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森林管护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管护复习题
------------------------------------------作者xxxx
------------------------------------------日期xxxx
森林管护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在造林过程中如何贯彻病虫害防治措施?P134
森林病虫害防治必须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预防是根本,而治理只是一种补救措施。
在造林设计中,要有预防和除治病虫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适地适树不同树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条件不同,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树木才能健康生长,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
如果条件不适宜,树木生长状况不良,抗病虫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病虫害发生。
所以在造林过程中,应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选择配置适当的造林树种.
②。
整地在造林整地时,必须考虑土壤中的病虫情况,必要时对土壤消毒后才能造林。
③.营造混交林、复层林这样可以形成复杂的植物群落,从而限制病原物传播,控制害虫猖撅,且有利于天敌的生存。
造林时应考虑树种搭配比例和配置方式,营造混交林。
④。
合理密植造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与否。
应根据不同树种确定造林密度。
适当密植可使林木干形良好,抑制许多不耐荫的杂草与灌木生长,从而减少某些病虫的中间寄主。
⑤。
选用健康的没有带病虫害的优质苗木选用优质苗木造林是保证幼林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
2.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P134
森林植物检疫,林业技术防治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3。
防治种子和苗木病害的根本措施是什么?P146
种子和苗木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造林质量。
种子病害如种子霉烂等,大多由真菌和细菌引起,多在种子贮存过程中发生,有时在种子收获前、种子处理中、播种后也可发生。
防治种子和苗木病害的根本措施是严格执行检疫措施,加强苗木管理,选择适宜的苗圃地,适时催芽、播种,合理施肥灌水、除草、轮作,搞好圃地卫生,必要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应避免引起药害。
4。
简述枝干病害发生的特点。
P148
枝干病害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大,病害类型也较多。
引起病害的病原有侵染性病原如真菌、细菌及非浸染性病原如冻害、日灼等。
锈菌引起的枝干锈病发生的特点是潜育期长且有转主寄生;真菌和细菌溃肠病和烂皮病只能发生在生长势衰弱的林木上,当生态条件利于林木生长发育时,病害就会停止流行;由类菌质体引起的丛枝病在自然界中主要由昆虫传播,在栽植时主要由繁殖材料传播,所以在防治上,选用健康的母树是根本的防治方法。
枯萎病主要由真菌和线虫引起,发病后树木失去输导功能,导致树木枯萎。
病害的传播与昆虫有关,防治该病害应与治虫相结合。
5.根部病害发生的特点是什么?P148
根部病害的症状多表现为根部皮层腐烂,形成毛根,腐烂的皮层与木质部间常出现片状、羽状或根状的白色或褐色菌索。
叶片色泽不正常,呈淡绿色,放叶迟,叶形小,提前落叶,易萎蔫,严重时全株枯死,发病过程缓慢,从发病到枯死常达数年之久。
6。
苗圃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P144
苗圃地下害虫在土中危害苗木的根部、嫩茎幼芽,它的发生与土壤质地、含水量、酸碱性、圃前作物及周围作物等有密切关系。
7。
鼠类危害林木的方式有哪几种?149
鼠类危害林木的方式有3种:一是啃食幼苗、嫩枝、嫩叶,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林木畸形甚至死亡。
二是啃食树皮,造成带状或环状剥皮,破坏植物输导组织,使树木死亡。
三是啃食种子和盗食直播种子。
鼠类对5年生以下的幼树、幼苗危害最为严重,轻则减少树木生长量,重则造成林木死亡。
8.简述防治鼠害的生态学方法。
P150
通过破坏鼠类的适宜生活条件,使鼠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提高其自然死亡率.除配置一些防鼠设施外,还应从以下具体措施入手:选用发芽良好的种子,选择宜于出苗的播种地,播种地要求清理干净,使迹地裸露,在冬季形成鼠类不良的生活条件;播种日期尽量提前,进行穴播,覆土厚度达3-5 cm,以免幼苗出土时将胚乳带出地面被鼠类危害。
9。
药物灭鼠的优点是什么?P150
使用化学药剂灭鼠,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收效快、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灭鼠
10。
扑灭森林火灾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P155
扑灭森林火灾的原则和方法如下:一是隔离可燃物。
可采取建立防火线、防火沟、生土隔离带等措施,也可改变可燃物的燃烧状态,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可喷洒大量的水或化学阻火剂等。
二是隔离空气,降低氧气的浓度。
可使用扑打工具或用土覆盖等方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窒息。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火灾初期。
三是使可燃物温度低于燃点。
可在燃烧的可燃物上覆盖湿土或洒水来降低温度,使火熄灭.
