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者:季立伟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是地球上的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现代公民提供了必备的地理知识。

而作为一位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为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使之成为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负起应有的责任。

本文主要从地理知识素养、生存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几方面对学生加强地理素质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培养现代公民地理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出发,始终贯彻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它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地理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从中学到地理科学的精神、态度、习惯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作一个具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为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
地理知识素养是指现代公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途径等等。

这些地理知识既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的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

为此,中学地理课堂必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地理知识的主要阵地,而地理教师则必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主导,引领着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启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互动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主动学习,并通过学习地理科学知识了解世界,对世界产生好奇。

在不断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观察、分类、读图、交流和实验等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加强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的培养,从而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形成一种基本素养。

二、学会生存的素养
当今世界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诸多的挑战。

为此,学会生存就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地理教育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生存素养方面同样具有着明
显的学科优势。

中学地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如:人口动态、粮食与供给、城市化、人口迁移、动植物的灭绝、荒漠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资源限制等等课题,不仅在向学生传递着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达学会生存所必需的技能。

如:学习火山与地震的相关知识,既要求学生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分布与成因,更在向学生们传达着如何在灾难到来之际逃生的技能;讲授人口动态则不仅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现状及人口特点,更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认识人口问题给资源与环境乃至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空气质量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给生存环境带来的弊端等等。

为此,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地理技能为生活和生存服务。

如: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为交通和旅游服务;通过观看卫星云图了解天气动态,归避气象灾害等等。

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任何有利契机教授给学生生存技巧,为增强学生的生存素养提供可能。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口号,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素养,争做21世纪合格的世界公民,是地理教育的重要职责。

为此,中学地理课程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区域地理学习以及乡土地理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课外活动、野外考察、社会调查、郊游、参观等机会让学生接触家乡的地理环境,及时了解和发现家乡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从而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辩论会等形式,制定爱护环境的守则;并联系实际考察结果,撰写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小论文,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总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把握地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培养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认真学习地理知识,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树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作有地理素养的合格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