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骨痛系列秘方转载自九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应骨痛系列秘方转载自九哥
万应骨痛系列秘方
1、【万应骨痛液】:
雪上一枝蒿20、生草乌20、生川乌20、生南星20、生半夏20、生乳香20、生没药20、川芎15、威灵仙20、白芥子15、丹皮25、生地25、大黄20、牛膝20、五灵脂20、红花18、鳖甲25、全虫18、独活15、甘草10、香菜籽50、干姜30、细辛
15、寻骨风15、桂枝15、仙茅15、巴戟天15、茴香15、丁香15、三七15、五加皮15、桑枝15、当归15、附片10、山茱萸20、麻黄18、枸杞子18、狗脊18、樟脑30、冰片20、葛根20、栀子15、三分三20、透骨草20、桃仁15、皂刺20、鸡血藤20、杜仲20(单位:克)。
【制用法】:将上药粗粉碎,用75%酒精5 公斤密封浸泡2 周后即可外用,适用于各种疼痛。
使用时(可按3%的比例加入二甲基亚砜,增加透皮吸收功能,效果更好),先拔罐5 分钟,再用梅花针轻叩(以患者不觉疼痛为宜),然后反复涂药,涂药后再拔罐5-10 分钟,取罐后再涂药,最后敷上保鲜膜用神灯照射20 分钟。
此法,当场见效,一次减轻数次治愈,法简效宏。
2、【万应骨痛贴】:
草乌9、川乌9、马钱子9、生南星9、海风藤12、当归12、麻黄12、羌活10、独活13、木瓜10、乳香10、没药10、白芥子30、细辛10、白芷6、藤黄9、威灵仙30、自然铜15、雪上一枝蒿10、骨碎补12、皂角刺12、透骨草20、潮脑25、冰片20、川芎30、肿节风10、干蟾皮10、络石藤10、葛根10、三分三10、肉桂10、蛇床子10(单位:克)。
【制用法】:将上药精粉碎,装入玻璃瓶或陶瓷管密封储藏。
使用时,取适量于碗内,再加入适量蜂蜜调成膏药状,然后按每贴5-10 克的用量做成膏药片,将膏药片放于控贴内(控贴,即不
含药的空膏药贴,可上淘宝购买。
没有或不想用膏药贴,可直接将药片贴上,外敷一层保鲜膜,再在保鲜膜上敷一层打包胶带
也可)。
【反应】:一次见效,数次治愈。
其中,有一个妙处就是,贴上药贴后,如患者伴有骨质增生者,会在第二天(不等)从药贴处流出液体(流出后不用慌,可用拔罐器轻轻地抽吸干净,待下
次又有时,任是这样如法操作),直至液干,骨质增生也就消失了。
此法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秘药秘贴既可单独进行,也可联合进行(即秘药用过后接着用秘贴)。
3、【万应骨痛散】:
黑风藤50 克、三分三50 克、白花菜子100 克、白芷50克、斑蝥8 克、七叶一枝花50 克,川芎10 克,威灵仙10 克。
【制用法】:将上药精研成粉,储瓶包装,用时取适量粉末加
热水及蛋清调敷30-60 分钟(视病人的忍受程度),7 天一次,一次即可大见其效。
4、【万应骨痛包】
大青盐1000 克,生川乌60 克,生草乌60 克,生南星60 克,生半夏60 克,生马钱子90 克,当归30 克,乳香30 克,没药30 克,川芎30 克,五加皮30 克,防风30 克,秦艽30 克,木香30 克,白芷45 克,麻黄30 克,肉桂30 克,威灵仙30 克,
鸡血藤30 克,杜仲30 克,元胡45 克,怀牛膝30 克,红花30克,莪术30 克,丹参30 克,羌活30 克,独活30 克,细辛45克,干姜45 克,白胡椒45 克,土鳖虫45 克,透骨草45 克,樟脑45 克,冰片45 克。
【制用法】:上药研成粗末,装纱布袋,密封保存,用时把药包放进微波炉里面加热3 分钟左右,趁热外敷患处,每次热敷20-30 分钟左右,每日1-2 次。
【主治】:各种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
一般一次见效。
【1】筋骨止痛酒
方剂:生川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8克
将前3味研细用50%酒精350毫升泡起候用,冰片另用200毫升50%的酒精泡,待冰片完全溶化后与前泡的药液和均,备用。
用法:用棉球蘸药液擦患处,每天2-3次
功用: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颈,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炎疼痛。
注:不可内服,皮肤有破损及妊妇禁用。
临床多年应用疗效可靠。
【2】筋骨痛消丸
方剂:生白芍44 丹参44 香附25 大艽25 桂枝19 川牛膝31 生地37.5 甘草12.5 以上为粉灵仙50 乌药19 鸡血藤60 此三药浓煎为水将上粉做成小丸每次6克每天两次
主治:关节不利筋骨疼痛及劳损退化性关节疼痛
【3】蛇蝎散
组成:白花蛇1条,乌梢蛇。
地鳖虫。
白僵蚕各10克,全蝎。
淫羊藿。
杜仲。
防己。
秦九。
鸡血藤各20克。
地龙。
黄芪各30克。
蜈蚣2条,桑寄生。
当归各50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每次10克,水煎5分钟后温服,每日2次。
功效:去风除湿,化痰通络。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补肝益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4】黑膏药
主治:跌打损伤肿痛或者伴有淤血者。
配方:栀子30
克,大黄20克,木鳖子10克,麻黄10克,半夏10克,南星10克,樟脑10克,麻油500克,樟丹250克。
