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的救亡运动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 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右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B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洋务运动破产
13.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A )
14.1860 年,根据《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B ) A.台湾 B.天津 C.南京 D.牛庄 1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 D )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准许华工出洋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D.开放通商口岸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 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 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 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 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 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4)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 识?
答: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 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 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都可以)
1.(2017· 深圳)1860 年 10 月 9 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 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B ) A.关天培战死炮台 C.邓世昌殉国黄海 B.圆明园惨遭洗劫 D.义和团火烧教堂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相 英国首席代表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 1860 年 9 月,英国外交官巴夏礼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 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僧格林沁扣留谈判代表及其随行人员 39 人,试 图以此要挟英法联军放弃进京,从而防止“与西方人直相对”。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 一小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以“叛逆罪”(洋人叛谁的逆?),投入大牢,监禁 了一个多月。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 名囚犯中,有 20 人(有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 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英国和法国;中国;帮凶。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答: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2017· 河南)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 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 的是( B )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7· 淄博)近年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B )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泰晤士报》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 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 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 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这则报道反映的是( D ) A.英法联军在广州劫掠的情景 C.英国占领香港岛劫掠的情景 B.英法联军在天津劫掠的情景 D.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情景
18 人)在监禁中死去。据说那 21 人死得非常惨——“双手被捆,整日下跪,3 天水米 未进,手腕处被皮绳勒得生出蛆虫。据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说:“《泰晤士报》记者鲍 尔比第 4 天死去,尸体在牢房里放置 3 天,后被扔到野地里,让野狗吃了;安德森中 尉,手脚被勒得生出了蛆虫,他看着手上的蛆虫满身蔓延,精神错乱,大叫 3 天,死 去;一位法国犯人,蛆虫进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疯了。”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从本质上讲主要是( D ) A.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都有英国参与并都使用武力 D.都使侵略者打开了中国市场
4.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B) A. 《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5.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 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 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表现在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镇压人民129
第一单元
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 的救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栏目导 航
学 标 重 点 自 习 巩 练 中 接 拓 读
习 点 主 固 考 展
7.(2016· 西宁)“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 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C )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表现在( C ) ①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 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镇压人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6· 安徽)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 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 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B ) A.发动鸦片战争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火烧圆明园 D.对华倾销商品
5.(2015· 广西)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 得到更多的好处”。“它”及“最大的好处”是( B ) A.英国 侵占的领土最多 C.英国 得到的战争赔款最多 B.俄国 侵占的领土最多 D.俄国 得到的战争赔款最多
一、选择题 1.2004 年 4 月,中国保利公司以 3000 万港元的巨额资金,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 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 是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从“圆明园 2010 年罹难 150 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 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 摧残者是( D ) 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法联军
“人质事件”使事态扩大, 英法打到了北京城外。 咸丰帝见无力回天, 便逃往承德。 在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帝通过酒乐歌舞来麻痹自己,以逃避残酷的现实。正是皇帝的 逃避,灾难才一步步地走向圆明园。英法闯入了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城。他们以“人家,马克思曾经说它在中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 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 D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1.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更多的好处。”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 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 D ) A.100 多万平方公里 C.40 多万平方公里 B.60 多万平方公里 D.150 多万平方公里
2.导火线: 1856 年 10 月,英国借口“ 亚罗号事件 ”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 3.过程:1857 年,英国联合 法国 ,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称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二、火烧圆明园 1.时间:1860 年。 2.过程: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 圆明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结果:1860 年 10 月,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 北京条约 》 。 三、沙俄趁火打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目 难 学 训 链 阅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的史实。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部分。 一、英法联军侵华
英国 1.背景:鸦片战争后, 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