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教案
《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门》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初步学唱歌曲,会用自然声演唱歌曲。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
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
“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
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
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
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
(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门》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 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 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镜或帽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
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
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宝宝会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和妈妈抱一抱,亲一亲。
)
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象、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
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先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门》教案3
教学目标:
1、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2、学会联想,将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悟门与生命的关系。
3、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展开联想,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门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以门为出发点,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一课时
导入
刚刚学过的《窗》一课中,我们知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门的意义不只是通向世俗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我们不妨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利的哲理性散文《门》,进一步领会“门”的奥秘。
一、门是什么
学生说门:政府、机关、工厂、学校的门;个人家庭的防盗门。
何其相似,防备、实用。
展示不同风格的门:故宫朱门、庙宇山门、不同的民居之门、园林之门、学院之门。
(二)回顾并梳理文章结构
(三)领会课文中对于门的描述(阅读第1段至4段)
问题1:第一段所说的“奥秘”指的是什么
(明确)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问题2:如何理解第四段所说的“隐秘”从第2、3段中找出相关内容。
(明确)
1、没有认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2、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
3、“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开门与关门
(一)朗读地5、6段
(二)课文第5、6段分别从开门和关门的角度阐述了其意义。
第5段以社会众生相来陈述开门显示了人生和社会无数新的机遇、意外、现象;第6段则侧重说明关门的隐秘和回避的象征意义。
回答问题3。
问题3: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明确)开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发现。
关门——使心灵躲进一个自由的世界。
三、开门与关门的象征
(一)阅读第7至9段
(二)理解关键句子:
1、如何理解开门“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2、如何理解“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
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3、如何理解“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
”
4、如何理解“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 结尾的“另一扇门”和“另一个入口”指什么
板书:
开门:神秘、开始
门—隐秘人生哲理
关门:庇护、结束
作业:
你对开门和关门有什么新的认识,回去思考一下,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感悟。
《门》教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德。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地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2.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3.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
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都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如果挤来挤去会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进行经验回忆,并进行大胆交流,本次活动对幼儿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活动中个别幼儿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与日常指导中加以个别指导。
小百科:进出,进来和出去。
茅盾《子夜》十三:“竹门呀呀地发喊,每一声是一个进出的人。
” 沉从文《边城》二:“终日大门必敞开着,常有穿青羽缎马褂的船主与毛手毛脚的'水手进出。
”
《门》教案5
教学分析:
小小班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难的。
怎样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进而逐步融入集体呢?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
特别是“你是xxx”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
另外,曲子为D 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教学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述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xx1xxx一1)。
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
3、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
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
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
《门》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
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门》教案7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们敲门时要么用力撞,要么用力咚咚咚地敲个不停,甚至有的孩子用脚踢门。
这些都是不良的行为,它不利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
“幼儿礼仪”教育是这期我园的立项课题,所以我根据礼仪教材设计了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会敲门的方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 帮组幼儿理解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二. 活动准备
1. 教具:大门、图片一套(城堡背景图,不同动态的人物四个)、礼仪的音乐。
2. 学具:邮递冒、有低包、信。
三. 活动过程
1. 舞蹈“礼仪主题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 用礼仪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问早。
(2)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礼仪舞蹈。
2. 出示门,请幼儿表演他们是怎样敲门的。
(3---5个幼儿)这样的敲门方式对不对呢?(引起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3. 出示图片,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并提问。
(1)故事中有几个人去敲了神奇的门?
(1) 大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2) 二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3) 谁敲开了神奇的门?她是怎么敲的?学学看。
4. 出示礼仪《敲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式。
敲门时身微倾用食指轻击声一二三有节奏立门侧静等候
5. 学会了正确的敲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送信邮递员”
(1)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一幼儿当邮递员,一幼儿当主人,邮递员敲门,主人问:谁呀、“我是送信的邮递员,”主人开门,两人递接物品。
(2) 带领幼儿玩游戏,巩固正确的敲门姿势。
《门》教案8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胆量,加强他们的警惕意识
2、通过操作课件的形式加强幼儿的自身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听过《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吗?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里过?
你们如果一个人在你们会开门吗?
2、看课件进行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亮亮就遇到了难题了,有个不认识的叔叔来敲门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请大家帮助他好吗?(看课件第一段)提问让幼儿讨论后回答。
来的可能是什么人?
亮亮能开门吗?
为什么?
3、操作课件游戏进行活动。
小朋友帮助亮亮帮亮亮想想该怎么做?
