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联三百副(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联三百副》李学文编著(1--20)
1、西湖龙井张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简注]西湖:为浙江西湖。

龙井:在西湖凤篁岭上,泉水出自山岩,四时不绝,旧传井下有龙。

今杭州之龙井茶由此而得名。

张岱(1579-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

入清后,隐居山林著书。

有《陶庵忆梦》、《西湖梦寻》等。

壑:沟池。

《礼·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 渥洼:水名,此指黄鹤山顶的龙池,据说出云必雨,此指龙井。

联语由龙兴致雨而联想生发,造语自然,切地切景。

2、上天竺寺前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简注]上天竺寺: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南。

临安:府名,今杭州市,南宋曾在此建都。

法像:指像。

北朝:朝代名,南北朝时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总称。

佛教在南北朝时盛行。

灵鹫: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山中多鹫,故名。

或言以其形似鹫头而称。

释加讲《法华经》、《无量寿经》于此。

省称灵山、鹫峰。

我国往往沿用其名,如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

洛迦:山名,即洛迦山,为补陀洛迦山的简称。

相传汉梅福炼丹于此,又名梅岑山,在今杭州普陀县,四面环海,风景佳丽。

与九华、峨眉、五台并称佛教四大名山。

联语融佛教故事传说于一体,诙谐有致,别有旨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3、晋祠云陶洞傅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简注]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一字青主,别号啬庐等。

明末清初山西曲阳(今太原人)。

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不出。

有《霜红龛集》。

虽被康熙朝征举为博学鸿词,并授中书舍人,亦不为所动。

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

见《古今名人联话》
4、书斋联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简注]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

诸生。

明亡,改名人瑞,字圣叹。

入清,绝意仕进,从事著述。

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

有《沉吟楼诗选》。

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

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

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满意之事。

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5、无题前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简注]上联说,是甘还是苦应当自尝;下联说,或方或圆,各有所长。

联语论说入理入情,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见《中华对联大典》
6、题歌台李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简注]歌台:在江苏南京芥子园。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

工小说,善联语,尤精谱曲。

有《笠翁文集》等。

萦:萦绕。

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

雪儿:隋末
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

李渔为清初戏剧家,其芥子园有歌台,教习演唱之处所。

联语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真挚。

见《古今名人联话》
7、贺毛稺黄迁居前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书成恰似入名山。

[简注]毛稺黄:生平不详。

望重:有声誉受人敬仰的人。

名山:即名山事业的省称。

汉司马迁撰《史记》,自序谓自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后以著作为名山事业。

联语造句稳重,上联切迁居,下联切著述成就,颂扬之意,祝贺之情自见。

见《中华对联大典》
8、题今又园前人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简注]今又园:由南京移居杭州后建,是南京芥子园的又名。

繁冗:繁琐杂乱。

尘市:取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

1677年,李渔从南京移居杭州,居西湖之滨,筑园名今又园,联语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湖山的美好和全家的欢悦。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9、贺张之鼐夫妇双寿前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简注]张之鼐:字仲谋,号半庵,浙江仁和人。

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

“月圆”句:张之鼐夫妇生日均在中秋。

此句既切事,又切景。

齐眉:即举案齐眉,典出《后汉书·梁鸿传》。

旧时形容夫妻相敬如宾真诚有礼。

联语处处照应“双寿”,诸如“双影”、“齐眉”、“清光并照”、“秋色平分”,恰是这副贺寿联的一大特点。

同时,也体现了贺者的真挚情意。

见《中华对联大典》
10、赠贾汉复联前人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简注]贾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

入清后,官至兵部尚书、陕西巡抚。

安石:指晋时谢安,字安石,《晋书》载:东晋谢安石“累违朝旨,高卧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仕。

