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观后感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观后感
《西游记》观后感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观后感1
这个不一样的寒假,我读了一本由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我一拿起《西游记》,总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故事讲述了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玄奘法师受观音菩萨指点,在一路上收了三位各有所长的徒弟,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老实的猪悟能、勤勤恳恳的沙悟净。
他们在漫长的取经路上,当唐僧遇到危险,被妖魔鬼怪抓走时,三位徒弟不仅用尽了浑身解数,还请来各路大罗神仙帮忙斩妖魔除妖怪,最后,终于到达了西天佛国,修成正果、功德圆满。
在灵山,如来传金旨:封慈悲为怀的玄奘法师为旃檀功德佛、封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为斗战胜佛、封憨厚老实的猪悟能为净坛使者、封勤勤恳恳的沙悟净为金身罗汉、封颇有灵性的白马为八部天龙马。
从这本书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克服重重困难。
遇到问题时,不能打退堂鼓,要坚持不懈地把它克服。
记得小时候我刚学习弹钢琴,常常觉得自己弹不好钢琴,对钢琴失去了信心。
但是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坚持才能成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一开始,我以为妈妈是为了让我开心才这么说。
可没想到,幼儿园来了一份邀请函:让我去参加钢琴表演。
我顿时就觉得有一大片乌云在头上,我怕自己把表演搞砸,但还是硬着头皮坐在钢琴前,弹起那不成调的乐曲。
在幼儿园里,那位年轻的指导老师听了我的琴声后,立刻赞扬道:“这孩子弹钢琴弹得非常不错!坚持弹下去,一定会成功。
”听了这句话,我心中美滋滋的,失去的信心又回来了,决定坚持学习钢琴。
此后,我在家里坚持练习钢琴时,在我的耳边经常会徘徊着一个声音:“坚持才能成功。
”
坚持才能成功,读了《西游记》,使我更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用《西游记》中的精神引领自己走向成功!
《西游记》观后感2
昨天晚上爸爸的同事波哥请我们一家去看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这次我来点评点评《西游记》。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很大意义上颠覆了以往六小龄童版本的经典,连剧情也可以看出不少西方化来,就打个很简单的例子:剧中白骨精的三个跟班,有很明显抄袭《霍比特人》里面的半兽人。
就连前面白骨精吸走人魂魄的时候也是用外国特有的惊悚风格。
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来讲师徒四人:第一个肯定就是唐僧了,一开始电影的镜头表明了唐僧穿了蓝色袈裟,而这太不合理了。
因为西游记里明明白白说了观音菩萨赐唐僧的袈裟金光耀眼。
而且,唐太宗虽然跟唐僧结为兄弟。
但可没有送他士兵呀。
还有紧箍咒,怎么会出现在唐僧的包裹里?种种瑕疵,还是太过明显了。
再说唐僧被抓走的时候,他就没有呼救吗?他是大唐高僧,智商本该轻易碾压一切,但是他竟然忘了念紧箍咒,这样孙悟空就回去了。
我都想出来了,他还想不出来。
用一句话就是傻的可以。
还有孙悟空,孙悟空总体不错,而且装备还升级了不少,紧箍咒变得华丽。
金箍棒摆脱了一根棒子的衰(sui)样。
但是紫金冠等铠甲就变得连个披风都没留下。
但是演员又有个问题,没有把孙悟空的皮性演出来。
而且剧本把孙悟空写得好弱好废,打白骨精打了几天。
倒是白骨精厉害了不少。
猪八戒倒没什么,就是好像没什么法力,到最后才拿钉耙出来扫扫地。
前面就一直在装可爱,变野猪,调戏女的。
沙僧的外观形象变了不少,变得全身上下都是蓝色的,和师父好配。
而且说话一口外国腔,加上他的大胡子,再套个假发。
可以去唱《我的太阳》。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还有很多瑕疵,我就不一一数落了。
最后说一下,虽然瑕疵很多,不过最终意义是好的,唐僧还是度化了白
骨精,西游记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普度众生。
以前的西游记没做到这点,一路就是闯关,打怪,升级。
不过这部片子加了一个度化妖怪,这一点值得点赞。
《西游记》观后感3
最近,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西游记》,这本书讲的是:一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拜师学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先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帮助唐僧取到真经,他们自己最后也修炼成佛的故事。
