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顾永丽李冬梁亨武魏遥远杨通隆唐军邱坤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03期
摘要為探明天柱烟区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移栽方式,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即2种土壤类型为主区(黄壤、水稻土),5个移栽方式为副区(常规移栽、膜下小苗移栽、井窖移栽、鸭嘴移栽、营养块移栽),研究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黄壤土和水稻土下,烤烟均以营养块移栽的生育期较早;水稻土×井窖移栽、黄壤×膜下小苗移栽的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较佳;在水稻土中进行井窖移栽和在黄壤中进行膜下小苗移栽的烤烟,其经济性状均表现较好;用工及成本以黄壤×膜下小苗移栽、水稻土×井窖移栽较低,营养块移栽在黄壤土和水稻土中均较高。

天柱烟区水稻土以井窖式移栽方式移栽,黄壤以膜下小苗移栽方式移栽,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用工及成本低。

该研究可为天柱烟区不同土壤类型配套适宜的移栽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烤烟;土壤类型;移栽方式;生长;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3-00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3.007
Effects of Soil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 on Growth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Flue-cured Tobaccos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itable transplanting methods of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Tianzhu Tobacco Area, a two-factor split zone experiment design was used, namely two main soil types (yellow soil and paddy soil) and five secondary transplanting methods (conventional transplanting, seedling transplanting under membrane, 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duck bill transplanting and nutrient block transplanting). The effects of soil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 on the growth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flue-cured tobacco was shorter under the yellow loam soil and paddy soil.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better in paddy soil×well cellar transplanting and yellow
soil×film seedling transplanting. The flue-cured tobacco transplanting in paddy soil and seedling transplanting in yellow soil showed better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labor cost and seedling transplanting under yellow soil×film and paddy soil×well pit were lower, while the nutrient mass transplanting in yellow loam and paddy soil were higher. In Tianzhu Tobacco Area, paddy soil was transplanted by well cellar and yellow soil by small seedling under film. Flue-cured tobacco showed better agronomic characters,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and lower labor and cost. This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suitable transplanting methods of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Tianzhu tobacco area.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Soil type;Transplanting method;Growth;Economic benefits
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受品种、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移栽方式等因素的影响[1-2]。

很多
研究表明,在同一气候条件、同一品种下,烤烟土壤类型、移栽方式不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也表现不同[3-4]。

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和移栽方式既可促进烤烟早发快长、生长发育协调,又可减少病害发生和节约种烟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目前关于土壤类型、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较多,但不同烟区的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同一品种适宜土壤类型、移栽方式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5-6],对烟区不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移栽方式增
加难度。

鉴于此,笔者针对贵州天柱烟区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寻求天柱烟区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的移栽方式,为烤烟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天柱县凤城镇润松村进行,平均海拔500 m,年均降雨量1 290 mm,无霜期265 d,年均气温16.1 ℃,试验地土质疏松,肥力中等,前作玉米,无病虫害发生史。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云烟87。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取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主因素为土壤类型(A);副因素为移栽方式(B)。

土壤类型设置2种:A1处理为黄壤;A2处理为水稻土。

设置5种移栽方式:B1处理为常规移栽;B2处理为膜下移栽;B3处理为井窖移栽;B4处理为鸭嘴移栽;B5处理为营养块移栽。

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60 m2,试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1.4 主要栽培措施
统一采用漂浮育苗,于4月15日移栽,100株/区,株行距为60 cm×120 cm,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剩余40%作为追肥分2次施用,每次用量20%。

其他栽培措施按当地优质烟叶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生育期调查。

完成移栽之后,对团棵、现蕾、平顶期和成熟采收等生育期进行记录[1]。

1.5.2 农艺性状的测定。

依据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的调查方法》进行观察记载,在平顶期定株调查各处理(每个处理10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节距和最大叶长宽,计算叶面积:叶面积=最大叶长×最大叶宽×0.634 5[1]。

1.5.3 经济性状的测定。

烟叶烤后分区计产,按国标42级(GB 2635—92)进行,分级、称重,计算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

