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发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式电站的优点是聚光倍数高,容易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 能量集中过程由反射光一次完成,方法简捷有效;吸收器散 热器面积相对较小,光热转换效率高。
但塔式电站建设费用高,其中反射镜的费用占50%以上。 太阳能塔式电站的总体效率可以达到20%。
ppt课件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太阳能塔式电站功率已达到104kW, 太阳能辐射通过多个反射镜聚集到放置在高塔顶的中心吸 收器上。计算机控制每块反射镜都能独立的根据太阳的位 置来调整各自的方位和倾角,这保障了每块反射镜都能随 时把太阳能反射到吸收器上,但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 塔高50m; ➢ 聚光镜:5m2的70台, 23m2的112台; ➢ 额度功率:1000KW; ➢ 占地:2万m2 ➢ 水蒸气温度:5000Cppt课件
➢ 1982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 Bartow沙漠地区附件兴建了一座大型的的塔 式太阳能热电站solar one:
➢ 塔高91.5m; ➢ 聚光镜:1818台; ➢ 额度功率:10MW; ➢ 占地:7万m2 ➢ 水蒸气温度:5160C
塔式电站的致命缺点是太阳能电站规模越大,反射镜阵 列的占的面积越大,吸收塔的高度也要提升。例如,一个 计划中的1MW的塔式电站,要用2.93万块反射镜,单镜 面积为30m2。这些反射镜布置在3km2的场地上,塔的高 度为305m。
ppt课件
特点:
➢ 聚光比高,工作温度较高; ➢ 系统容量大 ➢ 效率高 ➢ 热损耗小 ➢ 适合于大规模并网发电
ppt课件
➢对定日镜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
➢ 镜面反射率高; ➢ 镜面平整度误差小; ➢ 整体机械结构强度高,运行中能抗8级台风; ➢ 运行稳定; ➢ 全天候工作; ➢ 可以大批生产; ➢ 易于安装; ➢ 维护少,工作寿命长;
ppt课件
4、中心接收塔(动力塔) ——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集热装置
➢ 太阳能辐射接收器:
ppt课件
ppt课件
3、聚光子系统: ➢ 定日镜群; ➢ 跟踪装置;
ppt课件
(1)、定日镜:
➢ 平面镜; ➢ 镜架; ➢ 跟踪装置;
镜架很轻,跟踪结 构的电功率消耗小
ppt课件
➢采用铝或银作用反光材料的玻璃背面镜
ppt课件
ppt课件
Current heliostat prices $125 to $159 m-2
ppt课件
有满足严格的要求: (1)光化学系统 聚光器的镜面反射率越高越好
(2)机械性能 1)反射镜面有很好的平整度 2)整个镜面与镜体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3)反射镜面和保护膜有很强的粘合度 ( 3)化学稳定性 镜面具有很强的耐腐pp蚀t课件性能
2、接收器
作用:通过接收经过聚焦的阳光,将太阳能 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部件。
ppt课件
2、系统(电站)构成 ➢ 聚光集热装置(子系统):聚光镜、接收器、
跟踪装置; ➢ 辅助能源装置(子系统) ➢ 蓄热装置; ➢ 汽轮发电装置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3、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模式: ➢ 直通模式:
➢ 水经过预热、蒸发、过热后直接推动汽轮机发电; ➢ 最简单,投资少,控制复杂
成本低和便于维护也是腔体式吸收器的特性。 腔体式吸收器的集热效率大于真空管吸收器,这使它成为槽形抛
物镜集热器的吸收器。腔体式吸收器的发展已受到重视。
ppt课件
(3)、跟踪装置:使槽式聚光器时刻对准太阳
➢ 根据入射光线和主光轴位 置关系分为:
➢ 两轴跟踪系统:
➢ 具有最理想的光学性能; ➢ 设备结构复杂,制造维修成
ppt课件
(3)槽式电站 Parabolic Troughs
槽式电站与碟式电站相似,它把聚焦器分散布置,使载 热介质在单个分散的太阳能聚焦集热器中加热成蒸汽, 再汇集至汽轮机。
如采用双回路系统,则加热后的载热介质不直接送到汽 轮机,而是集中在一个热交换器内,然后把热量传递给 汽轮机回路中的工质。
ppt课件
pPpto课w件 er tower in Barstow, California
Power tower in Bpaptr课s件tow, California
