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中北一小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总结(中北一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中北一小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总结我校根据上海市和普陀区关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推动该工作的具体实施。

作为普陀区新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我们的培训意在通过创设适合新教师内在生成的欲望、需求,养成良好的学习、实践、研究的习惯,寻求适合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使新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合小学的教师工作,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初教师,进一步提升见习教师的入职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

—、规范管理重基础,培训课程显成效
1、健全机构,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以徐梅芳校长为组长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负责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和实施、遴选指导教师、对带教导师和见习教师实行工作督促、考评等工作。

由分管副校长、教导处、师训处、科研室为组员,全面关心协助见习教师带教工作,组织见习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新教师见习感悟体会互动、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见习实行评价等事项。

2、制定方案,精选导师。

我校根据相关文件制定了《普陀区中北一小“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过程管理及工作评价都一一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责任到人并着力实行实施。

本学年我校共有34名来自二十二所不同学校的见习教师,我校在立足校情,盘活内部资源,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位新教师的特点及岗位需要,挖掘本校教师队伍中的优势资源,聘精心为他们挑选三十七位“领门”师傅,尽最大可能地为新教师的成长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3、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组织带教老师认真学习了市、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明确了培训任务和要求(四个方面十八项要求)。

各位指导教师也根据要求制定了各自的带教计划。

学科指导教师结合学校教研组工作特色和自身的教学特点,负责本学科的备课、听课、研讨等指导工作。

班主任指导教师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负责班级建设、少先队活动展开、家校合作等方面实行指导工作。

4、学习交流,制定方案。

见习教师的培训,我们主要采用集中培训和分学科培训的两种形式,每次培训活动都做到了精心组织、落实到位。

如:每次培训后,我们都要求教师写培训心得,并定期实行交流。

在2019年10月,学校特为师徒举行了“扬帆起航,共筑梦想”为主题的见习教师拜师会。

见面会上中北一小徐梅芳校长向见习教师介绍了学校概况和指导教师团队,并对全体见习教师提出了要勤奋、规范、智慧的教书育人,她建议指导教师要智慧的引领见习教师的成长,并祝愿我们导师与见习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随后区骨干教师沈晓菁和刘金凤老师分别从学科教学、班主任教育不同角度向我们见习教师提出了建议。

拜师会后,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各位带教老师就有计划地针对自己所带的青年教师的情况和个人教学的经验,分师德修养、育德与教学水平三方面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新教师向师傅学备课方式,学上课方法,学作业批改,学辅优补差……每一位指导教师均热情的指导,无私的传授尽其所能地引导徒弟们迅速入门,即时跟上教学要求,让青年教师在艰难的起步阶段,学一步走一步,在类似于“依葫芦画瓢”的过程中,尽快适合教学岗位。

二、规范培训定方圆,浸润滋养孕新苗。

在近一年的培训中,34位学员积极参加学校培训活动,与指导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见习教师们也会利用到我校学习的时间,了解我们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和各种政策法规等,融入到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1.氛围营造。

学校为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见习教师团队,建立一个微信群,有了微信群,见习教师的问题随时随地得到了解决。

2、网络互动。

我们还通过见习教师的网络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平台上的“话题”功能,通过“对话空间”,鼓励学员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

比如,指导教师会针对听课,要求学员谈谈听课的感想,片段是记录自己的现货的思考;学员提出自己实践中的疑惑,指导教师实行即时的解惑等等,真正实现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实践共同体”,同时培训也更显时效性。

传统培训资源表现受培训地点和形式的诸多限制,专家讲座对于认真学习的受训者是一种辛苦(记录),对于不认真的学习者往往是过眼烟云。

网络培训则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指导教师针对学员的实际需求,在网上发布各种学习资源,有学习型的辅导报告、有自己设计的优秀课例、ppt、微视频等等,协助见习教师即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持续更新观点,提升水平,更便于便于教师后期的学习和资料的采集。

到当前为止,学校指导教师网上发布活动200起,各种资源70多项,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自主选择相对应的资源学习使用,把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

3.着眼基础。

从职业道德规范、课堂教学实践、班级德育工作、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见习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要求》与《普陀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具体编制学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方案。

培训内容突出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培训工作强调夯实见习教师的专业基础,整体提升见习教师的素质与水平,使见习教师在优秀的教育教学团队的浸润和专门的指导教师带教的过程中,准确理解与适合教师角色,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1.职业感悟和师德修养培训
我校的梅芳副校长,为见习教师做了主题为《教师最需要什么》的专题讲座,她从教师人生、教师职业、教师教学和教师教育等多方面,用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使命感和责任,同时向新教师提出了:理解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2.教科研水平培训
刚站上讲台的新教师,除了一招一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水平,还要在思想上树立做研究型教师的志向。

成为研究型教师并不代表就一定要教师成为教育专家,成为学者。

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开小课题的研究。

那么怎样做好小课题研究呢?我校王芳副校长为新教师做了题为“立足问题做课题,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讲座。

王校长从如何聚焦问题确定课题、如何阅读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如何持续反思撰写案例等方面实行了辅导。

其中既有理论的传授,规范地指导,更多的是来
自工作实际的案例介绍和经验分享,与新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实完全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使新教师受益匪浅。

最后,王校长真诚的告诉新教师们,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实践智慧持续丰富的渐进过程,其成效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这就需要新教师们拥有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务实的品质、一种坚持的毅力。

