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植入案例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给大家两个案例,一个是去年11月8日厦门一别墅区门口发生绑架案,三个青年以问路为由拦下一名儿童,三人采取殴打、胶布封嘴、绳索绑缚双手等方式将其强行带上事先准备的三轮电动车上,后带至思明区一排水管道内关押。

然后索要赎金380万元,最终这个孩子在绑匪离开后,挣扎至管道管口处呼救,后被一名群众发现并将其解救。

而今年9月发生在西安的11岁男孩杨锦烨遭遇三人绑架,却因过度挣扎被绑匪捂死。

类似案例,你会选择告诉孩子么?不告诉,又该怎么教孩子防范此类侵害?为什么案例中两个孩子的反应截然不同?我相信他们的家长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拼命挣扎无异于自取灭亡。

我们会通过一副固定化场景图讲一个变幻的故事,而不是上来就讲一个严重的后果,讲一个如果不如何如何就会如何如何的恐吓式结论。

首先不让孩子产生排斥和害怕,才能将关键内容有效输送给孩子的潜意识。

第一步,我们会首先让孩子去观察这个情景,去发现危险点。

我们的家长也是如此,先把一个看着比较恐怖的案子,变成一个故事,变成一幅图画。

我在上一期中讲到过,为什么叫“意识流”
为什么会有“历历在目”的感觉,固定场景是潜意识植入的很有效的一种方法,这里就不去展开了。

不了解的可以参考上一期的部分内容。

第二步,用故事,引导孩子进入情境。

进入情景,然后再带出这个场景中的危险点,这些危险点,家长不要去直接解答,而是要很紧张的问,“哎呀!这个时候,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姑娘,你怎么办呢?”
大家注意,这里用的是“情境”而不再是“情景”,也就是说,这个环节的要点,在于要有带入感,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你实在不行,那就还是让幼教专业的老师来吧!
融入故事情境才能主动去思考问题,着重锻炼的是孩子的思考,当孩子在努力思考时,更容易接受我们传递给他们的防侵害知识点。

第三步,用游戏,训练具体的技能。

在这次互动中,我们还需要调动孩子的嗅觉、触觉和身体的整体体验。

在讲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带入气味的辨识游戏,让孩子了解常见的一些隐藏危险的气味(如烟酒味)。

同时让孩子体验黑暗和在黑暗中变的更灵敏的触觉。

一个有效的潜意识植入,需要调动身体的各项感官系统,感官系统参与的越多,越容易被影响,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点灌输!思想上排斥,再多的说教也没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