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2)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借助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一个新开端。
本节课“字母表示数”,首次为学生开启了代数知识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石,其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春天池塘里的美丽景色,荷叶上可爱的青蛙正张开它那张大嘴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你们听,来这里春游的小朋友,正数着青蛙呢?(课件里播放一小朋友读: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来表示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
(1)谈话交流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课件出示老师和女儿的照片)猜猜看。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我比女儿大25岁,现在你知道老师的年龄吗?为什么?有没有办法表示?
师:当女儿1岁时,老师的年龄该怎样列式呢?
师:当女儿6岁呢?
师:谁会照样子说一说女儿几岁时,老师的年龄有该怎样列式呢?
师:观察老师年龄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2)启发思考
师:如果女儿是a岁,那老师的年龄该怎样列式呢?
师:从a+25这个式子里,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师:能知道老师的年龄。
还能知道些什么?
(3)深入探讨
师:是不是只能用a来表示女儿的年龄?还可以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女儿的年龄?这时,老师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呢?
(4)巩固
师:如果请你选用一个你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你自己的年龄,并用含有这些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吗?你们会吗?
师:认真观察老师的年龄、你们爸爸、妈妈的年龄式子,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1)启发谈话:小小的字母真是神通广大,那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看摆这样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
摆这样的2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呢?你是怎样计算的,这里的3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
那么摆这样的3个,4个,5个三角形,各要用几根小棒,该怎样列式呢?
(2)尝试填写学习卡,并把它填完整。
(3)学生汇报。
(4)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探究发现,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而且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那你们能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在边长处标出a)请同学们动笔试试吧!
(5)师:同学们可真有本领,已经能用字母来表示数、数量、式子、公式,还有谁本领更强,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条运算定律,写在练习本上。
师:老师告诉你,当两个a相乘时,直接在a的右上方写上小小的2,读作a的平方,它表示两个a相乘。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含有字母的式子,它和我们用语言叙述有什么不同呢?更简明。
(并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看来小小的字母用处真大。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儿歌。
这首儿歌中隐藏着一条有趣的数学规律。
你们想知道吗?
()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师:看谁最聪明?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首儿歌的意思?先独立想一想,小组交流后再汇报。
【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列算式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充分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从而产生探究新方法的需求,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真正经历用字母表示数这种方法形成的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发现用字母表示数,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体验探究的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
四、课堂总结,提升思维。
1、师:好,回想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历史,激励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