2、系统构成:
➢ 聚光子系统; ➢ 集热子系统; ➢ 蓄热子系统; ➢ 发电子系统; ➢ 辅助能源子系统
ppt课件
图 塔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原理
一般增设蓄热子 系统,辅助能源 子系统
ppt课件
2、电站的循环效率
卡诺循环效率代表一种理论极限。
卡诺循环效率 T1 T2
T1
T1 为系统吸热时的温度
T 2 为系统放热时的温度
太阳能热发电效率
s c
ppt课件
3、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
聚光集热系统 热能传输部分 蓄热与热交换部分 汽轮发电子系统 辅助能源子系统
ppt课件
2.5.2、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
根据太阳能聚光跟踪理论和实现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3个基本类型
➢ 槽式线聚焦系统; ➢ 塔式定日镜聚焦系统; ➢ 碟式点聚焦系统 ➢ 不用聚焦结构,采用真空管集热器
ppt课件
一、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SEGS,solar energy generating systems) (一)系统原理及构成 1、原理:利用槽式抛物面 反射镜聚光 ➢ 槽式抛物聚光镜面: ➢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塔式电站 Power Towers
塔式电站用一个中心吸收器取代火力发电站的锅炉。吸收 器利用由许多反射镜聚集的阳光把其中的介质(如水)加热, 并产生温度和压力都相当高的蒸汽。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 发电。
塔式电站的聚光倍数高(1000~3000),其介质工作温度通 常大于350℃,因此通常被称为高温太阳能热发电。
ppt课件
3、化学蓄热 特点:蓄热量大,单位储能的体积小,质
量轻,化学反应物可分别储存。 蓄热介质需具备以下特点:蓄热和释热反
应可逆,无副作用;反应速度快;反应生成物 易分离,且能稳定储存;价格便宜;反应物和 生成物无毒,无腐蚀,无可燃性;反应热大。
ppt课件
(三)蓄热和热交换部分
➢热交换部分 作用:为适应汽轮发电的需要,将传输和存 储的热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ppt课件
(一)集热部分
1、定目镜(或聚光系统/聚光器)
➢ 作用:收集阳光并将其聚集到一个有限尺寸面上, 以提高单位面积上太阳辐射度,从而提高被加热 工质的工作温度。即将太能辐射聚焦,以提高其 功率密度。
➢ 聚光方式:平面反射镜和曲面反射镜(一维抛物 面反射镜、二维抛物面反射镜和混合平面-抛物面 反射镜)。此外还有线形和圆形菲涅尔透镜。
腔体式吸收器集热器剖面图
ppt课件
腔体式吸收器的优点
吸热过程不是发生在最强聚焦区,而是在聚焦过后和发射时,并 以较大的内表面积向工作流体传热,致使和真空管吸收器相比具 有较低的投射辐射能流密度;
腔体壁温较均匀,可减小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使开口的有效温度 降低,从而最终使热损降低;
经优化设计的腔体式吸收器,热性能比真空管吸收器稳定,在同 样情况下,工作介质平均温度大于230℃时,腔体式吸收器既不需 要抽真空,也不需要涂光学选择性涂层,仅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制 造工艺;
2.5 太阳能热发电
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各种发电装 置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
➢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 例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
碱金属热电转换 磁流体发电 特点:发电装置本体没有活动部件,发电量小,
➢太阳能蒸汽热动力发电:将太阳能通过热机 带动发电机发电,即
ppt课件
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3、跟踪装置
跟踪方式:单轴跟踪、双轴跟踪; 实现方式:程序控制方式、传感器控制方式
ppt课件
(二)热能传输部分
作用:把集热器收集起来的热能传输给蓄热 部分。
ppt课件
(三)蓄热和热交换部分
➢ 蓄热子系统:由于太阳能受季节、昼夜和气象条件的 影响,为保证发电系统的热源稳定,需设置蓄热装置。
蓄热: 低温(<100℃) 中温(100~500 ℃ ) 高温(>500 ℃ ) 极高温(1000 ℃左右).
