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与诗词格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注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2、反切的方法 “反切”又称“反”、“切”、“翻”、 反切”又称“ 反语” 是古人创制一种注音方法。 “反语”等,是古人创制一种注音方法。 反切产生于东汉,反切的基本原理是: 反切产生于东汉,反切的基本原理是:用 两个字相拼,切上字取声母, 两个字相拼,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 母及声调,两相拼合即是被切字的读音。 母及声调,两相拼合即是被切字的读音。 上字定声,下字定韵。 例如: “上字定声,下字定韵。”例如: 条 徒 聊切 廉 力盐切 都 当孤切
在古代, 在古代,依照反切可以准确的拼出汉字的读 可是由于从中古到现在, 音,可是由于从中古到现在,语音已经发生 了很大变化, 了很大变化,一部分反切与被切字的实际读 音已经不一致了。 所以利用上字、 音已经不一致了。 所以利用上字、下字拼切 出的今读与所切字的今读常常出现相左的情 或是声母不同,或是韵母相异, 况:或是声母不同,或是韵母相异,或是声 调有别,或是声韵调皆不一, 调有别,或是声韵调皆不一,或是不符合今 读规则。例如: 读规则。例如: 栾(luán) 力官切 夏(xià) 户雅切 可见,要真正全面把握反切, 可见,要真正全面把握反切,拼切出每一个 反切的普通话读音并非易事, 反切的普通话读音并非易事,只有系统地学 习了音韵知识后,依据反切音变的规律, 习了音韵知识后,依据反切音变的规律,才
三、四、五卷。平声韵独居两卷完全是由于 所属字多的缘故,并无其他用意。其居于第一 卷者28韵,称作上平声;居于第二卷者29韵,称 作下平声。 2、每卷之中所列各韵用一个代表字作为名称, 叫做“韵目”。韵的排列顺序用序数加上韵 目表示,如一东、二冬、三钟等。 3、一韵之中所含各字按声母的不同分别排列。 同声母的字唐人称之为“小韵”, 小韵也称作 “纽”,小韵所含各字均属同音字。小韵与小 韵之间用“○”相隔。 4、小韵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释字义,然后是 反切注音,最后用数字标明该小韵所含字数。
增补内容: 增补内容: 现代汉语中哪些字是中古入声字: 一、现代汉语中哪些字是中古入声字: 1、现代汉语声母为“b、d、g、j、zh、z”的阳 、现代汉语声母为“ 、 、 、 、 、 的阳 平字,中古汉语中都是入声字。 平字,中古汉语中都是入声字。 2、现代汉语声母为“d、t、n、l、z、c、s” , 、现代汉语声母为“ 、 、 、 、 、 、 韵母为“ 的字,无论是阴阳上去, 韵母为“e” 的字,无论是阴阳上去,在中古汉 语中都是入声字。 语中都是入声字。 3、现代汉语中声母为“b、p、m、d、t、n、 、现代汉语中声母为“ 、 、 、 、 、 、 l”,韵母为“ie”的字,除了爹字之外,都是古 的字, ,韵母为“ 的字 除了爹字之外, 入声字。 入声字。 4、现代汉语“ue”韵母字,除了“嗟、瘸、靴” 韵母字, 、现代汉语“ 韵母字 除了“ 都是古入声字。 外,都是古入声字。
(三)《广韵》三十六声母
三、中古的声调系统 中古的声调分为四类:平、上、去、入。 中古音的分化和合流: 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 上声分为上声和去声,与去声字合流 入派三声
河海未测 依草附木 仁美睡觉 揮手告別 兰紫桂白 相忍为国 重返教育 王冕善笛 欢饮坐席 車马炮卒
中古四聲歌訣 官场势恶 朝野俱寂 钩腿鬥角 垂死挣扎 忠保御敌 兄弟怒目 趋本背末 无祸自福 梅有傲骨 人品正直 惩忿去隙 君子意笃 夫子圣哲 书好字黑 回也好学 秦女弄玉 民喜瑞雪 勤勉度日 中午对弈 拿土换锡
3、等韵学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 是分析韵书反切的语音系统的。后又兴起一 个新的门类----北音学,以元代《中原音韵》 系统的韵书为主要对象,是研究近代语音的 学科。 三、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时期: 1、上古音 2、中古音 3、近古音 4、现代音 四、传统的分析法: 1、声母,简称母,又称声纽、纽,是指一个 音节中居於前面的辅音音素。
(四)十六摄 (五)平水韵 二、中古的声母系统 (一)守温三十字母 唇音 不、芳、并、明。 舌音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 见、溪、群、疑等字是也。 齿音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 心、邪、晓是中音,清。 匣、喻、影是喉中音,浊。
(二)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的 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字进行了 整理,同是增补了“非、敷、奉、微”和 “娘 床”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这 三十六字母大致体现了唐末宋初的声母系 统,习惯称之为传统三十六字母。
