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晓阳,陈雪琳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7期
陈晓阳1,陈雪琳2
(1.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2.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越来越多,地面停车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高效快捷存取车辆的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停车场面临的
一些问题,提出了无避让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并利用三维CATIA软件对立体车库的稳定性做
了分析,展望了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私家车;停车场;无避让立体车库
中图分类号:U491.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07.086
收稿日期:2016-04-29;修回日期:2016-05-30
作者简介:陈晓阳(1990-),男,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工业工程研究,E-mail:cxy125561645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用品。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6亿辆,私家车总量超过1.31亿辆,平均
每百户家庭就拥有汽车三四十辆。

从发展趋势来看,私家车保有量还将步步高涨。

汽车的普及
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停车难问题就是一直困扰我
国各大城市的主要问题。

停车难不仅使城市的交通环境逐渐恶化,而且也带来了其他各种各样
的社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在逐渐增加,但停车位却
严重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立体停车场便应运而生。

1 立体车库发展现状
早在50多年前,立体车库在国外就有所发展,最早是美国人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所设计的一种设备。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汽车的逐渐普及,在欧美许多地区相继出现了不同种类的
立体车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日本、德国、韩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立体车库上的研究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日本,发展突飞猛进,位居世界前列。

20世纪末期,汽车行业日新月异,“停车难”问题愈加严峻,为了解决面临的困难,我国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国外立体车库技术,通过逐步地学习研究,慢慢在我国发展起来,各式各样的立体车库越来越多,且在不同场所得到应用。

现阶段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单元还可以设计成两层、多层、半
地下等形式,用搬运托盘的纵向升降和横向平移来实现车辆存取,适合地面和地下大型停车场,配置灵活,造价较低,缺点是车库前必须有车道,每层须有空位,不能同时存取多台车。

二是
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

采用堆垛机作为存取车辆的工具,因此对堆垛机的技术要求较高,单台
堆垛机成本较高,所以此车库适用于车位需求数量大的大型密集区域。

三是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它和电梯的工作原理极其相似,通过提升机的升降和横移机构搬运来实现车辆的存取,这
种车库总体高度都比较高(几十米),设备必须具有较高的加工安装精度、安全可靠性等,因
此投资成本较高,但占地面积小。

四是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该车库顶部安装有大型转动的棘
轮,通过链条与底部链轮形成闭合回路,链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载车托盘,有棘轮带动链
条及承载车辆的托盘一起转动工作。

该种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少,两个车位约可停放30辆汽车,且设备简单,造价低,缺点是一次取车必须带动所有车辆转动,耗电多,噪声大。

2 立体车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立体车库发展极其迅速,不仅缓解了地面停车的压力,而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方便,并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但是,立体车库在后续管理运营上却出现很多问题,许多人
不认可这种停车方式,导致利用率较低、亏损严重。

首先,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对停车场进行有序的管理,大部分新建或改建的机械立体
车库遭到重重阻碍,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很难与相关规范相吻合。

同时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的规划、交通、消防等部门对此类建设项目的要求比较严格,以至于很难通过审核。

因此追求利益
的开发商就直接放弃了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最终走上了传统的自行式车库模式。

其次,缺乏政策扶持。

机械立体车库的市场开发难度大,资金投入多,成本回收期长,因
此推广使用立体车库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实际生活中人们对立体车库的使用也持怀疑态度,一方面,选取的地址不便。

车库一般在较远的隐蔽地方,距离目的地较远,道路交通也不好,很难被人们看到,停车也不方便。

另一方面,设计有缺陷。

设计时仅考虑到存储问题没有
考虑车辆的出入,导致不论停车还是取车都只能单辆操作,前来停车和取车的客人往往需要等
上十来分钟,还有就是维护的成本大于收益,每个停车的设备空间小,停车时容易因为不小心
碰到车库导致车体划伤。

3 无避让立体车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3.1 无避让立体车库整体方案设计
传统的立体车库从占地面积、应用范围、存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缺点,如必须要有车道,不能同时存取多台车,一次取车必须带动所有车辆的转动,设备复杂,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等。