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

斯园:指其在北京西草厂所建之园亭,“贾弃而不居,改为乡馆,凡山右(即山西)名贤之客都门者,皆得寓焉。

”少陵:即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

少陵,为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住居,自号少陵野老。

广厦: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徒怀此愿”,但无法实现。

联语意在褒扬贾氏,叙中有议,追昔抚今,有感而发。

见《古今名人联话》
11、无题冒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
寥廓横空鉴若华。

[简注]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如皋(今江苏如皋)人。

副贡生。

入清不仕。

有《水绘园诗文集》。

此联作于1678年仲春,访友看梅遵属而作。

风流:在此当指有才而不拘礼法,气度不同一般。

顾曲:见《三国志·吴·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瑜必顾。

’”后因谓欣赏音乐与戏剧为顾曲。

绪:指连绵不断的情思、意绪。

见南朝梁江淹《江文通集·泣赋》:“阗寂以思,情绪留连。

”寥廓:旷远、广阔,语见《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此指书生意气。

横空:弥漫
天空。

鉴:镜子,照镜子。

若华:好像头发已花白。

华,头发花白曰华。

联语以顾曲周郎自比,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书生意气,情思如绪,已然白了少年头,似有叹惋之感。

见《明清楹联墨迹选》
12、拂水山庄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

[简注]拂水山庄:在江苏常熟。

柳如是(1618—1664),女。

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明末清初江苏吴江人,一说浙江嘉兴人。

钱谦益侧室。

有《柳如是诗》行世。

联语从感受中写山庄,动静相衬托,突现了拂水山庄优美的环境,宜居亦宜耕读。

见《中华对联大典》
13、九曲溪黎士弘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简注]九曲溪:在福建崇安武夷山。

黎士弘(1618—1697),字媿曾,明末清初福建长汀人。

顺治举人。

官灵夏道。

有《托素斋集》。

九曲:概指黄河河道的曲折。

唐高适《九曲词序》:“河图曰:黄河……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

”三岛:即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一峰:指九曲溪口的大王峰,是武夷山的第一峰。

联语突现九曲溪的地理环境,溪流的曲折之势,一峰的挺拔之奇,尽在十四字中。

见《中华对联大典》
14、湘西草堂王夫之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简注]湘西草堂:在湖南衡阳曲兰乡,乃王的讲学精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学者称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衡阳(今湖南衡阳市)人。

清初思想家、学者。

入清后,隐居石船山下,发奋著述。

有《船山遗书》等。

清风:暗指清朝。

明月:暗指明朝。

联语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作清朝臣子的气节。

正如他自题墓联云:“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

”另一自题联亦云:“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 见《中华对联大典》
15、题黄鹤楼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简注]黄鹤楼:在武昌蛇山黄鹄矶上。

相传始建于三国时的吴国黄武二年(223)。

因仙人骑鹤来去和崔颢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因而名盛今古。

顾景星(1621—1687),清初湖北蕲州(今蕲春)人。

联语简炼,笔力雄浑,大有一楼雄峙江汉之气势。

见《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
16、望江楼笪重光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
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

[简注]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南岸,古名“碧鸡坊”。

清代以来,这里开始兴建亭台楼阁,植松竹花卉。

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号江上外史,晚号逸叟,清江苏句容人。

顺治年间进士。

官至御史。

有《书筏》、《画荃》等。

地脉:地的脉络。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北。

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

夔门:峡名,即
长江瞿塘峡。

因地当川东门户,故名。

剑阁:栈道名。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是川陕间重要通道,军事戍守要地。

郁郁葱葱:形容气象旺盛美好。

井络:泛指岷山一带。

人文:指礼教文化。

见《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闳中肆外:指文章蕴含丰富,文笔雄奇豪放。

闳,内部宽大的样子;肆,放纵,不受拘束。

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长卿:指唐诗人刘长卿。

官监察御史。

他的诗内容广泛,各体长备。

长于五言律诗,时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太白:即唐大诗人李白。

坡老:即宋词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南轩:宋代张栻,字敬夫,号南轩。

官至吏部侍郎。

与朱熹、吕祖谦等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

著有《南轩集》等。

麟麟炳炳:光明显赫。

西川:此泛指四川。

修:长处。

联语气势不凡,思绪纵横。

上联写四川风物景观,突出气象美;下联写四川人文历史,突出其文风盛况。

概括说八个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见《中华对联大典》
17、赠陈维崧联叶方蔼
浣花旧事谁能继;
桃叶新诗手自题。

