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实词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r s Chn s ous nh g c o ln t n l r si n s ls ia a g a e ta hn p r a h ywo d : ie ec rei ih s h o; o i a o wo d Chie eca sc l n u g ; e c iga p o c n l
杨 天 庆
( 余庆 县城关 中学 , 贵州 余 庆 5 4 0 ) 6 4 0
摘
要 : 言丈的学 习重在 积 累, 文 实词 与虚 词都 是如此 。比起 虚词 来 , 实词 的数 量 大, 义项 多, 掌握 相对 困难 。 比较 互训 方
法能够解 决文言 实词教 学 的诸 多 问题 , 文言实词的教 学 大有 益处 。 对 关键词 : 中学语 文; 言 实词 ; 学方法 文 教
明了。笔者查阅 了贵州师范大 学张伊平 的硕士论文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 指瑕》 该文较 系统 , 地指出 了现行 语文教材某些 词语解释有 误的现象 , 试 看一例 : “ 第一册《 劝学》 ‘ : 驽马十驾, 功在 不舍 ’教材注 : , ‘ 功在不舍 ,它 的) ( 成功在 于不停地走 。舍 , 不停 。 ’ 这条注释错误非常明显 ‘ 的常用义 是舍弃 、 舍’ 放 弃 。《 易 ・ L  ̄) ‘ 周 L I: 舍逆取顺 , - ) 失前禽 也 ’ ‘ ’ ,舍 与 ‘ ’ 文。 取 对 在本句 中 , 在常用义 的基础上释 为 ‘ 止’ 停
sc nsI cm ai n t fnt n od t oi aw r jy l g atyadpsess lp ai s uh e.n o pr o h u c o r,h n t n l od no s re u ni sse mu ilmenn , o s wi i w e o e aa q t n o t e g
Y AN G i n qn Ta - ig
( h n g a g c o lY qn 6 4 3 C ia C e g u nHihS h o, u ig 5 4 0 , hn )
Ab ta t Th t d o u f ie eca sc la g a ei p na c m ua in a df n t nwo d a dn t n l r r src: esu yf c so n s ls ia n u g su o c u Ch l lt , n u c i r n o i a o o o wo d ae
t u adt r s . dma y p o lmsi e c ign to a r so Chn s ls ia a gu gec nb e ov d b e n h sh r og a p An n r be nta hn o i n l wo d f ie eca sc l n a a er s le ym a s l o r s—ee e c . e eiil 0t et a higo o in l r se itn i e eca sc la g a e f o sr f rn e b n fca h c n fn to a c t e wo d xsig i Ch n s ls 文教学过 程 中一个 重 要 的环 节,高 中语文 教学大 纲》 《 明确要 求“ 灵活 掌握 10 5 个左右 的文言实词 , 高学生文言文 阅读 能力” 提 。 在今天 看来 , 文言 实词的义项 多而繁复 , 多词 是无 许 法用今天 的汉语词汇来 对译 的, :过 而能改 , 莫 如 “ 善 大焉” 其 中“ ” 。 莫 我们今天 一般解释 为“ 没有什么 、 没 有谁” , 等 但是这样译 不是很妥 帖、 精确 , 因为“ ” 莫 在 古代是一个否定性无定代 词, 现代 汉语 中没有与之相 对应 的词语 。 现行 人教版高 中语文教材 亦有 诸多释 义错误或 不精确之 处 , 究其 原因 , 就在 于义 训时用 词不确切 不
虽 然无大碍 , 但是 绝不能解释 为 ‘ 不停 ’ 。若 ‘ ’ 舍 作 ‘ 当’ , ‘ 舍 ’ 不 讲 那 不 该做何解释 昵 ?准确 地说 , 本文 ‘ ’ 舍 应注释 为 ‘ 放弃 、 舍弃 ’ 才符合 文意 。 ” 从上例可 以看 出, 训释实词不当容易引起文意 的 曲解 。 国古代 的一些字典词 典, 我 释词时 一般是用 同 义或近 义词解 释被释词 , 即同义相训 。 如许慎 《 说文》 : “ , 元 始也” “ , 也” 。此外 , 尔雅》 广 韵》 ;福 佑 等 《 《 也采 用类 似 的方法 。但 是我们知道绝 大多数 同义词或近 义 词的意 义都不是完 全相等 的,它们或含 义略有不 同, 或使用范 围不 同, 或使用条件 不同 , 因此 , 同义相 训的方法 是有很大 局限性 的。我 们要借鉴 同义相训 优 点, 同时也要准确运用现代汉语 中的词语去对译文 言词 , 在教学过 程 中应 当注意 以下几 个 问题 : 注意 词义 的演 变 从 古代汉语 到现代 汉语 , 时间跨 度大 , 词义的变 化也很大 , 而义训要求用现代汉语准确地对译古代汉 语词汇 , 以注意词义 的演变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显得 所 十分 重要 。在 教学 中应 了解词义演变 的三个途径 : ( ) 一 词义 的扩大 很多字最初只有 本义一个义项 , 后来 由于词义的
中图分类号 : 2 H0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编 号 :0 93 8 (0 一20 70 10 -5 3 2 1)0 —1 .2 1 1
On t o e so a hi g No i n l o dsi i s a s・ hePr bl m fTe c n to a W r n Ch ne eCl s i - c l ng g a La ua e
第 1 3卷第 2期
遵义师 范学院 学报
J u n l n r a o r a Zu yi of No m l Col g l e e
VO . 3 NO 2 1】 . .
Ap . 01 r2 1
2 1 年 4月 0 1
中学文 言 实 词教 学应 当注 意 的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