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望江县部分规模猪场猪圆环病监测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望江县部分规模猪场猪圆环病监测与分析
作者:王火明,李少炎,虞育红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5期
王火明1,李少炎2,虞育红2
(1.望并县鸦滩镇畜牧兽医站,安徽望江 246200;2.望江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望江246200)
[摘要] 为了解望江县规模化猪场的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状况及免疫抗体水平,选取4个不同规模的猪场采取血清及相应的扁桃体连续两年进行检测,病毒2型核酸采用荧光PCR,圆环病毒2型抗体采用ELISA方法对398份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送检样品核酸阳性率由2017年的20.2%上升到2018年的74.4% ,阳性猪场也由2个增加到4个,病原污染面不断扩大;样品的抗体水平均较高,不同规模猪场没有明显区别,但阳性猪场的感染抗体和免疫抗体还很难区别,有待进一步探索;病原污染面不断扩大提示猪场的管理水平,特别是生物安全措施存在不足,应加强对圆环病毒病的防控。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病;规模化猪场;免疫抗体;望江县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5-075-02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免疫耐受猪。

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

常常由于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达25%以上,较严重的猪场在暴发本病时死淘率高达40%。

另一个方面是,耐受猪免疫应答能力差,生长能力差,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随着大多数猪场已将猪圆环疫苗列入免疫程序,该病在监床上出现最多的是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免疫耐受猪。

为确实了解望江县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状况及免疫抗体水平情况,笔者结合国家生猪定点检测项目开展了此次检测活动,为下一步做好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设置
考虑境内猪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同,选择4个不同规模猪场,其中年存栏量超过5000头的猪场1个,年存栏在3000头左右的猪场1个,年存栏量1000以内的猪场2个。

1.2 样品采取
于5月份采样,采取血样分离血清,同时采取对应的扁桃体。

充分考虑到猪群不同生长阶段,尽量采取不同的生长阶段猪群样品,使样品分布能覆盖到全群猪。

按照规模大小不同,分别采取样品不少于30头份和15头份。

无菌采取猪前腔静脉血3~5 ml,析出血清。

收集猪场的信息,如免疫状况、疫病发生及兽药使用情况等。

1.3 试剂与材料
圆环病毒2型核酸、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

使用的主要仪器有自动核酸提取仪、
荧光PCR仪和酶标仪。

1.4 检测方法
根据GB/T21674-2008标准,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采用荧光PCR,圆环病毒2型抗体采用ELISA,按说明书操作。

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1 血清学检测
2.1.1 采样时间不同。

2017年共检测109份样品,抗体阳性数为106份,阳性率为97.2%。

4个场检测结果是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95%、97.2%、100%、100%。

2018年检测90份,
阳性数为85,阳性率达到94.4%。

4个检测场,3个场均达100%,小型规模场1只有64.3%。

从检测数据来看,2017年的阳性率与2018年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其中有3个场的阳性率没
有明显变化,但小型规模1的抗体阳性率2017年与2018年的差异显著。

之所以出现明显差异,可能是2018年生猪价格不高,养殖户对疫苗接种意识下降,也可能是注苗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免疫失败。

2.1.2 规模大小不同。

规模场大小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各个场的抗体阳性率没有出现明显差异,说明疫苗效果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规范操作,免疫效果很好。

同时也反映
养殖户对圆环病毒病的认识很高,都很重视。

2.2 核酸检测
2.2.1 采样时间不同。

两年的核酸检测结果差异明显,2017年阳性率只有20.2%,2018
年达到74.4%。

4个检测场中,大型规模场和小型规模场1发生明显变化,2017年阳性率为0,2018年分别达到80%,14.3%。

4个场中,有2个场2017年检测结果表明场中没有受到病原污染,2018年4个场均有阳性样品,都受到病原污染,其中3个场带毒较重。

说明在2018年的
饲养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或者在饲料运输、买猪等环节中与外界接触时消毒不严格。

2.2.2 规模大小不同。

不同的规模场带毒状况没有明显区别,关键在于猪场的饲养管理,养殖的各个环节中是否规范,是否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也说明这种病毒是普遍存在。

大型规模场只要管理环节出现问题,更容易受到威胁,更容易受到病原污染。

3 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望江县规模养猪场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带毒现象,并且呈上升态势。

送检样品核酸阳性率由2017年的20.2%上升到2018年的74.4%,养殖场也增加2个,基本全覆盖,病原的污染面不断扩大。

这说明猪圆环病毒病对猪场影响越来越大,对猪场内部的饲养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生物安全意识不能丝毫放松,同时也说明在引种、动物检疫、运输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不断完善。

带毒猪场抗体检测水平高,是否是疫苗免疫抗体还是感染抗体很难区别,因此带毒猪场再进行疫苗免疫是否能产生高水平免疫抗体,能否取得保护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参与文献:
[1]胡永明,欧伟业,彭俊平,娄昆鹏,李江.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YZ株)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12):161-162.
[2]任衍倍,乌那尔汗,孟凡峰,等.新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学报,2018,38(12):2271-2276.
——————
[作者简介] 王火明(1961-),中专学历,兽医师,长期在基层第一线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诊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