1.5.4 种烟用工及成本。

调查并统计不同土壤类型和移栽方式的用工量及成本[7]。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黄壤条件下,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烤烟团棵期、现蕾期、平顶期、成熟采收期均较其他移栽方式处理早,井窖移栽处理次之,常规移栽处理的生育期最晚;水稻土条件下,营养块移栽处理的团棵期、现蕾期、平顶期、成熟采收期均较早,其次是井窖移栽处理,常规移栽处理的生育期最晚。

可以看出,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影响较大,黄壤和水稻土条件下均以营养块移栽的生育期较早。

2.2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黃壤条件下,膜下移栽、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常规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茎围、节距、单叶面积以膜下移栽处理较高,其中膜下移栽处理的茎围、节距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单叶面积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水稻土条件下,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有效叶数、茎围、节距、单叶面积均较膜下移栽、常规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高,其中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和单叶面积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有效叶数、茎围、节距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分析可知,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农艺性状各项指标来看,水稻土以井窖移栽处理表现较好,黄壤土以膜下移栽处理表现较好。

2.3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黄壤下,膜下移栽和井窖移栽处理的产量和产值均较常规移栽、鸭嘴移栽、营养块移栽处理高,且差异显著,膜下移栽处理的均价和上等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均价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率差异显著;水稻土下,井窖移栽处理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率均最高,其中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但均价差异不显著。

分析表明,烤烟经济性状受土壤与移栽方式的显著影响,综合经济性状各项指标,以黄壤条件下膜下移栽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水稻土以井窖移栽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4 土壤类型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用工及成本的影响
由表4可知,黄壤下,膜下移栽处理的用工量、用工成本均低于常规移栽、井窖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用工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土下,井窖移栽处理的用工量、用工成本均低于常规移栽、膜下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用工量和用工成本高于其他处理。

黄壤土和水稻土各处理物资成本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类型与移栽方式组合对烤烟用工及成本有较大影响,黄壤土以膜下移栽的用工及成本较低,水稻土以井窖移栽的用工及成本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不同移栽方式的烤烟生长及产质表现不同,营养块移栽的烟苗由于无还苗期,生育期较其他移栽方式提前,在烟田周围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团棵期,容易发生早花,而且容易导致烟田烟草群体病虫害等提前发生。

此外,其用工及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不建议推广应用。

常规移栽的烟苗常常出现“地等苗”现象,栽后常常出现“高脚苗”“露秆烟”等现象,使栽后烟苗还苗期较长,前期早生快发较慢,烟株生育期与气候条件不匹配,不能有效利用气候资源[8]。

而井窖式移栽能较好地解决育苗和移栽的技术瓶颈,能促进烟株前期的早生快发,保障烟株大田生育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烟叶产质量[9]。

王峥嵘等[10]研究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这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膜下小苗移栽通过被遮盖于膜下生长,进而改善烟苗生长环境,提高烟苗移栽成活率,促进根系发育[11-12],对烟株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有较大提高[13-14]。

余伟等[15]研究表明,膜下小苗移栽的烟株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均价以及上中等烟比例等均明显优于其他移栽方式。

该试验研究表明,在黄壤条件下,膜下小苗移栽的烤烟相对于其他移栽方式,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用工及成本较低,可进行推广示范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天柱县凤城镇润松村进行,平均海拔500 m,年均降雨量1 290 mm,无霜期265 d,年均气温16.1 ℃,试验地土质疏松,肥力中等,前作玉米,无病虫害发生史。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云烟87。

1.3 试验设计
该试验采取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主因素为土壤类型(A);副因素为移栽方式(B)。

土壤类型设置2种:A1处理为黄壤;A2处理为水稻土。

设置5种移栽方式:B1处理为常规移栽;B2处理为膜下移栽;B3处理为井窖移栽;B4处理为鸭嘴移栽;B5处理为营养块移栽。

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60 m2,试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1.4 主要栽培措施
统一采用漂浮育苗,于4月15日移栽,100株/区,株行距为60 cm×120 cm,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剩余40%作为追肥分2次施用,每次用量20%。

