心海翻腾,恼火地望着教室里的冰,想将冰治好,却无计可施,只好倚栏自叹息。
下午到了,睡眼朦胧的水撑着雨伞缓缓走进学校,看见冰那布满雀斑的脸上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对冰说:“英语作业!”“没写完”“补上!”在水一遍一遍的催促下,冰仍没有完成作业,老师也对冰无可奈何,难道水与冰永远也合不到一起去?这节课,水与冰又闹翻了。
那下雨的天气带着寒意,冰开始打起了手机,那低头俯身的样子显然是老师的存在,水拿起笔在那光滑的桌面上修补已破碎不堪的三八线。
一阵风刮进吵闹的教室中,水听到四周纸张飞起又纷纷扬扬落下,禁不住打了个冷颤,回过头来,发现冰竟然若无其事地把口水抹在桌子的三八线上,在那一瞬间,水无可,拳头如流星般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正中目标,顿时教室里响起连续的声音,如一枚枚导弹在空中飞过,砸落下来,在水和冰的身上炸开花,顿时火光了整间教室,那导弹尖利的叫声格外刺耳,那重磅以飞速旋转的身躯和完美的弹道正中目标。
最后两人均伤痕累累,老师出面调解,水和冰才勉强答应和好。
然而,冷战在水和冰之间爆发了,先是无语,后是冷漠,就连课桌上
也散发出悲凉的气息,一连几天都诉说着水那无言的苦衷,这对本来就不友好的同桌更是散发着层层毒气—冷漠之毒。
但是冷漠也使他们感到,那心灵的空旷处回荡着寂静之声,原来寂静也是有声音的,水想那寂静之声就是我们心底里的沟通,那沟通来自他们天生的,水终于意识到了的安排原来是如此的巧妙,如此的精确,水后悔自己和冰打架,水想也许我和同桌是可以做一对好朋友的一连几天的大雨已把天上的冲洗得干干净净,毫无杂质,天空一片湛蓝。
水和冰互相真诚的道了歉。
冰把他多日未还的书还给了水,他不再迟到,而当他上课拿出小说和手机时,水总会轻轻地碰碰他。
他们两人之间的话语中多了关爱,脸上多了欢笑。
两人一起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金色的阳光照进来映在桌面上,反射出暖暖的光。
也照到水和冰的身上,温暖他们的。
水在成长,冰也在成长,他们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水与冰作文篇6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触水成冰”的实验。
只见一个装着水的小碟子,一只手指粘了一些粉末,然后让粘了粉末的手指触碰到小碟子里的水,水立刻就结了冰。
还有一种就是把一瓶矿泉水倒在冰块上,就会形成冰柱。
我特别好奇,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亲自实验一回。
我准备了两瓶矿泉水,先把它们放进冰箱里冷冻两小时,两小时过去之后,我拿出一瓶矿泉水,用拳头一敲,瓶里的水马上就结成了冰,我在把另一瓶水拿出来,打开瓶盖,把水倒在冰块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倒在冰上,果然就像视屏里一样,形成了一个冰柱。
我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态度上网查找答案。
原来,这是水的过冷现象。
因为,水中缺少凝结核,所以,在0度以下还保持着液体状态,只要投入少许晶体,或轻轻晃动都能让液体迅速凝固。
通过我自己动手动脑,又了解了一个科学小知识,我很高兴。
水与冰作文篇7
冰块大家都见过,要得到冰块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把水装在玻璃杯中,然后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就可以了。
但是,还有一种用手指点一
下水面就可以得到冰块的方法。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做了这个小实验。
我把一个装满透明水的杯子从冰箱里小心的端出来,放到桌子上,然后让爸爸的手指轻轻的触碰杯子里的水,爸爸一触水面,杯子里的水瞬间变成了一大块冰块。
爸爸惊喜的喊道:“哈哈!我们的实验成功了!”我说:“这个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小实验。
做实验前,爸爸给我讲了实验的基本原理。
爸爸对我说:“这实验室利用了过饱和溶液的不稳定性,饱是吃饱的‘饱’。
”我问爸爸:“什么是过饱和溶液呢?就是吃的太饱的溶液吗?水怎么会吃饭呢?”爸爸解释道:“这个‘饱’指的是溶液中溶解的物质已经很多了,再放入新的物质已经不能再溶解到液体里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溶液吃饱了!”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过饱和溶液就不稳定呢?爸爸说等我长大了学习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就能明白了。
