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石考试题
一、名词说明(共15分每题1分)
一、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二、卵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3、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4、含泥量:粒径小于0.080mm颗粒的含量。
五、泥块含量:集料中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颗粒的含量。
六、压碎指标值:碎石或卵石抗击压碎的能力。
7、牢固性:碎石或卵石在气候、环境转变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抗击碎裂的能力。
八、碱活性集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映的集料。
九、表观密度: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锁间隙)的质量。
10、堆积密度: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一、紧密密度:集料按规定方式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1二、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13、轻物质:砂中相对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
14、必然条件:在必然条件下必然显现的事件。
1五、合格:知足规定的要求。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分)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
二、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3、砂按0.630mm筛孔累计筛余量(以重量的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Ⅰ、Ⅱ、Ⅲ级。
4、砂中含泥量砼强度品级≥C30应≤%,<C30应≤%。
五、砂中泥块含量砼强度品级≥C30应≤%,<C30应≤%。
六、砂的细度模数,粗砂中砂细砂。
7、砂中有害物质云母的含量按重量统计≤%。
八、筛分实验应采纳两个试样做平行实验,细度模数之差大于时应从头取样实验。
九、砂表观密度实验以两次实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差大于20kg/m3时,应从头进行实验。
10、检测机构资质按其所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
1一、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应当注明见证人的单位和姓名。
1二、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13、质量监督中所称的责任主体别离是建设单位、勘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三、单项选择题(共分每题分)
一、砂的筛分析实验中所用天平称量1000g感量(C)。
1g
二、砂的筛分析试样,实验前应先以后样通过10mm筛。
3、计称砂的细度模数应精准到
4、石子样品缩分应选用人工器分人工四分法
五、砂筛分实验中,烘箱温度应操纵在100±5℃
六、在砂的筛分实验中,筛分时刻为(10)分钟左右。
7、砂的含泥量实验中,烘干试样置于容器中,浸泡时刻为2h
八、砂的表观密度精准至(10)kg/m3.
九、砂的泥块含量实验应进行2次实验,石子的筛分实验应进行(1)次实验。
10、在砼品级≥C30中,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等于(15)。
1一、在砼品级≥C30中,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应小于等于1%
1二、在石子的筛分析实验中,天平或容器应精准至试样量的%左右。
13、在碎石或卵石的牢固性实验中以(硫酸钠饱和溶液)间接判定碎石或卵石的牢固性。
14、砂石实验中,以汽车货船或火车运输的以(A400m3或600t)为验收批。
1五、砂石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散布砂取(8)份,石子取15份,组成一组样品。
1六、石子表观密度实验中,称取烘干试样(300g)。
17、砂、石子表观密度修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1八、砂、石的堆积密度(小于)紧密密度。
1九、石子含泥量实验所需的试样最小重量随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变大)。
20、在砂石实验中不用的仪器设备是(A)。
电光分析天平
2一、砂、石实验缩分方式不相同
2二、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查验方式JGJ52-92
23、碱活性集料对砼(有害)。
24、石子公称粒径为(持续)粒级。
2五、石子含水率是指水占(烘干后试样)的百分数。
四、判定题(共分每题分)
一、石子筛孔尺寸有20mm筛孔尺寸。
(х)二、砂也有单粒级配和持续级配。
(χ)
3、石子分为卵石和碎石。
(√)
4、JGJ53-92为国家标准。
(х)
五、GB/T14685-2001为行业标准。
(х)六、细度模数为中砂。
(√)
7、砼宜优先选用Ⅱ级砂。
(√)13、碎石缩分也能够用分料器缩分。
(χ)
八、当采纳Ⅲ区砂时宜适当增加砂率以保证砼强度。
(χ)
九、关于C10和C10以下砼用砂,依照水泥,其泥块含量能够放宽。
(√)
10、对泵送砼用砂宜适用中砂。
(√)1一、对预应力砼能够直接用海砂。
(χ)
1二、砂的数量验收只能够用重量计算。
(χ)14、碎石筛分实验不用做平行实验。
(√)
1五、砂紧密密度实验中金属筒每层应左右颠击地面各25下。
(√)
1六、砂的含泥量不阻碍砼强度。
(χ)1九、砂、石子含水率和吸水率实验方式相同。
(χ)
17、石子筛分进程中筛全层厚度大于试样大粒径时,能够分两次筛分。
(√)
1八、在石子的表观密度实验中,可能用到液体天平。
(√)
20、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在砂的实验中也用到。
(χ)
2一、石子表观密度实验对颗粒材质不均试样可取四次结果的平均值。
(√)
2二、石子堆料高度不宜超过5m,但对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持续粒级堆料高度能够增加到10m。
(√)
23、碎石或卵石含水率简易测定可采纳“炒干法”。
(√)
24、石子,含泥量实验筛孔径为1.25m和0.08mm筛各一个。
(√)
2五、砂中云母含量所用仪器设备有放大镜、钢针、天平。
(√)
五、简答题(共30分每题3分)
一、砂筛分实验检测方式原理
答: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加入摇筛机最上层,筛分10分钟左右,然后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筛出量不超过0.5g为止.通过颗粒进入下一筛一路手筛,直至全数筛完为止.计算累计筛百分率和筛余百分率,依照二次平行实验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颗粒级配.
二、砂含泥量实验检测原理
答:取烘干试样1份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手淘洗过筛,滤去小于0.08mm颗粒,重复上述进程,直至洗出水清澈为止.烘干称量计算,做二次平行实验.
3、石子的颗粒级配和划分
答:分单粒级和持续粒级。
单粒级5-10,5-15,5-20,5-25,,5-40,持续粒级10-20,,20-40,,40-80。
4、砂含水率实验方式
答:样品中各取重约500g的试样两份,别离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容器中称量,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将容器和试样一同放入温度100±5℃的烤箱中烘干到恒温称量,然后计算。
五、砂吸水率实验方式
答:当即称取饱和面干的试样500g,放入2个已知重量的杯中,于温度100±5℃的烤箱中烘干
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干试样与烧杯总重计算吸水率。
六、砂表观密度
答:称取烘干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置瓶中,摇转容置瓶排出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小时左右,滴管添水至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称重。
倒出瓶中水和试样。
7、压碎指标值测定步骤
答: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在底盘下放直径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25下。
第二层颠实后试样高度约100mm左右,160-300s加荷到200kN稳固5s,用孔径2.50mm的筛,筛余压碎的细粒称量计算。
八、针、片状颗粒总含量测定步骤
答:按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粒径大于40mm的石子,可用尺鉴定。
9、砂中泥块含量测定步骤
答:称取试样200g置于容器中,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150mm,拌混均匀,浸泡24小时,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30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为止。
试样从筛里掏出,烘干,冷却称重计算.
10、砂堆积密度实验步骤
答:取试样一份用漏斗,装入容置筒(漏斗出料量筒距离不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重计算。
六、计算题 (共20分每题10分)
1、在筛分实验中 0.160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别离是β
1=6%,β
2
=14%,β
3
=20%,β
4
=80%
β
5=95%, β
6
=100%,β
1
=100%。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
答:细度模数=(14+20+80+95+100-6*5)÷(100-6)=
二、砂的泥块含量实验中,实验后干燥试样别离为196.4g,196.8g,求砂的泥块含量。
答:泥块含量(1)=÷200Χ100%=%
泥块含量(2)=÷200Χ100%=%
%%<% 实验有效
因此泥块含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