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培养孩子好行为的妙法——奖励与惩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妙法——奖励与惩罚
儿子出生至今已近28个月了。

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感觉到儿子如同一道我永远也解不完的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

不过,在同儿子的不断过招中,在同其他妈妈的交流中,在从报刊阅读中,以及在网上的查询中,我逐渐甩掉了育儿盲的帽子,变成了一位自认为还算称职的妈妈。

现我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关于《培养孩子好行为的妙法——奖励与惩罚》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奖励
及时且经常地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可以增进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其继续巩固与提高。

这种奖励,必须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立即做出才能有效。

奖励有许多种,我主要实施的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其中精神奖励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1、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包括微笑、拥抱、亲吻、鼓掌、拍肩、口头表扬等等。

儿子爱上了识字卡。

上月底,我为儿子买了一套无图识字卡。

买回的当天晚上,我像同儿子玩其他玩具一样与他玩认字游戏。

我先教他认六张卡片,当读了几遍后,我开始将卡片扔在床上,随便说一个字,让他在卡片堆里找,当儿子找对一个卡片后,我马上给儿子一个亲吻,并夸张地说声“真棒,棒极了!”儿子见妈妈如此高兴,立刻来了精神,一个劲地让妈妈说,他找。

就这样,一个晚上儿子都拿着小卡片玩个
不停。

直到现在,每晚临睡前的认字游戏成了我与儿子的精典保留节目。

在玩中,我鼓励的花样也不断翻新,儿子在妈妈的鼓励下,自信心越来越强,一百张卡片不消半个月就已认识了大半。

2、物质奖励。

用奖励小玩具或孩子最喜欢吃的小食品等办法,促进孩子改善某种行为。

儿子喜欢看书,喜欢玩玩具,但是在看过玩过后常常将书及玩具乱扔一气。

有时候,当你给他讲书中的某个故事时,他便突然想要看那本书,可是望着床上、地上、桌上、椅子上的书,一时还真找不到他要的那本书。

为了使他养成做事有规矩的习惯,我采用了自身找原因加物质奖励的办法。

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身表率做得不够,再者是否能动动脑筋。

我首先为儿子买了两个布制小书架,买回后,我将他看的书和玩具分别放入了两个书架内。

儿子看完书后,刚要扔在地上,我忙走过去对他说:“让我们把它送回家好不好?”
说完用手指了指书架,儿子马上心领神会,将书乖乖地放入了书架。

看着进步的儿子,我高兴地对他说:“来,妈妈奖励一个QQ糖。

”通过几次小恩小惠加甜言蜜语,还别说,儿子慢慢地养成了不乱扔东西的习惯,比如吃完香蕉,他会将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二、惩罚
这里所说的惩罚是指温和惩罚,而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

我常实施的有以下几种:
1、故意忽视。

故意忽视是指大人的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移开,故意不予理睬。

这种方法对减少孩子无意识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尤为有效。

儿子吐舌头。

一次,我与老公带着儿子去姥姥家。

走着走着,儿子突然注意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女孩在吐舌头,儿子觉得很新奇,也伸出了舌头,并笑着看着我们。

爸爸看不下去,马上对儿子说:“快别吐舌头了。

”儿子听了不但不缩舌头,反而吐得更起劲了。

到了姥姥家,儿子继续向姥姥吐舌头,姥姥刚要制止,我示意姥姥别提这件事,而是拿出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以转移儿子的注意力。

过了一会儿,儿子不再吐舌头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都采取了忽视的方式,可以说屡试不爽。

2、责备和不赞成。

当孩子刚发生不良行为时,大人要走近他身边,注视他的眼睛,表情严厉地指出那种不良行为,并下命令让他停止。

一般来说,对许多幼儿,大人使用这种责备和不赞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为。

但对经常争吵的幼儿,这招就不一定有效,可考虑用其他惩罚形式。

一天中午,我刚一进门就见儿子拿着蓝球在厨房里往头顶上扔。

球刚一扔出去就掉在了他的脑袋上,并弹了出去。

儿子不但不怕疼,还依旧扔个不停。

我家的厨房是用玻璃钢窗隔成的,如果球扔得过猛,很可能砸坏玻璃,砸坏玻璃事小,万一扎着儿子事可就大了。

我忙走到他身边,绷着脸,用眼睛盯着他,并大声说:“儿子,不能在厨房里往上扔球,如果再扔,我可要把球没收了。

”儿子看着我严历的表
情,停止了扔球。

我蹲下身去,指着玻璃对他说:“万一把玻璃砸坏了扎着你咋办?”儿子似乎明白了,乖乖地抱着球到客厅里扔去了。

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须严肃、清楚、明确、有力,让孩子感到有纪律约束,必须执行。

3、自然结果。

自然结果是指孩子不良行为发生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这种方式是让他咎由自取,以达到惩罚的目的,不再发生这样的不良行为。

比如儿子八九个月的时候,什么都想摸。

一次,我正在做饭,这时姥姥抱着他进来了,他伸手就要摸锅盖,我说:“烫”,他根本不理解,还是伸出了手。

我想,反正饭锅刚插上没多久,就先用手试探了一下,把他的小手拿过来碰了一下锅盖,儿子立马将小手缩了回去。

这回你再让他摸,他马上把身子往后躲。

以后再吃饭的时候,只要你说烫,他就会乖乖地把小手放在后边。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处罚要以宝宝人身安全没有危险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