在取经路上,他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曾放弃,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辆黑色的,我见妈妈把车骑得四平八稳,放一杯水在后座上,也不会洒掉,而我骑上去就像唐僧取经一样,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我骑上车,一踩,车子就像一位喝多了酒的醉汉,摇摇晃晃,最后竟笔直地朝花坛冲过去,让我和大地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我不服气,站进来拍拍裤子上的沙土,又试了几次,结果摔得一次比一次惨。
当我想放弃时,我想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经历,决定再试几次。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试到第五次时,我已经能像模像样的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散步”了,那时感觉自己就是那取到真经的唐僧师徒,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大家经历的,不正是像孙悟空他们取经路上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吗?在这一次疫情中,我们就是那“唐僧”,无数的医护人员则就是“悟空三兄弟”,新冠病毒疫情就是那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
在疫情中,医护人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定宇院长、江学庆医生……他们不顾疫情的凶险,逆向而行,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才能让疫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还大家一个安定的家园。
而他们有的人却不幸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他们在抗疫路上的一路相随,又哪里能取得这次抗疫的“真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相信我
们一定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像唐僧师徒那样“水滴石穿,铁杵成针”,不怕困难,打败学习路上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取得属于自己的“真经”,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游记》观后感4
话说那崇山峻岭之间,云雾缭绕,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此乃花果山也,一石猴集天地之精华,诞生于此,凭其才智,成为众猴之王——神奇之故事开始于此。
吾认为此书惊险有趣,跌宕起伏,无不为此惊叹古人的丰富想象。
这本书中形象最为鲜明的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
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一对火眼金睛,辨出真假;
一根金箍棒,翻江倒海;七十二变,变幻莫测…他强横霸道,夺取金箍棒;他搞怪泼皮,大会偷蟠桃;他胆大妄为,挥棒闹天宫。
但是!到处闯祸的他自从在唐僧手中于五指山获救,便忠心耿耿,与猪八戒,沙僧,共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痛打豹精狮怪…降服各路妖魔鬼怪,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他这种嫉恶如仇,大无畏的坚强意志值得赞扬。
唐僧、猪八戒、沙僧,他们都有各自生动鲜活的特点。
唐僧他有点懦弱无能,最大的毛病就是人妖不分,善恶不辨,而且屡犯不改,但是他慈悲为怀,是个虔诚的佛教长老;猪八戒他好色贪吃,但身粗力大、憨厚单纯、吃苦耐劳;沙僧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而且忠诚不二。
我认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
(中国·作文·网 )
读了这本好书之后,我常常幻想自己就是孙悟空,乘上筋斗云帮助人们实现飞天的梦想,运用七十二变在舞台上表演赢得喝彩,睁开火眼金睛看破坏人的阴谋诡计,挥动金箍棒打倒那些,拔下一撮猴毛变出小猴去逗乐那些不开心的人们。
除此之外,我还会请求龙王给沙漠地带降雨、央求观音菩萨治好患病的人们、拜托月老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恳请嫦娥使分散的家人团聚…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我认为这本书其实暗含着一个生活中的道理:那些有背景的妖怪,
最后都是被神仙收回去继续做徒弟,而那些无名小怪,不是就是变回原型,这就如同生活中那些有身世和没有身世的人,犯下同样的错误,造成同样严重的后果,却受到不同的对待,有不同的结果。
从古代至今朝,从幻想到现实,唉~都一样啊!