11。
森林防火的措施有哪些?P154
预防森林火灾,既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在制定预防技术措施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特点,充分利用现有防火条件,采取综合措施。
①.开设防火线开设防火线的方法有:机耕法、火烧法、爆破法等。
②。
营造防火林带防火林带宽度一般为30-50m。
③.修筑防火公路
④.建立林区通讯网
⑤.修建防火撩望台
⑥。
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分抗火性
12。
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P156
必须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基本原则,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目前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灭火法;另一种是间接灭火法。
间接灭火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主要是开沟或开设较宽的防火线来阻隔森林火灾.直接灭火法适用于初、中度的地表火,主要是使用灭火机械直接与火交锋,把火扑灭。
13扑火时应抓住哪些有利时机?P156
掌握好扑火的有利时机是灭火的关键。
有以下几个有利时机:小火或刚刚发生的火;风小或逆风火;空气湿度大,有小雨或有雾天气;下山火或夜间火;火烧向河流、道路和阔叶林火势转弱等时机,对扑灭林火有利.抓主有利时机,快速将火扑灭,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要抓住关键,进行扑救。
火头是影响全局的关键,要集中精力进行扑打。
二、综述题
1。
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P147
引起苗木立枯病的原因有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源。
非侵染性病源主要是由于圃地积水、覆土过厚、表土板结或地面温度过高灼伤根茎.侵染性病原有真菌中的镰刀菌、丝核菌或腐霉。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1年生以下的幼苗上,特别是自出土至1月以内的苗木受害严重,病害的发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前作感病前作若是茄科植物,土壤中病菌积累多,容易使苗木感病。
(2)圃地粗糙土壤粘重,苗床过低,土块粗糙,床面不平,圃地积水,有利于病菌繁殖,苗木易发病.
(3)播种不及时幼苗出土较晚,出土后又遇雨季,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生长,加之苗茎幼嫩,抗病能力差,病害易流行.但播种太早,幼苗出土晚,易发生种芽腐烂。
2。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P153
气象条件能直接影响可燃物的湿度变化和林火发生的可能性。
①.降水量降水直接影响可燃物湿度的变化.雨水可以使森林、杂草、地被植物失去燃烧性。
②.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可燃物的含水量,相对湿度大,可燃物的含水量就随之增大。
③.温度气温的高低虽然对森林火灾的发生不起直接作用,但由于它直接影响空气的湿度,也间接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
④。
风速风力可加速水分蒸发,促使地被物干燥,能助燃,使小火扩展为大火,加速火灾蔓延,还可使扑灭的火引起余火复燃。
所以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诸因子中最主要的因子.风速大,火灾次数增多,火烧面积大。
特别是在干旱、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风是决定成灾系数和面积大小的最重要因子。
3。
森林火灾扑救结束后应作哪些方面的工作?P156
当森林火灾扑灭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火灾发生原因的调查、森林被害面积、林木和其它方面的经济损失,及时处理火场,随后进行森林火灾发生原因的分析,统计有关资料、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摸索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搞好护林防火工作,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4.鼠类调查的具体步骤.P149-150
(一)鼠种的调查
用鼠夹、鼠笼诱杀,捕得的标本可用于种类的鉴定及其组成比例统计.调查的次数越多,范围越广,调查的数据越准确.在进行调查时,应掌握被调查种类的习性和行为特点,选择合适的诱集方法,便于估计各种鼠害的实际危害程度.同时分析鼠害活动场所,放置鼠夹或鼠笼,放置时可晚放早收或昼夜连续放置3-5天。
布防地点,除鼠洞口、鼠道及附近处,还可放置于树根、小道边、乱石堆缝等处.捕捉时应根据不同鼠类变换诱饵,如盗食粮食、种子的鼠类,可用花生米、葵花籽为诱饵;以作物根茎为食的,可以用瓜果蔬菜诱捕.
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各种鼠类进行调查,从捕到的各种鼠类的数量比例中,可以判定该地区的优势鼠种。
一般在捕获的鼠类中有20%以上是属同一种鼠的,这种鼠为该地区的优势鼠种;在20%以下、5%以上的为普通种;小于5%的为稀有或偶见种。
灭杀的对象或重点应为优势鼠种。
(二)鼠害的调查
害鼠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对树木造成危害.控制鼠害,首先要调查害鼠的数量。
害鼠数量调查分为绝对数量调查和相对数量调查。
绝对数量调查表示某地区某种鼠的全部个体数量或近似值。
这种调查相当困难并难以作到,故一般不使用.
而相对数量调查则比较容易,也符合实际要求。
相对数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鼠类数量的相对值。
主要通过百夹日捕捉数、样方统计平均数、一定范围的鼠洞数及活动痕迹等方法来调查。
按下列公式计算鼠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