常规熬制成膏,贴敷患处,12小时内消肿,,几分钟就止痛
【5】新型膏药制作方法
处方:
1: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
2: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
制法:将处方1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
主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6】痛速去膏:
功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痛经,胃痛以及功能障碍。
生马钱子20g 三七粉12g 血竭20g 洋金花15g 乳香10g 没药10g 土元12g 肉桂20g 元胡15g 丹参18g 川牛膝15g 生甲片25g 五灵脂20g 川楝子20g 徐长青20g 桃仁15g 山芋肉20g 生川乌18g 生草乌18g 生麻黄18g 金毛狗脊20g 水蛭15g 全虫12g 干姜12g 生南星20g 红花20g 威灵仙20g 桂枝12g 川椒10g
生大黄18g 泄叶15g 狗骨30g 赤芍20g 生姜10g 葱白10g 韭白10g 蒜头10g 鲜桑枝15g 鲜柳枝15g 鲜槐枝15g 鲜仓耳草15g 鲜石菖蒲15g 胡椒10g 明矾10g 樟脑10g 冰片10g
麻油熬,黄丹收。
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药物分类浸泡
1,生马钱子,丹参,川牛膝,生甲片,川楝子,山芋肉,生川乌,
生草乌,水蛭,全虫,干姜,金毛狗脊,生南星,土元,威灵仙,狗骨,赤芍,胡椒,川椒,为第一组。
2,洋金花,肉桂,元胡,桃仁,生麻黄,红花,透过草,生大黄,泻叶,桂枝,为第二组。
3,三七粉,乳香,没药,明矾,为第三组。
4,血竭,樟脑,冰片,为第四组。
5,生姜,葱白,蒜头,韭白,鲜桑枝,鲜柳枝,鲜槐枝,鲜仓耳草,鲜石菖蒲为第五组。
第1,2,5组药物分开浸泡,以麻油淹没为度,以上药物共用麻油2000g。
夏天泡7天,冬季泡14天。
第3,4组药物分别粉碎备用。
第二步,炸药。
第一组药物先炸,小火慢炸油温不能超过200度,等药物炸到黄色放入第二组药物和第五组药物,不断翻动药物,炸至深褐色时捞取,并冷却过滤药油,并称重。
第三步,熬炼药油。
在火上重新加热,至温度达320---330度并不断撩油,大概需要3--4个小时。
到滴水成珠时下丹。
第四步,下丹成膏。
油:丹=1:0.38--0.45.冬天少丹,夏天多丹。
下丹应慢慢下并搅拌。
第五步,去火毒。
《略》
第六步,制贴。
隔水加热,至70---80度加入植物性药物即第三组药物。
再加入可溶性药物即达四组药物,病不断搅拌,没凝固是制贴。
注意事项,防火着火时用铁盖盖灭,禁用水泼。
熬油应在室外。
不止治疗跌打损伤,对颈椎,腰椎,关节疼痛,和风湿疼痛都有效。
【7】田七镇痛膏
三七41g 肉桂100g 大黄41g元宝草74g 苏木58g 红花58g了
哥王50g 两面针50g 川乌(制)74g
草乌(制)74g 乳香(制)41g 没药(制)41g
延胡索16g 当归50g 防己66g续断82g 川桐皮66g 关木通50g 木香74g 麻黄45g 花椒33g
辣椒82g 地肤子50g 薄荷脑33g樟脑16g 海藻16g 冰片16g橡胶330g 氧化锌456g 松香316g羊毛脂50g 凡士林33g 水杨酸甲酯25g
制成 1000片或729片
制法以上二十七味药材,三七、乳香、没药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樟脑、冰片、薄荷脑研细备用;其余大黄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O),用9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9900ml,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60℃)的流浸膏,放冷,加入上述三七、乳香、没药及樟脑、冰片、薄荷脑细粉,混匀,加入由橡胶、氧化锌、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水杨酸甲酯制成的基质,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或棕红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肩臂腰腿痛。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患处,24~48小时更换一次。
【注意事项】(1)急性皮肤炎症、开放性伤口勿用;(2)孕妇慎用。
通络壮骨散{外用}、通络壮骨散{内服}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痹、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颈肩腰腿痛等风湿类疾病。
用法:外用每包30克,贴于疼痛的部位或相应穴位上,每次贴60--90分钟,十天贴一次。
内服为胶囊,每粒0.4克,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四粒。
[注意]外用药有剧毒,不可内服,内服药不可随意加量!!