[简注]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清江苏宜兴人。

少补诸生。

有《湖海楼诗集》。

叶方蔼(?--1682),字子吉,号讱庵,清江苏昆山人。

顺治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文敏。

有《叶文敏公集》。

浣花:唐四川节度使崔宁妾任氏,因战功封浣花夫人。

成都市浣花溪旧有浣花夫人祠。

传说三月三日为浣花夫人生日。

桃叶:晋王献之妾。

因为笃爱,写诗歌之,名《桃叶歌》。

联语写两个女人的故事,亦评亦赞,别开赠人联之生面。

见《中华对联大典》
18、山晓阁朱彝尊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简注]山晓阁:在浙江嘉兴,为孙中翰执升之园林。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chàng),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任翰林院检讨。

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纂辑有《词综》等。

樊篱:篱笆。

风月:指清风明月,借代美丽的风景。

拘束:拘谨约束。

户牖:门窗。

联语用被字句特殊句式,描写山晓阁江山风月自然景观,本应无拘无束,任人欣赏题咏。

寄意言外,别有所指。

而长沙也可园的嵌字联云:“也不设樊离,恐风月畏人拘束;可大开门户,就江山与我品题。

”嵌上“也可”,变换几个字,又是一番情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五)
19、题施粥厂联前人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简注]施粥厂:施舍稀饭以济穷苦人的处所。

联语以熟语入联,明白如话,含意深刻,大有劝世人多行善举,关爱他人之意,是劝戒,亦是自勉。

见《古今联语汇选》(五)
20、自题联姜宸英
优游乐闲静;
恬淡养清虚。

[简注]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清浙江慈溪人。

康熙年间进士。

任顺天乡试副考官。

有《姜先生全集》。

优游:悠闲自得。

闲静:安静寡欲。

《淮南子·本经》:“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而无故。

”恬淡:安静闲适、淡泊,不慕荣利。

《庄子·刻意》:“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清虚:清净虚无。

《汉书·叙传》:“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身保真,清虚淡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

”严子,即庄周。

联语虽短而富情致。

寡欲则无贪求,淡泊则不慕名利,虽带虚无思想,但道出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旨趣。

见《中华对联大典》
21、卞园王士祯
梅花岭畔三山月;
宵市楼头一草堂。

[简注]卞园:在江苏扬州城北的小金山后面,为康熙年间扬州八大花园之一,所谓“八座名园如画卷”。

今已不存。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清山东新城(今恒台县)人。

顺治进士。

官至刑部尚书。

著有《池北偶谈》、《带经堂集》等。

梅花岭:又名梅岭、长春岭,在扬州瘦西湖边,因岭多梅花,故名。

三山:镇江市长江之滨和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夹江相峙,世称京口三山。

宵市:夜市。

草堂:用茅草所盖的房子。

旧时文人常称自己的住屋为“草堂”。

联语未写卞园诱人的景致,而落笔于草堂、月夜,用闹市反衬园内清幽的环境,表现了园主人的淡泊情趣。

见《历代楹联选注》
22、大明湖历下亭前人
胜景画图开,忆老杜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简注]大明湖历下亭:在山东济南。

湖滨的历下亭,居全湖之胜。

老杜:即唐代诗人杜甫,曾游历济南大明湖。

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倾:倾慕,钦佩,一心向往。

北海:即李北海,名邕,字泰如,为唐代书法家,时称“书中圣手”。

曾任北海太守。

为人刚强,生活豪纵。

亦曾游历济南大明湖。

后为李林甫诬陷杀害。

杜甫《八哀诗》中有哀悼他的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联语借景抒情,凭吊怀古,开合得当。

另有闽县龚谒仁守济南时所撰一联,堪作补注。

联云:“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古亭,千古入诗人歌咏;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昨,试问济南过客,有谁继名士风流。

”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3、沧浪亭宋荦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简注]沧浪亭:为江苏苏州城南古园林,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的花园,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时建沧浪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并自号沧浪翁。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清河南商丘人。

官至吏部尚书。

抚吴时曾修葺沧浪亭。

著有《西陂类稿》等。

“共知”句:化用“沧浪之水”辞意,表现心清如水的志趣。

“安见”句:化自“濠梁观鱼”典故。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惠施)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鯈(chóu)鱼,鱼名,即小白鱼。

联语表达作者高雅的情趣和超
脱的风度。

见《中华对联大典》
24、滕王阁前人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简注]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是唐代的建筑物,历时1300余年,重修重建28次之多,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极浦:指江水浩渺无际,浦,水滨。