ppt课件
(四)汽轮发电子系统
➢作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用的动力发电装置。 ➢种类:现代汽轮机、燃气轮机、低沸点工质汽 轮机、斯特林热发动机等。 ➢选择依据:太阳集热系统可提供的工质参数。
ppt课件
(五)辅助能源子系统
作用:维持电站能够一直持续运行。 构成:就是在系统中增设常规燃料锅炉, 用于阴雨天,夜间起动。
ppt课件
槽式聚光器 Parabolic tropupgt课h件concentrator
Collectorpspit课n件southern CA
ppt课件
(2)、接收器:一根做了良好保温的金属圆管 ①、真空集热管 ➢ 优点:热损失小 ➢ 缺点:封接技术要求高,很难做到长期保持夹层内
的真空度。
ppt课件
(1) 真空管式吸收器
真空管吸收器的结构图
ppt课件
真空管吸收器的优缺点
真空管吸收器的优点是金属管与玻璃管之间不存在对流热损, 玻璃管外径较小且透明,从而既减少了对阳光的遮影,也通过 增大热阻降低了外表面的对流热损;有选择性涂层的金属管壁 对阳光的吸收率很高,但发射率却非常低。
真空管吸收器的缺点是由于玻璃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玻 璃管与金属管之间存在温差,造成中温时(略低于350℃)真空 封口处的玻璃容易脆裂,从而难以在室外环境下长期维持真空 度;在中温时光学选择性涂层容易老化和脱落,难以长期维持 大规模光学选择性吸收表面的热稳定性。
蓄热材料分别是: 水化盐、 导热油、 熔化盐 氧化锆耐火球
ppt课件
蓄热方式: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储存。
1、显热蓄热
介质:水、油、岩石、砂、砾石,人工制造的 氧化铝球,
特点:价格低,易得到,热容量小。
2、潜热蓄热
特点:利用物质的潜热蓄热,单位容积的 蓄热量很大,蓄热装置可望小型化。
蓄热介质需具备以下特点:具备几千次可 逆蓄释热循环性鞥;价格便宜;不腐蚀容器。
本高;
➢ 单轴跟踪系统:
➢ 结构简单,跟踪难度不高;
ppt课件
单轴 跟踪
只做定期 跟踪调整
➢ 美国鲁兹(LUZ)公司
(二)应用情况 ➢ 1985~1991在美国南加州建成9座
槽式太阳能热电站,总装机容量 353.8MW
ppt课件
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中型)
(一)系统原理及构成 1、原理:
ppt课件
ppt课件
②、空腔集热管
➢ 工作原理:利用空腔体的黑体效应,充分吸收聚焦后的阳光;
➢ 优点:
➢ 集热效率高,不用抽真空; ➢ 没有玻璃和金属的封接; ➢ 集热管壁不要涂层; ➢ 热性能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 缺点
➢ 加工工艺复杂
ppt课件
(2) 腔体式吸收器
腔体式吸收器的结构为 一柱形腔体,外表面覆 隔热材料,由于腔体的 黑体效应,使其能充分 吸收聚焦后的阳光。腔 体式吸收器主要适用于 长焦聚光器。图2-4为 腔体式吸收器集热器剖 面图。
➢ 功能:将太阳能转化成工作流体的热能 ➢ 分类:空腔式,外漏式(外部受光式)
➢ 高塔:
➢ 钢筋混凝土 ➢ 钢架构
ppt课件
(二)、应用情况
➢ 1950年,前苏联收集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 阳能热发电站的小型试验装置;
➢ 1980年,意大利等9个欧盟国家在西西里岛联 合建造了世界上首座并网运行的塔式太阳能热 电站:
太阳能高温利用示例——集中热动力发电
ppt课件
2.5.1、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组成 1、电路热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工 作原理:利用太阳能集 热器将太阳能收集起来, 加热工介,产生过热蒸 汽,驱动热动力装置带 动发电机分机,从而将 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见。
常规热力发电厂原理图
ppt课件
典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1 太阳能热发电的类型和特点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利用反射镜或集热器将阳光 聚集起来,加热水或其它介质,产生蒸汽或热气 流以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利用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将聚集的太阳 光和热直接发电。例如温差发电、热离子发电和 磁流体发电等。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为热动力发电系统。