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好在它惊险有趣的情节故事;好在它形象鲜明的人物特点;好在它生动诙谐的语言;好在它教给我的人生道理…
《西游记》观后感5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书,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我最喜欢的要数《西游记》了,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趣味性强,想象丰富,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色彩鲜明的人物。
这本书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劫难,行十万八千里路取得真经的故事。
故事中,唐僧师徒的组合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唐僧的懦弱、孙悟空的毛躁、猪八戒的懒惰、沙和尚的沉默,也让这支取经队伍散发着特殊的光芒。
你瞧,他们虽闹,却在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即使经历那么多困难,仍坚持下来,取得真经。
这让我想起了我学打跆拳道,得从撕腿、压腿、练习体能开始。
每次我都练得满头大汗,痛得号啕大哭。
但妈妈告诉我,不管学习哪种本领,都要学会坚持,因为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
每每想起妈妈这句话,我就会咬紧牙关,继续练习。
渐渐地,我的基本功扎实了,我可以练习对打了。
这是多么有趣又富有挑战的事情啊!我认真地听着教练给我讲解动作要领,与同学练习对打时,学着找准时机,发动进攻。
终于有一天,教练对我说:“萱萱,你可以去打比赛了!”我既兴奋,又害怕。
教练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别怕!只要发挥你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老师相信你可以的。
”听了教练的一番话,我不再那么害怕了,我鼓起勇气站在了赛场上。
虽然最后几分钟因经验不足,体能不够,输了比赛,但是我不灰心。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加倍地练习体能,每天重复地练习对打,在不知不觉中,我变得强大了。
当我重新站在赛场上时,我用连续横踢
一招,赢得了比赛,获得了金牌。
妈妈为我欢呼,教练为我鼓掌,我在一次次地历练中取得了人生的一桶真经。
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样,人没有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取得学习上,生活中更多的真经。
《西游记》观后感6
但是开场牛魔王和玉帝那一战实在是雷到了。
就像皮影戏一样。
背景和人物是割裂开的。
不奢求视觉效果的立体,至少画面本身是立体有层次的吧!
不过后面感觉好一些。
除了大量的不知道为啥要特写的大特写晃得我想吐之外,其他都感觉不错。
其次是人物。
觉得对仙界特别是玉帝的人物塑造模糊不清。
以往电视剧里的玉帝一般都带有自私昏庸无能的一面,对孙悟空的力量“又恨又怕”,如果不能利用,杀之最好。
但这里的玉帝立场实在有些不明确,铁扇和牛魔王在一起竟然是那种放任宽厚的态度,如果真的是天界的`掌管者,会对这样违背天条定律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就是这种非官方和亲的效果是非常低下无效的,像白送人家一个妹妹。
再到后来,对于孙悟空的出现好像也没什么具体的措施,最后白当炮灰。
二郎神更是无语了。
人家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好吧不是妖精啊,就算是听调不听宣的编外人员,也是仪表堂堂“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的呀。
而且二郎神法力是足以和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的,这里面的二郎神也太弱了。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上述那一点,在高潮时孙悟空的敌我转变是情有可原的:他从来都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
但是这个转变来的太轻易,不仅音乐没跟上,用滥了的大特写也没办法把情绪推上去,导致高潮还没等到就结束了。
觉得如果借用悟空传里的场景,悟空领着妖魔众生,而不是一个人,突破天兵硬闯南天门,视觉冲击会更震撼。
每一代中国人都一定有崇拜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童年,我们惊羡它法力无边能辨妖魔正邪,钦佩它在大闹天宫这样的辉煌后“浪子回
头”,忠诚地护送唐三藏。
这是当坐在我后面的孩子在神魔大战时大喊孙悟空加油时,我突然明白的。
西游记是所有人的集体记忆,无论它经过多少层包装和粉饰,它的内核依旧是我们心里的那个西游记——邪不压正,为正义、为天下众生。
在这样的集体认知下,无论它被诠释成什么模样,我们都能像对待孩子那样宽容它,包容它。
只因为它是西游记。
《西游记》观后感7
你们看过电影《大圣归来》吗?看过的人都要啧啧赞叹这部电影,没看过的呢,就太可惜了。
一个普通的星期三,我们像往常一样看看书,聊聊天。
突然,整个班级欢呼了起来,一打听,是说今晚要看《大圣归来》这部电影!我们兴奋不已,盼着快快到晚上,到了晚上,我们全班就像没驯化的野马,一窝蜂地涌出了教室,不论老师怎么喊叫,我们都听不见,带着兴奋、愉悦的心情,我们飞也似地带着凳子从老师身边闪过,一路上喧闹声一片,跑到了操场,我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位子坐下来,等待着电影的形始,一秒、二秒、……一分钟、两分钟……我们等得不耐烦了,正想抱怨几句时电影开放啦!
