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
品质的比较
缪伏荣
【期刊名称】《现代渔业信息》
【年(卷),期】2008(023)010
【摘要】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
年大黄鱼,进行体色、背部肌肉肉质性状(pH值、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

结果表明:1、大围网养殖大黄鱼的体色
与野生大黄鱼接近(P〉0.05),显著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

2、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均显著
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肌肉的pH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
著(P〉0.05)。

3、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0.05)。

4、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肉质性状接近野生大黄鱼(P〉
0.05)。

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

【总页数】4页(P3-6)
【作者】缪伏荣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47号3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22
【相关文献】
1.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肌肉中脂肪含量的比较分析 [J], 郑斌;郭远明;陈雪昌;郑代明
2.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 Basilewsky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 Richardson )亲鱼培育及性腺促熟试验 [J], 蒋宏雷;吴雄飞;石钢德;郑春静;刘伟健;尤锋;许建和;林永健;吴锡科
3.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J], 缪伏荣
4.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亲鱼培育及性腺促熟试验 [J], 蒋宏雷; 吴雄飞; 石钢德; 郑春静; 刘伟健; 尤锋; 许建和; 林永健; 吴锡科
5.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资源枯竭原因分析 [J], 舟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