ppt课件
➢ 注射模式:
➢ 水分别从集热管不同的地方注入; ➢ 正常运行需要必要的测试系统,系统投资大,不具竞争力
➢ 循环模式:
➢ 安装水汽分离装置,过量的水被循环泵送回到入水口,蒸 汽集热管的过热段;
➢ 可控性高,系统投资大 ppt课件
4、聚光集热装置(子系统)
(1)、聚光器
①、槽型抛物面反射镜
②、混合平面抛物面反 射镜: 采用一组跟踪太阳的平 面镜,将阳光反射到一 台抛物面反射镜上,阳 光经过二次聚焦
但塔式电站建设费用高,其中反射镜的费用占50%以上。 太阳能塔式电站的总体效率可以达到20%。
ppt课件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太阳能塔式电站功率已达到104kW, 太阳能辐射通过多个反射镜聚集到放置在高塔顶的中心吸 收器上。计算机控制每块反射镜都能独立的根据太阳的位 置来调整各自的方位和倾角,这保障了每块反射镜都能随 时把太阳能反射到吸收器上,但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 塔高50m; ➢ 聚光镜:5m2的70台, 23m2的112台; ➢ 额度功率:1000KW; ➢ 占地:2万m2 ➢ 水蒸气温度:5000Cppt课件
➢ 1982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 Bartow沙漠地区附件兴建了一座大型的的塔 式太阳能热电站solar one:
➢ 塔高91.5m; ➢ 聚光镜:1818台; ➢ 额度功率:10MW; ➢ 占地:7万m2 ➢ 水蒸气温度:5160C
塔式电站的致命缺点是太阳能电站规模越大,反射镜阵 列的占的面积越大,吸收塔的高度也要提升。例如,一个 计划中的1MW的塔式电站,要用2.93万块反射镜,单镜 面积为30m2。这些反射镜布置在3km2的场地上,塔的高 度为305m。
ppt课件
特点:
➢ 聚光比高,工作温度较高; ➢ 系统容量大 ➢ 效率高 ➢ 热损耗小 ➢ 适合于大规模并网发电
ppt课件
➢对定日镜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
➢ 镜面反射率高; ➢ 镜面平整度误差小; ➢ 整体机械结构强度高,运行中能抗8级台风; ➢ 运行稳定; ➢ 全天候工作; ➢ 可以大批生产; ➢ 易于安装; ➢ 维护少,工作寿命长;
ppt课件
4、中心接收塔(动力塔) ——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集热装置
➢ 太阳能辐射接收器:
ppt课件
ppt课件
3、聚光子系统: ➢ 定日镜群; ➢ 跟踪装置;
ppt课件
(1)、定日镜:
➢ 平面镜; ➢ 镜架; ➢ 跟踪装置;
镜架很轻,跟踪结 构的电功率消耗小
ppt课件
➢采用铝或银作用反光材料的玻璃背面镜
ppt课件
ppt课件
Current heliostat prices $125 to $159 m-2
ppt课件
有满足严格的要求: (1)光化学系统 聚光器的镜面反射率越高越好
(2)机械性能 1)反射镜面有很好的平整度 2)整个镜面与镜体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3)反射镜面和保护膜有很强的粘合度 ( 3)化学稳定性 镜面具有很强的耐腐pp蚀t课件性能
2、接收器
作用:通过接收经过聚焦的阳光,将太阳能 辐射能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部件。
ppt课件
2、系统(电站)构成 ➢ 聚光集热装置(子系统):聚光镜、接收器、
跟踪装置; ➢ 辅助能源装置(子系统) ➢ 蓄热装置; ➢ 汽轮发电装置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3、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模式: ➢ 直通模式:
➢ 水经过预热、蒸发、过热后直接推动汽轮机发电; ➢ 最简单,投资少,控制复杂
成本低和便于维护也是腔体式吸收器的特性。 腔体式吸收器的集热效率大于真空管吸收器,这使它成为槽形抛
物镜集热器的吸收器。腔体式吸收器的发展已受到重视。
ppt课件
(3)、跟踪装置:使槽式聚光器时刻对准太阳
➢ 根据入射光线和主光轴位 置关系分为:
➢ 两轴跟踪系统:
➢ 具有最理想的光学性能; ➢ 设备结构复杂,制造维修成
ppt课件
(3)槽式电站 Parabolic Troughs
槽式电站与碟式电站相似,它把聚焦器分散布置,使载 热介质在单个分散的太阳能聚焦集热器中加热成蒸汽, 再汇集至汽轮机。
如采用双回路系统,则加热后的载热介质不直接送到汽 轮机,而是集中在一个热交换器内,然后把热量传递给 汽轮机回路中的工质。
ppt课件
pPpto课w件 er tower in Barstow, California
Power tower in Bpaptr课s件tow, California
