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辨析(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辨析(27)
“街头shù起了广告牌”,其中shù该用“竖”还是“树”?二者的区别是:1.对于抽象事物,用“树”不用“竖”,如:树雄心、树立榜样。
2.对于具体事物,如是小物体,用“竖”不用“树”,如:竖起大拇指,不能说“树起大拇指”;如是大物体,二者都能用。
因此,广告牌用“竖起”“树起”皆可。
有人喜欢在某些词语后加上多余字眼,权且称之为“赘言”。
“是否是”即为最常见赘言。
如今日搜狐网历史频道,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光绪宠妃珍妃死亡之谜:是否是投井自杀?》就是实例。
其中的“是否”,《现汉》《现汉规》等辞书,对它的解释都是“是不是”,因此其后再加上“是”显然多余。
二者读音相同,词义貌似接近,很易混淆。
归纳一下,二者的根本区别在
于:“叠”着眼于空间的上下或前后相加,如:叠衣、叠被、叠纸、叠印、叠罗汉、叠床架屋、层峦叠嶂等。
而“迭”着眼于时间的前后关系,如迭出、迭起、迭现、迭次、更迭(后面的代替前面的)、忙不迭、笑不迭等。
《咬文嚼字》某期批评某报“非常正常”不妥,理由是:“非常”即“非正常”,如“非常时期”,那么“非常正常”=非正常+正常,所以不通。
此批评有失偏颇。
现代汉语中“非常”有两个常用义:1如该刊所说;2副词,相当于“很、极”,“非常正
常”就是“很正常”,有什么不可以呢?
“兄”通常指哥哥,或同辈中的年长者,但也不尽然。
如“仁兄”“老兄”,辞书一般释为:男性朋友或熟人间的尊称,并不限定年龄大小。
画家关山月赠给邵华泽的一件书法作品,所书之上款即“邵华泽仁兄”,而关要比邵年长21岁。
“老兄”有时可稍带责备意,如“你这老兄呀…”【“有凤来仪”解疑】该成语也作“凤凰来仪”。
人们可能经常见到它,但不甚明白其含义,不知道如何使用。
该成语中“有”为助词,无义,如同“有明一代”之“有”。
《汉语大词典》对该成语的解释是:凤凰来舞,仪表非凡,指吉祥的征兆。
如《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自魏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
”【“惨淡经营”指的是精神而非亏损状态】某报:“它在欧洲一直惨淡经营,已亏损3亿英镑”,显然将“惨淡经营”当作亏损的经营状态了。
非是。
“惨淡”可指悲惨暗淡,也可指尽心竭力,如杜甫“惨淡苦心志”句。
“惨淡经营”中的“惨淡”亦为此义,如曹禺《北京人》:“这是祖上惨淡经营留下来的心血。
”【参与·参预·参予】表示参加之义时,此三者谁正确?常见混淆。
“与”“预”单用都可表示参加,如“与会者”,如《三国演义》第二回“共预朝政”,
故“参与”“参预”为同义复合词,正确;而“予”表示给,与参加义毫不相干,故“参予”不成词。
在“参与”“参预”这对同义词中,现以“参与”为规范。
【喋血≠流血】某报标题《受伤男子喋血街头延误救治命丧黄泉》,报道一男子跟人争斗受伤,因流血过多身亡。
其中“喋血”用词不当。
喋血,本指杀人者踏着满地鲜血。
《汉书·文帝纪》:“今已诛诸吕…喋血京师”。
唐颜师古注:“喋,本字作蹀,谓履涉之耳。
”可见上述标题之“喋血”,宜改作“流血”。
【常见差错:拿你试问】电视剧字幕隔三差五会见到“拿你试问”,此“试问”乃“是问”之误。
有个常用短语“唯你是问”,意即“只追究你”,此意由“唯问你”三字表达,“是”为结构助词,起到将宾
语“你”前置的作用。
而“拿你是问”是“唯你是问”的另一种表达。
“试问”是试着问之意,与此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