(1)。
通络壮骨散{外用}、生马钱子4克、生白芥子30克、生川
乌10克、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生南星10克、威灵仙10克、樟脑3.2克、冰片1.9克、斑蝥0.8克、白芷4克、麝香0.1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上药共为细末,分每包30克外用[剧毒!!严禁内服!!]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无菌性骨坏死、椎间盘突出证、坐骨神经痛、各部位骨质增生症、肩周炎、麻木等各种风湿性疾病。
用法:每包加适量热开水调成稠糊状,待不汤时贴于疼痛部位、药厚越0.5厘米,然后用软塑料薄膜{方便袋即可}盖在药糊外,在用布裹严以防药物移动,一般20分钟有热感,以患者不能耐受为度,把药糊揭下,一般60到90分钟,每用药一次间隔10天,一般一次见效。
注意事项:如帖药处热的厉害,可提前揭下,同样有效,用药期间千万不能食生冷、油腻食物,不能洗冷水澡,本品经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少数人贴药后局部红肿热痛,皮肤搔痒,一般不需要特出处理,两三天后自然好转,也可以口服或外用抗过敏药,有水泡的患者,水泡小的不必处理,水泡大的可以局部消毒后放出泡液,不会感染,据我经验,起水泡者效果好。
(2)。
通络壮骨散{内服}药物:制马钱子0.4克、制川乌0.5克、制草乌0.5克、制乳香0.2克、制没药0.2克、元胡1.2克、红花0.2克、寄生0.2克、防己0.2克、天麻0.2克、人参0.2克、三七0.2克、全蝎0.2克、蜈蚣0.2克杜仲0.2克。
制法:马钱子剧毒,必须严格依法炮制!!切不可过生或过火,否则极易中毒、制川乌、制草乌要用水煮两小时后,晒干在入药,以减毒,乳香、没药用醋炙以增疗效,我都是把药物粉碎后在用大锅炒熟、效果更好、以上药物全部粉碎后炒黄,秤取重量,按药物比冰片等于5比0.1的重量加如冰片,在粉碎装胶囊。
用法:装O号胶囊,每粒0.4克[注意]要用天平秤取,一定要确准无误!!
用量:每次3粒,每日3次。
[注意]为安全,可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一般情况下一天不能超过5克是比较安全的。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小儿禁用。
2.风湿热,体温38度以上者禁用,高血压170/100以上者禁用。
3.心脏病患者,脑溢血后遗症及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偏瘫者使用时应慎服或尊医嘱。
4.极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肌颤反应,饮少量白开水即可,反应严重的按士的宁中毒解救。
【9】增生透骨散(药物自然温炙疗法)
(1)增生透骨散:此散属于药物自然温炙疗法,温度能达50度左右,不伤皮肤,对骨质增生、风寒痹症、类风湿有特效。
配方:
雪上一枝蒿200 克三分三100 克生马钱子250克生川乌100克生南星100 克木瓜100克苍耳子100克白花菜子1000克冰片1 0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粉,每次取20克,加适量醋和热水外敷40----80分钟,脚跟1-2小时,不可久敷,久敷会起水泡,每星期外敷1-2次.
主治:风湿、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风寒疼痛有特效.
(2)。
追风透骨散
配方:
雪上一枝蒿2 三分三1 生马钱子2 生草乌2 生南星1 白花菜子12 冰片1
用法:将下药按比例配好份量,研细粉,以温水调匀成泥状,先在患处用猪油涂抹薄一层滋润皮肤,再将药泥敷于患处,外面用保鲜膜包好,过2分钟即开始发热,并逐渐上升会感觉越来越烫,敷30~60分钟即取除,切不可久敷,易过敏,每3~7天外敷一次(视患者皮肤而行事,个别人皮肤过敏明显者隔10天用一次)。
主治:外敷治风湿、骨质增生
(3)。
散寒追风膏
处方:生川乌100克,细辛干姜良姜白胡椒肉桂丁香各50克,
樟脑25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分混匀,用时取适量用白酒(葱姜汁更佳),蜂蜜调成膏状贴与患处,包扎即可,每日换药一次。
主治:由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肿块等,热证禁用!
本方疗效确切,取材方便,制作方便,用药后患者患处自觉温热,疼痛减轻或消失,连用一周即可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