2、系统构成:
➢ 聚光子系统; ➢ 集热子系统; ➢ 蓄热子系统; ➢ 发电子系统; ➢ 辅助能源子系统
ppt课件
图 塔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原理
一般增设蓄热子 系统,辅助能源 子系统
ppt课件
2、电站的循环效率
卡诺循环效率代表一种理论极限。
卡诺循环效率 T1 T2
T1
T1 为系统吸热时的温度
T 2 为系统放热时的温度
太阳能热发电效率
s c
ppt课件
3、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
聚光集热系统 热能传输部分 蓄热与热交换部分 汽轮发电子系统 辅助能源子系统
ppt课件
2.5.2、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
根据太阳能聚光跟踪理论和实现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3个基本类型
➢ 槽式线聚焦系统; ➢ 塔式定日镜聚焦系统; ➢ 碟式点聚焦系统 ➢ 不用聚焦结构,采用真空管集热器
ppt课件
一、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SEGS,solar energy generating systems) (一)系统原理及构成 1、原理:利用槽式抛物面 反射镜聚光 ➢ 槽式抛物聚光镜面: ➢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塔式电站 Power Towers
塔式电站用一个中心吸收器取代火力发电站的锅炉。吸收 器利用由许多反射镜聚集的阳光把其中的介质(如水)加热, 并产生温度和压力都相当高的蒸汽。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 发电。
塔式电站的聚光倍数高(1000~3000),其介质工作温度通 常大于350℃,因此通常被称为高温太阳能热发电。
ppt课件
3、化学蓄热 特点:蓄热量大,单位储能的体积小,质
量轻,化学反应物可分别储存。 蓄热介质需具备以下特点:蓄热和释热反
应可逆,无副作用;反应速度快;反应生成物 易分离,且能稳定储存;价格便宜;反应物和 生成物无毒,无腐蚀,无可燃性;反应热大。
ppt课件
(三)蓄热和热交换部分
➢热交换部分 作用:为适应汽轮发电的需要,将传输和存 储的热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ppt课件
(一)集热部分
1、定目镜(或聚光系统/聚光器)
➢ 作用:收集阳光并将其聚集到一个有限尺寸面上, 以提高单位面积上太阳辐射度,从而提高被加热 工质的工作温度。即将太能辐射聚焦,以提高其 功率密度。
➢ 聚光方式:平面反射镜和曲面反射镜(一维抛物 面反射镜、二维抛物面反射镜和混合平面-抛物面 反射镜)。此外还有线形和圆形菲涅尔透镜。
腔体式吸收器集热器剖面图
ppt课件
腔体式吸收器的优点
吸热过程不是发生在最强聚焦区,而是在聚焦过后和发射时,并 以较大的内表面积向工作流体传热,致使和真空管吸收器相比具 有较低的投射辐射能流密度;
腔体壁温较均匀,可减小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使开口的有效温度 降低,从而最终使热损降低;
经优化设计的腔体式吸收器,热性能比真空管吸收器稳定,在同 样情况下,工作介质平均温度大于230℃时,腔体式吸收器既不需 要抽真空,也不需要涂光学选择性涂层,仅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制 造工艺;
2.5 太阳能热发电
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各种发电装 置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技术
➢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 例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
碱金属热电转换 磁流体发电 特点:发电装置本体没有活动部件,发电量小,
➢太阳能蒸汽热动力发电:将太阳能通过热机 带动发电机发电,即
ppt课件
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3、跟踪装置
跟踪方式:单轴跟踪、双轴跟踪; 实现方式:程序控制方式、传感器控制方式
ppt课件
(二)热能传输部分
作用:把集热器收集起来的热能传输给蓄热 部分。
ppt课件
(三)蓄热和热交换部分
➢ 蓄热子系统:由于太阳能受季节、昼夜和气象条件的 影响,为保证发电系统的热源稳定,需设置蓄热装置。
蓄热: 低温(<100℃) 中温(100~500 ℃ ) 高温(>500 ℃ ) 极高温(1000 ℃左右).
