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洛阳市老城区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洛阳市老城区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kt,其中k=0.3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大小是0.3m/s
C.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质点的初速度为0.3m/s
2、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在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O
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
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
3、小王同学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小车,F的大小为200N,下列关于拉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A.B.C.D.
4、木板MN的N端通过铰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M端可自由转动。
刚开始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木板上,如图所示,此时B物块上表面水平,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θ。
现使夹角θ缓慢增大,若此过程中A、B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则()
A.物块A、B间始终没有摩擦力
B.物块B对物块A的作用力变大
C.木板对物块B的作用力不变
D.木板与物块B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比乙运动得快
B.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C.在前25s内,两物体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D.在前25s内,两物体位移大小相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的比值是常量
C.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7、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0m,最后一个2 s内位移为30m,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5m/s2 C.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5m/s D.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15m/s
8、如下图所示,氢气球受水平风力作用而使拉住它的细绳与地面的夹角为θ,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氢气球的重力忽略不计)()
A.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
C.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
D.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9、已知A与B所受重力分别为G A=10N,G B=20N,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如图甲乙所示.现在用大小为8N的力F,分别作用在A、B上,则各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是
A.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B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大小为8N的摩擦力
B.甲图中,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2N;B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6N C.乙图中,A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B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9N D.乙图中,A受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B受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2N
从斜面顶端沿斜10、斜面长度为4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
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20v的关系图象(即x-20v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C.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1s
D.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4s
11、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次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12、一质点位于x=-2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s时,质点在x=l m处
B.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0~2s内和0~4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
14、(10分)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研究金属球下落加速度的大小.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金属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
(1)金属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利用图线的斜率k和金属球的直径d求出金属球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12分)一根长5米的铁链悬挂于悬点O,在距悬点O正下方20米处有一小孔A,现让铁链由静止下落,求整个铁链穿过小孔A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16、(12分)甲物体从离地32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甲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
(3)若甲释放1s后,乙也从离地320m处释放,要使甲乙同时落地,需给乙多大向下的初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12分)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成都七中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5m 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经1.40s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
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求:
(1)木球从开始运动到刚落水所用的时间及落水时的瞬时速度;
(2)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游泳池内水的深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C
【解析】
试题分析:由v=0.3t可知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关系,质点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结合v=at可知加速度为0.3m/s2,每s速度增大0.3m/s,B错;同理C对;质点的初速度为零,D错;
考点:考查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理解
点评:对直线运动的基础公式和推论应该深刻理解其含义,能够应用运动学求解相关问题
2、D
【解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弹力的方向,利用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解决问题。
【详解】
碗对筷子在A、B两点处的作用力属于弹力,而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因而寻找接触面便成为确定弹力方向的关键。
在A点处,当筷子滑动时,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在碗的内表面(半球面)上,所以在A点处的接触面是球面在该点的切面,此处的弹力与切面
垂直,即指向球心O 。
在B 点处,当筷子滑动时,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在筷子的下表面上,所以在B 点处的接触面与筷子平行,此处的弹力垂直于筷子斜向上,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3、C 【解析】
A .图中没有标度,只是力的示意图,故A 错误;
B .图中没有标度,故B 错误;
C .图中有作用点,有大小,有方向,且确立标度,故C 正确;
D .拉力的方向应该向右,故D 错误。
4、C 【解析】
A.当θ增大时,B 的上表面不在水平,此时A 有向下运动趋势,物块A 、B 间就有摩擦力了,故A 错误;
B.物体A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物块B 对物块A 的作用力始终与A 的重力等大反向,物块B 对物块A 的作用力不变,故B 错误;
C.木板对物块B 的作用力与A 对B 的作用力的合力跟B 的重力平衡,
物块B 对物块A 的作用力不变,则物块A 对物块B 的作用力不变,所以木板对物块B 的作用力不变,故C 正确;
D.随着θ角的增大,A 、B 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木板与物块B 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故D 错误。
5、C 【解析】
A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甲比乙运动得慢,故A 错误;
B .由图知:乙从原点出发,乙开始运动时,甲的位置坐标大于20m ,则两物体相距大于20m ,故B 错误;
C .在0~10s 这段时间内,乙静止在原点,甲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s 这段时间内,甲的运动速率小于乙的运动速率,甲在乙的前方,则两者距离逐渐减小,故C 正确;
D .在前25s 内,甲的位移为1402020x m m =-=,乙的位移为140040x m m =-=,故D 错误;故选C .