我看到的是小男孩江流儿等和孙悟空冒险的故事,这个故事,我看了后学会什么是关怀,而且非常的感人,我最有感触的一段就是最后的结尾,讲述的是:妖王发现了孙悟空的法力尽失,于是轻而易举地抢走了女童傻丫头,孙悟空再也不自信,嘴里一直说着:“不管了,不管了”他以前可是大圣啊,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现在呢,他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猴子而已,江流儿看着他不去解救女童,决定自己去冒险,眼看妖王已经要把男童,女童给烧死了,江流儿决定和妖王决一死战!在激烈的战争中,他不小心被许多乱石压住了身躯。
这时悟空赶来了,他急切地扒开一块块沉重的石头,看见一只弱小的手,举着,但又无助地倒下了……孙悟空以为江流儿死了,“啊……”孙悟空朝天长长地吼了一声,泪水挂满了他的脸颊,掉在手中齐天大圣的玩偶上。
手上的封印被他友谊的泪水解开了,他再次成为了齐天大
圣!!孙悟空拼尽了全力,把妖王给战胜了!这时,从他身后传来了一声弱小的叫喊:“大……圣……”看到这里一股暖流从我心里涌起,江流儿没死!是呀,做人就是要有勇气,就是要坚持。
就像那些校级运动员们不管有多大的风风雨雨,他们都不惧怕,你只要勇敢面对,才会成功,像他们跑了一圈又一圈,练了一次又次,什么时候喊累过?我们呢?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了?因此,我想到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电影看完了,我们的眼眶也湿润了。
端着凳子回到教室时,我的眼前仿佛一直在重复着这样一个画面:孙悟空和江流儿正在勇往直前……
《西游记》观后感8
个人认为完全超越老版。
无论从演员还是特效上,老版西游记的确是经典,但是要注意,西游记是神话剧,时代在进步,观众的欣赏水平在提高,如果在现在这个年代还抱着当年的电视剧看,我都感觉乏味,当年的道具和特效完全不足以和今天老张这一版媲美,这就是能完全超越老版的根本原因。
至于演员方面,我心中的孙悟空,不应当是一只思想上的人,行为上的猴子。
在这方面新版处理的很好,悟空毕竟是个妖怪,本性难移,无论是从菩提老祖那里还是从唐僧那里,学到的只是人的行为举止,他暴戾贪玩的性子应该是永远改不了的,所以我挺吴樾,他正好演出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猴子,至于猪八戒,毕竟是天蓬元帅,起码要有点威严,老板给人的感觉是蔫坏,而新版则给人的感觉是憨厚懒惰,这才是猪八戒。
沙僧在新版塑造的是最成功的,老版沙僧完全是个配角,有没有无关紧要,好像就是个剧务,而新版沙僧得到了强化,不再是那个只会说:XXX被妖怪抓走了!的小跟班了。
唐僧也很靠谱,整天风吹日晒,跋山涉水,怎会白白胖胖。
而且一位有胆量不远万里的取经僧怎会手无缚鸡之力!让赵云来演完全靠谱!
还有一点,化妆上有很大的进步。
猴,猪,沙,在西游记里普通人见了都当他们是妖怪,所以不应该长的那么和蔼,孙悟空的雷公嘴在新版得到突出,猪八戒也真就成了长嘴大耳朵,沙僧是徐锦江演的,
就不用多说了。
还有那些妖魔鬼怪,全都十分恐怖,这样的处理无疑增加了真实性,要比老版和浙江版的布娃娃妖怪好很多。
最后,我想说:新版三国完全没有超越老版的三国,红楼梦因为不了解不作评论,水浒传新版增加了剧情,但却少了好汉们的霸气和土匪气,所以尚不如老版。
但是张纪中版的西游记,的确比老版和浙江版好很多,钱砸出来的啊!
《西游记》观后感9
在小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读了第一本中国名著《西游记》,它主要描述了一位善良的和尚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历经磨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我不光看了书,妈妈还允许我看了动画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那天,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聊天。
“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谁?你给排个名次。
”妈妈问我。
我说:“孙悟空排第一,唐僧第二,其他的人嘛就没什么喜欢的。
”“为什么只喜欢他们两个呢?”妈妈又问。
我想了想说:“因为孙悟空本领大,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他总是能一眼就认出妖怪,师傅被抓走了他都冲在前面想办法营救,而且最后都赶走了妖怪;唐僧心地善良,总是不忍心杀妖怪,还把他们放走,经常念阿弥陀佛……。
”
妈妈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喜欢沙和尚和猪八戒呢?”
