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植物的蒸腾作用(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叶片的基本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
2.叶片的基本结构。
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注意:不同的切割方向、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效果一样吗?
四人小组用自己准备的不同植物叶片再次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对比,讨论:观察到的叶片结构与课本示意图的结构是否完全一样?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观察图片“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构建水循环的图表。各组同学根据课前测量的林地和裸地空气湿度的对比资料,扮演“小老师”分析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阅读课文;谈一谈绿色植物如果被大量破坏,对生物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2.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首先,自己猜想“气孔开闭的机制”。然后在问题“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的引导下,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按课本要求画图。
组织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实验,点拨、引导学生。
第2课时 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目标
①尝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②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③认识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指导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鼓励大胆猜想,及时点拨、充分肯定,树立学生自信心。
播放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加深理解。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推理气孔的开闭机制。
提出绘图的要求。
三、认识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巡回指导、Leabharlann 示,并及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肯定。
引导学生讨论,学会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二、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3.练习绘图。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了解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组织讨论,鼓励交流,引导学生作出解释。
演示实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讨论归纳。
引导学生、构建水循环图表。鼓励各组同学展示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讨论,鼓励发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