6、C 【解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选项A 错误;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的变化量的比值是常量,选项B 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选项C 正确;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选项D 错误;故选C.
7、BC 【解析】
AB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x 3−x 1=2aT 2
得质点的加速度为:
2231223010
m/s 2.5m/s 222
x x a T --=
==⨯故A 错误,B 正确。
CD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1s 末的速度为:
1110
m/s 5m/s 2
x v v t ==
==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
8、AD 【解析】
气球受浮力、拉力和风力处于平衡,受力分析如图:
在细绳被割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大小即为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A .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
B .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9、AD 【解析】
AB.甲图中,B 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max 2()9N
B A B F μG G =+=拉力F =8N<9N ,所以AB 静止不动,A 不受摩擦力,B 受到8N 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 正确,B 错误;
CD.乙图中,A 与B 的最大静摩擦力
max 12N
A A F μG ==拉力F =8N>2N ,所以A
B 相对滑动,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12N
A A F μG ==方向向左;
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 对B 的滑动摩擦力向右,大小是2N 小于B 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9N ,所以B 静止不动,所以地对B 的静摩擦力大小是2N ,方向向左,故C 错误,D 正确.10、AC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1-v 01=1ax ,得知斜率为:k=1
2a
,因为图线斜率:k=3
12
,代入数据解得:a=-1m/s 1.故A 正确,B 错误;由位移公式得:x=v 0t+1
2at 1,
代入数据解得:t=1s 或4s ,由于t=4s 不符合题意,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结合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进行求解.11、BD 【解析】
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211
2v x a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路程2
222v x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则
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故AC 错误,B 正确.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方向
不变,开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然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 正确.故选B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道运动学公式,注意该问题的加速度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但是两段过程平均速度一定相等.12、AC 【解析】
A.0−4s 内质点的位移等于0−2s 的位移,为1
(12)2m 3m 2
x ∆=
⨯+⨯=;0t =时质点位于2m x =-处,则4s t =时,质点在21m x x =-+∆=处,故选项A 符合题意;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一定,则知第3s 内和第4s 内,质点加速度相同,其方向相同,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D.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第3s 内和第4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0∼2s 内和0∼4s 内,质点的位移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选项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电磁打点;电火花;0.02;4~6;220【解析】
目前高中阶段用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一种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另一种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分别为4-6伏,和220伏交流电,频率都为50HZ,T=1/f=0.02s.14、
d t ;2
12
kd ;【解析】
(1)金属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平均速度可视为金属球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故
d v t
=
(2)金属球由静止到经过光电门这一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2d
aH t
(,解得金属球的加速度为
2212Ha t d =,而22a k d =,故2
12
a kd =.点睛:在实验中如果有图像问题,则一定要整理出坐标所对应的数学函数,然后借助于斜率和截距来求解.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整个铁链穿过小孔A 所用的时间为0.24s
【解析】设铁链a 端经过孔A 时所需时间为t 1,铁链b 端经过孔A 时所需时间为t 2
对a 端由212x gt =
得:211520=g 2
t +同理对b 端有:2
2
120=g 2
t
解得:1t =,t 2=2s
故铁链经过孔A 的时间为1220.24t t t s =-=-=16、(1)8s (2)75m (3)10.7m/s 【解析】(1)根据:
2
12h gt =
解得:
8t =
=s (2)从开始落下起前7s 内的位移为:
27712
h gt =
解得:
7245h =m
所以最后1s 内的位移为:
8775h h h =-=m
(3)甲释放1s 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
817t '=-=s
乙做匀加速运动,则有:
2012
h v t gt ='+
'代入数据解得:
010.7v =m/s
17、(1)1s ;10m/s ;(2)225m/s ;2m 【解析】
(1)木球从开始运动到刚落水做自由落体运动
212
h gt =
所用的时间为
1s t ==落水时的瞬时速度10m/s
v gt ==(2)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22
10m/s 25m/s 1.41v a t ∆===∆-游泳池内水的深度
2100m 2m 2225v x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