只有如此,才能将真问题做成真研究;从小问题闯出大天地。

3.班主任工作培训:
2019学年针对班主任培训的相关要求,我们在班主任工作培训这个块实行了“用爱和智慧守望成长”为专题培训,培训力求课程化,培训的目的以增强新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主,培训重点是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职责、青年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教学常规管理、职初教师所要学习和掌握的水平。

培训方式有领导专题讲座、案例解读、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等。

4练习设计专题培训。

施慧老师为数学新教师们做了《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的专题讲座。

施老师从解读课程标准、课堂练习功能、练习设计要求、练习设计的技巧等方面做了介绍。

从教学技能方面,新教师接受了培训,对练习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课堂教学多磨砺,教学业绩展实力
在个别带教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发挥团队在带教中作用。

让见习教师主动参与备课组、教研组等活动,在合作中,共享团队智慧,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校除了安排见习期教师规范化培训,还实行了分学科的教学水平专题培训,见习期教师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布置等方面展开培训活动。

1.专题讲座,提升素养
我们重点围绕教材研读与作业设计这两个专题研讨。

认真研讨教材,从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方面入手,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水平,提升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使新教师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1)研读教材
新教师落实在各个年级组中,处在教研组的合作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及特长风格的塑造中,结合教学实践,要求每个人学会编写教案。

使之懂得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实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及手段,还要反映学科特点,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以至学会教学,逐步获得教学专长。

语文组以王绮老师为主的学科指导团队就教材文本解读、课时目标的制定,教学预案的有效设计等实行了专题指导。

数学组以施慧老师为主的学科指导团队,就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实行了专题指导。

同时增强教材解读的力度,让新教师熟悉小学数学的教
材体系。

(2)作业设计
各组在还展开了有效作业设计的主题培训。

针对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依托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编排作业设计。

数学组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练习、作业设计,组织新教师展开了如何讲究课堂练习策略、严密课堂练习结构,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习题的专题研讨。

使新教师初步了解作业、练习的设计如何实现有效落实双基又培养学生水平。

2.聚焦课堂,践行教学
青年教师最大的困惑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培训工作主要从聚焦课堂教学开始。

除了指导教师自己上示范课以外,也组织他们听学校的教学展示课,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听课中逐渐感悟课堂的实质。

通过研讨、磨课、评课和师傅的悉心指导,结合亲自实践的授课经验,使得每位新教师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积聚较强的专业功底,有效地促动了教师的成长。

四、停课不停“训”,战“疫”共努力
2020年初,一场疫情骤然降临,我们的生活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超长寒假”之后的网络教学于我们教师来说,是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特别是对于见习教师们,教学教育经验的有限让他们面临的这个挑战显得尤为艰巨。

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基地,即时捕捉到了见习教师们的困惑与诉求,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调动多方资源,保证见习教师们在特殊时期的“不停学”。

1.转变培训方式
根据《普陀区疫情期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调整方案》,学校即时制定了《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疫情期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调整方案》将集中面授调整为学员自主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要求见习教师阅读专业书籍、自学学科本体知识、线上学习网络课程、与导师线上交流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

2.在线共成长
面临着网络教学的新挑战,学科导师们与青年教师们感同身受,为了确保教学成效的最大化,我们常常能看到见习教师和导师们通过微信热烈探讨的身影。

市级直播课后的辅导时间,是老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实行针对性辅导的,是网络学习的黄金时间,所以导师和见习教师也下足了功夫。

前期考量辅导设计
的有效性,中期尝试直播、微课等多种方式确保课堂效果,后期则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监测其听课效率。

而课后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晴雨表”,也是导师和见习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

如何有效督促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如何使用网络手段提升作业讲评的效率,如何考虑到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实行辅导……在探讨中,一个个疑问被解开,导师们感叹于见习教师的创造力,见习教师们对于网络教学也愈发有了信心。

自疫情发生以来,班主任一直都是教师战“疫”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是特殊时期家校之间的那根坚韧纽带,网络教学也提供了更多契机,让见习教师们感受班主任导师的教育智慧。

班主任的有力组织,确保了网课的有序展开,导师们也积极分享监督学生出勤、作业的小妙招,能够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和同伴互助的模式,在锻炼孩子管理水平的同时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在平时的微信交流中,见习教师们也会即时和导师们交流自己的困惑:年轻教师和学生距离感的把控;如何让学生跨过懈怠期,尽快满血复活;如何用好见习手册,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导师们的点拨分享,每每都能让见习教师受益匪浅,重振信心。

导师们也会推荐经典的教育书籍,让见习教师们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四、导师培训不懈怠,科学评价形机制。

学校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要求带教老师即时完成带教老师手册,要求学科带教教师和班主任带教教师师实行即时的沟通和协调,对指导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带教教师享有优先推荐至区骨干、区学科带头人的机会会。

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促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石,除了对学员的全方位评价外,学校对带教导师也有一定的奖励和评价制度。

要求导师针对自己一学期的带教情况,完成带教考核表,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综合各方面的评价和导师带教情况,给予考核。

2019学年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接近尾声了,反思这个年的培训工作,存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如在培训管理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考核及奖励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以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带教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对创造性地有效展开培训工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增强。

五、存有问题与思考:
教师规范化培训意在通过创设适合新教师内在生成的欲望、需求,养成良好的学习、实践、研究的习惯,寻求适合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使新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合小学的教师工作,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初教师,进一步提升见习教师的入职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自主研修课程中,促动我们考虑要给予全校每一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充足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