这几把钥匙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我们来选择钥匙吧(请幼儿操作课件进行活动)
4、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时,遇到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部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等一下,也可让人到父母的单位去找等等。
5、再次演示课件中正确的做法达到教育效果。
6、请一个幼儿扮亮亮,另一个幼儿表演陌生人进行表演(结束)《门》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儿歌中动物出洞的姿态。
3、在“捉迷藏”中对汉字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识字游戏活
动。
活动准备:
1、图片:雷公公、青蛙、水蛇、小熊、蚯蚓、太阳;字卡:跳、游、爬、钻。
2、请6个幼儿带上雷公公、太阳头饰和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表演儿歌。
3、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分别放置动物头饰(青蛙、水蛇、小熊、蚯蚓)。
语言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播放雷声音频,师:听!什么声音?
2、师:原来是雷公公来了,那小动物们听到会怎么样呢?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师:轰隆隆,轰隆隆,看看雷公公在干什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2、师与个别幼儿表演情景(边念儿歌边表演)
3、师:你听到了什么?谁来了?
4、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年儿歌前半句,幼儿年儿歌后半句
(2)完整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动词“跳”、“游”、“爬”、“钻”。
1、“跳”(青蛙旁边)
(1)师:猜猜这是什么字?
(2)幼儿学做跳的动作
2、“游”
3、“爬”
4、“钻”
四、引导幼儿开展猜字游戏
1、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吧。
2、介绍规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拿走一张动物卡片或字卡藏起来,再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是哪个动物、汉字藏起来了。
3、师幼游戏
《门》教案10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木偶小猫、老鼠。
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
“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
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
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
(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小猫敲门
《门》教案11
放弃射门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2、运用课文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很多同学都爱看足球比赛,尤其爱看运动员精彩射门的那一刻。
本文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一)(1):写足球射门进球,无论对谁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2):写我被人性美震撼了。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讨论
(三)(3——6):写放弃射门避免了一次对手受伤的事故发生。
(四)(7):写他的崇高的体育风范受到赞叹与敬佩。
四、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那句写得好?为什么?
《门》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故事,让幼儿知道不能随意的给陌生人开门。
2、通过谈话及情景表演,知道随意给陌生人开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有一天,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要到地里拔萝卜,你们要好好看家,把门关关好"。
大灰狼看见兔妈妈出门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门关的紧紧的进不去。
正巧,兔妈妈回来了,大灰狼连忙躲在大树背后。
只见,兔妈妈一边敲门一边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们听到妈妈的歌声,连忙开门。
大灰狼躲在旁边,偷偷的把兔妈妈的歌学会了。
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里采蘑菇,大灰狼来到小兔家,一边敲门一边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红眼睛,短尾巴连忙要去开门,长耳朵一听:"呀,不对不对,这不是妈妈的声音",小兔子们朝门缝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开门!"大灰狼看小兔子们不开门,可着急了,它说:"我是你们的妈妈,不信,我把尾巴伸进来给你们看",说着,把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伸进门缝里。
小兔子们用尽力气把门关上,夹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
兔妈妈也回来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脑袋,大灰狼使劲一怔,尾巴断了,狼狈的逃跑了。
小兔子们可高兴了,他们抢着给妈妈开门,兔妈妈亲亲孩子们,夸它们是好孩子。
2、讨论
3、出示图片
4、情景表演
5、儿歌
《门》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的射入球门。
2.知道定点射门时要掌握好射球力度。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足球,小球门4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1)师生问好(2)介绍足球(3)即兴带动
二、主体部分:
(1)球感练习:小朋友分四组,在操场上随意踢球、玩球。
(2)罗纳尔多射门: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前面摆个小球门,让小朋友把球踢进球门,则算胜利,踢球以后没有踢进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
(3)传球练习: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围一个小圆圈手拉手,每个圆
圈放两个足球给小朋友们互相传球。
三、结束部分找朋友互相放松,师生再见。
【安全提示】
1.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充分的热身运动。
2.注意行进中的路径安排,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反思】
幼儿已经有了射门和射标靶的经验,但命中率并不高。
定点射门分为多种方式,刚开始很多幼儿喜欢抽射,就是大力的将球射入门内。
但几次之后,有人开始发现越是大力球似乎越是射不进门。
于是幼儿开始调整力度。
有的幼儿则力度太小,球都滚不到门框附近。
幼儿在多次射门的练习后知道射门需要掌握好力度。
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注、果断判断的能力。
幼儿的兴趣也很高,充满了积极性。
小百科:足球运动技术术语。
指用踢球、头顶球、铲球等技术将球射向对方球门。
是进攻的最终目的,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
方法很多,对射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直线球、弧线球;可直接射、带射、接射。
射门时要求冷静、机智、果断、有信心,动作快速、准确、有力,并能随机应变。
《门》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3、培养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
2、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