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陕西师范大学万科初级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南美洲有一种“迷你”小西瓜,它和壹元硬币的对比图如图所示,关于这种小西瓜小明对其进行了估测,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长度约为10cm B.体积约为2dm3
C.质量约为5g D.密度约为1kg/m3
2.12月3日24时,我国进行2020年的第二十三次汽柴油调价。
本次调价每吨汽油上调250元,折合每升92号汽油上调0.20元。
据此测算92号汽油的密度为()
A.0.72 ×103kg/m3B.0.75 × 103kg/m3
C.0.8 × 103kg/m3D.1.25 × 103kg/m3
3.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B.a物质的密度比b物质的大
C.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2倍
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4.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
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
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振动发声
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
D.利用海水制淡水——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汽化
5.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B.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
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6.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实际上是一个可伸缩的金属杆,如图所示。
下列是小枫和小红同学关于对“自拍神器”和手机拍照的一些讨论:
甲:伸长金属杆,增大了像距,拍出的像变小,减小了取景范围;
乙:伸长金属杆,增大了物距,拍出的像变小,增大取景范围;
丙:手机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
丁:要使人像更亮,自拍者尽量面向有光的地方。
你认为讨论正确的是()
A.甲、丙B.乙、丁C.乙、丙D.甲、丁
7.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
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
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8.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
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9.2020年6月21日下午14:36,合肥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
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1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
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平直公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m
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④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
二、填空题
13.小明放假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游,从西藏回到家时,他发现在西藏喝剩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瓶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液体的密度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小明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小明个实心摆件,并在摆件表面写上祝福的话语。
小明想知道这个摆件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测出摆件的质量为1.78kg、体积为200cm3。
对照下表可知,该摆件是______制成的。
若用金做成这个摆件,需要金的质量为______kg。
物质密度ρ/(kg•m﹣3)物质密度ρ/(kg•m﹣3)
金19.3×103铁7.9×103
铜8.9×103铝 2.7×103
1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当成实像时,满
足1
u
+
1
v
=
1
f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物距为30cm,像距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cm,当物距为24cm时,像距为______cm。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15cm。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时,可以得到烛焰 ______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 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7.如图,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乙同学背着月光走,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选填“亮”或“暗”),甲同学迎着月光走,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选填“亮”或“暗”),这实际上包含着光的反射的知识。
18.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用温度计测量冬夜室外温度,读数如图乙,室外温度为______℃;如图丙,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某汽车速度表如图丁,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______km/h。
19.(1)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______(填“快”或者“慢”),并且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
_______(填“好”或“坏”)。
(2)“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大(填声音的特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
20.如下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cm。
三、解答题
21.一块碑石的长、宽、高分别为1.5m、0.8m、10m,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样品,测出其质量是135g。
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的过程中,在量筒内装了130mL水,将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量筒的180mL处,求:
(1)碑石的密度;
(2)碑石的质量是多少吨。
22.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
(1)请作图确定凸透镜左侧焦点F的位置;
(2)画出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
23.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00m/s,用大炮瞄准模型飞机,开炮后经1.6s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再经4.8s听到爆炸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炮弹命中模型飞机后先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后再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求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______
(3) 求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______
(4) 求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______
24.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烟”,请解释其中的“粉”、“白烟”各是怎样形成的?
25.交通法规定,小汽车在高速路上时速不得超过120 km/h,若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该车是否违规?
