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2分)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
2.(2分)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
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3.(2分)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
4.(2分)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5.(2分)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B.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C.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总相等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之和
6.(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D.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
7.(2分)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8.(2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
A.内能增加B.温度降低
C.密度增大D.分子热运动加快
9.(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可能发光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B.只闭合开关S2
C.只闭合开关S1、S2D.开关S1、S2、S3都闭合
10.(2分)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C.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1分)
11.(1分)物理学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2.(2分)温度一定时,影响铜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铜导线的和.
13.(2分)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会不带电的头发.
14.(2分)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15.(2分)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压强,温度.
16.(1分)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的额定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mA.
17.(2分)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联的.
18.(1分)“神州八号”飞船的返回舱下落接近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具有的能逐渐增加.
19.(2分)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
20.(2分)用手掌压着桌面往前推,在手掌沿桌面推移的过程中,压力越大,感觉越费劲,这是因为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的缘故;同时感觉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方式使手掌的内能增加的.
21.(2分)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Ω.
22.(2分)定值电阻R1=10Ω,R2=5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
I1=0.2A,则电源电压U=V;若将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干路中的电流I=A.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9分)
23.(3分)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4.(3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
25.(6分)小明利用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中所示的电路图,帮小明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起来.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26.(5分)某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200㎏的水从25℃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
(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7.(6分)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 0.3A”字样,R=30Ω,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8.(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2分)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
考点:绝缘体.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不容易导电物体是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等.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解答:解:铅笔芯、铁、刀片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属于识记内容,注意区分.
2.(2分)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
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考点:热机的效率;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1)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叫做热机,做功冲程将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热机的转动部分要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效率就不可能达到100%;
(2)热岛效应的形成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如人类生活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热量等,要降低“热岛效应”就要从热岛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3)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是因为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
(4)水箱中装有水,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就会胀破水箱.
解答:解:A、使用热机不可避免的要克服机器部件摩擦做额外功,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A是错误的;
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热机工作时的二氧化碳和热量的排放,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所以B是正确的;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利用水来降低热机的温度,所以C是正确的;
D、水凝固时体积变大,就会胀坏水箱,所以冬天要把水箱中的水放出,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热机的使用会带来环境问题,效率也比较低,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3.(2分)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
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
解答:解: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2分)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4)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
解答:解:A、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应考虑其它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故B符合题意.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错误,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
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是用来升高温度.
5.(2分)关于串、并联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B.串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C.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总相等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支路电阻之和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专题:推理法.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解答:解:
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正确;
B、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故B错;
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C错;
D、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阻特点,注意区分、易混淆,易错点!
6.(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D.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压轴题;图析法.
分析:(1)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为串联电路,并列连接的电路为并联电路;(2)电流表应该和被测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表,从“﹣”接线柱流出电表.解答:解:(1)首先两灯泡属于并列连接,故属于并联电路,故A错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和灯泡L1串联,因此它测量的是灯泡L1中的电流,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串并联电路连接方式的分析,同时还考查了电流表的连接和使用情况,比较简单.
7.(2分)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机械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根据紧急刹车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此题,刹车片和轮胎之间有摩擦,互相克服摩擦做功,这是也有能量的相互转化.
解答:解:A、刚下坡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匀速下行时,动能不变,所以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匀速下行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互相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但能的总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8.(2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
A.内能增加B.温度降低
C.密度增大D.分子热运动加快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解答此类题注意总结规律,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分子的密度减少.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9.(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可能发光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B.只闭合开关S2
C.只闭合开关S1、S2D.开关S1、S2、S3都闭合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顺次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可以假设两个灯泡串联或并联进行分析开关的闭合情况.
解答:解:如果两灯泡串联,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L2、S2和L1流回负极;因此只需闭合开关S2;
如果两灯泡并联,电流从正极流出分别经过S3和L1以及L2和S1,并流回负极;因此需要闭合开关S1、S3.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会设计串并联电路.
10.(2分)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C.D.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专题:应用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根据实物图可知,从正极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L1、开关S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2和S2、开关S1回到负极;所以两灯泡并联,开关S1控制干路.
解答:解:A、该图中,干路没有开关,故错误;
B、该图中,干路中没有开关,故错误;
C、该图符合题意,故正确;
D、该图中的S2在干路中了,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选择电路图,关键是明白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重点,并且是2015届中考必考内容.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1分)
11.(1分)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考点:电流的方向.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1)电流的形成: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电流无论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故答案为:正电荷.
点评:掌握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
12.(2分)温度一定时,影响铜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铜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解答:解:温度一定时,影响铜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铜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故答案为:长度;横截面积.
点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等有关,还与温度有关;与电流以及电压的大小无关.
13.(2分)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带了电,会吸引不带电的头发.
考点:摩擦起电.
专题:应用题.
分析:(1)两个物体摩擦时,出现带电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够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解答:解: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摩擦起电,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
故答案为:带了电;吸引.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的内容.
14.(2分)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1)两种不同物质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就会导致电荷发生转移,两个物体都带了电,这就是摩擦起电.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手带了一种电荷,细丝带了另一种电荷.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1)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手带了一种电荷,细丝带了另一种电荷.(2)由于不同的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细丝蓬散开来.
故答案为:同;排斥.
点评:(1)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2)确定手与细丝摩擦,使细丝带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2分)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专题:简答题.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体积越小、压强越大;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
解答:解: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总量不变,活塞上移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增大;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
16.(1分)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的额定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75mA.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求出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求解.
解答:解:∵5个LED并联,
∴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I=5I1=5×15mA=75mA.
故答案为:75.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17.(2分)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总开关(开关),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组成.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2)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相影响,并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
解答:解:(1)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干路上的总开关(开关);
(2)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情况是互不影响,所以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
故答案为:总开关(开关);并.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开关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会辨认,会解释.
18.(1分)“神州八号”飞船的返回舱下落接近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逐渐增加.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2)飞船在空气中运动时,飞船和空气之间有摩擦,克服摩擦做功.
解答:解:
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而速度减小,因此动能减小;
质量不变,而高度减小,因此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飞船在下降过程中,克服空气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内.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变化.
19.(2分)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1)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是气味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结果.
解答:解: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升华;不停地运动.
点评: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确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20.(2分)用手掌压着桌面往前推,在手掌沿桌面推移的过程中,压力越大,感觉越费劲,这是因为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的缘故;同时感觉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手掌的内能增加的.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应用题.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改变摩擦力的大小就从改变压力或者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两个方面来考虑;手掌和桌面摩擦生热,手的温度会升高,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解答:解:手掌压着桌面往前推,在推移的过程中手掌与桌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增大了压力,手掌受到的摩擦力就会随着增大,因此会感觉比较费劲了.手掌发热说明手的温度升高了,这是由于手掌和桌面摩擦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导致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
故答案为:摩擦力、做功.
点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2015届中考中经常考查某个物体温度变化了是哪种方式改变的内能,判断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存在能量的转化过程,存在就是做功的方式,不存在就是热传递的方式.
21.(2分)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10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10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