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白醋、小苏打、水和加热锅。
第一步,在加热锅中加入500克左右的小苏打,再加入大概一瓶白醋,这时你会看到小苏打和白醋起了反应,杯子里的白醋开始翻腾、冒泡。
爸爸告诉我白醋和小苏打会生成二氧化碳,还有醋酸钠,二氧化碳是气体,它就跑掉了,这个实验需要的是醋酸钠。
所以,还要静置一小时等着化学反应完成。
第二步,大概一个小以后,在析出的粉末是醋酸钠中加入一大杯水。
然后,将加热锅放到炉火上,开着小火慢慢加热,这时会看到锅子里的固体渐渐溶解到水中,直到杯子底的固体没有办法再溶解了,就可以了。
第三步,将混合溶液倒进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中,注意千万不要把杯子底的固体也倒进去了。
这里可以采用引流的方法,先拿一根筷子,然后把筷子中间部分靠在锅边,再慢慢地把溶液顺着筷子倒进杯子中,最后溶液都倒进杯子就好了。
第四步,可以把玻璃杯放在室内等它凉下来,或者也可以放在冰箱中,这样冷却的更快。
我是放在了冰箱里,还给玻璃杯加了盖子。
冷却之后这步就完成了。
最后,把玻璃杯从冰箱里拿出来,用手指轻轻地碰触杯子里的水,注意碰水面就可以了,千万不能把手指伸进水里,如果你的手指被冻住了可就拿不出来了。
或者还可以把锅子里剩余的醋酸钠放进杯子里,
杯子里的水也会瞬间“结冰”。
这个小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这看似简单的小实验背后也有着科学道理,未知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学习。
希望大家都能多动手做小实验,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
水与冰作文篇8
在这炎热的夏天,你是不是很想到冰的世界里去逛逛呢?那接下来,我就做个不一样的“冰山”送给你吧。
开始实验前,我们先要准备好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和晶体,还有滴管,烧开的水和盆。
看视频里的小朋友麻利的完成实验,一看,这么简单,我几下就可以搞定,信心满满的我开始做实验了。
我先取出一勺晶体放在桌面上,再用滴管去取醋酸钠过饱和溶液,这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滴管碰到溶液的那一瞬间,溶液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结冰”了,更神奇的是,这“冰”居然是烫的。
第一次实验就这么失败了。
虽然失败了,但并不影响我继续实验的热情,我用第二个步骤开始融化这些结的“冰”。
我把这些“冰”装进了一个自封袋中,封好封口,放入盆中,用滚烫的热水把它们慢慢融化。
看着差不多,我拿了起来,放入冰水中想直接冷却,却发现,当这被融化的自封袋放入冷水中后,又开始结冰了。
我迷惑地抓抓头,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要自然冷却。
好吧,我继续放盆里,重复了又一次的融化,自然冷却,但当打开自封袋时,当滴管碰到的一瞬间又是一次结冰,重复着一次又一次地融化,想着各种的可能性,但又一次次的失败了。
我渐渐的失去了耐心,正当想放弃时,妈妈跟我说,“要不我们再来做最后一次吧,慢慢来,严格地按照步骤来,排除我们现在这些因素应该能成功了。
”
听了妈妈的话,我打算背水一战了。
我仔细地按照着步骤把自封袋完全的浸没到开水里,足足2分钟,等全部变成溶液后小心翼翼地撕开袋口,这次还好,没有结冰,我不禁暗自小小高兴一下。
正当我要拿滴管的时候,我又退缩不敢碰了,真担心一不小心又结冰,于是我把全新的滴管递给了老爸,想让老爸来帮我吸满溶液。
老爸接过滴管,小心地吸着,我在一边屏住呼吸地瞪大眼睛看着,生怕有一点闪
失。
当老爸吸管成功地吸进溶液时,我开心得手舞足蹈了,心想:这应该离成功不远了吧!我兴奋地接过老爸的滴管,拿起滴管竖直的在桌面上的晶体上方一滴一滴地滴着,妈妈在一边不停地提醒着:“慢点,慢点!”“不要心急,别碰到了!”我的小冰山慢慢的从0.5厘米开始堆到了3厘米,老爸见状说:“好,完成了,收摊吧!”但我玩得不亦乐乎不肯罢休,继续要堆建我的“冰山”,终于在“冰山”高达6厘米的时候,因滴管碰到了“峰顶”而结束。
这么神奇的实验是什么原理呢?看着水晶老师的介绍,原来是在常温下,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加入晶体会失去平衡,过多的溶质像水结冰一样迅速的结晶,而结晶会放出热量,又称“热冰”。
这个实验足足做了2个小时才完成,科学真是千奇百怪,有时候想要得到结果会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失败后的成功,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不一样的心情。
这么神奇的实验,你也来试下吧!