其他栽培措施按当地优质烟叶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 生育期调查。

完成移栽之后,对团棵、现蕾、平顶期和成熟采收等生育期进行记录[1]。

1.5.2 农艺性状的测定。

依据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的调查方法》进行观察记载,在平顶期定株调查各处理(每个处理10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节距和最大叶长宽,计算叶面积:叶面积=最大叶长×最大叶宽×0.634 5[1]。

1.5.3 经济性状的测定。

烟叶烤后分区计产,按国标42级(GB 2635—92)进行,分级、称重,计算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

1.5.4 种烟用工及成本。

调查并统计不同土壤类型和移栽方式的用工量及成本[7]。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黄壤条件下,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烤烟团棵期、现蕾期、平顶期、成熟采收期均较其他移栽方式处理早,井窖移栽处理次之,常规移栽处理的生育期最晚;水稻土条件下,营养块移栽处理的团棵期、现蕾期、平顶期、成熟采收期均较早,其次是井窖移栽处理,常规移栽处理的生育期最晚。

可以看出,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影响较大,黄壤和水稻土条件下均以营养块移栽的生育期较早。

2.2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黄壤条件下,膜下移栽、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常规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茎围、节距、单叶面积以膜下移栽处理较高,其中膜下移栽处理的茎围、节距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单叶面积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水稻土条件下,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有效叶数、茎围、节距、单叶面积均较膜下移栽、常规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高,其中井窖移栽处理的株高和单叶面积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有效叶数、茎围、节距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分析可知,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农艺性状各项指标来看,水稻土以井窖移栽处理表现较好,黄壤土以膜下移栽处理表现较好。

2.3 土壤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黄壤下,膜下移栽和井窖移栽处理的产量和产值均较常规移栽、鸭嘴移栽、营养块移栽处理高,且差异显著,膜下移栽处理的均价和上等烟率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均价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率差异显著;水稻土下,井窖移栽处理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率均最高,其中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但均价差异不显著。

分析表明,烤烟经济性状受土壤与移栽方式的显著影响,综合经济性状各项指标,以黄壤条件下膜下移栽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水稻土以井窖移栽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4 土壤类型与移栽方式对烤烟用工及成本的影响
由表4可知,黄壤下,膜下移栽处理的用工量、用工成本均低于常规移栽、井窖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用工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土下,井窖移栽处理的用工量、用工成本均低于常规移栽、膜下移栽、鸭嘴移栽和营养块移栽处理,营养块移栽处理的用工量和用工成本高于其他处理。

黄壤土和水稻土各处理物资成本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类型与移栽方式组合对烤烟用工及成本有较大影响,黄壤土以膜下移栽的用工及成本较低,水稻土以井窖移栽的用工及成本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不同移栽方式的烤烟生长及产质表现不同,营养块移栽的烟苗由于无还苗期,生育期较其他移栽方式提前,在烟田周围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团棵期,容易发生早花,而且容易导致烟田烟草群体病虫害等提前发生。

此外,其用工及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不建议推广应用。

常规移栽的烟苗常常出现“地等苗”现象,栽后常常出现“高脚苗”“露秆烟”等现象,使栽后烟苗还苗期较长,前期早生快发较慢,烟株生育期与气候条件不匹配,不能有效利用气候资源[8]。

而井窖式移栽能较好地解决育苗和移栽的技术瓶颈,能促进烟株前期的早生快发,保障烟株大田生育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烟叶产质量[9]。

王峥嵘等[10]研究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这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膜下小苗移栽通过被遮盖于膜下生长,进而改善烟苗生长环境,提高烟苗移栽成活率,促进根系发育[11-12],对烟株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有较大提高[13-14]。

余伟等[15]研究表明,膜下小苗移栽的烟株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均价以及上中等烟比例等均明显优于其他移栽方式。

该试验研究表明,在黄壤条件下,膜下小苗移栽的烤烟相对于其他移栽方式,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用工及成本较低,可进行推广示范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