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曾申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8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8.87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价值。

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产后抑郁症产妇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Ⅲ关于产后抑郁的诊断标准。

对其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将护理后效果与护理前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健康教育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后抑郁症护理效果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car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Ceng Shenjua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the Second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 337000
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value of nursing car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Methods:92 maternal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4.All cases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CMD-Ⅲon postpartum depression.We gave them th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ode,and compared th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care.Results: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the Hamilton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ursing bef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Postpartum depression;Nursing;Effect
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不足,仅侧重于产妇的身体状况,这种护理模式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当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涨趋势,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改变护理方式,以实现更好的护理质量。

本文围绕健康教育的护理价值开展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产后抑郁症产妇92例,年龄21~35岁,平均(24.9±4.5)岁,初产妇54例,经产妇38例,剖宫产35例,自然阴道生产57例,新生婴儿男46例,女49例,新生儿存在生理缺陷5例,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焦躁等。

方法:①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除了产妇本身外,还要针对其家属,尤其是丈夫的健康教育,家庭因素对于产妇产后心理状态有极大的影响因素,要引导家属多关怀产妇,提供给产妇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其中重点对象为婆婆以及丈夫,避免因为家属的不良情绪蔓延到产妇身上。

②产前护理:经过研究证实,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并不仅仅是生产结束后才开始衍生,而很可能在产前就已经积压负面心理,到达一定的临界点导致抑郁症产生。

因此有必要对产妇进行产前护理,主要指从孕2月前开始,并持续到整个孕期结束,主要包括饮食指导、早孕反应讲解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同时还应该让产妇掌握新生儿胎心监测的方式,另外做好乳头的清洁护理,为后期哺乳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产后护理:a.改善环境:产妇产后身体较为虚弱,而病房环境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保证环境的安静、整洁。

在进行后期治疗以及护理时,应该照顾到产妇的情绪,尽量保证动作轻柔,护理应该集中,避免频繁打扰,指引家属关怀产妇,尽快将新生儿的哭闹安抚下来,以良好的病房环境和家庭环境促进产妇的心理康复。

b.饮食指导:当前在产妇和家属当中存在一个较大的认知误区,就是认为产后身体虚弱,应该大量补充营养,其实应用的补品应该适量,并且配合水果以及蔬菜,同时多喝温白开水,切勿服用辛辣、含咖啡因等食物,护理人员协助家属完成产妇的饮食计划。

c.培养母爱:产妇在生产后如果难以立即转换角色,护理人员应该与其主动沟通,消除其内心困惑,实现母亲角色的转换,并传授新生儿护理知识,让产妇掌握正确的护婴方式,以成就感来杜绝产后抑郁症的出现。

d.舒缓压力:产妇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心里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尽量满足产妇合理的需求。

e.调整作息:产妇在生产结束后容易因为过度紧张和过度兴奋而产生睡眠障碍,同时新生儿的哭闹也会影响产妇的睡眠质量,因此产妇应该把握时机及时休息,从而缓解身心的疲劳感。

f.解答疑问:不管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在产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惑,尤其渴望获取育儿方面的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经验,在未来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也不至于过度慌忙。

此环节护理人员应该与产妇的家属或者朋友保持配合。

观测指标:产后抑郁症评价均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联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完成评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
9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经由健康教育之后,抑郁症得到较大改善。

健康教育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产妇在产后由于较强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极易出现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半月内发生。

产后抑郁症会导致产妇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不良状况,极大影响了产妇的后期恢复。

抑郁的心理状态体现在紧张、焦虑、烦闷等,可导致自杀、精神异常或者伤害婴儿等严重后果。

产后抑郁症的诱因众多,包括家庭因素、新生儿健康状况、新生儿性别、生产方式、生产次数等,而这些因素大多不可控制,必须通过护理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

护理人员首先应该消除护患之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产妇朋友的身份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同时与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从住院环境、家庭环境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产后抑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相比传统生理护理方式具有更佳的护理效果,再次证实健康教育对于产妇产后护理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严艳燕.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89-90.
2方金枝,李淑芬,曾德志,等.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518-1520.
3司继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1-42.
4陈小梅,陈梅芳.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61-62.
5陈认红,黄海燕,林可珊,等.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