26.成蒲铁路沿途设成都西站、双流北站、温江站、羊马站、崇州站、隆兴站、大邑站(如图所示)、王泗镇站、邛崃站、西来站、蒲江站、朝阳湖站12个车站。
其中,成都西到大邑采用全高架桥的方式建设,大邑到蒲江一部分桥梁,一部分路基。
2018年12月28日起,成蒲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下表是C6605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
成都西08:040
崇州8:208:2233
大邑08:318:3349
名山 09:03 09:05 127 雅安
9:16
140
(1)C6605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2)若C6605列车全长200m ,当以速度180km/h 通过长为425m 的蒲江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 .因为小西瓜的大小与一元硬币的大小差不多,那么它的长度和硬币的差不多,大约25mm ,故A 不符合题意;
B .因为西瓜的大小与一元硬币的大小差不多,所以小西瓜的体积在几立方厘米,不会有2dm 3那么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 .硬币的质量也就几克,所以小西瓜的质量约5g 符合实际,故C 符合题意;
D .西瓜的密度应该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即1.0×103kg/m 3左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C
解析:C
每吨汽油上调250元,则每千克汽油上调0.25元,每升92号汽油上调0.20元,则0.25元的汽油体积是
3-330.25
=
1L=1.25L=1.25dm =1.2510m 0.2
V ⨯⨯ 则92号汽油的密度为
33-331kg ==0.810kg/m 1.2510m
m V ρ=
⨯⨯ 故选C 。
3.D
解析:D
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a 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故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到,相同体积时,b 物质的质量大,根据m
V
ρ=可知,b 物质的密度大,即a 物质的密度比b 物质的小,故B 错误;
CD .从图中可以看到,a 、b 物质的体积都是-33210m ⨯时,b 物质的质量是4kg ,a 物质的质量是1kg ,根据m
V
ρ=
可知,a 物质的密度是 33
a a -33
a 1kg 0.510kg/m 210m m V ρ=
==⨯⨯ b 物质的密度是
33
b b -33
b 4kg 210kg/m 210m m V ρ=
==⨯⨯ 那么a 、b 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33
b 33
a 210kg/m 40.510kg/m ρρ⨯==⨯ 即
b a 4ρρ=,b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的4倍,故C 错误;由上述可知,b 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 3,故D 正确。
故选D 。
4.D
解析:D
A .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这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这是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湿衣服有水分在里面,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这是汽化;这项完全正确,故A 不符合题意;
B .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人音色是不同的,通过这辨别不同的人;风吹树叶哗哗响,这是因为树叶在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振动发声;这项完全正确,故B 不符合题意;
C .近视镜是中间薄,边缘厚,它是凹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项完全正确,故C 不符合题意;
D .利用海水制淡水,海水有盐和水,制淡水时只要是利用液体水蒸发成水蒸气,这是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这是固体直接升华成气体,这是升华,不是汽化;这项不完全正确,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C
解析:C
A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与物距无关,故A 错误;
B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成实像还是虚像无关,故B 错误;
C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光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进入我们
的眼睛,所以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故C正确;
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B
【分析】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乙正确、甲错误;
手机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故丙错误;
自拍者面向有光的地方,自拍者亮度增加,这样进入镜头的光线多,拍出的人像更亮,故丁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7.B
解析:B
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利用的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河水变浅,池底上升、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是光的反射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原理相同。
故选B。
8.C
解析:C
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像与物大小相同,水中的“树”和岸上的树大小应该相同。
故A错误;
B.看到池水“变”浅,是池底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所看到的池底的虚像,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看起来池水变浅。
故B 错误;
C.利用三棱镜可以将不同颜色的色光分离开,用来研究光的色散。
故C正确;
D.紫外线可以灭菌,但不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应用的是红外线。
故D错误。
故选C。
9.A
解析:A
日环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
A.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利用了透镜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解析:A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把湿手伸到干手器的下方吹,能加快空气的流速,能加快蒸发;给盛有酒精瓶子加盖、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用地膜覆盖农田,会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蒸发会减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C
①由图可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1
2
×0.5s=0.25s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1=v波t1=340m/s×0.25s=85m 故①正确;
②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1
2
×0.4s=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2=v波t2=340m/s×0.2s=68m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85m-68m=17m
