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信息受阻问题分析及对策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信息受阻问题分析及对策构建
本文以高校行政管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信息受阻的表现,提出了解决信息受阻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指出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非正式制度的
应用,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标签:
行政管理;信息受阻;问题分析;对策构建
从信息传递角度来考察行政管理中的效率问题已成为当前的趋势,并且这一考察进路不断推动着行政管理中各项职能的优化。
追溯到韦伯所建立的官僚体系理论,其在理论中所首次建构的科层组织结构,实则成为解释行政管理信息受阻问题的前提。
不可否认,后人在韦伯基础上的研究多植根于商业管理环境,而鲜
见于行政管理之中。
本文之所以提出这一主题,可归因于这样几点:一是广义行政管理不仅包含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的组织管理工作,还涉及到商业组织中的非价值创造部门的管理,因此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极为重要;二是针对行政管理信息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因此,本文以高校行政管理为考察对象,探索行政管理中的信息受阻问
题的解决之策。
一、信息受阻在高校的表现
高校组织的行政化倾向,一直被学界和社会公众所批评。
行政化倾向后的直接后果便是在行政管理中不仅脱离原有组织目标,且在行政管理实务中存在着明
显的低效率现象。
信息受阻的表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信息受阻在教学与职能部门之间的表现
针对高校内部进行粗略划分,其分别由教学部门和职能部门构成。
从各自的功能定位来看,教学部门承担着高校的主要职责——专业教育,而职能部门则在于协调、管理高校内部的组织资源。
在高校行政化倾向下,信息受阻首先就在这二者间表现出来。
不得不承认,在二者处于不同议价能力的情况下,教学部门成为信息受阻的最大被损者。
关于这一点,不仅从教师的利益诉求难以沿着科层结
构上行传递到管理层,且高校外部有关信息往往也是最后传递给他们。
2、信息受阻在教学系部内部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系部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基于正式制度安排外,主要由非正式制度来维系。
前者主要借助教务处的协调来实现,而后者则以系部管理者私人关系为纽带。
因此,信息受阻问题并不严重。
反之,教学系部内在的信息受阻问题却
不能小视。
以系部办公室管理为中枢的上传下达,时常在信息失真或管理者随意性使然下,难以使教职工准确处理所接受的信息。
实践表明,这将在任课安排、
例会召开、系部活动等方面出现差错。
3、信息受阻在行政职能部门内部的表现
当下高校职能部门在各类信息获取上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但这并不代表其职能部门之间或部门内不会出现信息受阻问题。
由于各职能部门在分工内容和主管领导方面的不同,导致信息受阻问题更加严重。
并且,还会因主管领导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判断而增强这种严重性。
例如,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受阻,使得科研经费的落实成为难题。
而这一现状,又可能原于上级主管领导间的沟通缺失。
由此来看,在中国情景下来讨论行政管理信息受阻问题,无法绕开
人格化的因素。
二、高校的信息受阻问题解决思路
高校的信息受阻问题解决访案的设计应立足于中国情景之中,且要遵循“先
易后难”的解题步骤。
为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问题的解决思路。
1、针对教学与职能部门之间的解决思路
不难看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高校行政化倾向的态势。
从而也就无法立即改变教学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信息获取地位。
在此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分别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管理层联系基层的力度上下工夫。
然而无论是以上两个方面工作的改进与否,都需要在高校行政制度范围内来执行。
例如教师上行传递自己的利益诉求,一般情况下应通过向本部门工会小组反映,由工会小组汇总再由党支部上报学校党委。
可见,解决信息受阻问题,仍不能突破信息传递的制度逻辑。
2、针对教学系部内部的解决思路
实践表明,解决教学系部内部控制中的信息受阻问题较为简单。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根源于教师教学方面的程序化特点。
正是在程序化管理长效机制下,信息受阻问题可以因教师的工作常识而被解决。
那么需要着重关注的则是,如何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高校教师不坐班,因信息不准确将导致无谓的人力消耗)。
对此,仍可以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得到改善,如对QQ群和飞
信的应用。
当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也十分重要。
3、针对行政职能部门内部的解决思路
基于中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生态,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往往直接受到部门管理者和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者的影响。
而管理学原理指出,职能化管理背景下容易形成部门内部的局部利益。
从而在各自利益边界的作用下,人为阻档信息的上行和下行传递。
针对这一事实,除了在组织上建立中层管理者轮岗制度外,还
应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功能。
包括私下的沟通和社会往来,都将促进其内部控
制的效率。
三、对策构建
1、关于教学与职能部门间的对策
(1)依托组织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党建工作的背景下,应加强教学系部的工会组织建设,在充分发挥其在代表职工利益的基础上,增强信息的上行传递时效。
同时,还应严格执行高校系部章程,从而在履行程序的前提下来改善
信息受阻问题。
(2)依靠信息建设。
部门管理者在减少决策随意性的同时,还应借助普遍使用的信息化平台来加强二者的联系。
遵循系部管理者——办公室——职能部门
的信息传递路径来进行工作协作。
2、关于教学系部内部控制的对策
針对教学系部内部控制的对策,已部分包含在了以上对策中。
这里强调应增强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岗位意识。
不可否认,教学系部的工作内容尽管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程序性,但其中却包含着烦琐与乏味。
实践表明,正因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岗位意识因素,导致了部门信息在传递上出现时滞和意思不明等情况。
不难发
现,这将极大的弱化部门管理者的权威性。
3、关于行政职能部门内部控制的对策
这里主要涉及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教学与职能部门间”信息传导。
应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和部门管理者间的社会联系上下工夫。
前者较为简单,而后者在中国情况下则较为复杂。
为了避免这种联系形成阻挡信息传递的非正式组织,应着重在主管领导的协调和组织下进行,且建立和实施中层管理者的轮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