2、韵母:指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韵 母包括三个部分: (1)韵头:位于韵母的开头。它主要由高元 音[i]、[u]、[y]充当。韵头又称“介音”,这 是因为它的位置是介于声母与主要元音之间 的缘故。 (2)韵腹:一般位于韵母中间。韵腹是韵母 的主干,由[a]、[o]、[ə]、 [i]、[u]、[y]等元音 充当。这些元音是韵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3)韵尾:位于韵母末尾。由元音[i]、[u]和 鼻音[n]、ng充当。在古代汉语里充当韵尾的 音素比现在多出了[m]、[p]、[t]、[k]等。
能准确拼切出所切字的今读音。 能准确拼切出所切字的今读音。 3、反切变例举例 、 (1)双唇音与唇齿音的混切。 )双唇音与唇齿音的混切。 方敛切( 芳连切( 贬 方敛切(帮) 偏 芳连切(滂) 符巾切( 扶冰切( 贫 符巾切(并) 凭 扶冰切(并) (2)喉牙音与齿头音的分化。 )喉牙音与齿头音的分化。 A、喉牙音的分化 、 家 古牙切 玄 胡涓切 峡 侯夹切 分化) 权 葵员切 (分化) 古 姑户切 侃 空旱切 宽 苦官切 未分化) 欢 呼丸切 (未分化) B、齿头音的分化 、
上声分为上声和去声与去声字合流入派三声中古四聲歌訣河海未测官场势恶朝野俱寂明捧暗克依草附木钩腿鬥角垂死挣扎无可救药仁美睡觉忠保御敌兄弟怒目相翦太急揮手告別趋本背末无祸自福为善最乐兰紫桂白梅有傲骨人品正直堯禹帝喾相忍为国惩忿去隙君子意笃模范事迹重返教育夫子圣哲书好字黑人手二册王冕善笛回也好学秦女弄玉天狗望月欢饮坐席民喜瑞雪勤勉度日虽苦快活車马炮卒中午对弈拿土换锡如此妙极四反切1汉字注音方法的演变1譬况是用描述性语言来说明某字发音状态的注音方法
根据韵母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又把韵母分 为: A、阴声韵:以元音收尾的韵母。 B、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母。 C、入声韵:以塞音[p]、[t]、[k]等收尾的韵母。 ★韵母不同于押韵的韵。 韵部 韵目 3、声调:又称字调,主要指字音音高的高低 升降变化。 平 上 去 入 又可分两大类,平声和仄声。
(7)后世声调有“平分阴阳”、“浊上变 )后世声调有“平分阴阳” 入派三声”的变化。 去”、“入派三声”的变化。 A、平分阴阳:中古平声到普通话中变成了 、平分阴阳: 阴平和阳平,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阴平和阳平,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巾(阴) 居(见)银(平)切 丹(阴) 都(端)寒(平)切 航(阳) 胡(匣)郞(平)切 存(阳) 徂(从)尊(平)切 B、浊上变去 在 昨宰切 杜 徒古切 C、入派三声
第一节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定义:一般把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 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称为音韵学,也称 声韵学。 二、传统音韵学三个部门: 1、今音学:以《切韵》、《广韵》系韵书 为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 别是《诗经》用韵为主要对象,结合形象字, 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第二节 中古音与反切 一、中古的韵母系统 (一)《广韵》以前的韵书:主要是《切韵》 和《唐韵》。 (二)《广韵》的产生 到了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 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 行了修订。修订本于真宗景德四年(公元 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 1008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 韵》1。这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的韵书,是《切 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广韵》虽距《切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平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韵》成书时间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语音系统 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为 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的字数 (11000余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释也较详细,共 用了191692字。