我说:“沙和尚嘛,其实还是有一丁点儿喜欢的,因为他总是看着大家的行李,跟着师傅念经。
猪八戒最不喜欢了,他只知道吃,有时候又很懒。
”
其实,我也挺喜欢白龙马的,他把唐僧的马吃掉了以后,就把自己变成了一匹马,一直默默无闻地驼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妈妈说,知错改错就是一匹好马,就像我们做错了题目,又订正了错误并牢记了同样值得表扬。
《西游记》里让我喜欢的人物其实还有不少,但最让我向往的莫过于孙悟空了。
自从看了《西游记》以后,我脑子里经常就会想起孙悟空的模样,如果我也有孙悟空的那些本领就好了。
比如,遇到哪些
地方出现火灾了,不用消防员过来灭火,我一个人就能把火扑灭;还有,如果我想去奶奶家,一个筋斗就能变到她家……可是妈妈说,如果我好好学习,也相当于身上有很多和孙悟空一样的本领,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都能很快发现并解决,我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是很懂这些,希望我读到三年级的时候能慢慢明白这些道理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也是我百看不厌的动画片。
《西游记》观后感10
今天把60集《新西游记》观看完毕,略微有点感触,在这里简单抒写一下,新西游记观后感600字。
首先我最大的感觉是,这版西游记所展示唐僧师徒经历的危难是最全的,无论是87年的经典版,还是此后拍摄的续集都没有此版全,这版几乎列出了唐僧师徒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但是如果把危难一一展示又有罗列之嫌,应详略得当,不过总体来说,该版把前面的危难展示的详细,把后期的危难演的过于简略,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是后面拍摄的有些匆忙,(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其次,演员上,唐僧的扮演者聂远一直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演员,读后感《新西游记观后感600字》。
纵观他演过的影视作品,以演武将侠士居多,从我们熟悉的《隋唐英雄传》的罗成,到《倩女幽魂》的七夜,再到《新三国演义》的赵云赵子龙。
所以一直以来他给我的印象都是一种豪气盖天的感觉。
而曾经各种版本的唐僧都是白皮嫩肉,一个文人书生的感觉。
所以当我得知聂远出演唐僧的时候,真的是比较意外,不知道他能不能演好。
随着这部剧的完结,我个人认为他演的很好,他演出了与以往版本都不同的唐僧。
其实据史书记载,唐玄奘的取经路上并没有徒弟相随,可想而知,如果他是一个娇弱者,又怎么能取得真经,在新版西游记里,聂远就演出了唐僧坚强、果断、悟性高的性格特征,他重现塑造了唐僧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再次,,《新西游记》加重了情感亦加重了现实。
无论是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情,还是有些妖怪的痴情,都是以前版本不曾有的,至于事实是怎么样的,后人也很难得知。
再说现实,就拿朱紫国一难说吧,国王的无情真是够现实的。
最后,《新西游记》佛理更深。
此中更重因果。
种何因,得何果,在此剧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乌鸡国假国王一难,若不是,那国王假做善事还求正果,又岂会酿成灾难!若不是当年唐僧施油与金毛老鼠,又岂会有无底洞一难......
总之,此版翻拍虽形象有些夸张之处,但总体还说有很多超越之处,值得一观。
《西游记》观后感11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这部电影只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因为是动画片,所以添加了我们喜欢的成分。
看的时候,我的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一会儿激昂、一会儿低落、一会儿开心、一会儿悲伤主人公孙悟空在小和尚江流儿的帮助下,解开了封印逃出来五行山。
因为对江流儿的崇拜和江流儿对他的感化变得善良、乐于助人了。
他们互相帮助一同度过了许多难关,最后孙悟空为了解救身处危险之中的江流儿,而唤醒了原先失去的法力,打败了大蠕虫,让人十分感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热情能给人带来正能量,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用章隽的热情将正能量传递下去,照亮温暖所有的人。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观后感200字
《西游记》人人皆知。
里面的捉妖打怪能手孙悟空,这位不简单的齐天大圣更是家喻户晓,看过了《大圣归来》这部电影后,我对这位孙大圣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分别是孙悟空,江流儿和猪八戒,孙悟空疾恶如仇,武功高强。
江流儿天真无邪,勇敢无畏,崇拜齐天大圣。
猪八戒好吃懒做,却懂得很多道理,劝醒了孙悟空。
电影的最后,大圣归来,历经磨难,英雄不死,终于法力无边,有能力保护江流儿,战胜邪恶!维护正义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勇气的,江流儿去救丫头和大圣的时候,大圣右手的法印封住了大圣的法术,去救江流儿和童男童女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去送死呢?他们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