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校园回忆文章:我的初中生活之住校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初中后,我就开始了住校生活。
不到十二岁就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外
求学,衣服要自己洗,饭要自己去食堂打,饭盆要自己洗,没有了父母的关照,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去面对,去处理,无形中锻炼了我独立自主的生活
能力。
现在农村的小学,好多都进行了合并,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到外地去上学。
许多家长怕孩子住校受委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自己跟着照顾孩子,开始了陪读生活。
到了初中、高中更是这样,租房陪读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时尚和潮流。
如果你家孩子住校,经常被当成另类。
其实学生住校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磨练,过一过集体生活,学会与人相处,自己独立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和生活琐事,在人的一生中也是一种经历、阅历和财富。
初中时学校的饭菜比较单调。
每天早上是小米稀饭配咸菜。
说是小米稀饭,其实里面总掺着一些玉米面或者玉米圪糁,有时因为米太陈还要加点碱面,有好多次碱面加多了,饭很黄,还发苦,基本不能吃。
中午是馒头和玉米面窝窝头交替进行,馒头有两个,窝窝头只有一个,再加一勺菜。
菜通常是萝卜、土豆、白菜,还会有南瓜加几根粉条。
基本都是素菜,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一星点肉。
菜一般很稀,量也不多,吃完一个馒头就没有菜了,另外一个馒头只能干咽。
晚饭有时是稀饭,有时是盒子饭,但盒子饭除了有咸味,基本看不到多少菜和面。
不过在那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年代,食堂基本都是那样,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每年有两三次过重大,学校食堂会做肉川汤给我们改善生活。
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节日。
还有几次食堂试着做汤面条,也把我们高兴坏了,有的同学甚至打两份吃,因为汤面条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稀罕的。
现在的孩子听说这些,都感觉是在听天书,觉得是两个世界,不可思议。
其实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生活常态,经历过的人都会清楚地记得。
由于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校的饭菜基本吃不饱。
所以几乎所有住校生都会从家里拿一些干粮和咸菜,我也不例外。
那时我的干粮主要是过年留下的烤馒头和火烧。
每次回家,妈妈总要给我拿一包干粮,有时同村的高中生回家时也会帮我捎来一包。
靠着这些干粮,
使我度过了初中三年。
由于每天定时定量,我以每年近十公分的增长速度长高了不少,使我从小学毕业时不足一米四的小个子长成了如今的中等身材。
说到住宿,那时农村来的孩子都在住校。
宿舍是一排平房,房间里有一个火炉,还有一个带拐弯的大通铺,就像汉字中的笔画“横折”一样。
一个通铺能睡二十几个人。
上学时,我们都带着被子褥子,还带着一个木箱,箱子一般放在大通铺边上,虽然大小不一,但也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靠里就是我们的床铺。
最下面是草席,草席上是褥子,褥子上铺着床单,被子叠好后靠墙摆成一排。
每人大约能占50公分宽,由于每个人床单材质不一,图案不一,颜色不一,就像是万国旗,看起来倒也不显得单调。
大家躺在一起睡觉,彼此相安无事,真正做到了同床共眠。
那时好像也没有发现有人打呼噜,也可能有,但是因为自己太困睡得死没听到吧。
由于是大通铺,加上人多挤在一起,所以经常有苍蝇、蚊子和跳蚤前来光顾。
我们戏称为上有飞机,下有坦克。
可恶的是,只要每次打扫完宿舍,当天晚上肯定咬得睡不着。
我们都觉得很奇怪,感觉是不是把他们都惊到了,所以才来报复我们。
当年宿舍里没有暖气,只有火炉,到冬天生火就成了值日生的主要任务。
有的同学比较懒,所以宿舍里的火经常被生灭。
每天下自习后总有同学快速跑回宿舍,就为了能坐在火炉旁烤会火暖和一下。
住校生每天要轮着值日,打扫宿舍卫生,抬着大铁桶去打洗脸水,倒小便桶,冬天还要加上生火。
但值日生可以不用出早操。
所以大家还是希望能轮到值日,至少可以多睡几分钟。
住校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能和同学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总充满着温馨和快乐。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