而无避让立体车库的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地,扩大应用范围,同时让车辆的存取更加快
捷顺畅。

通过与现有机械式立体车库进行对比,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上下层无避让、无需排队等候的立体车库,并进一步对无避让立体车库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其总体方案。

设计的无避让立体车库有两个轨道,均铺设于地面,位于车库下面的车轮组件沿两条轨道行走,这样既可用于室内,又可用于室外,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多台共同安装使用。

图1为2台这样
的车库一起安装布置的方案。

3.2 无避让立体车库结构设计及运行过程
无避让立体车库主要适用住宅小区、商业区和写字楼,主要停放对象为轿车,轿车分类和
基本参数见表1。

针对大中型轿车的无避让立体车库需按照大中型轿车尺寸进行设计。

针对大中型轿车的基本尺寸:车长4.6~4.9 m,车宽1.7~1.9 m,车高1.3~1.6 m,轴距
2.7~2.9 m,选择合适的轿车基本参数:车长4.6 m,车宽1.8 m,车高1.5 m,轴距2.7 m,对无避让立体车库的总体尺寸进行设计(见表2)。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出无避让立体车库的总体尺寸(见第88页图2),并采取最优机械系统
来实现功能特性,选择专用的零部件来满足各大系统的运作,并对结构进行设计与校核,提高
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安全可靠性。

无避让立体车库的运行过程:存车时,车主操作存车指令,车库自动进入运行程序:①从
初始位置出发,由移动小车沿轨道带动立柱、滑座、载车板等缓慢向前移动;②把未载车的载
车板移出到位;③立柱顺时针旋转90°带动载车板一起旋转到位;④载车板下降至地面;⑤车
主把汽车停放在载车板上,熄火,拉好手刹,按自动入库指令;⑥载车板承载汽车上升到一定
高度;⑦立柱带动载车板向相反的方向旋转90°;⑧移动小车带动承载后的载车板、立柱、滑
座等返回起始位置。

取车时,在确认周边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按下取车按键,车库自动按与上
述相反的过程将对应车辆取出。

3.3 无避让立体车库稳定性分析
无避让立体车库结构特殊、受载不平衡、工况复杂,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真实反映车库系统
的模型几乎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

选择有限元法作为基本方法,用常规的形状代替异型结
构件,可以忽略连接处的间隙、碰撞和摩擦等因素,这样就简化无避让立体车库的几何模型。

利用CATIA三维软件建立无避让立体车库有限元模型,根据全国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风
载荷和雪载荷的工况进行选取,针对已设计完成的无避让立体车库,考虑在不同风雪工况下的
车库受力及其变形情况,对无避让立体车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车库最大的位移节点为载车板偏离立柱中心距离最远处,最后通过加载最大风级和最大雪载共同作用,验证无避让立体车库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城市人口密度比较大,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停车难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缓解,马路边车辆的乱摆乱放问题严重。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机械停车设备行业的发展,另外,私家轿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立体车库带来巨大的市场,无避让立体车库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因此对无避让立体车库的需求,必须重视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物美价廉的停车设备,能合理利用现有空间,保证人们的出行方便快捷。

二是无避让立体车库一定要具有优越的使用性能、方便的操作顺序、快捷的存取速度。

此外,不能忽视设备的售后服务,确保产品使用更加可靠,最终解决人们停车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武少杰.无避让立体车库机械系统设计与稳定性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5.
[2] 中国市场报告网.2016—2020年中国立体车库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EB/OL]. [2015-11-01]. http:
//www. 360baogao. com/ List_QiCheJiXieBaoGao/ 93/LiTiChe KuShiChang XuQiuFen XiYuFa ZhanQu ShiYuCe.html.
[3] 陈婷婷.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设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4] 刘丽娜.浅谈立体车库的特点及其应用[J].技术与工程, 2007(12):96-97.
[5] 陈婧.垂向循环横向平移立体车库结构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6] 李阳.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堆垛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石俊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