遥天:遥远的天边波光相连。

“天”,有的本子作“山”。

阁中帝子:指唐高祖李渊之子元婴。

元婴封为滕王,督洪都营建此阁,故名滕王阁。

《滕王阁序》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安得”二句: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洪都(今南昌)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

阁成,阎公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于阁上大宴宾客,饮酒赋诗。

事前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文,欲在席间炫耀其婿的才华。

当时王勃省亲过洪州,也出席了宴会。

听到阎公命大家作一篇序文,王勃竟不谦让,立成一序。

阎伯屿很不高兴,命人看王勃下笔,如有佳句,即报。

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阎公不禁叹赏道:“此天才也。

”于是尽欢而散。

据说,九月八日,王勃省父到马当山,距南昌尚有七百里。

夜里,王勃梦见水神相告阎都督宴客之事,并答应他愿“助风一帆”。

第二天一早,果然抵达南昌,刚好赶上滕王阁宴会,遂有了这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江上才人:指王勃。

联语化自《滕王阁序》,但于抚今追昔中,抒发了思古之幽情,景物依然,才人难得,又使作者生发叹惋之情怀。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5、黄鹤楼前人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简注]黄鹤楼:见前注。

“何时”句:化自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焚毁于光绪十年(1884),以后一直没有修复。

现在重建的黄鹤楼高五层,层层飞檐,楼旁还有塔、碑、山门等建筑,竣工于1983年,可谓回答了“何时黄鹤重来”一问。

“问谁”二句:化自唐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一为迁客去江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联语从古诗中提炼而出,即景抒情,不著议论,亦见其清新自然。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6、题安宁温泉张英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简注]安宁温泉:在云南昆明。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圃翁,清安徽桐城人。

康熙进士。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卒谥文端。

有《笃素堂诗集》。

白鸟:白羽之鸟,如鹤鹭之类。

忘机:忘却计较或巧诈之心,但能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联语朴实无华,蕴涵一种淡泊情怀,怡然自得的人生乐趣。

然而作者不是圣人,不能抛弃的依然是功名事业,富贵荣华。

请看作者的一副自题门联:“绿水青山,让老夫逍遥岁月;紫宸黄阁,看吾儿燮理阴阳。

”紫宸:殿名。

为皇帝接见群臣、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

黄阁:丞相听事阁曰黄阁。

汉代丞相听事阁及汉以后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故称黄阁。

张英之子张廷玉雍正朝曾任军机大臣,父子二人相继为朝中重臣,故张英引以为骄傲,题此联以自榜。

见《中华对对大典》
27、陶然亭沈朝初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简注]陶然亭:在北京宣武区石安门内,亭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所建,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

初名江亭,江藻有《陶然吟》。

陶然,喜悦的样子。

1952年,辟为公园。

沈朝初,字洪生,号东田,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康熙进士,官至侍读学士。

有《不遮山阁稿》。

慧眼:佛教语。

与肉眼、天眼、法眼、佛眼合称五眼,能看到事物实相。

烟花:形容春日景色艳丽。

象:景象,指具体的物象。

联语描写九夏时节,满目碧沼红莲,阳春三月,眼前是烟花烂漫,月白风清,游者来此,不仅令人陶醉,而且流连忘返。

见《北京名胜楹联》
28、云山阁贺君召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简注]云山阁:在江苏扬州夕阳双寺楼之西,贺君召于雍正间建,称贺园。

本为宋陈升之吕公著旧址,就其地重建,并因其旧名。

贺君召,字吴邨,清山西临汾人。

桑梓:喻故乡。

此代指故乡旅寓扬州的人士。

小筑:形容环境幽静的小建筑物,相当于别墅之类。

丘壑:深山幽谷,多指隐居处所。

这里指园林营造的假山、池塘。

新开:新建的。

联语未写云山阁园内外的风光景致,而突出建阁为桑梓人士提供讴吟和游览之所,体现作者的一种豁达的境界。

刘邻初题“云山阁”一副五言联大可作此联注脚来读:“宛转通幽处;玲珑得壮观。

”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29、挽郑成功玄烨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简注]郑成功(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明末福建南安人。