此外,《广韵》分韵为二○ 六韵,比《切韵》多出13韵,这是分韵粗细宽 严的问题,并非语音系统有什么变化。 (三)《广韵》的体例 1、《广韵》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属于二○ 六韵。此二○六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置于五 卷之中。其中平声57韵,置于第一、二卷; 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分别置于第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2)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3)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山居秋螟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精 子盈切 荐 在甸切 西 素鸡切 分化) 徐 似鱼切 (分化) 走 子口切 钻 祖官切 采 仓代切 三 未分化) 苏甘切 (未分化) (3)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变为不送气清 )全浊塞音、 音和送气清音两类。 音和送气清音两类。 是定纽去声字; 殿 堂练切 “殿”是定纽去声字; “堂” 是定纽平声字。 是定纽平声字。 是群纽上声字; 巨 其吕切 “巨”是群纽上声字; “其” 是群纽平声字。 是群纽平声字。 是禅纽入声字; 殖 常职切 “殖”是禅纽入声字; “常” 是禅纽平声字。 是禅纽平声字。
5、现代汉语读“fa、fo”的都是古人声字。 、现代汉语读“ 、 的都是古人声字 的都是古人声字。 6、现代汉语中“d、g、k、h、z、s”与 、现代汉语中“ 、 、 、 、 、 与 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ei”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7、现代汉语中“zh、ch、sh、r”拼“uo” 、现代汉语中“ 、 、 、 拼 的韵母字, 的韵母字,不论读阴阳上去的字都是古入声 字。 入声字歌诀: 二、入声字歌诀: 1、一六七,八十百,苜蓿绿,割大麦。 、一六七,八十百,苜蓿绿,割大麦。 2、腊月日,积落雪,逐白鹿,射黑貉。 、腊月日,积落雪,逐白鹿,射黑貉。 3、菊竹洁,玉璞碧,荻叶赤,柏直立。 、菊竹洁,玉璞碧,荻叶赤,柏直立。 4、卒执槊,伐敌国,猾贼恶,莫捉错。 、卒执槊,伐敌国,猾贼恶,莫捉错。 5、鳄食肉,鹤啄木,鳖喝粥,獭独哭。 、鳄食肉,鹤啄木,鳖喝粥,獭独哭。
第三节 诗律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包括下列内容(近体 诗的特点): 诗的特点): 一、字句有定 二、用韵严格 三、平仄协调 (一)平仄相间 (二)平仄相对 (三)平仄相黏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甲) 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四种句式反复交错, 四种句式反复交错,可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 格式: 格式: (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和舌尖后音zh (4)在唇齿音 和舌尖后音 、ch、sh、r )在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 、 、 声母后面的原有韵母i介意消失 介意消失。 声母后面的原有韵母 介意消失。 毡 诸延切 然 如延切 氅 昌两切 仿 妃两切 微韵( (5)中古支、脂、之、微韵(举平以赅上 )中古支、 开口韵母后世分为多种读音。 去)开口韵母后世分为多种读音。 离 怜知切 痹 必至切 李 良士切 (6)中古唇音声母字基本不分开合口。 )中古唇音声母字基本不分开合口。 拜 博怪切 奋 方问切 其实也不分开齐呼: 其实也不分开齐呼:包 布交切 曼 莫延切 巴 伯加切
明捧暗克 无可救药 相翦太急 为善最乐 堯禹帝喾 模范事迹 人手二册 天狗望月 虽苦快活 如此妙极
四、反切 1、汉字注音方法的演变 (1)譬况是用描述性语言来说明某字发音 状态的注音方法。 (2)读若是用一个发音近似的较常见字来 注明某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3)直音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明某字读音 的注音方法。 (4)反切: 用两个汉字为一字注明读音,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