ppt课件
(四)汽轮发电子系统
➢作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用的动力发电装置。 ➢种类:现代汽轮机、燃气轮机、低沸点工质汽 轮机、斯特林热发动机等。 ➢选择依据:太阳集热系统可提供的工质参数。
ppt课件
(五)辅助能源子系统
作用:维持电站能够一直持续运行。 构成:就是在系统中增设常规燃料锅炉, 用于阴雨天,夜间起动。
ppt课件
槽式聚光器 Parabolic tropupgt课h件concentrator
Collectorpspit课n件southern CA
ppt课件
(2)、接收器:一根做了良好保温的金属圆管 ①、真空集热管 ➢ 优点:热损失小 ➢ 缺点:封接技术要求高,很难做到长期保持夹层内
的真空度。
ppt课件
(1) 真空管式吸收器
真空管吸收器的结构图
ppt课件
真空管吸收器的优缺点
真空管吸收器的优点是金属管与玻璃管之间不存在对流热损, 玻璃管外径较小且透明,从而既减少了对阳光的遮影,也通过 增大热阻降低了外表面的对流热损;有选择性涂层的金属管壁 对阳光的吸收率很高,但发射率却非常低。
真空管吸收器的缺点是由于玻璃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玻 璃管与金属管之间存在温差,造成中温时(略低于350℃)真空 封口处的玻璃容易脆裂,从而难以在室外环境下长期维持真空 度;在中温时光学选择性涂层容易老化和脱落,难以长期维持 大规模光学选择性吸收表面的热稳定性。
蓄热材料分别是: 水化盐、 导热油、 熔化盐 氧化锆耐火球
ppt课件
蓄热方式: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储存。
1、显热蓄热
介质:水、油、岩石、砂、砾石,人工制造的 氧化铝球,
特点:价格低,易得到,热容量小。
2、潜热蓄热
特点:利用物质的潜热蓄热,单位容积的 蓄热量很大,蓄热装置可望小型化。
蓄热介质需具备以下特点:具备几千次可 逆蓄释热循环性鞥;价格便宜;不腐蚀容器。
本高;
➢ 单轴跟踪系统:
➢ 结构简单,跟踪难度不高;
ppt课件
单轴 跟踪
只做定期 跟踪调整
➢ 美国鲁兹(LUZ)公司
(二)应用情况 ➢ 1985~1991在美国南加州建成9座
槽式太阳能热电站,总装机容量 353.8MW
ppt课件
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中型)
(一)系统原理及构成 1、原理:
ppt课件
ppt课件
②、空腔集热管
➢ 工作原理:利用空腔体的黑体效应,充分吸收聚焦后的阳光;
➢ 优点:
➢ 集热效率高,不用抽真空; ➢ 没有玻璃和金属的封接; ➢ 集热管壁不要涂层; ➢ 热性能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 缺点
➢ 加工工艺复杂
ppt课件
(2) 腔体式吸收器
腔体式吸收器的结构为 一柱形腔体,外表面覆 隔热材料,由于腔体的 黑体效应,使其能充分 吸收聚焦后的阳光。腔 体式吸收器主要适用于 长焦聚光器。图2-4为 腔体式吸收器集热器剖 面图。
➢ 功能:将太阳能转化成工作流体的热能 ➢ 分类:空腔式,外漏式(外部受光式)
➢ 高塔:
➢ 钢筋混凝土 ➢ 钢架构
ppt课件
(二)、应用情况
➢ 1950年,前苏联收集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 阳能热发电站的小型试验装置;
➢ 1980年,意大利等9个欧盟国家在西西里岛联 合建造了世界上首座并网运行的塔式太阳能热 电站:
太阳能高温利用示例——集中热动力发电
ppt课件
2.5.1、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组成 1、电路热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工 作原理:利用太阳能集 热器将太阳能收集起来, 加热工介,产生过热蒸 汽,驱动热动力装置带 动发电机分机,从而将 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见。
常规热力发电厂原理图
ppt课件
典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1 太阳能热发电的类型和特点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利用反射镜或集热器将阳光 聚集起来,加热水或其它介质,产生蒸汽或热气 流以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利用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将聚集的太阳 光和热直接发电。例如温差发电、热离子发电和 磁流体发电等。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为热动力发电系统。
ppt课件
➢ 注射模式:
➢ 水分别从集热管不同的地方注入; ➢ 正常运行需要必要的测试系统,系统投资大,不具竞争力
➢ 循环模式:
➢ 安装水汽分离装置,过量的水被循环泵送回到入水口,蒸 汽集热管的过热段;
➢ 可控性高,系统投资大 ppt课件
4、聚光集热装置(子系统)
(1)、聚光器
①、槽型抛物面反射镜
②、混合平面抛物面反 射镜: 采用一组跟踪太阳的平 面镜,将阳光反射到一 台抛物面反射镜上,阳 光经过二次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