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视线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07.057
重庆市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①
重庆工商大学 陈洁 余丹 袁雨宸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黄翊
摘 要:金融科技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话题。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响应习总书记“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实现两高”的号召。

本文以重庆市为切入点,对本市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重庆市金融科技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最后本文探索重庆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并提出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金融科技 发展 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a)-057-02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行业日益融合,呈现不断革新的发展态势。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并提出争取在2021年建立金融科技的“四梁八柱”。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响应习总书记“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实现两高”的号召,拟在打造“四区”“两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中新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形成国内一流开放合作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从重庆市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相应的优势、劣势,探索发展路径,力求促进重庆市金融科技的发展。

1 金融科技相关概念
目前,金融科技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金融稳定理事会2016年提出概念界定: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人民银行司长李伟提出金融科技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

2 重庆市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正不断汇聚各种金融科技要素,革新传统金融行业,涌现新兴业态,逐渐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中西部龙头。

2.1 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重庆已建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系统。

截至2018年末,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数量累计已达1102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430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93家。

同时,中科云丛等国内金融科技领域优秀企业也在不断成长。

2.2 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建立
自2012年开始,重庆高新区在实施以助保贷、银政通以及种子基金等50余种科技金融创新产品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目前已为6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

2019年重庆市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新增13个区县试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企业最高授信额提高到500万元。

2.3 强化科研人才培养
重庆市政府根据《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5个子计划实施办法》从人文社科等重点学科领域遴选杰出人才,至2017年末市级高层次人才已达576人,培育科技相关领军人才109人、
“双创”示范团队212个。

2018年,重庆市政府众多高校签订战略协议,将技术、人才以及经验落户重庆,为重庆输入高端创新资源。

3 重庆市发展金融科技的SWOT分析
3.1 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

2018年3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指出,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智能化,全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打造“数字经济”的先行示范区。

政策支持有利于金融科技企业引进重庆,也为金融科技企业融资、筹资提供机会。

(2)基础优势。

重庆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2018年其智能产业销售收入达4640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42.33亿元,金融机构资产规模5.54万亿元,外币存款36887.34亿元。

此外还与腾讯、京东、华为以及小米等知名企业就智慧交通、
“无现金城市”等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先进金融科技改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空间巨大。

3.2 发展劣势
(1)数据开放共享程度较低。

重庆未能实现数据的真正开放,信息“孤岛”现象仍然严重。

《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重庆政府数据资源开放水平得分为21.6,远低于贵州(129.6)、山东(115.7)、广东(113.3)、上海(105.8)、北京(95.8)等省市。

(2)市场主体不强。

重庆金融机构和龙头互联网公司在数量和整体实力上明显不足。

重庆较大法人银行仅3家,整体实力与
①课题项目:此文依托重庆工商大学校级课题《金融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陈洁(1983-),女,汉族,重庆渝中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会计理论、资本运营。

2020年4月057
Finance
全国性银行有较大差距;全市仅猪八戒一家科技公司入选《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马上消费金融1家企业入选毕马威发布的中国领先金融科技公司50强。

(3)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重庆缺乏金融科技前沿的科研院所及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具备重要影响力的机构、市场和产品不多。

以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为例,重庆市大数据研发创新技术指数为2.83,远低于广东(9.19)、江苏(8.94)、北京(7.96)、山东(7.18)、上海(6.95)、浙江(6.49)等省市。

(4)业态发展不健全。

重庆金融科技业态过分集中于P2P网贷和网络小贷,金融大数据、智能投顾、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区块链金融等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如第三方征信机构仅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仅6家。

(5)高端人才较为缺乏。

重庆在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短板。

近5年重庆市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特聘、杰青、青年千人、优青六类高层次人才共58人,远低于北京(1858人)、上海(909人)、江苏(582人)、广东(419人)、湖北(413人)等省市。

3.3 发展的机遇
(1)国家战略引导。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国家战略定位较为突出,在政策上广受扶持。

与此同时,重庆也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沃土。

自2017年以来,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重庆抢滩布局。

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的风生水起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持相辅相成。

(2)智博会落户重庆。

智博会是继“西洽会”后又一国家级展会,其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发展,展现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新愿景。

智博会在重庆举办,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要素在中国西部地区聚集,以智能产业带动西部大开发,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3.4 发展的挑战
(1)存在风险性。

金融科技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在规避金融监管。

监管本身存在制度不健全、滞后于现实等问题,但规避监管可能诱发新的风险。

(2)监管机制迄待完善。

我国目前对于金融领域的监管采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与实际金融业存在偏离。

如何保持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是重庆金融科技发展的一大挑战。

4 重庆市金融科技基本路径及措施
4.1 基本路径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经历三个阶段:金融电子化阶段(金融科技1.0)、互联网金融阶段(金融科技2.0)、金融科技阶段(金融科技3.0)。

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融入重庆金融服务企业日常业务,但普及和应用程度还不够充分,具备金融3.0特色的企业数量较少。

在完善金融科技2.0的基础上,促进科技企业进行与金融企
业的融合,顺利进入金融科技3.0的阶段是重庆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4.2 措施
4.2.1 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园,吸引金融科技机构聚集
重庆可以采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吸引各类科技金融公司落户重庆,从源头引领金融科技创新。

如推动建设金融科技国际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支持国内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与国外同行成立合资公司、研发中心、试验室,在金融科技技术创新和应用试验等方面加强合作。

4.2.2 扶持金融科技示范企业
一是打造示范企业,以此形成带动示范作用。

二是引领国内外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

改变当前各地区“盲目、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林立,业务缺乏协同”等现象。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经济支持,提高金融科技企业在重庆落户愿景。

4.3 进一步整合、共享各部门数据,建立大数据征信系统
一是构建重庆大数据体系,为发展金融科技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二是建立“绿色金融大数据中心”。

采集重庆市企业环保排放数据,与金融机构数据对接,作为对企业贷前审批参考评价标准之一。

三是推动地方政府部门、金融系统以及第三方机构对掌握的原始数据资源清洗、处理、整合与共享,助推重庆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

4.4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吸引人才,加强行业人才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提升高校金融相关专业办学水平,培养金融与科技兼通的复合型人才。

与金融机构合作建设研究院、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有计划有路径地不断加强重庆市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4.5 促进金融科技全面融入智慧生活
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要促进金融服务全面融入智慧生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现场景、挖掘场景和拓展场景是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源泉。

应着重打造金融科技相关应用场景,使金融科技的发展真正惠及产业。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白海峰.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探索
[J].清华金融评论,2016(11).
[2] 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财经科
学,2014(6).
[3] 王海波,马金伟.金融科技监管新模式:“法链”模式发展路径
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10).
[4]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
经验借鉴及政策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19(11).
[5] 王静.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动因及监管科技发展趋势[J].证券市场
导报,2018(2).
[6] 吴朝平.商业银行跨界拥抱金融科技的动因、新特征和着力点
[J].上海金融,2018(6).
[7] 刘庆富,孙传欣,顾研.上海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其基本路径
[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5).
0582020年4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