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的历史变迁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城区的历史变迁作文
薛城区原名临城县,临城由来:一说是汉代临王所建之城。
一说是临近历史悠久的古薛城。
其实,在北魏皇兴二年(公元xxx年),临城设立过永兴县(城址据考在今临城南大桥以南一带),永兴县历经东魏至北齐废,存史不足百年。
临城正是临永兴县城而得名。
临城真正成为重镇,是因为明代在此设立临城驿。
古薛城因薛水而名
古人傍水而居,从村落到城镇,大城市都是位于大河边,古薛城就是建立在古薛河中游的一个古城都邑。
薛河,古称薛水,是枣滕地区较大的水系,是这一带的母亲河。
她孕育了北辛文化,创造了城邦文化,滋养了古薛氏族。
在薛河两岸,遍布着密集的先秦文化遗址,分布着众多的古城方国。
古薛国选择在这块沃土上建都,正是因水而名,因地而兴。
薛河水环绕薛城为护城河,因此人们又称这一段通往泗水河道的薛河为薛王河。
古薛河上游有连绵不绝的山林资源,下游有广阔的湖泊湿地资源,中间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这里在当时堪称“魚米之乡,天下粮仓”。
古薛城因贤人而名
史载夏大禹时期,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封于薛地,是薛国始祖。
夏商周至春秋,奚仲后裔历代贤相名臣,如商汤左相仲虺,商重臣祖己、
祖伊,西周早期任畛等,均都居薛城,世为侯爵。
春秋晚期,齐国灭掉任薛代之田薛,封给相国田婴为食邑,田文袭父爵继封薛地。
田文号孟尝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之一,因招贤纳士、养食客三千而声震诸侯。
他在封薛期间,扩固薛城,发展商贾,扶持农耕,营造“三窟”。
著名门客冯在薛地为其“焚券市义”,赢得百姓“三呼万岁”,使薛国成为当时仅次于齐国的繁华大都市。
古薛城因州治而名
古薛国地处南北大官道之间,水陆交通都很发达,素有“四塞之地,九省通衢”之称。
古薛城又是九州之一徐州的中心地带,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
因此,在春秋末期,这里便被设为古徐州的首府,一处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诸多的“军事会盟”都选择在这里,如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会盟,齐宣王魏惠王相王会盟、项羽刘邦反秦会盟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这里才是名副其
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xxxx年x月,临城因与xx省临城县重名,滕县专署(地级)按上级指示将其更名为薛城县,因古薛国涵盖临城一带。
同时,当时临城县的范围包括现在的张汪、柴胡店和官桥镇的大部分,古薛城恰在其中,
由临堿改称薛堿确实提升了档次。
xxxx年撤销薛城县,临堿又回归滕县成为第八区。
xxxx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枣庄市,xxxx年又升格为省辖市,同时撤销峄县成立峄城区将原属滕县、峄县的部分自然村划归薛城区。
xxxx年,为开发滕南煤田,又将滕县划归枣庄市管辖。
然而遗憾的是,原属薛城县的张汪、柴胡店、官桥镇却没划归薛城区,使这
个新薛城没有了依托和载体,失去了历史的渊源和文化价值。
过去,古薛城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说去薛城里就是老薛域;如今,上了年纪的人去新薛城仍旧说是去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