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选修一课件:2.8 张居正改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提醒 1.明神宗时,内阁首辅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以往的宰相。 这个权力和地位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可能。 2.张居正改革的确能减轻当时的社会积弊,缓和社会矛 盾,维持封建统治的短期稳定。但是,张居正改革是对 整个封建政治经济体制框架的一种微调,不可能从根本 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
·结构图示
张居正改革
2.力主改革的张居正得到重用。明神宗继位后,张居正 升任_内__阁__首__辅__,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
二、内容 1.政治上:整顿吏治。 (1)从“_尊__主__权__、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入手,进 行吏治改革。 (2)提出治理天下须“悬法于众”,以法理政。 (3)创设颁行_考__成__法__。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的 制度。使_内__阁__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 率,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
【点拨】由材料中的画线关键信息“举废饬弛”“中 外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从张居正改革的 内容角度提炼其措施及各措施产生的作用。
提示: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 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权力,严明了法纪。
【史论总结】 对张居正改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 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 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 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 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明史·食货志》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一条鞭法的特点。 【点拨】由材料中的画线关键信息“总括一州之赋役, 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概括回答。
三、结局 1.表现:_考__成__法__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 除。 2.原因: (1)_明__神__宗__贪欲膨胀,对张居正的劝教约束早怀不满。 (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_豪__强__权__贵__以及贪赃枉法的腐 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 (3)张居正策略失当,结怨太多。
3.平反昭雪:张居正执政的十年,确为明中后期最有生 气、最为光辉的时期。至明末天启、崇祯朝统治濒临 瓦解之际,朝廷为他平反昭雪,重新恢复名誉。
提示:积极影响:简化了税制,降低了征税成本;减轻了农 民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 政府财政收入。 原因: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商人的盘剥;地主转嫁税收负 担;政治的腐败等。
【史论总结】 一条鞭法中赋役制度的特点
1.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这种做法使政府从掌握 大量土地的地主手中增加了税收,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助学助记】 ·概念阐释 1.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 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 易。 2.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 通称。
3.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的 社会变革。
2.军事上:边防新政。 (1)“内修守备”:起用_戚__继__光__等著名边将,积极操练兵 马,加固长城,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 (2)“外示羁縻”: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努力改善 汉蒙关系,加强_互__市__往来。促进了经济发展,节省了大 量军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
3.经济上:税制改革。 (1)清丈土地:张居正于1578年下令清查天下田亩以 “均田税足民”。 (2)推行一条鞭法。 ①内容:把田赋、力役、杂税统一按田亩核算,_以__银__代__ _役__,计亩征银。 ②作用:增加了政府税收;减轻了农民负担;刺激了商品 生产和_货__币__流__通__,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提示:赋役合并;化繁为简;用银缴纳(或赋役征银)。
3.影响。 材料 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 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 统一了役法……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 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 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 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 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
主题1 一条鞭法 【史料研析】 1.原因。 材料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 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杨文弱先生全集》
思考:依据材料,回答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的原因。 【点拨】由材料中画线的关键信息“土地多归有力之 家”“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总结原因即可。
提示: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豪强又把 徭役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生产力萎 缩,政府财源枯竭。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学习 目标
1.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背景 2.了解张居正改革化解社会矛盾的措施 3.正确分析张居正改革的作用
一、背景 1.明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危局: (1)外部:东南沿海_倭__寇__猖獗;_葡__萄__牙__乘虚侵占澳门。 (2)内部。 ①财政危机加剧:嘉靖、_隆__庆__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 难。 ②阶级矛盾激化:明政府的催征搜刮,激化了阶级矛盾, 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中国赋税史·张居正改革》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的积极影响, 并回答一条鞭法“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的原因。 【点拨】由材料中画线的关键信息“改变了历代‘赋’ 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积极影响,由“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在缴 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提示:措施:实施边防新政。原因:内修守备,提高了长 城防御体系的整体抗御能力;外示羁縻,努力改善汉蒙 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
2.影响。 材料 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 中外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 久论定,人益追思。
——《明史·张居正传》 思考:材料中《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请 列出支持材料观点的史实。
【深化点拨】张居正改革适应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 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的历 程是曲折的。张居正身后毁誉,是历史的悲剧。
2.简化了征税手续。众多赋役合而为一,使豪强地 主和官吏难以在税收问题上舞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3.以银代役和计亩征银,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促 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深化点拨】一条鞭法的实施,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 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规定以银 代役、计亩征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主题2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史料研析】 1.内容。 材料一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 不披靡。”
——傅维鳞《明书》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思考其出现的原因。 该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点拨】由材料中的画线信息“朝下而夕奉行”可以 分析政令畅通,再结合张居正改革的措施分析即可。
1.积极性: (1)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 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 (2)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
(3)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2.局限性: (1)张居正倡导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人民 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 (2)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作 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 史总趋势。
提示:现象:政令畅通,行政效率提高。原因:张居正改 革使吏治得到整顿。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推 行改革铺平道路。
材料二 清人魏源说过:“张居正等张弛驾驭,整饬边 防,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 平。” (2)材料二反映了张居正的哪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影响? 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点拨】由材料中画线的关键信息“张弛驾驭”“不 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可以提炼措施及出现材料现 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