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过关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关习题]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1966年“文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煽动
.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D.民主法制不健全
解析:“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是毛泽东由于对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所作的错误判断。

答案:A
2.“文大革命”期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惨遭抄家和人身迫害,这突出表明
(
) A.国家的法律遭到践踏
B.阶级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把握。

“文大革命”期间,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惨遭抄家和人身迫害,突出表明国家的法律遭到践踏。

答案:A
3.“文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了沉重灾难。

要避免
“文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彻底批判封建残余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答案:D
4.中国共产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
A.新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生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知识的把握。

法制建设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答案:D
5.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生的分析能力。

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的时期,A、、D三项都属于此前的制度建设。

B项是新时期的制度创新。

答案:B
6.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解析:本题考查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力。

D项内容全面反映了新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答案:D
7.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

”这个“窗口”是指
(
)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强化训练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解析:这是关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强化训练层民主制度建设情景的描述,说明强化训练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实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农村强化训练层选举和政府机构无关,也不能说明直接选举全面展开,故B、两项错误。

答案:D
8.改革开放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人大制定了4 000多项地方性法规。

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制定地方性法规,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法律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能制定,因此排除④;②在题干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②。

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是杂居的,互相同,互相影响。

——周恩《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三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强化训练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修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新制度”是什么,并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民族政策的依据和目的。

(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强化训练层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及其意义。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生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第(1)问的第一小问直接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要根据材料一最后一句分析。

第(2)问首先判断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然后依据材料二,从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发展历史等角度概括依据;从实行各民族平等的角度分析目的。

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并结合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要从人民当家作主、农村建设、社会和谐等角度谈影响。

答案:(1)新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突出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互相影响;近代以,我国各民族都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所处地环境各异。

目的: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成就:为扩大强化训练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意义:有利于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政治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