③④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17m;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9s,则17m共用时间为
t′=Δt-t1+t2=0.9s-0.25s+0.2s=0.85s
汽车的车速为
v车=
17m
0.85s
s
t
'
=
'
=20m/s
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B
【详解】
A.估计值只估读一位,故A错误;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
D .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误差越小,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3.不变不变
解析:不变 不变
[1][2]由西藏到小明家,矿泉水瓶的气体质量不变,瓶内液体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变,所以密度也不变。
14.铜386
解析:铜 3.86
[1]摆件的质量为1.78kg 、体积为200cm 3,摆件的密度为
3343
1.78kg 8.910kg /cm 210m m V ρ-===⨯⨯摆件 查表可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 3,该摆件是铜制成的。
[2]已知金的密度为19.3×103kg/m 3,若用金做成这个摆设,需要金的质量为
m 金=ρ金V =19.3×103kg/m 3×2×10﹣4m 3=3.86kg
15.24
解析:24
[1]根据1u +1v =1f
可得 130cm +120cm =1f
可得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2cm f =
[2]当物距为24cm 时
124cm +1v =112cm
可得像距为
24cm v =
16.放大放大镜
解析:放大 放大镜
[1]当蜡烛放在40cm 处时,物距为10cm ,小于焦距,此时烛焰的像为放大的虚像。
[2]物体在焦距内,此成像规律的应用于放大镜。
17.暗亮
解析:暗 亮
[1][2]光遇到物体会反射,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直接反射到人眼睛里,而水面反光能力较地面强,所以发亮的是水;而背着月光走时,月光反射到人前面,看不到反射光,而地面的散射光会有些进入到人的眼睛,所以较暗的是水。
18.40-2134111146
解析:40 -21 341.1 114.6
[1]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4.40cm 1.00cm=3.40cm -
[2]图乙中示数越往下越大,说明此时是零下,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的气温是-21℃。
[3]图丙中分针指在5min 和6min 之间,更靠近6min ,所以是后半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0.1s ,所以秒针所指的时间是41.1s ,所以此时的时间是5min41.1s ,即341.1s 。
[4]由图丁可知,汽车速度表的分度值是4km/h ,指针在112km/h 与116km/h 之间,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114.6km/h 。
19.快好响度
解析:快 好 响度
(1)[1][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并且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好;
(2)[3]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 “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
20.1mm250【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 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为250
解析:1mm 2.50
【详解】
[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 ,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
[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为2.50cm 。
三、解答题
21.(1)2.7×103kg/m 3;(2)32.4t
解:(1)样品的体积
3 180mL 130mL 50cm V =-=样品
则碑石的密度
333 3 135g 2.7g/cm 2.710kg/m 50cm
m V ρ=
===⨯样品样品 (2)碑石的体积 31.5m 0.8m 10m 12m V =⨯⨯=
则碑石的质量
33342710kg/m 12m 3.2410kg 32.4t m V ρ==⨯⨯=⨯=
答:(1)碑石的密度是2.7×103kg/m3;
(2)碑石的质量是32.4吨。
22.(1);
(2)
(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可知,从S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与透镜交于一点即为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S'像点,标上光线方向,与主光轴交点即为凸透镜左侧焦点F的位置,如图所示:
(2)延长光线SA与凸透镜交点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S'像点即为折射后的光路图,标上光线方向,如下图所示:
23.大于640m1632m1020m/s
解:(1)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为3 108m/s,空气中声速近似为340m/s,故炮弹命中模型
飞机后先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后再听到爆炸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的距离
s 飞机=v 飞机t =400m/s ⨯1.6s =640m
(3)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
s =v 声t 声=340m/s ⨯4.8s =1632m
(4) 炮弹飞行的速度
v 炮弹=s
t =1632m 1.6s
=1020m/s 答:(2) 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了640m ;
(3) 飞机爆炸时离炮口1632m ;
(4) 炮弹的飞行速度是1020m/s 。
24.见解析
【解析】
答:
(1)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在冰箱里发生的凝华现象;
(2)冰棒周围冒“白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确定原来和现在的状态,再和六种物态变化对照.
25.该车不违规
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 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 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则超声信号到达汽车时的时间为
2s =1s 2
t = 超声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与发射器的距离为
340m/s 1s=340m s vt ==⨯
1s 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s =370m-340m=30m 车
所以车的速度为
30m 30m/s=108km/h<120km/h 1s
s v t ===车车 可见车的速度小于公路限速,汽车不违规。
26.(1)108.9km h ;(2)12.5s
【详解】
(1)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时间为
1008:3108:0427min 0.45h t t t =-=-==
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为
49km 108.9km h 0.45h
s v t === (2)当以速度180km/h 通过长为425m 的蒲江隧道,需要的时间为
20425m 200m 12.5s 5180m s 18
s s s t v v '++'====''⨯ 答:(1)列车从成都西站到大邑的平均速度为108.9km h ;
(2)当以速度180km/h 通过长为425m 的蒲江隧道,需要的时间为12.5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