南明隆武年间,受唐王恩宠,赐姓朱,更名成功,后收复祖国神圣领土台湾。

玄烨(1654—1722),爱新觉罗氏,满族人,清世祖第三子。

8岁登基,年号康熙,在位61年,庙号圣祖。

四镇:南明福王时设于江北的四个抗清据点,由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分守。

两岛:金门和厦门岛。

屯师:驻守军队以抗清。

诸王:指福王、唐王、永明王、淮王。

一隅:此指台湾。

抗志:坚持高尚气节。

孤忠:指忠心耿耿而不能得到支持。

元胡炳文《拜岳鄂王墓》诗:“太义君臣重,孤忠天下知。

”联语立意高远,指出郑成功忠贞守土保国的史实,更赞扬郑成功驱逐荷兰统治者收复台湾的功绩。

述史论评客观公正,哀挽的感情亦十分真切。

见《古今名人挽联选注》
30、韩愈祠彭定球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简注]韩愈祠:北京安定门成贤街国子监,为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

国子监内附韩愈祠。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南阳(今孟县)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彭定球(1645—1719),字勤止,晚号止安,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康熙时进士,会试廷对皆第一。

官侍讲。

有《南畇诗稿》。

进学解:文章篇名,韩愈著。

进学,使学有进益。

《礼·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闲官:职务清简之官,如国子监一类的学官。

一席:指一种职位。

三仕:三任其官,《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起衰:韩愈学通贯六经百家,反对六朝以来的文风,提倡散体,文笔雄健,气势磅礴,为后世古文家所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赞韩愈文为“文起八代之衰”。

力任:尽力担起,钜制:巨大的创制。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联语平铺直叙,而旨趣深刻,“起衰力任”一语,评赞公正客观。

见《榆巢杂识》
31、海云居联许贺来
花因好客常含笑;
鸟亦骄人似解吟。

[简注]海云居:在云南剑川。

许贺来(1656—1725),字燕公,号秀山。

清云南石屏人。

康熙进士。

官翰林院侍讲。

有《赐砚堂集》。

联语用拟人手法,写花、鸟之神情意态,有画一样美感,有诗一样韵味,清新可读。

见《中华对联大典》
32、古藤书屋倪国琏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简注]古藤书屋:在北京海波寺街,以朱竹垞旧居而重。

寺东吕家花园的藤花,是北京“最古而大者”,为京师著名之藤花。

倪国琏,字穗畴,一字子珍。

清浙江钱塘人。

雍正进士。

官至给事中,善绘画。

联语选取园中芳草和藤花加以描写,以“新绿”衬“古香”,这清幽的自然环境,突现出书屋的雅致。

见《北京名胜楹联》
33、荣宝斋高其佩
软红不到藤萝外;
嫩绿新添几案前。

[简注]荣宝斋: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乃书画店名。

高其佩(1660—1734),字伟之,号且园,清奉天辽阳(今铁岭)人。

官至刑部右侍郎。

工画,以“指画”驰名文坛。

藤萝:蔓生植物。

几案:泛指桌子。

古时称善于处理公文的人有几案才或长几案。

《魏书·邢昕传》:“有几案才,兼长几案。

”此联《中华对联大典》标题为《自题》,则“几案”一词,含有自翊之意,既有书画才,亦长几案。

联语写花草的“软红”“新绿”,却极具诗情画意,很切荣宝斋书画店。

读此联如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佳境。

见《北京名胜楹联》
34、金顶寺段昕
烟寺晚钟情定否?
池塘芳草梦何如?
[简注]金顶寺:在云南剑川。

段昕,字玉川,一字浴川,清云南安宁人。

康熙进士。

官户部主事。

有《皆山堂诗集》。

晚钟:化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

池塘芳草:化自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多指春景。

联语为寺庙所题,避开佛理禅性不谈,用两个问句,其含意尽在问号中。

皈依佛门未必就能“情”定,“梦”醒。

用语清新可诵,的是佳构。

见《中华对联大典》
35、自挽翁照
园地久荒芜,纵然嘉木成荫,争似我孤怀落落;
诗文多失散,若有良朋问稿,只道他妙手空空。

[简注]自挽:自己在世时为自己写的挽联,也叫“生挽”,他人写的挽联叫他挽。

翁照(1677—1755),初名玉成,字朗夫,号子静。

清江苏江阴人。

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

有《赐书堂集》。

嘉木:美好的树木。

此喻佳子弟、人才。

争似我:怎像我。

孤怀:孤高的情操。

唐孟郊《连州吟》:“孤怀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