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小宗特色作物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顺市小宗特色作物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范学农高青宇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2期
摘要: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水果、中药材、特色蔬菜等作物在我市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安顺的特殊地理气候和环境,新引进的一些品种或规模化驯化的野生品种很容易感病或发生虫害,因此,筛选安全可靠的农药用于小宗作物迫在眉捷。

关键词:小宗特色作物;病虫害;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129
2014年我市积极开展了小宗农作物用药情况调查,由笔者牵头,通过6县(区)植保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在近1a时间里初步摸清全市小宗作物用药的一些基本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1 地理及气候条件
安顺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全境海拔高度560~1500m,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mm,年平均气温14℃,历史最高气温34.3℃,最低气温-7.6℃,年平均相对湿度80%。

2 小宗作物种植现状及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全市共调查44种作物,走访农户30余户,园区6个,调查面积1334余hm2,通过调查具有些规模和易感病、虫的小宗作物,筛选出8种作物作为重点调查,分别从病虫害发生种类、农户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水果类的主要有金刺梨、李子、火龙果、蓝莓;蔬菜类的有花椒、生姜、韭黄、山药;中药材主要有太子参。

其中:
金刺梨,种植面积9938.3hm2,主要分布在西秀区的七眼桥、大西桥,普定县的平坝,紫云县的宗地、松山等乡镇,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蚜虫、黑刺粉虱等。

火龙果,种植面积933.8hm2,主要分布在镇宁县的六乡、良田、简嘎、打帮等乡镇,关岭县的花江、板贵等乡镇,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茎枯病、黄蚂蚁、蚧壳虫等。

李子,种植面积5402.7hm2,主要分布在普定县坪上乡,镇宁县六马镇,紫云县火花乡、达帮乡、水塘镇,开发区幺铺镇、黄管委白水镇等地,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叶枯病、蚜虫、食心虫等。

蓝莓,种植面积166.75hm2,主要分布在紫云县松山、猫营、火花等乡镇,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生姜,种植面积2267.8hm2,主要分布在镇宁县的城关镇、平坝县齐伯镇、关岭县断桥镇等地,主要病虫害有姜瘟、炭疽病、姜螟等。

韭黄,种植面积800.4hm2,主要分布在普定县白岩镇、城关镇,主要病虫害有蚜虫。

山药,种植面积1734.2hm2,主要分布在普定县白岩镇、城关镇,主要病虫害有蚜虫。

太子参,种植面积1427.38hm2,主要分布在平坝、普定、西秀、镇宁、紫云等县区,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白粉病、蚜虫、地下害虫等。

(病虫害发生、农药使用情况详见表1)
3 小宗作物病虫害用药防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在小宗作物上使用农药品种有30余种(详见表1),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各县区小宗作物种类繁多,大部分品种种植面积较为零散,园区品种相对集中,病虫害发生呈多样性,用药繁杂无序,种植户施用的农药都是从平时经验、经销商处了解或是其他种植户推荐,对农药知识缺乏,不论农药登记的是何种作物,不考虑农药残留或药害,只要达到防治效果就使用的现象。

基层植保技术在小宗作物病虫害诊断上较为困难,也缺乏可供参考的药剂或方案,指导农户防治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部分小宗作物由于经济价值较高或属鲜食产品,在病虫害突发时,种植户、植保技术员都不敢轻易用药,束手无撤。

所以,基层植保技术人员急需能够满足各种小宗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药剂或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保障小宗作物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