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石油工程公司人工成本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加强石油工程公司人工成本管理
发布时间:2022-07-11T02:33:35.26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5期3月作者:张亚男[导读] 由于行业特性和发展变革原因,人工成本作为石油工程公司经营中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长期面临总量高居不下、投入产出率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张亚男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由于行业特性和发展变革原因,人工成本作为石油工程公司经营中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长期面临总量高居不下、投入产出率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从人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提升用工管理、薪酬管理、员工素质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如何提升人工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 石油工程公司;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机制
一、背景
由于石油行业特性和上游公司发展变革、专业化重组等历史原因,石油工程公司存在用工总量大、管理机构层级多,人工成本总量高居不下、投入产出不合理等现象,加之近年来工作量缩减,甲方油田企业定额持续下降,给生产经营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成为石油工程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机制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间接人工费用总和,具体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福利费、社会保险、其他保险、住房费用、教育经费、福利费、工会费用、劳动保护费和其他支出。

在人工成本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PDCA的循环模式不断优化人工成本管控措施,健全人工成本管理机制。

(一)事前计划(Plan):加强预算管理,全面分解预算指标 1.科学预算管理,加强人工成本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

根据公司当年生产经营目标,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结合上年度人工成本的实际发生费用和当年用工总量的预算,测算公司本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

建立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由业务归口部门和二级单位分别从不同维度编制预算。

一是归口管理,按照人工成本要素实行分类测算。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薪酬、外包劳务费用、培训费用;财务部门负责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离退休人员费用;工会部门负责工会经费;社保部门负责社会保险及其他保险、住房费用;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劳动保护费的编制。

二是各二级单位结合各自生产经营形势和用工变化,编制各单位的预算。

由人力资源部统一汇总、分析测算,编制公司整体人工成本预算。

2.压实责任,做好预算分解。

将预算层层分解,下达至各二级单位、责任部门,压实管控责任,人力资源部作为人工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及时跟踪相关部门的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各单位、部门按照指标约束费用和费用进度。

(二)事中执行(Do)和检查评估(Check):持续做好人工成本分析,加强预警纠偏 1.坚持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人工成本分析,通过多维度分析方法,持续跟踪费用的完成情况,做好费用的管控。

(1)对比分析法
分为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即公司当期人工成本相关指标与上一期人工成本数据、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等相关指标相比较,分析差异变动,找出影响人工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提升人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横向对比即公司与同行业其他业绩一流的石油工程标杆的人工成本数据对比,对标寻找差异,制定措施,提升人工成本管理水平。

(2)结构分析法
一是分析人工成本构成,即全部人工成本中的构成项目各自占有的比例。

通过各项占比情况,分析各项费用的合理性,确认公司人工成本的最优结构。

二是分析人工成本总额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即人工成本含量。

在公司自身发展过程中,与同期人工成本含量进行对比,分析人工成本控制情况。

(3)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分析法
重点关注人工成本指标,即人工成本利润率、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判断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与最终获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劳动分配率率=人工成本总额/企业增加值*100%,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营业收入*100%,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员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2.定期组织召开人工成本分析会议,费用相关部门、二级单位及时汇报人工成本费用发生情况和存在问题,实现分析及改进的常态化;对薪酬、劳保费用、福利费等是否规范发放使用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建立预算进度预警机制,对费用进度达到或超出预警线的及时预警纠偏;对各单位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进行通报。

3.科学调整人工成本预算。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生产经营形势、人工成本政策、社会环境等不可抗力因素的调整或发生,对公司的人工成本预算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正确走向。

特别是如超出年初预算指标的,应结合用工人数、生产任务、环境变化等,及时修正人工成本预算,确保人工成本预算的合理性。

(三)事后总结改进(Action):开展效果评估,完善人工成本考核对全年的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进行分析,完善人工成本考核机制。

对人工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总量调控、人工成本利润率、人事费用率等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评估考核。

对各单位的人工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建立奖惩机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对节约人工成本较为显著、投入产出指标持续向好的单位给予奖励,推广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

对排名靠后或超出指标控制的单位进行批评通报,为后期人力资源效能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多维度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水平
(一)按照工效挂钩的原则,合理提高薪酬水平。

争取人工成本总量保持不增的前提下,坚持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和“基层导向”“效益导向”,持续开展一线员工职业激励,确保薪酬分配向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员工倾斜,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树立大人工成本理念。

由于行业性质和公司发展原因,公司劳务派遣用工(市场化用工)基本分布于生产一线、辅助生产服务单位,产生了数额较为庞大的外包劳务费用。

为了提高用工管理费用管理水平,应将外包劳务费用同样纳入科学编制、分析和管控的范围内,对外包劳务费的使用纳入管控。

(三)加强用工总量管控,提高用工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用工效率评价和预警机制,采用定员配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量化指标,跟踪评价各单位用工效率,形成预警机制。

二是盘活存量,控制新增用工。

通过建立人力资源池,在公司内部灵活调控,积极盘活富余人员;对符合条件的不在岗人员及时清理清退,严格控制总量。

(四)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和考核机制,压实培训责任,按照培训计划逐项开展管理类、技能操作类等多种培训,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和跟踪评价,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质效,有力保障公司的生产运营。

四、结语
人工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参与,在预算编制、成本执行与管控中不断探索,提高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

石油工程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强化人工成本管理意识,积极研究政策,持续改进目前人工成本管理现状,持续完善人工成本体系运行机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利用率,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广生,张赛,李英阁. 中国石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5(31,3):12-16.
[2]范爱民.关于石化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探讨[J].人力资源,2019(1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