水与冰作文篇9
春已至,冰成水。
寒冬,将水凝。
一道冰墙,阻挡在心与心之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同杂质都冻成心墙。
冰在零下便不可一世,低温是他滋生的温床,而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使寒气更重。
一堵心的冰墙,看似无坚不摧无法跨过,但,不要忽视了一样非常极其有用的东西——热。
当冰度不断加热,直至温度不断升高,它就会屈服,融化,化成一滩水,有温度的柔水。
杂质便会显露,沉入水底。
但,水亦可灭火,冰化成水时会吸取大量的热,会浇灭火。
因而,包容的烧杯便会出现,将冰化成的水积入杯中,一点一滴。
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不愉快便是杂质,其种类繁多,仇怨恨等等,而主体冰则是相互之间的不沟通和不包容。
一旦冷漠加剧,心温下降,便会结成冰墙,立在两人心与心之间不远的地方,只要稍微给一点热情,便会化成水,失去靠山的杂质便会随水流走,洗净心灵。
倘若,心墙很厚,杂质很多,冷漠很多,心就会很冷,人与人阻隔在冰川之中,犹如南极大陆,感觉到的只是冷,看到的除了冰还是冰。
心被冰封在冰层之中,渐渐死去。
没有了知觉的心,没有心的人能够称为人吗所以,心必须吸收温暖,必须从阴暗中走出来,去晒一晒太阳。
阳春,冰墙在阳光之下还能放肆吗只能逐渐消亡,化成一股暖流,在心中汇聚成河,各种各样的鱼虾于其中欢快,这就是真正的人生。
冬天,寒冷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心中有春,最寒冷的南极也不会冻心。
水与冰作文篇10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氤氲在脸上,暖暖的。
百无聊赖地趴在桌上翻着书,一页,一页,……茫然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缓缓移动。
这时,并不醒目的六个字意外却又仿佛预约好了似的蹦出来:“冰是睡着了的水”。
冰是坚硬的,有棱有角,分分明明。
若是和它碰撞,生疼生疼的。
它周身散发着阵阵寒气,一眼望去便知晓它的寒冷,不敢接近。
长时间用皮肤接触它,或即使只处在它的周围,也会感到一股透心的寒气。
水是柔和的,它没有固定的形态,装进什么样的瓶子就是什么样的形状。
什么时候把它从容器里释放出来,它就像久经禁锢,终于获得自由的人儿一样,仗着自己有利的可以随意流动的躯体,四处奔驰嚣张。
端详一块冰,虽然表面透明,但你还会发现它好像冬日的雾一样,乳白色的,朦朦胧胧的。
里面还有多少层,看不透。
观察一汪水,如果不是刻意地把它弄浑浊,所看到的除了清澈,还是清澈。
表面清澈,实际里面有多少微小的杂质,猜不透。
看不透,也猜不透,是它们的共同点。
可比起水,冰似乎更不被人喜欢。
若是把一块冰轻轻地摔到地上,它很容易,很容易,便碎了。
又摔,它又碎。
再捡起,再摔,再碎……如此反复,原来的冰块破裂成大大小小的许多碎片。
只是,它仍然是冰。
人们总想强硬地将冰化为水,却总是难以达到。
它太强硬,太让人不敢靠近。
从另一种角度,它却更好地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完整。
只有周围萦绕着温暖的气体,它才有可能融化,化
为一汪清净的水。
水总是圆滑地改变自己,去遵照他人的指示。
于是人们更喜欢水。
其实,冰和水的本质是一样的,水有水的随和,冰有冰的个性。
冰是睡着的水,它应选择醒来,还是继续沉睡?
水与冰作文篇11
我们在化学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我们都知道,水的三态分别为:固态水(冰)、液态水(常态)与气态水(蒸气)。
我们就以固态水与液态水做个例子。
水在0℃以下状态是冰,在0℃时是半冰半水的状态,而在0℃以上时则是液态,而固态与液态水的变化就是1℃的事儿!
其实1℃很重要,你可以不认同,毕竟夏天在家中开空调高一度低一度都无所谓。
然而,36度5是人体正常体温,37度5是低烧,38度5是中烧,39度5是高烧,从低烧到中烧、再到高烧,也就是1度与1度之间的微妙变化,到40度以上就有了生命危险。
所以,可一定不要小看这1℃,因为这微小的变化可能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在地球,大部分的冰川都集中在南北极地区,而两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如企鹅、北极熊等都是以冰川为家,大批北极熊更是生活在浮冰之上。
但是据自然环境学家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正在发烧。
由于我们人类大量地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已在南北极地区上空造成了严重的臭氧层空洞。
在太阳系太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线,而地球的臭氧层可以有效减少照射进地球的太阳光中所含的紫外线!
然而地球现在温度正在升高,这就导致了两极冰川大量融化,更多的冰变成了水,造成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
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小半个欧洲在未来极有可能被水淹没!
最重要的是,人类无法像《流浪地球》中一样“星际移民”,只能坐飞船去寻找适合的行星,但是这希望渺茫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